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鹏在享受自己爱好的同时,接连拿下了澳大利亚滑翔协会(GFA)、中国民航局(CAAC)和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签发的飞行执照,飞过了几乎全世界所有著名的滑翔机场地。
(北京时间记者 黄海东报道)作为第34届世界滑翔锦标赛的中国队队长,杜鹏有着非凡的人生经历,他曾经是软件公司经理,却在事业蒸蒸日上之时放弃赚钱的软件行业,转而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他由滑翔伞爱好者到各种飞机驾驶员,再到飞行教练和滑翔机国家队队长,这个过程中有讲不完的故事,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快乐与艰辛,努力和坚持。在杜鹏的努力之下,中国队时隔30年终于得以再次重返世界滑翔锦标赛,北京时间记者带您走近这位中国队长,去听听他的故事。

(第34届世界滑翔锦标赛中国队队长杜鹏)
阻碍梦想的不是身体,也不是钱,主要是价值观
之前,记者本人印象里飞行员都是万里挑一的好身体,而且与飞行沾边的这类运动都是有钱人才能去追求的东西,一般人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去尝试。然而和杜鹏一接触,彻底颠覆了本人之前的认识。
杜鹏说:“目前大部分人对飞行的理解都很单一,可能觉得身上有块疤就把飞行的梦想破灭了。其实现在对飞行员的身体要求早就不再是万里挑一了,因为普通人并不需要当歼敌机飞行员,普通飞机驾驶员的身体不需要那么大的过载能力。在国外这方面就分得很细,比如一哥们腿断了,装上假肢照样可以开飞机,甚至不影响他当通航的教练。国内目前好多体检标准也在调整,可以说现在学习飞行很简单。”
杜鹏谈起自己有一个好朋友,从小就很想学习飞行,身边又有他这样的朋友,可是直到现在也没实现梦想。这个朋友给出的理由是没有钱呀,没有时间呀等等,但杜鹏看来,阻碍梦想实现的最大障碍不是钱,主要是价值观。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肯挤,总是有的。而经济原因,就更不该是阻碍梦想的理由。
“现实中,很多人宁可花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去买房买车,却绝不肯花十几万元去追求自己内心真正喜欢的东西。阻碍梦想的不是身体,也不是钱,主要是价值观。比如对飞行感兴趣的话,你花个两千块钱体验下能怎样?很多时候,并不是没钱,而是同样一笔钱,这钱你愿意花在哪上?”
杜鹏说:“人生有很多的偶然性,重要的是大胆的去尝试各种生命的可能性。很多事情一旦接触了就感觉很不一样,没准你去尝试一下,很可能一下就梦想触碰现实了。我就是这样,如果没有几次真实飞行体验,永远也不会有今天的经历,没有尝试,梦想就只能停留在想象中。”
杜鹏的飞行之路
杜鹏说自己从小对飞行就有兴趣,但真正接触是199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当时家门口有一个宣传飞滑翔伞运动的俱乐部,他好奇就去跟人家聊天,还看了滑翔伞的录像——两个滑翔伞运动员从阿尔卑斯山的半山腰往上飞,越飞越高,最后竟然飞到了山顶上。当时杜鹏觉得这个运动挺有意思的,然后就去学了滑翔伞。
最早只是业余爱好,但这个爱好改变了他,成了滑翔伞爱好者以后,他曾经飞行过大部分国内主要滑翔伞场地,累计飞行小时超过500小时。
“飞行对于绝大多数男人来说是从小的一个梦想,双脚离开地面,像鸟一样在空中飞翔。你飞过就知道了,那种感觉无以伦比,真的是一种享受。”
2007年,在大同学习飞机驾驶时,杜鹏认识了如今一起出征世界滑翔锦标赛的好朋友商广伟。当时他们还遇到一个波折,虽然他们顺利完成了学习和考试,却因为航校的飞机没有按时完成军转民手续,没法拿到正常类飞机的飞行执照,最终只拿到了初级飞机执照。
为了拿到国际通航驾照,杜鹏只身前往澳大利亚继续学习,“我第一次去澳大利亚的时候,上来就问没有执照可否在澳洲学习的事,因为中国人凡是驾驶当然很关心有没有执照嘛,结果人家还反问你见过农民耕地还需要执照的吗?”
