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将军热血浸染处,今日少年挥动“大刀”?秘密藏在校名里!_北京时间

昔日将军热血浸染处,今日少年挥动“大刀”?秘密藏在校名里!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天天增兵,处处挑衅。同月27日,日军开始进攻北平南苑,“南苑保卫战”打响。南苑战斗5个多小时里,中国军队伤亡2000多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的两位高级将领佟麟阁和赵登禹壮烈牺牲。80多年后,佟麟阁将军抛洒热血的土地上,已经有了一所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学校;战场上的撕杀声已化作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雄壮激昂的《大刀进行曲》永远深刻在中华民族记忆里,代代传唱。

昔日将军热血浸染处,今日少年挥动“大刀”?秘密藏在校名里!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天天增兵,处处挑衅。同月27日,日军开始进攻北平南苑,“南苑保卫战”打响。南苑战斗5个多小时里,中国军队伤亡2000多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的两位高级将领佟麟阁和赵登禹壮烈牺牲。80多年后,佟麟阁将军抛洒热血的土地上,已经有了一所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学校;战场上的撕杀声已化作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雄壮激昂的《大刀进行曲》永远深刻在中华民族记忆里,代代传唱。

这首让人热血沸腾的《大刀进行曲》,由革命音乐家麦新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创作,它如同战斗的号角,一问世就激发了全民族的抗战热情。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这其中也包括佟麟阁将军纪念馆馆长訾贵江。訾贵江回忆:“那会儿听《大刀进行曲》,是我中学的时候,我1971年毕业,那时候中学课本里也有《大刀进行曲》,让我很振奋。因为我从小成长过程就是听我父亲讲述抗战故事。”

《大刀进行曲》曲谱

訾贵江是抗战老兵的后代,十几岁的时候,父亲就带着他多次到南口、居庸关一带寻访当年的旧战场:“我父亲对佟麟阁将军特别尊敬,从小就给我讲佟麟阁在二十九军力挺抗战、抗击日寇的故事。我对佟麟阁将军的事迹非常了解。”

位于香山一角的佟麟阁将军纪念馆

因为被佟麟阁将军的事迹深深打动,2005年,訾贵江用自己经商赚来的钱和父亲留下的积蓄,在位于北京香山一角的佟麟阁墓地旁,建起佟麟阁将军纪念馆。馆内两把二十九军大刀队曾使用过的大刀格外引人注目,其中一把来自佟麟阁之孙——佟晓冬的捐赠。

佟麟阁将于纪念馆馆藏的二十九军大刀

佟晓冬说:“1933年的二月份,当时宋哲元将军就觉得中国军队的武装设备比较落后,研究以后就说发展冷兵器。当时祖父为这个冷兵器的制造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介绍一个镖师作为武术总教练,研制了无极刀法。他们在山西又搞了一批大马士革的钢材,打了2000多把大片刀,组织武术队一直练。”

国民二十九军训练大刀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三省。1933年3月9日,日军先遣队又进犯喜峰口长城,二十九军109旅旅长赵登禹率部由遵化赶往喜峰口御敌,喜峰口战役打响,二十九军用大刀和敌人展开肉搏。佟晓冬说:“在喜峰口战役就组织夜袭,把日本人杀得落花流水。日军也觉得这是一个耻辱,最后他们做的铁围脖就是为了挡这大刀。后来大刀又用在七七事变卢沟桥保卫战和南苑保卫战上。当时老百姓见二十九军,拉洋车的都不要钱。所有磨刀师傅都集中在南苑,给二十九军磨大刀,抗日热情高涨。”

1937年7月28日,日军向二十九军驻地南苑发起总攻,时任二十九军副军长的佟麟阁奉命死守南苑。当时南苑兵营中很多都是刚刚招募、正在训练、没有作战经验的学生兵,敌我双方实力相差悬殊:“当时在军训团祖父就说了,衅将不免,吾辈应首当其冲,战死者荣,偷生者辱。荣辱系一人者轻,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危难,军人应马革裹尸,以死报国!他这种誓言慷慨激昂,所以这些学生兵很感动,坚决抗日的决心非常大!”

