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逝者吕建江,一名基层警察的澎湃人生_北京时间

特稿:逝者吕建江,一名基层警察的澎湃人生

在吕建江47年人生中,一直像“永动机”般,忙忙碌碌地奔走在辖区街头小巷。现在,要想再见这位“邻家大哥”,只能去放满骨灰的人民纪念堂,他在那里已躺了1年10个月。

特稿:逝者吕建江,一名基层警察的澎湃人生

吕建江生前影像。记者 李晓磊 摄

《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 李晓磊 焦新波

在石家庄安建桥下交叉路口的警务站里,吕建江的直观形象存在于5块宣传栏和1个相框内。照片中,他身着公安制服,微胖脸颊和眯起的小眼睛上戴着藏蓝色头盔;他右手扶摩托车把、左手插于腰间,胸前警号007798;肩头执法记录仪同他一起注视周边。

两年前,吕建江大多以这种形象奔走在辖区街头小巷。只要他出现,附近居民自然会生起一种安定感。现在,要想再见这位“邻家大哥”,只能去放满骨灰的人民纪念堂,他在那里已躺了1年10个月。

熟悉吕建江的人都知道,他在47年人生中,一直像“永动机”般忙忙碌碌。可鲜有人知道,这位早年丧父的井陉山区少年,是如何抗过贫困,并熬过所有孤独的黑夜。

在今年9月份最后几天,吕建江入选“最美奋斗者”,这份殊荣在全国公安系统只有13人。家人既感恩又平静,因为这就是吕建江身上所表现出的燕赵英豪性格,也是一名基层警察的职业本分。

最后几小时

近段时间,崔利平给先夫吕建江写了封信:“似水流年里,我们天各一方,想念无边。”时光流逝,这位长发披肩的消瘦女士正慢慢从悲苦中消散,而媒体频繁访问,都会将她重新拉回2017年的寒冷冬天。

离世头一天晚7点多,吕建江就发病了。但他没早睡,仍在客厅用手机查看同事夜间巡逻情况。前日,吕建江刚上了夜班,当天又是个白班,妻子有些担心。

石家庄重点街道和小区分布着110座综合警务服务站,2011年,吕建江在安建桥警务站当起主任。自此,槐安路与建设大街交叉口西南角的那座钢结构房屋,成为第二个家。

警务站很小,只有几十平方米,大案要案很少发生,更多是各类矛盾纠纷和群众求救类的琐事。附近有家酒吧,深夜狂欢的年轻人几乎是他们最需担心的隐患。

夜里近12点,确定执勤人员完成任务后,吕建江才准备就寝。可他连平躺都完成不了。做过多年军医的吕建江,先后含了两片药,效果并不明显。

“如果还不行,就打120。”吕建江交代道。崔利平准备马上联系,却被吕建江制止。妻子知道,是怕花钱。

那几天,崔利平有些闹心,因为爱人总忙于工作,根本不顾家。每次谈到这个无解问题,吕建江偶尔也会生气。生病这晚,吕建江格外温柔。他希望得到妻子原谅:“除了对你发脾气,还能对谁?”

说话中,身体仍无好转。于是,他们开上亲戚凑钱买的车赶往医院。此时是2017年12月1日凌晨两三点。院方为他使用了医疗仪器后,开始观察病情。

夫妻俩没说什么话,吕建江始终难受,他让医生打针安定,可针剂进入体内后,还是无法入睡。他拉了下妻子的手,什么也没讲出来。

妻子说:“等天亮后,住院休息几天吧。”随后,她开始跑上跑下。再回病房时,丈夫过世了。时间:清晨7点40分。原因是突发心脏病。

紧接着,吕建江离世的消息,迅速传播。当天去了很多悼念的陌生人。两天后,又有1500多人参加了追悼会。那段时间,整座城市因为他的消失变得沉重、忧伤。很多人不解,作为基层警察的吕建江,为何会赢得这份尊重?

