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一生铸就国防利剑,却不愿被称为国之栋梁_北京时间

他用一生铸就国防利剑,却不愿被称为国之栋梁

父母为他取名国樑,许以成为国之栋梁的期望。然而,30岁那年,从苏联获得副博士学位后归国,他却深感年岁徒增而贡献微薄,羞愧之下,将"樑"改为善良之“良”,成为崔国良。

他用一生铸就国防利剑,却不愿被称为国之栋梁

火箭腾飞,动力何来?来自推进剂的剧烈燃烧。

当功成之日,便是燃尽之时。这正如崔国良的一生。

父母为他取名国樑,许以成为国之栋梁的期望。然而,30岁那年,从苏联获得副博士学位后归国,他却深感年岁徒增而贡献微薄,羞愧之下,将"樑"改为善良之“良”,成为崔国良。其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他为我国多种火箭等航天型号研制了固体推进剂,将我国固体推进剂带向国际领先水平。

崔国良院士

苦尽甘来求学路 身负使命入苏联

1931年,崔国良出生在河北省阳原县。

1945年,由于家庭条件的原因,刚上完小学的崔国良就不得不做起了学徒。他懂得文化的重要,却无奈于现实的残酷。在那时,做学徒社会地位最低、最受剥削和欺压的特殊阶层,想要出头难上加难。

生活的艰难并没有磨灭崔国良向往知识的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在得知察哈尔省立张家口中学复校招生后,他积极投考,如愿进校学习。

从张家口中学毕业后的崔国良顺利地考入了北平市立第三中学校读高中。1951年夏季,崔国良被华北大学工学院(1952年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化学工程系火药专业录取,这是个培养军工工程师的保密专业。

1956年,崔国良在大学毕业前夕被学校推荐为公派赴苏联留学人选。大学四年的学习,崔国良通过学校的各种教育了解到了新中国面临的严峻形势,他先后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和共产党,同时也也懂得了自己肩负的使命,树立了建设祖国国防事业的人生目标。在填写留学志愿时,他写道:最好是学习国防工业。自此,崔国良开启了他的国防卫国之路。

1957年11月,崔国良进入了莫斯科门捷列夫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攻读火药专业研究生。

崔国良(中)和导师、助教合影

在莫斯科门捷列夫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学习期间,崔国良的研究生导师是门捷列夫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主任巴卡耶夫教授,巴卡耶夫教授是苏联火药方面的权威,他主持研究的双基推进剂炮药就是曾在俄国卫国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喀秋莎多管火箭炮。

崔国良是巴卡耶夫教研室火药专业唯一的一位外国研究生,虽然被允许进入苏联的保密教研室学习,但他的学习仍然受到了很多限制。这些限制却不能阻止崔国良对知识的渴望,在苏联学习期间,崔国良获益匪浅。

1961年5月,崔国良的论文《影响硝化纤维吸收性能的主要因素》获得学术委员会通过,并取得副博士学位,这一消息还被门捷列夫化工学院校报刊登了。

1961年6月5日的门捷列夫化工学院校报刊登了崔国良毕业的消息和照片

学成归国 投身零起点的航天事业

取得副博士学位后,崔国良回到了祖国,进入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推进剂研究室工作。

那时,国内的固体推进剂研究刚刚起步,开展研究十分艰难。为了帮助大家展开工作,崔国良特地将自己在门捷列夫化工学院学习期间的研究成果整理成为了回忆录,供所内研究参考并与中科院化学物理所进行交流。

1962年,崔国良被确定为固体火箭专业发展规划小组成员,1963年9月,崔国良被国防部五院任命为固体发动机研究所推进剂研究室副主任。

那时,固体发动机的研制正被药柱裂纹和不稳定燃烧问题所困扰。为了解决发动机工作不稳定燃烧的问题,他一次又一次地尝试、试验,彻底弄清了发动机不稳定燃烧的问题,开辟了固体复合推进剂研究的新途径。

