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伟长: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_北京时间

钱伟长: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论文发表后,许多科学家指出,钱伟长是第一次把张量分析用于弹性板壳问题上的富有成效的学者。钱伟长(右一)在上海工业大学电机系实验室检查工作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适应能力,减轻学习负担,他提出推行短学期制,精简教学大纲。

钱伟长: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1983年,上海工业大学迎来了一位新校长。

他是著名的科学家,我国近代应用数学与力学的奠基人之一。在科学界,他与钱学森、钱三强并称“三钱”;

他也是著名的教育家,时刻关注民办高校、基础教育的发展;

他还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身体力行为推动国家社会发展做贡献。

为拯救国家,他毅然弃文学理,他曾说,他一生当中所有重大选择都是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

他就是钱伟长

钱伟长

钱伟长说:“回顾我这一辈子,归根到底,我是一个爱国主义者。

弃文从理,抗日救国

1931年,他以中文、历史两个满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日军侵占东三省的炮声,让他作出了弃文从理的抉择,从此改学物理。

钱伟长用常人难以想象的刻苦,在试读的一年中,克服了英语听读的难题,补上了原先总共只考了25分的数理课程。这一切只因他要学造飞机大炮,抗日救国。

钱伟长

1940年夏,钱伟长从上海启航,开始了公费留学生活。

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钱伟长师从应用数学系主任辛吉教授。他们合作攻克了板壳内禀统一理论这个世界性的难题。这时,钱伟长仅28岁。

1941年5月11日,现代航空大师冯·卡门60寿辰。美国科学界的著名学者决定出版一本高质量的祝寿论文集。

参与撰写论文的大多是世界一流的科学家,比如爱因斯坦。就在这本论文集中,出现了一个陌生的名字——钱伟长。

1941年6月,钱伟长(前排右二)在多伦多大学

钱伟长是论文作者中最年轻的一个。他在论文中提出了板壳理论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论文发表后,许多科学家指出,钱伟长是第一次把张量分析用于弹性板壳问题上的富有成效的学者。那组方程式,被称为“钱伟长方程”。

1942年,由于钱伟长出色的研究成果,多伦多大学授予了他博士学位。就在这一年,他离开多伦多,来到了冯·卡门教授的门下,在喷射推进研究所任研究员,主要研究火箭的起飞、飞行中火箭的翻滚、火箭弹道的控制等。

1942年10月,钱伟长在多伦多大学博士毕业典礼留影

回国支持新中国建设

1946年,钱伟长以探亲的名义悄然回国,并出现在清华大学的讲台上,负责讲授工学院全部班级的力学课。

1951年,他开始招收研究生,培养出了解放后的第一批力学研究生。

钱伟长以空前的热情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同时也迎来了学术生涯中的第二个丰收期。与钱学森、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三钱”。

1954年,钱伟长和他的学生合著的科学专著《弹性圆薄板大挠度问题》出版。这是国际上第一次成功运用系统摄动法处理非线性方程。“钱伟长法”被力学界公认为是最经典、最接近实际而又最简单的解法。

1956年,钱伟长(前排左二)被任命为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

1956年,钱伟长与钱学森等共同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并担任副所长一职。

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清华大学联合创办了力学研究班。后来,该班学员大多成为我国从事力学研究和教学的领军人物,如我国船舶原理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何友声、力学家嵇醒等。

1985年,钱伟长独创了宏观字形编码法,俗称“钱码”。在国家标准局组织的全国第一届汉字输入方案评测会上,这套编码系统从34种方案中脱颖而出,被评为A类方案,单人输入速度第一。

1980年12月,钱伟长在四川绵阳29基地讲学备课

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1983年底,他以七旬高龄出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是我国最年长的大学校长。

来到上海后,钱伟长以独特的眼光和魄力对学校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他首先提出要“拆掉四堵墙”,即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拆师生之间的墙,拆各科系之间的墙,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

钱伟长(右一)在上海工业大学电机系实验室检查工作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适应能力,减轻学习负担,他提出推行短学期制,精简教学大纲。针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钱伟长还增设了许多新的科系。

1994年,上海工业大学与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新的上海大学。钱伟长被任命为校长。

在教育改革上,除了推行短学期制,钱伟长还开创了学分制和导师制。上海大学是上海最早实行学分制的高校,也是公认的开展学分制最成功的高校。如今,上海大学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钱伟长(左一)在精切实验室检查工作

钱伟长说:“我没有专业,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他这一生学过十几个专业,科研生涯涉足几十个行业。每一次重大的改变和选择,都是因为国家的需要。

多舛的命运,磨炼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再坎坷的磨难,也消蚀不了他的那颗赤子之心。

2010年7月30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

参考文献:

1.《钱伟长:弃文从理 六十余载报国路》,文汇报.