从军营到警营

吕建江和妻子都生长在石家庄井陉县偏僻山村,是高中同班同学。吕建江当过班长、生活委员,崔利平做过文艺、宣传委员。

“他成绩是最好的。”崔利平记得吕建江做什么都行。1970年出生的吕建江,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一个弟弟。几口人挤在南障城镇支沙口村破窑洞内,村民一直与干旱斗争。

高二那年,父亲突然去世,哥哥还患有股骨头坏死,家庭陷入极度贫困。本想靠读大学改变命运的吕建江,高三读了一半后只能背着课本应征入伍。

1989年,他在重庆前锋镇成为新兵。此后,与崔利平常常通信,互相鼓励。

当兵第二年,吕建江考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他的同学付云川回忆说,吕建江很刻苦,“别人把教材看一遍,他就看两遍、三遍;别人把操作做两遍,他就做四遍、五遍;别人是把知识学会,他是把知识学通。”

以至于同学们光看他的笔记,就能考到80多分。军校三年,吕建江始终保持优异成绩,对其他任务也任劳任怨。有一年元旦,学员队要组织猜灯谜活动,每个班需制作彩灯,他用三天业余时间自行完成任务。

军校毕业后,吕建江听从组织安排,被分配到陕西某部队仓库的基层卫生所当军医。为不给部队添麻烦,他没乘军车前往。如果不是在镇上碰到仓库管理员,需要走几十里山路。

第二年,吕建江与崔利平结婚。一间单身宿舍、一张桌子、一个立柜,组成一户家。

他这一时期的战友王少君记得,卫生所当时有5个编制,要承担保障240多名官兵和家属的身体健康。但工作之余,吕建江还经常背着药箱,为附近地方群众做义诊。

另一方面,吕建江是个时髦的人。他在1998年就利用电脑开始学习知识,后期还通过互联网,先后为20多名退伍战士找到工作。

吕建江总想多做些事情。非典疫情肆虐的2003年,吕建江带人到县城买药材,在食堂大锅里为大家熬制。每天开饭前,他给每人盛一碗,看着大家喝下去。

同时,他还主动找到地方卫生部门,协助他们做好防疫工作。他喜欢军医这份工作,曾想为之奋斗终生。但已是营职干部的吕建江赶上裁军。

2004年,当了15年兵的吕建江回到石家庄,无怨无悔地经过报名、考试、入职、培训后,成为汇通派出所留村社区的普通“片儿警”。

留村属城乡接合部,面积1.48平方公里,人口近2万,流动人口众多。处警第一天,就有村民表示晚上总丢东西,指责警方不负责。

吕建江苦口婆心解释半天,对方却骂他收了黑钱。那段时间,吕建江很委屈。为了接近群众,他走到哪儿都背着一个皮包,里面放着听诊器和血压计,准备随时为居民做义诊。

刚回石家庄时,吕建江夫妇连房子都没有。本来,他们有机会在留村买套便宜房子,但他拒绝了。直到几年后,两人才在另一个偏僻区域,买了套“村证”房,居住至今。

从警后甘做“钉子”

很多留村人记得,吕建江不像警察,看到居民手中有活,直接上手帮忙。入户走访,每推开一家门,都热情地介绍自己,像是保险推销员。

而且,他十分谦卑。李春明比吕建江小半岁,去单位时间久些,吕建江就管他叫师父。直至去世,称呼也没改变。有时,他会把“师父”请回家吃饭,但不讨论故人或过往,而是一直咨询业务。

大约3年时间,他才慢慢顺手,却也更加忙碌起来。

留村大量流动人口给治安管理带来极大难度。吕建江就想,怎么将信息汇总?思来想去,2009年2月,他注册开通了“留村社区网上警务室”。这竟成为河北省第一个网上警务室。