在激烈的战斗中,日军派出40多架飞机的轮番轰炸,佟麟阁、赵登禹两位将军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宣传教育处处长冯雪利说:“佟麟阁是当时牺牲的最高级别的一个将军,因为他当时是二十九军的副军长。赵登禹是当时牺牲的第一个师长,两位高级将领牺牲,这也更加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和全国人民的抗战。”

如今,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88年前,佟麟阁将军与日寇激战的战场还是一片种满高粱的农田,现在已经是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城区。佟麟阁将军的殉国处就在如今地铁10号线石榴庄站附近。每天飞驰而过的地铁、三环路上滚滚向前的车流、小区里老人和孩子们的笑声,应是对英雄最好告慰。

北京市佟麟阁学校

距离佟麟阁殉国处不远的地方已经建起产业园区

北京市佟麟阁学校学生表演《大刀操》

在距离佟麟阁殉国处不远的地方,丰台区南顶中学在2014年更名为北京市佟麟阁中学,以纪念这位抗日将领。师生们编排了一套《大刀操》。学校经常组织纪念活动,大刀操是其中颇为精彩的保留项目。而香山脚下的佟麟阁将军纪念馆内,年届七旬的訾贵江也找到了继续讲述抗战故事的“接班人”——北京市第十九中学高一学生小张,她自上小学起,就一直在佟麟阁将军纪念馆的志愿讲解员:“非常感动,这些将士们为了自己的祖国,不顾自身安全去杀敌,我从小就想来这边当志愿者,让大家都能跟我一样感同身受,也激励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之后能为祖国做出贡献。”

佟麟阁将军纪念馆志愿讲解员在佟麟阁墓碑前

九一八事变的枪声,古北口长城的烽火,北平学子的呐喊,卢沟桥上的弹孔……80年前,历经生死抗争,中华儿女浇灭漫天烽火,京华大地赢得凤凰涅槃。80年后,昔日战场已成繁华街市,救亡呐喊化为朗朗书声,奋发图强的中国已成长为守护人类和平安宁的中坚力量……追寻,是为了警钟长鸣;纪念,是为了化剑为犁;缅怀,是为了催人奋进。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北京新闻广播、交通广播、外语广播联合推出15集特别报道《京华烽火·盛世中国》。让我们追寻烽火印记,在历史回响中感怀先烈,见证盛世繁华,凝聚奋进新时代的蓬勃力量。

总监制:李秀磊

总策划:邢立新、延安、林俐、杨洪、张丽

审稿:陆健、马骏

记者:刘旭

录音:滕欢、兆龙

新媒体监制:刘萤萤、姚柏言

新媒体编辑:彭妍

特别鸣谢: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

昔日将军热血浸染处,今日少年挥动“大刀”?秘密藏在校名里!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天天增兵,处处挑衅。同月27日,日军开始进攻北平南苑,“南苑保卫战”打响。南苑战斗5个多小时里,中国军队伤亡2000多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的两位高级将领佟麟阁和赵登禹壮烈牺牲。80多年后,佟麟阁将军抛洒热血的土地上,已经有了一所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学校;战场上的撕杀声已化作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雄壮激昂的《大刀进行曲》永远深刻在中华民族记忆里,代代传唱。

昔日将军热血浸染处,今日少年挥动“大刀”?秘密藏在校名里!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天天增兵,处处挑衅。同月27日,日军开始进攻北平南苑,“南苑保卫战”打响。南苑战斗5个多小时里,中国军队伤亡2000多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的两位高级将领佟麟阁和赵登禹壮烈牺牲。80多年后,佟麟阁将军抛洒热血的土地上,已经有了一所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学校;战场上的撕杀声已化作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雄壮激昂的《大刀进行曲》永远深刻在中华民族记忆里,代代传唱。

这首让人热血沸腾的《大刀进行曲》,由革命音乐家麦新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创作,它如同战斗的号角,一问世就激发了全民族的抗战热情。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这其中也包括佟麟阁将军纪念馆馆长訾贵江。訾贵江回忆:“那会儿听《大刀进行曲》,是我中学的时候,我1971年毕业,那时候中学课本里也有《大刀进行曲》,让我很振奋。因为我从小成长过程就是听我父亲讲述抗战故事。”

《大刀进行曲》曲谱

訾贵江是抗战老兵的后代,十几岁的时候,父亲就带着他多次到南口、居庸关一带寻访当年的旧战场:“我父亲对佟麟阁将军特别尊敬,从小就给我讲佟麟阁在二十九军力挺抗战、抗击日寇的故事。我对佟麟阁将军的事迹非常了解。”

位于香山一角的佟麟阁将军纪念馆

因为被佟麟阁将军的事迹深深打动,2005年,訾贵江用自己经商赚来的钱和父亲留下的积蓄,在位于北京香山一角的佟麟阁墓地旁,建起佟麟阁将军纪念馆。馆内两把二十九军大刀队曾使用过的大刀格外引人注目,其中一把来自佟麟阁之孙——佟晓冬的捐赠。