“澳洲农场有私家飞机的农民很多,羊太多了放得时候乱跑不好赶,飞机一俯冲羊群就聚拢,他们认为平时开飞机放羊挺好,不少澳大利亚农民也没有飞行员执照,但就敢开飞机,这事在澳大利亚一点都不新鲜。”
杜鹏在享受自己爱好的同时,接连拿下了澳大利亚滑翔协会(GFA)、中国民航局(CAAC)和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签发的飞行执照,飞过了几乎全世界所有著名的滑翔机场地。
走出国门的杜鹏,视野也更加开阔起来。他在国内率先提出利用国外开放的空域政策和成熟的飞行培训资源,先带一部分人走出国门接受国外培训,待逐渐累积出一部分持有执照的飞行爱好者后,随着国内空域政策的不断宽松再转回国内飞行。经过几年的努力,包括著名企业家王石在内的上百人接受了杜鹏的这个理念,前往九天之翼海外飞行基地进行飞行体验或培训,都拿到了飞行执照。
同时,他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也逐步拥有了国际化的事业平台。迄今为止,九天之翼已经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瑞典、挪威、德国、法国、纳米比亚等建立了合作或合资飞行基地。
“当然,你的爱人能理解你,并且愿意支持你也很重要,我很幸运,我的爱人支持我追逐梦想。”
飞机是工具,而滑翔机是玩具
在飞过多款机型之后,杜鹏发现滑翔机是自己的最爱:“滑翔机是享受天空的,凭借大自然赋予的热气流,单纯享受在天上鸟儿一般自由飞行的过程,而不是其他目的。”
杜鹏说对于自由自在飞行的追求,只有滑翔机能够实现:“我觉得滑翔机是飞行的艺术,不用动力,和鸟一样依靠气流飞行,它是为了让你体验在空中肆意翱翔的感觉。无论是运输机、战斗机等各种飞机,它们的目的性都特别强,所以都是工具,乘坐大客机从A点起飞到B点降落,那跟坐车没什么区别。”
他举了特别形象具体的生活场景来说明滑翔机和飞机的用途不同:“即使是拥有自己私人飞机的有钱人,也绝不会说‘你来坐坐我这个飞机体验一下’,只可能会说‘咱们飞到什么地方去吃饭去,咱们飞哪儿去打球去,咱们坐飞机去哪儿开个会。’吃饭、打球、工作才是目的,飞机只不过是一种快速的交通工具。但是滑翔机不同,滑翔机飞行员会和朋友说‘走!我带你去天上爽5个小时去!’”
“飞机是工具,而滑翔机是玩具。”杜鹏说,“飞小飞机虽然不用考虑气流但也要考虑万一出现问题后你落在哪?尤其是低高度。滑翔机本身海面上没有气流,气流的形成不仅仅因为地标结构不同,例如有的地方是山、是水、是城镇,当太阳照射不同地表状态时,吸热防热是不一样的。比如水,加热就很慢,而裸露岩石,一晒就热了,吸热放热状态不同的地方就会形成气流,只要有温差就会有气流,一定要在温度高温差大的地方上空飞,才会有上升气流。不懂的人认为只要是飞就都是一样的,其实有动力与无动力飞行是完全不一样,比如我们想飞的地方不同,滑翔机就要找有气流的地方,就要找颠簸的地方,特别平稳就坏了。一有晃动就兴奋了,飞机因为它有发动机,要找平稳的地方飞才会安全,飞行的方式不同。”
滑翔运动的意义
杜鹏说:“滑翔机是年轻人、孩子体验飞行的一个最基础的飞行器,滑翔机运动最大的意义就是培养独立精神,建立良好的飞行文化体系。”
“如果能让孩子们有真实的飞行体验,甚至让他体验驾驶滑翔机的话,不光是培养一个兴趣,对他的心智成熟和心态健康很有帮助。因为滑翔机飞行讲究得是‘你要为自己决定一切’,‘你要对自己的一切决定负责任’,而现在我国不少孩子就缺乏是这种‘自己做决定并对此负责’的心态,这个独立精神甚至是不少成年人都欠缺的。在国外,就算你飞的技术再好,只要是心态不好也不能单飞,你要对自己百分百负责,必须是百分百的把握不能30%冒险,70%胜算把握,不行我就认倒霉了,必须要对自己自信,并且要留有余地。而且飞机驾驶很讲究条理性,每一项都是有程序的,国外每架飞机上都有《应急手册》,遇到紧急情况都是要按程序走。而国内的驾驶教学理念则是注重背口诀,背口诀也很好,但是不能真遇到事的时候靠灵机一动去解决。实际上,真到关键点的时候,就怕灵机一动,必须全是按照《应急手册》总结出来的经验和程序来。如果国外考试时考官一看你飞机上没有手册,你就别考了,钱白交,这也是安全意识的注重。”杜鹏说。