而整理信息工作繁琐、细致,害怕出错的吕建江背笔记本电脑,挨家挨户进行整理。系统中标注了辖区每个家庭的房屋、人员照片,以及街道照片。

另外,吕建江不仅在网上列举了村民落户、更名、办证等需要的资料,还列出在哪里下载申请表、用什么纸、什么笔、什么颜色的墨水。

他甚至公布了自己的联系方式,承诺24小时开机,全天候接听来电。不久后,吕建江又先后建了5个留村社区QQ群,在里面解疑各种问题。每天晚上11点多会在群里提醒大家,是否关闭煤气、窗户、电源。

很多老人不会使用QQ,吕建江就专门让女儿在小喇叭中录制警情提示,然后骑上电动车去老年人扎堆儿的地方播放。针对石家庄失物招领的空白,他又成立“石家庄失物招领网”,后升级为河北失物招领网。为此,自己垫资1万多元。

至今让不少人佩服的是2010年7月,吕建江实名注册了“片警吕建江”新浪微博。他的同行兼“网友”王永辉说:“这需要极大勇气。”

后来,微博改名为“老吕叨叨”。他在上面及时发布安全警示,还常常以案说法,很多网民在生活上遇到烦心事,也会请他帮忙。

吕建江平均每天发布6.5条微博。直至去世,共发布17357条。也因此,很多人称他是“不下班的民警”。对于他的好,不少人记忆犹新。

例如,帮从小是孤儿的丁忠光找工作;帮外来户在大雨中找到羊;帮自杀青年心肺复苏……他说,当医生给人治病,当警察给社会治病。而媒体广泛报道的只是一部分,他还有更多不被外界所知的付出。

很多人问他,做这些图什么?“图啥,不就图老百姓少跑腿多办事,少发案不发案,少抱怨不埋怨嘛!”

吕建江在2010年被提拔为汇通派出所副所长,12月去参加别人一个生日宴时,已不负责留村,但仍有八九十名居民给他敬酒。

2011年7月份,石家庄市区成立了110个警务站,吕建江被选派到安建桥警务站担任主任。实际上,他在多个公共场合说过,自己并无鸿鹄之志,只想做“一个钉子”。

延续“吕建江”

刚到安建桥警务站时,就有人质疑:在部队做过干部的吕建江会不会很傲?很快,他们发现,这个领导连卫生都是自己打扫。

他做的事情也更加具体。2012年6月29日凌晨,石家庄下起大雨,有环卫工人在大雨中清扫被撞坏的隔离桩,警示灯在雨中不起作用,他就把警车停在不远处,提醒过往车辆迅速通过。

2013年5月4日晚,一辆从邯郸市广平县开出的救护车,要将病人转诊到石家庄。中途,病人腹部剧痛,一度休克。亲属在网上发微博求助,被其他网友@了吕建江。

当时他正在家休息,看到信息后立即和病人家属联系,并寻求河北交通电台帮助。此后,他打电话通知安建桥警务站值班民警,驾驶警车到南二环入市口迎接,并一路开道,只用了5分钟就将该车引领到河北省四院。

看到常有老人不慎走失,他和第三方平台合作,推出可以帮老人回家的智能“黄手环”,只要用手机扫一下,就可了解老人情况、联系到家人。

还有很多事,并不在自己的管辖。2014年12月10日晚8点多,吕建江接到太原一名女孩微博私信,聊天过程中他发现女孩有自杀念头。于是,他用微博不停地对女孩开导,经过4个小时努力,女孩打消了自杀念头。

就是这样,吕建江将小事做到了极致,他先后获得“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多项荣誉称号。但一切的奋斗,在2017年12月1日画上句号。这位被称为不下班的“网上雷锋”,终于下班了。

吕建江去世后第5天,“安建桥综合警务服务站”更名为“吕建江综合警务服务站”,这是河北首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警务站。对许多市民而言,这是一座丰碑,也是一种纪念。

