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纪实 | 延庆山路上的“泉心泉意”——
初冬时节的延庆山区凉意重重。上午9点多,珍珠泉村村委会的一个房间内,浓浓的饭菜香扑面而来,3名工作人员正忙着把刚出锅的饭菜装到餐盒里,十余份餐食装入保温箱后,送餐员王永龙踏上了这一天的送餐路。
“这条路您是不是天天走?”面对记者的提问,王永龙回答道:“天天走,一天两趟,上午一趟,下午一趟。”当被问及当天要给多少人送餐、涉及几个村时,他表示要送14个人的餐食,涉及8到9个村。“最远的是桃条沟,去那儿的路特难走,一个弯接着一个弯,不小心就可能和对向车碰上,得特别小心。”王永龙朴实的话语,道出了送餐员的坚守与责任。
山区养老助餐,运输环节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村落分散,路途遥远,还有大量盘山路。但王永龙心中早已有一幅清晰的送餐路线图,每个站点、每户老人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送餐时间也尽量精准。有了时间表、有了路线图,司机师傅心里有数,老人心里有谱,送餐之路越走越顺。然而,每位老人的饮食习惯不同,长时间的送餐,也让送餐员们清晰的记得每户人家的需求,在下次装餐时格外留意。
此外,延庆山区平均气温比市区低约5℃,为让老人吃上热乎饭,送餐团队采用双重保温举措:外层大号保温箱保温时长可达4小时,内层不锈钢分层饭盒保温效果出色,且按一人两套配备。老人用餐后,先在家简单清洗饭盒,下次取餐时交回,工作人员取回后送至中央厨房深度清洁消毒。
送餐员们的付出,老人们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下水沟村村民韩国凤对送餐服务赞不绝口:“送餐师傅服务态度好着呢。菜也不咸不淡,时间都刚刚好。”
据了解,珍珠泉乡共有15个村,除了1个村整体搬迁、1个村有自己的老年餐桌外,中央厨房的助餐服务覆盖了其余13个村。珍珠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于甫琴介绍道:“我们利用送餐车为纽带,拓展出‘三代两送一收集’。三代就是给老人代买药、代拿快递、代买商品;两送就是送政策、送关怀;收集就是收集老人的需求。”
一碗热饭,承载着山区老人的期盼;一条山路,见证着助老服务的坚守。珍珠泉乡的爱心助餐车,穿梭在蜿蜒的山路上,不仅送去了热气腾腾的饭菜,更送去了政策的关怀与社会的温暖。愿这份“泉心泉意”如珍珠泉的泉水般永流不息,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岁月中感受到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