佟麟阁将于纪念馆馆藏的二十九军大刀

佟晓冬说:“1933年的二月份,当时宋哲元将军就觉得中国军队的武装设备比较落后,研究以后就说发展冷兵器。当时祖父为这个冷兵器的制造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介绍一个镖师作为武术总教练,研制了无极刀法。他们在山西又搞了一批大马士革的钢材,打了2000多把大片刀,组织武术队一直练。”

国民二十九军训练大刀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三省。1933年3月9日,日军先遣队又进犯喜峰口长城,二十九军109旅旅长赵登禹率部由遵化赶往喜峰口御敌,喜峰口战役打响,二十九军用大刀和敌人展开肉搏。佟晓冬说:“在喜峰口战役就组织夜袭,把日本人杀得落花流水。日军也觉得这是一个耻辱,最后他们做的铁围脖就是为了挡这大刀。后来大刀又用在七七事变卢沟桥保卫战和南苑保卫战上。当时老百姓见二十九军,拉洋车的都不要钱。所有磨刀师傅都集中在南苑,给二十九军磨大刀,抗日热情高涨。”

1937年7月28日,日军向二十九军驻地南苑发起总攻,时任二十九军副军长的佟麟阁奉命死守南苑。当时南苑兵营中很多都是刚刚招募、正在训练、没有作战经验的学生兵,敌我双方实力相差悬殊:“当时在军训团祖父就说了,衅将不免,吾辈应首当其冲,战死者荣,偷生者辱。荣辱系一人者轻,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危难,军人应马革裹尸,以死报国!他这种誓言慷慨激昂,所以这些学生兵很感动,坚决抗日的决心非常大!”

在激烈的战斗中,日军派出40多架飞机的轮番轰炸,佟麟阁、赵登禹两位将军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宣传教育处处长冯雪利说:“佟麟阁是当时牺牲的最高级别的一个将军,因为他当时是二十九军的副军长。赵登禹是当时牺牲的第一个师长,两位高级将领牺牲,这也更加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和全国人民的抗战。”

如今,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88年前,佟麟阁将军与日寇激战的战场还是一片种满高粱的农田,现在已经是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城区。佟麟阁将军的殉国处就在如今地铁10号线石榴庄站附近。每天飞驰而过的地铁、三环路上滚滚向前的车流、小区里老人和孩子们的笑声,应是对英雄最好告慰。

北京市佟麟阁学校

距离佟麟阁殉国处不远的地方已经建起产业园区

北京市佟麟阁学校学生表演《大刀操》

在距离佟麟阁殉国处不远的地方,丰台区南顶中学在2014年更名为北京市佟麟阁中学,以纪念这位抗日将领。师生们编排了一套《大刀操》。学校经常组织纪念活动,大刀操是其中颇为精彩的保留项目。而香山脚下的佟麟阁将军纪念馆内,年届七旬的訾贵江也找到了继续讲述抗战故事的“接班人”——北京市第十九中学高一学生小张,她自上小学起,就一直在佟麟阁将军纪念馆的志愿讲解员:“非常感动,这些将士们为了自己的祖国,不顾自身安全去杀敌,我从小就想来这边当志愿者,让大家都能跟我一样感同身受,也激励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之后能为祖国做出贡献。”

佟麟阁将军纪念馆志愿讲解员在佟麟阁墓碑前

九一八事变的枪声,古北口长城的烽火,北平学子的呐喊,卢沟桥上的弹孔……80年前,历经生死抗争,中华儿女浇灭漫天烽火,京华大地赢得凤凰涅槃。80年后,昔日战场已成繁华街市,救亡呐喊化为朗朗书声,奋发图强的中国已成长为守护人类和平安宁的中坚力量……追寻,是为了警钟长鸣;纪念,是为了化剑为犁;缅怀,是为了催人奋进。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北京新闻广播、交通广播、外语广播联合推出15集特别报道《京华烽火·盛世中国》。让我们追寻烽火印记,在历史回响中感怀先烈,见证盛世繁华,凝聚奋进新时代的蓬勃力量。

总监制:李秀磊

总策划:邢立新、延安、林俐、杨洪、张丽

审稿:陆健、马骏

记者:刘旭

录音:滕欢、兆龙

新媒体监制:刘萤萤、姚柏言

新媒体编辑:彭妍

特别鸣谢: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