近两年时间,吕建江警务站主任王永辉带领其他同事,不仅完成各项工作,还将吕建江精神延续下去。“老吕叨叨”的微博,也由王永辉继续打理。

每周一,警务站点名时,吕建江的名字会被第一个念出,所有警员集体喊到。

不仅如此,社会各界也在传递吕建江精神。由知名演员董勇主演的电影《吕建江》已杀青,正等待上映;河北梆子戏曲《吕建江》已正式公演,国家一级演员赵贞海饰演吕建江。崔利平给他打出8分成绩。

近两年最难熬的是崔利平,尽管她接受了很多采访,参加了不少宣讲,但每每回忆丈夫去世前几小时的状态,还是会哽咽流泪。

“别看他平时特别忙,但能记住每个重要节日。”崔利平说,他内心很温柔,平时只要有时间在家会做家务,生怕累到她。

但她和丈夫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也很少外出旅游。于是,有时间就到公园走走。而且,吕建江在生活上十分节俭,除了公安制服,几乎没像样的衣服。

为了省钱,他后来每天从家走时,都在家里净水器中接水;喜欢音乐,不舍得买个音响;爱好摄影,却买不起专业相机。

直到现在,吕建江家中仍然简陋,除了老式TCL电视和必要家电外,房间内再无值钱物件。在石家庄的几个同学,知道他靠工资过活,平时聚会都不让他掏钱。

“我嫁给他虽没享过福,但也没受过罪,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便觉得很幸福了。”崔利平说。吕建江去世后,妻子也开通了微博,粉丝只有几百。她在里面记录着思念丈夫的每种感受,而现在唯一能给她希望的是女儿。

她觉得女儿很多时候和丈夫很像,“说话的口气、走路的姿势、认真做事的样子都像”。对于母亲,女儿也变得格外敏感,有时候崔利平普通的感冒,都会让她异常紧张。

想念丈夫时,崔利平会到警务站坐坐,什么也不说。这里一切如初,只是那位叫吕建江的奋斗者,再也看不到旁边最美的海棠花了。原标题《逝者吕建江:一名基层警察的澎湃人生》

【民主与法制时报版权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特稿:逝者吕建江,一名基层警察的澎湃人生

在吕建江47年人生中,一直像“永动机”般,忙忙碌碌地奔走在辖区街头小巷。现在,要想再见这位“邻家大哥”,只能去放满骨灰的人民纪念堂,他在那里已躺了1年10个月。

特稿:逝者吕建江,一名基层警察的澎湃人生

吕建江生前影像。记者 李晓磊 摄

《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 李晓磊 焦新波

在石家庄安建桥下交叉路口的警务站里,吕建江的直观形象存在于5块宣传栏和1个相框内。照片中,他身着公安制服,微胖脸颊和眯起的小眼睛上戴着藏蓝色头盔;他右手扶摩托车把、左手插于腰间,胸前警号007798;肩头执法记录仪同他一起注视周边。

两年前,吕建江大多以这种形象奔走在辖区街头小巷。只要他出现,附近居民自然会生起一种安定感。现在,要想再见这位“邻家大哥”,只能去放满骨灰的人民纪念堂,他在那里已躺了1年10个月。

熟悉吕建江的人都知道,他在47年人生中,一直像“永动机”般忙忙碌碌。可鲜有人知道,这位早年丧父的井陉山区少年,是如何抗过贫困,并熬过所有孤独的黑夜。

在今年9月份最后几天,吕建江入选“最美奋斗者”,这份殊荣在全国公安系统只有13人。家人既感恩又平静,因为这就是吕建江身上所表现出的燕赵英豪性格,也是一名基层警察的职业本分。

最后几小时

近段时间,崔利平给先夫吕建江写了封信:“似水流年里,我们天各一方,想念无边。”时光流逝,这位长发披肩的消瘦女士正慢慢从悲苦中消散,而媒体频繁访问,都会将她重新拉回2017年的寒冷冬天。