宇宙唱响东方红

1965年,由于原来的研发地泸州地区气候潮湿,固体推进剂很难固化,崔国良和全国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精英们转战内蒙古。

1965年1月24日国防部五院四分院第二次技术工作会议时合影,第三排左9为钱学森,第四排左8为崔国良

他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研制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第三级的固体燃料发动机。

在研制“长征一号”第三级的固体燃料发动机时,崔国良遇到了关于“大型装药”的难题。

“长征一号”第三级固体燃料发动机直径为ф770mm,全长约4米,装药量1.8吨,需要在600公里的高空中点火,在每分钟180次旋转条件下工作,这些苛刻的条件使本就困难的研制难上加难。

当试验装药量超过发动机直径ф654 mm后,药柱再度出现裂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崔国良带领攻关小组重新调整配方,通过在推进剂配方中添加适当品种和数量的固化剂和交联剂,从根本上解决了药柱裂纹问题。

1966年下半年,试车了两次均圆满成功,崔国良本以为研制已经成功。不料,1968年1月又一次试车时,一台发动机出现了问题,工作了30多秒的发动机满身喷火飞出了试车台。

事后分析发现,由于发动机在旋转状态下工作,在其头部沉积了燃烧产生的过多氧化铝,导致头部过热而被烧穿,燃气随之向下喷射,把发动机推出了试车台,崔国良又再次调整了推进剂配方中的铝粉粒度和含量,并降低了发动机旋转速度。

1970年4月24日,中国首颗 “东方红一号”卫星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太空,运载火箭第三级固体燃料发动机完成了末级助推任务,卫星成功入轨让宇宙唱响了《东方红》的乐曲!

为固体发动机实用化再立功劳

1978年7月,崔国良调任内蒙古七机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和潜射导弹“巨浪一号”两级固体燃料火箭的副总设计师。

当时,“巨浪一号”两级固体燃料火箭第一级发动机已经通过了全程试验,结束了初样研制。崔国良的任务是接替上一任总工程师的工作,继续指挥完成发动机的试样和正样研制,使发动机达到火箭总体设计要求。

有人说,固体发动机是炸出来的,这话一点也不假。

从初样阶段开始,试验站经常听到发动机爆炸和穿火的巨大声响,尤其是一级发动机,从头部烧蚀、筒体穿火,到尾部喷管飞出,每一发试车失败的故障点都不一样。

为了解决研制中的问题,崔国良让调度室每天写一份研制快报,当晚送到他手中,第二天他就召开会议或直接到生产车间、实验室、试车台现场解决技术问题,不分大小,事必躬亲,也正是这种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推动着研制工作向前发展。

有人形象地说:“崔总简直就像一个大调度。”这句话非常准确地评价了崔国良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1980年7月,“巨浪一号”的第一级固体发动机终于要点火试车了,这次试车如果成功就可以按此技术状态研制生产,保证“巨浪一号”火箭的研制进度。在试验准备的3天里,崔国良每天盯在现场,随时解决问题。

“巨浪一号”潜艇发射照片(图片来自澎湃新闻)

当发动机点火的那一刻,一条巨大的火龙伴随着惊天动地的轰鸣从试车台喷出,顺着100米的导流槽向空中弥漫开去。试车成功了!

崔国良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终于可以回家踏实的睡个觉了。

在回家的车上,他不停地跟同车的钱维崧局长讲发动机技术上的问题和处理方案。车到家门口了,他却没有下车,推开车门头一歪就站不起来了。经过一天一夜的昏迷,崔国良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问:“发动机内弹道曲线正常吗?”