2.《钱伟长的科学人生 从偏科生到物理专家》,中国人事报

3. 《记钱伟长院士:自强不息的科学大家》,科学时报

4.本文图片来源于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

钱伟长: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论文发表后,许多科学家指出,钱伟长是第一次把张量分析用于弹性板壳问题上的富有成效的学者。钱伟长(右一)在上海工业大学电机系实验室检查工作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适应能力,减轻学习负担,他提出推行短学期制,精简教学大纲。

钱伟长: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1983年,上海工业大学迎来了一位新校长。

他是著名的科学家,我国近代应用数学与力学的奠基人之一。在科学界,他与钱学森、钱三强并称“三钱”;

他也是著名的教育家,时刻关注民办高校、基础教育的发展;

他还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身体力行为推动国家社会发展做贡献。

为拯救国家,他毅然弃文学理,他曾说,他一生当中所有重大选择都是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

他就是钱伟长

钱伟长

钱伟长说:“回顾我这一辈子,归根到底,我是一个爱国主义者。

弃文从理,抗日救国

1931年,他以中文、历史两个满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日军侵占东三省的炮声,让他作出了弃文从理的抉择,从此改学物理。

钱伟长用常人难以想象的刻苦,在试读的一年中,克服了英语听读的难题,补上了原先总共只考了25分的数理课程。这一切只因他要学造飞机大炮,抗日救国。

钱伟长

1940年夏,钱伟长从上海启航,开始了公费留学生活。

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钱伟长师从应用数学系主任辛吉教授。他们合作攻克了板壳内禀统一理论这个世界性的难题。这时,钱伟长仅28岁。

1941年5月11日,现代航空大师冯·卡门60寿辰。美国科学界的著名学者决定出版一本高质量的祝寿论文集。

参与撰写论文的大多是世界一流的科学家,比如爱因斯坦。就在这本论文集中,出现了一个陌生的名字——钱伟长。

1941年6月,钱伟长(前排右二)在多伦多大学

钱伟长是论文作者中最年轻的一个。他在论文中提出了板壳理论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论文发表后,许多科学家指出,钱伟长是第一次把张量分析用于弹性板壳问题上的富有成效的学者。那组方程式,被称为“钱伟长方程”。

1942年,由于钱伟长出色的研究成果,多伦多大学授予了他博士学位。就在这一年,他离开多伦多,来到了冯·卡门教授的门下,在喷射推进研究所任研究员,主要研究火箭的起飞、飞行中火箭的翻滚、火箭弹道的控制等。

1942年10月,钱伟长在多伦多大学博士毕业典礼留影

回国支持新中国建设

1946年,钱伟长以探亲的名义悄然回国,并出现在清华大学的讲台上,负责讲授工学院全部班级的力学课。

1951年,他开始招收研究生,培养出了解放后的第一批力学研究生。

钱伟长以空前的热情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同时也迎来了学术生涯中的第二个丰收期。与钱学森、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三钱”。

1954年,钱伟长和他的学生合著的科学专著《弹性圆薄板大挠度问题》出版。这是国际上第一次成功运用系统摄动法处理非线性方程。“钱伟长法”被力学界公认为是最经典、最接近实际而又最简单的解法。

1956年,钱伟长(前排左二)被任命为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

1956年,钱伟长与钱学森等共同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并担任副所长一职。

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清华大学联合创办了力学研究班。后来,该班学员大多成为我国从事力学研究和教学的领军人物,如我国船舶原理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何友声、力学家嵇醒等。

1985年,钱伟长独创了宏观字形编码法,俗称“钱码”。在国家标准局组织的全国第一届汉字输入方案评测会上,这套编码系统从34种方案中脱颖而出,被评为A类方案,单人输入速度第一。

1980年12月,钱伟长在四川绵阳29基地讲学备课

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1983年底,他以七旬高龄出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是我国最年长的大学校长。

来到上海后,钱伟长以独特的眼光和魄力对学校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他首先提出要“拆掉四堵墙”,即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拆师生之间的墙,拆各科系之间的墙,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

钱伟长(右一)在上海工业大学电机系实验室检查工作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适应能力,减轻学习负担,他提出推行短学期制,精简教学大纲。针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钱伟长还增设了许多新的科系。

1994年,上海工业大学与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新的上海大学。钱伟长被任命为校长。

在教育改革上,除了推行短学期制,钱伟长还开创了学分制和导师制。上海大学是上海最早实行学分制的高校,也是公认的开展学分制最成功的高校。如今,上海大学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钱伟长(左一)在精切实验室检查工作

钱伟长说:“我没有专业,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他这一生学过十几个专业,科研生涯涉足几十个行业。每一次重大的改变和选择,都是因为国家的需要。

多舛的命运,磨炼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再坎坷的磨难,也消蚀不了他的那颗赤子之心。

2010年7月30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

参考文献:

1.《钱伟长:弃文从理 六十余载报国路》,文汇报.

2.《钱伟长的科学人生 从偏科生到物理专家》,中国人事报

3. 《记钱伟长院士:自强不息的科学大家》,科学时报

4.本文图片来源于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