离世头一天晚7点多,吕建江就发病了。但他没早睡,仍在客厅用手机查看同事夜间巡逻情况。前日,吕建江刚上了夜班,当天又是个白班,妻子有些担心。

石家庄重点街道和小区分布着110座综合警务服务站,2011年,吕建江在安建桥警务站当起主任。自此,槐安路与建设大街交叉口西南角的那座钢结构房屋,成为第二个家。

警务站很小,只有几十平方米,大案要案很少发生,更多是各类矛盾纠纷和群众求救类的琐事。附近有家酒吧,深夜狂欢的年轻人几乎是他们最需担心的隐患。

夜里近12点,确定执勤人员完成任务后,吕建江才准备就寝。可他连平躺都完成不了。做过多年军医的吕建江,先后含了两片药,效果并不明显。

“如果还不行,就打120。”吕建江交代道。崔利平准备马上联系,却被吕建江制止。妻子知道,是怕花钱。

那几天,崔利平有些闹心,因为爱人总忙于工作,根本不顾家。每次谈到这个无解问题,吕建江偶尔也会生气。生病这晚,吕建江格外温柔。他希望得到妻子原谅:“除了对你发脾气,还能对谁?”

说话中,身体仍无好转。于是,他们开上亲戚凑钱买的车赶往医院。此时是2017年12月1日凌晨两三点。院方为他使用了医疗仪器后,开始观察病情。

夫妻俩没说什么话,吕建江始终难受,他让医生打针安定,可针剂进入体内后,还是无法入睡。他拉了下妻子的手,什么也没讲出来。

妻子说:“等天亮后,住院休息几天吧。”随后,她开始跑上跑下。再回病房时,丈夫过世了。时间:清晨7点40分。原因是突发心脏病。

紧接着,吕建江离世的消息,迅速传播。当天去了很多悼念的陌生人。两天后,又有1500多人参加了追悼会。那段时间,整座城市因为他的消失变得沉重、忧伤。很多人不解,作为基层警察的吕建江,为何会赢得这份尊重?

从军营到警营

吕建江和妻子都生长在石家庄井陉县偏僻山村,是高中同班同学。吕建江当过班长、生活委员,崔利平做过文艺、宣传委员。

“他成绩是最好的。”崔利平记得吕建江做什么都行。1970年出生的吕建江,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一个弟弟。几口人挤在南障城镇支沙口村破窑洞内,村民一直与干旱斗争。

高二那年,父亲突然去世,哥哥还患有股骨头坏死,家庭陷入极度贫困。本想靠读大学改变命运的吕建江,高三读了一半后只能背着课本应征入伍。

1989年,他在重庆前锋镇成为新兵。此后,与崔利平常常通信,互相鼓励。

当兵第二年,吕建江考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他的同学付云川回忆说,吕建江很刻苦,“别人把教材看一遍,他就看两遍、三遍;别人把操作做两遍,他就做四遍、五遍;别人是把知识学会,他是把知识学通。”

以至于同学们光看他的笔记,就能考到80多分。军校三年,吕建江始终保持优异成绩,对其他任务也任劳任怨。有一年元旦,学员队要组织猜灯谜活动,每个班需制作彩灯,他用三天业余时间自行完成任务。