1982年10月17日《解放军报》在头版刊登:我国向预定海域发射运载火箭成功

上世纪60年代开始,美、英、法等发达国家相继开始研究高能固体推进剂,形成了高能推进剂研制热潮。

1984年4月,国防科工委(原国防科委)成立火箭发动机与固体推进剂技术专业组,崔国良担任了固体推进剂专业组组长。次年5月,他调任航天工业部(原七机部)科技委常委、秘书长。

在更加广阔的视野里,崔国良看得也更加长远。1985年7月,崔国良与时任科技委常委钱维崧联名向有关领导递交报告,建议组织力量加快研制NEPE型推进剂,为我国第二代固体发动机提供先进能源。

1985年7月9日钱维松、崔国良写给李绪鄂、任新民的请示

1991年6月17日,国防科工委正式批准成立有航天、兵器、北京理工大学以及中科院、化工部五个系统、多家单位参加的NEPE高能固体推进剂联合攻关组,崔国良担任组长,负责制定总体技术方案和重大技术问题的决策。

虽然崔国良肩负着整个研发项目总体技术方案重任,但在攻克关键技术时,他都要亲临一线参加讨论,甚至会下车间来观看测试实验。此外,他对每一份技术评审材料都会反复研读,他深夜研读技术报告的身影给攻关小组的同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经过七年的不懈攻关,1998年6月30日,先期技术演示验证试验发动机试车圆满成功。演示验证鉴定确认:推进剂的能量特征和燃速压强指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成为了继美国之后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此项技术将推动我国新型机动固体洲际导弹的研制进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证

近10余年来,崔国良认真思考中国航天未来发展,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参与咨询了多个型号固体发动机的研制,推动了多项重大项目的论证和立项。他曾任国防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培育出了一大批固体发动机领域的技术骨干,桃李满天下,固体推进领域后继有人。

2017年1月,崔国良在京逝世,享年85岁。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航天专家,崔国良用他的满腔热忱和拳拳报国之心,为我国固体发动机事业的发展建设奉献出了全部心血和智慧。

参考文献:

[1]《崔国良,再筑长城箭倚天》,科学网

[2]《崔国良 不敢称国之栋梁 只一生报国为善》,军工文化

[3]《体火箭发动机专家崔国良院士逝世 功勋不凡》,澎湃新闻

[4]本文图片来源于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

他用一生铸就国防利剑,却不愿被称为国之栋梁

父母为他取名国樑,许以成为国之栋梁的期望。然而,30岁那年,从苏联获得副博士学位后归国,他却深感年岁徒增而贡献微薄,羞愧之下,将"樑"改为善良之“良”,成为崔国良。

他用一生铸就国防利剑,却不愿被称为国之栋梁

火箭腾飞,动力何来?来自推进剂的剧烈燃烧。

当功成之日,便是燃尽之时。这正如崔国良的一生。

父母为他取名国樑,许以成为国之栋梁的期望。然而,30岁那年,从苏联获得副博士学位后归国,他却深感年岁徒增而贡献微薄,羞愧之下,将"樑"改为善良之“良”,成为崔国良。其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他为我国多种火箭等航天型号研制了固体推进剂,将我国固体推进剂带向国际领先水平。

崔国良院士

苦尽甘来求学路 身负使命入苏联

1931年,崔国良出生在河北省阳原县。

1945年,由于家庭条件的原因,刚上完小学的崔国良就不得不做起了学徒。他懂得文化的重要,却无奈于现实的残酷。在那时,做学徒社会地位最低、最受剥削和欺压的特殊阶层,想要出头难上加难。

生活的艰难并没有磨灭崔国良向往知识的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在得知察哈尔省立张家口中学复校招生后,他积极投考,如愿进校学习。

从张家口中学毕业后的崔国良顺利地考入了北平市立第三中学校读高中。1951年夏季,崔国良被华北大学工学院(1952年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化学工程系火药专业录取,这是个培养军工工程师的保密专业。

1956年,崔国良在大学毕业前夕被学校推荐为公派赴苏联留学人选。大学四年的学习,崔国良通过学校的各种教育了解到了新中国面临的严峻形势,他先后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和共产党,同时也也懂得了自己肩负的使命,树立了建设祖国国防事业的人生目标。在填写留学志愿时,他写道:最好是学习国防工业。自此,崔国良开启了他的国防卫国之路。

