盖有“亢慕义斋”印章的部分藏书1920年3月,在李大钊指导下,邓中夏、高君宇等19人成立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经蔡元培同意,在景山东街马神庙北京大学二院,北大为研究会拨了两间房子,一间做办公室,一间做图书室,大家都叫它“亢慕义斋”。
编者按:1920年10月,北京共产党小组成立。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北京早期组织成立100周年,本栏目从10月中旬起至11月中旬,集中推送党的创建时期历史故事,作为2020年度北京史志宣传月活动项目之一。
北京大学图书馆珍藏的这几本德文书,都盖着一枚小印章——“亢慕义斋”。中国文人雅士爱用“斋”来命名自己的书房,那么,这“亢慕义斋”又是谁的“书斋”呢?

盖有“亢慕义斋”印章的部分藏书
1920年3月,在李大钊指导下,邓中夏、高君宇等19人成立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经蔡元培同意,在景山东街马神庙北京大学二院,北大为研究会拨了两间房子,一间做办公室,一间做图书室,大家都叫它“亢慕义斋”。其中“亢慕义”是“Communism”的英文译音,全文意思即“共产主义小室”。

“亢慕义斋”旧址
“亢慕义斋”内墙壁正中挂着马克思像,像的两边贴着一副宋天放手书的对联,“出研究室入监狱 南方兼有北方强”。上联出自陈独秀。1919年6月,他在《每周评论》上发表题为《研究室与监狱》的随感录:“世界文明发源地有二:一是科学实验室,一是监狱。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

《每周评论》第25号
下联出自李大钊,更有典故。《礼记·中庸》曰:“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而李大钊的意思是,研究会里既有南方人也有北方人,南方之强加上北方之强,南北同志要团结互助、同心一德。
除了对联,墙上还有两句口号,“不破不立”“不立不破”。墙的四壁贴有革命诗歌、箴语、格言等,气氛庄严热烈。
这儿的图书一部分由北大图书馆购买后转给学会,大部分是共产国际代表来华后捎来或寄来的,均盖有“亢慕义斋图书”字样的蓝色印章。
翻译组分成英文组、德文组和法文组。德文组翻译《共产党宣言》时,尊奉“信、达、雅”原则。他们先反复通读原著,甚至将一些精辟段落背下来,不懂的地方大家集体研究。在翻译《共产党宣言》开篇语“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时,大家觉得“幽灵”“徘徊”不好翻译,就加了一段说明文字,“有一股思潮在欧洲大陆泛滥,反动派视这股思潮为洪水猛兽,这就是共产主义。”这本中文《共产党宣言》油印出来后,供大家内部学习。

各种中文版本的《共产党宣言》
“亢慕义斋”是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学习研究翻译社会主义著作的“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