军校毕业后,吕建江听从组织安排,被分配到陕西某部队仓库的基层卫生所当军医。为不给部队添麻烦,他没乘军车前往。如果不是在镇上碰到仓库管理员,需要走几十里山路。

第二年,吕建江与崔利平结婚。一间单身宿舍、一张桌子、一个立柜,组成一户家。

他这一时期的战友王少君记得,卫生所当时有5个编制,要承担保障240多名官兵和家属的身体健康。但工作之余,吕建江还经常背着药箱,为附近地方群众做义诊。

另一方面,吕建江是个时髦的人。他在1998年就利用电脑开始学习知识,后期还通过互联网,先后为20多名退伍战士找到工作。

吕建江总想多做些事情。非典疫情肆虐的2003年,吕建江带人到县城买药材,在食堂大锅里为大家熬制。每天开饭前,他给每人盛一碗,看着大家喝下去。

同时,他还主动找到地方卫生部门,协助他们做好防疫工作。他喜欢军医这份工作,曾想为之奋斗终生。但已是营职干部的吕建江赶上裁军。

2004年,当了15年兵的吕建江回到石家庄,无怨无悔地经过报名、考试、入职、培训后,成为汇通派出所留村社区的普通“片儿警”。

留村属城乡接合部,面积1.48平方公里,人口近2万,流动人口众多。处警第一天,就有村民表示晚上总丢东西,指责警方不负责。

吕建江苦口婆心解释半天,对方却骂他收了黑钱。那段时间,吕建江很委屈。为了接近群众,他走到哪儿都背着一个皮包,里面放着听诊器和血压计,准备随时为居民做义诊。

刚回石家庄时,吕建江夫妇连房子都没有。本来,他们有机会在留村买套便宜房子,但他拒绝了。直到几年后,两人才在另一个偏僻区域,买了套“村证”房,居住至今。

从警后甘做“钉子”

很多留村人记得,吕建江不像警察,看到居民手中有活,直接上手帮忙。入户走访,每推开一家门,都热情地介绍自己,像是保险推销员。

而且,他十分谦卑。李春明比吕建江小半岁,去单位时间久些,吕建江就管他叫师父。直至去世,称呼也没改变。有时,他会把“师父”请回家吃饭,但不讨论故人或过往,而是一直咨询业务。

大约3年时间,他才慢慢顺手,却也更加忙碌起来。

留村大量流动人口给治安管理带来极大难度。吕建江就想,怎么将信息汇总?思来想去,2009年2月,他注册开通了“留村社区网上警务室”。这竟成为河北省第一个网上警务室。

而整理信息工作繁琐、细致,害怕出错的吕建江背笔记本电脑,挨家挨户进行整理。系统中标注了辖区每个家庭的房屋、人员照片,以及街道照片。

另外,吕建江不仅在网上列举了村民落户、更名、办证等需要的资料,还列出在哪里下载申请表、用什么纸、什么笔、什么颜色的墨水。

他甚至公布了自己的联系方式,承诺24小时开机,全天候接听来电。不久后,吕建江又先后建了5个留村社区QQ群,在里面解疑各种问题。每天晚上11点多会在群里提醒大家,是否关闭煤气、窗户、电源。

很多老人不会使用QQ,吕建江就专门让女儿在小喇叭中录制警情提示,然后骑上电动车去老年人扎堆儿的地方播放。针对石家庄失物招领的空白,他又成立“石家庄失物招领网”,后升级为河北失物招领网。为此,自己垫资1万多元。

至今让不少人佩服的是2010年7月,吕建江实名注册了“片警吕建江”新浪微博。他的同行兼“网友”王永辉说:“这需要极大勇气。”

后来,微博改名为“老吕叨叨”。他在上面及时发布安全警示,还常常以案说法,很多网民在生活上遇到烦心事,也会请他帮忙。

吕建江平均每天发布6.5条微博。直至去世,共发布17357条。也因此,很多人称他是“不下班的民警”。对于他的好,不少人记忆犹新。

例如,帮从小是孤儿的丁忠光找工作;帮外来户在大雨中找到羊;帮自杀青年心肺复苏……他说,当医生给人治病,当警察给社会治病。而媒体广泛报道的只是一部分,他还有更多不被外界所知的付出。

很多人问他,做这些图什么?“图啥,不就图老百姓少跑腿多办事,少发案不发案,少抱怨不埋怨嘛!”