1957年11月,崔国良进入了莫斯科门捷列夫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攻读火药专业研究生。

崔国良(中)和导师、助教合影

在莫斯科门捷列夫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学习期间,崔国良的研究生导师是门捷列夫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主任巴卡耶夫教授,巴卡耶夫教授是苏联火药方面的权威,他主持研究的双基推进剂炮药就是曾在俄国卫国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喀秋莎多管火箭炮。

崔国良是巴卡耶夫教研室火药专业唯一的一位外国研究生,虽然被允许进入苏联的保密教研室学习,但他的学习仍然受到了很多限制。这些限制却不能阻止崔国良对知识的渴望,在苏联学习期间,崔国良获益匪浅。

1961年5月,崔国良的论文《影响硝化纤维吸收性能的主要因素》获得学术委员会通过,并取得副博士学位,这一消息还被门捷列夫化工学院校报刊登了。

1961年6月5日的门捷列夫化工学院校报刊登了崔国良毕业的消息和照片

学成归国 投身零起点的航天事业

取得副博士学位后,崔国良回到了祖国,进入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推进剂研究室工作。

那时,国内的固体推进剂研究刚刚起步,开展研究十分艰难。为了帮助大家展开工作,崔国良特地将自己在门捷列夫化工学院学习期间的研究成果整理成为了回忆录,供所内研究参考并与中科院化学物理所进行交流。

1962年,崔国良被确定为固体火箭专业发展规划小组成员,1963年9月,崔国良被国防部五院任命为固体发动机研究所推进剂研究室副主任。

那时,固体发动机的研制正被药柱裂纹和不稳定燃烧问题所困扰。为了解决发动机工作不稳定燃烧的问题,他一次又一次地尝试、试验,彻底弄清了发动机不稳定燃烧的问题,开辟了固体复合推进剂研究的新途径。

宇宙唱响东方红

1965年,由于原来的研发地泸州地区气候潮湿,固体推进剂很难固化,崔国良和全国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精英们转战内蒙古。

1965年1月24日国防部五院四分院第二次技术工作会议时合影,第三排左9为钱学森,第四排左8为崔国良

他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研制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第三级的固体燃料发动机。

在研制“长征一号”第三级的固体燃料发动机时,崔国良遇到了关于“大型装药”的难题。

“长征一号”第三级固体燃料发动机直径为ф770mm,全长约4米,装药量1.8吨,需要在600公里的高空中点火,在每分钟180次旋转条件下工作,这些苛刻的条件使本就困难的研制难上加难。

当试验装药量超过发动机直径ф654 mm后,药柱再度出现裂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崔国良带领攻关小组重新调整配方,通过在推进剂配方中添加适当品种和数量的固化剂和交联剂,从根本上解决了药柱裂纹问题。

1966年下半年,试车了两次均圆满成功,崔国良本以为研制已经成功。不料,1968年1月又一次试车时,一台发动机出现了问题,工作了30多秒的发动机满身喷火飞出了试车台。

事后分析发现,由于发动机在旋转状态下工作,在其头部沉积了燃烧产生的过多氧化铝,导致头部过热而被烧穿,燃气随之向下喷射,把发动机推出了试车台,崔国良又再次调整了推进剂配方中的铝粉粒度和含量,并降低了发动机旋转速度。

1970年4月24日,中国首颗 “东方红一号”卫星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太空,运载火箭第三级固体燃料发动机完成了末级助推任务,卫星成功入轨让宇宙唱响了《东方红》的乐曲!