吕建江在2010年被提拔为汇通派出所副所长,12月去参加别人一个生日宴时,已不负责留村,但仍有八九十名居民给他敬酒。

2011年7月份,石家庄市区成立了110个警务站,吕建江被选派到安建桥警务站担任主任。实际上,他在多个公共场合说过,自己并无鸿鹄之志,只想做“一个钉子”。

延续“吕建江”

刚到安建桥警务站时,就有人质疑:在部队做过干部的吕建江会不会很傲?很快,他们发现,这个领导连卫生都是自己打扫。

他做的事情也更加具体。2012年6月29日凌晨,石家庄下起大雨,有环卫工人在大雨中清扫被撞坏的隔离桩,警示灯在雨中不起作用,他就把警车停在不远处,提醒过往车辆迅速通过。

2013年5月4日晚,一辆从邯郸市广平县开出的救护车,要将病人转诊到石家庄。中途,病人腹部剧痛,一度休克。亲属在网上发微博求助,被其他网友@了吕建江。

当时他正在家休息,看到信息后立即和病人家属联系,并寻求河北交通电台帮助。此后,他打电话通知安建桥警务站值班民警,驾驶警车到南二环入市口迎接,并一路开道,只用了5分钟就将该车引领到河北省四院。

看到常有老人不慎走失,他和第三方平台合作,推出可以帮老人回家的智能“黄手环”,只要用手机扫一下,就可了解老人情况、联系到家人。

还有很多事,并不在自己的管辖。2014年12月10日晚8点多,吕建江接到太原一名女孩微博私信,聊天过程中他发现女孩有自杀念头。于是,他用微博不停地对女孩开导,经过4个小时努力,女孩打消了自杀念头。

就是这样,吕建江将小事做到了极致,他先后获得“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多项荣誉称号。但一切的奋斗,在2017年12月1日画上句号。这位被称为不下班的“网上雷锋”,终于下班了。

吕建江去世后第5天,“安建桥综合警务服务站”更名为“吕建江综合警务服务站”,这是河北首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警务站。对许多市民而言,这是一座丰碑,也是一种纪念。

近两年时间,吕建江警务站主任王永辉带领其他同事,不仅完成各项工作,还将吕建江精神延续下去。“老吕叨叨”的微博,也由王永辉继续打理。

每周一,警务站点名时,吕建江的名字会被第一个念出,所有警员集体喊到。

不仅如此,社会各界也在传递吕建江精神。由知名演员董勇主演的电影《吕建江》已杀青,正等待上映;河北梆子戏曲《吕建江》已正式公演,国家一级演员赵贞海饰演吕建江。崔利平给他打出8分成绩。

近两年最难熬的是崔利平,尽管她接受了很多采访,参加了不少宣讲,但每每回忆丈夫去世前几小时的状态,还是会哽咽流泪。

“别看他平时特别忙,但能记住每个重要节日。”崔利平说,他内心很温柔,平时只要有时间在家会做家务,生怕累到她。

但她和丈夫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也很少外出旅游。于是,有时间就到公园走走。而且,吕建江在生活上十分节俭,除了公安制服,几乎没像样的衣服。

为了省钱,他后来每天从家走时,都在家里净水器中接水;喜欢音乐,不舍得买个音响;爱好摄影,却买不起专业相机。

直到现在,吕建江家中仍然简陋,除了老式TCL电视和必要家电外,房间内再无值钱物件。在石家庄的几个同学,知道他靠工资过活,平时聚会都不让他掏钱。

“我嫁给他虽没享过福,但也没受过罪,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便觉得很幸福了。”崔利平说。吕建江去世后,妻子也开通了微博,粉丝只有几百。她在里面记录着思念丈夫的每种感受,而现在唯一能给她希望的是女儿。

她觉得女儿很多时候和丈夫很像,“说话的口气、走路的姿势、认真做事的样子都像”。对于母亲,女儿也变得格外敏感,有时候崔利平普通的感冒,都会让她异常紧张。

想念丈夫时,崔利平会到警务站坐坐,什么也不说。这里一切如初,只是那位叫吕建江的奋斗者,再也看不到旁边最美的海棠花了。原标题《逝者吕建江:一名基层警察的澎湃人生》

【民主与法制时报版权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