为固体发动机实用化再立功劳

1978年7月,崔国良调任内蒙古七机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和潜射导弹“巨浪一号”两级固体燃料火箭的副总设计师。

当时,“巨浪一号”两级固体燃料火箭第一级发动机已经通过了全程试验,结束了初样研制。崔国良的任务是接替上一任总工程师的工作,继续指挥完成发动机的试样和正样研制,使发动机达到火箭总体设计要求。

有人说,固体发动机是炸出来的,这话一点也不假。

从初样阶段开始,试验站经常听到发动机爆炸和穿火的巨大声响,尤其是一级发动机,从头部烧蚀、筒体穿火,到尾部喷管飞出,每一发试车失败的故障点都不一样。

为了解决研制中的问题,崔国良让调度室每天写一份研制快报,当晚送到他手中,第二天他就召开会议或直接到生产车间、实验室、试车台现场解决技术问题,不分大小,事必躬亲,也正是这种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推动着研制工作向前发展。

有人形象地说:“崔总简直就像一个大调度。”这句话非常准确地评价了崔国良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1980年7月,“巨浪一号”的第一级固体发动机终于要点火试车了,这次试车如果成功就可以按此技术状态研制生产,保证“巨浪一号”火箭的研制进度。在试验准备的3天里,崔国良每天盯在现场,随时解决问题。

“巨浪一号”潜艇发射照片(图片来自澎湃新闻)

当发动机点火的那一刻,一条巨大的火龙伴随着惊天动地的轰鸣从试车台喷出,顺着100米的导流槽向空中弥漫开去。试车成功了!

崔国良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终于可以回家踏实的睡个觉了。

在回家的车上,他不停地跟同车的钱维崧局长讲发动机技术上的问题和处理方案。车到家门口了,他却没有下车,推开车门头一歪就站不起来了。经过一天一夜的昏迷,崔国良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问:“发动机内弹道曲线正常吗?”

1982年10月17日《解放军报》在头版刊登:我国向预定海域发射运载火箭成功

上世纪60年代开始,美、英、法等发达国家相继开始研究高能固体推进剂,形成了高能推进剂研制热潮。

1984年4月,国防科工委(原国防科委)成立火箭发动机与固体推进剂技术专业组,崔国良担任了固体推进剂专业组组长。次年5月,他调任航天工业部(原七机部)科技委常委、秘书长。

在更加广阔的视野里,崔国良看得也更加长远。1985年7月,崔国良与时任科技委常委钱维崧联名向有关领导递交报告,建议组织力量加快研制NEPE型推进剂,为我国第二代固体发动机提供先进能源。

1985年7月9日钱维松、崔国良写给李绪鄂、任新民的请示

1991年6月17日,国防科工委正式批准成立有航天、兵器、北京理工大学以及中科院、化工部五个系统、多家单位参加的NEPE高能固体推进剂联合攻关组,崔国良担任组长,负责制定总体技术方案和重大技术问题的决策。

虽然崔国良肩负着整个研发项目总体技术方案重任,但在攻克关键技术时,他都要亲临一线参加讨论,甚至会下车间来观看测试实验。此外,他对每一份技术评审材料都会反复研读,他深夜研读技术报告的身影给攻关小组的同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经过七年的不懈攻关,1998年6月30日,先期技术演示验证试验发动机试车圆满成功。演示验证鉴定确认:推进剂的能量特征和燃速压强指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成为了继美国之后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此项技术将推动我国新型机动固体洲际导弹的研制进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证

近10余年来,崔国良认真思考中国航天未来发展,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参与咨询了多个型号固体发动机的研制,推动了多项重大项目的论证和立项。他曾任国防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培育出了一大批固体发动机领域的技术骨干,桃李满天下,固体推进领域后继有人。

2017年1月,崔国良在京逝世,享年85岁。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航天专家,崔国良用他的满腔热忱和拳拳报国之心,为我国固体发动机事业的发展建设奉献出了全部心血和智慧。

参考文献:

[1]《崔国良,再筑长城箭倚天》,科学网

[2]《崔国良 不敢称国之栋梁 只一生报国为善》,军工文化

[3]《体火箭发动机专家崔国良院士逝世 功勋不凡》,澎湃新闻

[4]本文图片来源于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