“飞行,不是炫,不是追求刺激,更不是冒险,完全不是,它是锻炼你的一种心态。我希望我国能把滑翔运动和航空有关的民间运动,放到跟全民健身运动一个水平去认识和推广。”杜鹏说。
另外,记者没有想到的是,滑翔机运动的战略意义也非常重要。现在是和平时期,我国的空军是1.5—2名飞行员配备一架战斗机,一旦到了战争时期,伤亡一旦出现,那么这个飞行员的后背力量从哪里来?还有后勤的支援,大量的运输机的飞行员去哪里找?短时间培养一个战斗飞行员是不可能的,这就得靠民间的积累。而且国家的培训体制很难在这部分起到作用,只能是靠这些爱好者平时的积累。
二战时的美国,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因为民间飞行基础好,简单的战时培训后就能源源不断的向前方输送飞行员。德国发展滑翔机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战争服务,一战德国是战败国,战败的条约限制德国发展大型的可用于军事装备的飞机,于是德国就别出心裁大力发展滑翔机,结果滑翔机在二战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滑翔机定点的人力投放比高空伞兵兵力传送精准。而滑翔机隐蔽没有发动机没有噪音,可以20人统一投送,不需要集结,对突击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
中国的飞行文化亟待复兴
杜鹏说:“我们国家缺的不是飞行器,也不是硬件条件,而是需要复习飞行文化。”记者对这个说法非常认同。我国自古以来一直是崇尚飞行文化的国家,但是飞行运动与普通民众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了。
而从国家层面看,我国航空领域的精力主要放在航空航天技术进步方面,甚至每月都有新的技术突破和新的成就。但是国家对民间飞行文化方面几乎没有投入,比如在滑翔机在这项小众的运动项目上,竟然30年没有国家队参加世界滑翔锦标赛,滑翔机的世界也已经几乎遗忘了中国,这也与中国的大国地位极不相称。
“从五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这一段,我们国家的滑翔运动也做得不错,滑翔机运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些发展主要都是源于体委和空军的支持,其中最典型的一个项目就是从滑翔员中选拔飞行员。但是后来由于国家执行奥运项目战略之后,奥运项目中没有滑翔机这个项目,滑翔机运动彻底衰败。因为由于滑翔机项目的衰落,也间接导致了国内各个航校的航空运动水平大幅下降,航校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的一个怪胎。航校本来可以引领航空的文化、建设、基础展示、年轻人的基础培训等功能,但现在都失去了。民航大发展,从交通上来说我们发展得不错,但是从飞行文化上来说,我国变成了飞行文化的沙漠。”杜鹏说。
“一个产业的发展尤其是通航和航空的发展它更需要的是爱好者的参与。美国几个大的航空公司的创建者发起者都是航空的爱好者,所以大众的参与度至关重要,而我国航空现状是几乎把大众拒之门外,这个很让人担忧。中国的飞行文化亟待复兴。”
有一个值得欣慰的好消息是,国家有关部门重新提出了“培养飞行员要从青少年抓起”,如果这样的提法得以落实,滑翔机无疑是最经济的首选飞行器。通过青少年的滑翔机培训,可以挖掘一部分人的飞行潜质,其中一部分人将走向空军飞行员或者职业飞行员,还有一部分人将成为终身的飞行爱好者。
“我觉得其实人都需要这么个机会,亲身走进这个圈子里去学习,亲身走进去是需要机会的。如果没有走进去学习,可能就只会停留在想象中。你一看身边很多朋友玩某个项目,很可能你也会去玩。我身边的朋友都知道滑翔机,假如你问他们什么是滑翔机,气流是怎么回事,他们说起来都看着挺专业的,只要不是跟我比啊。”杜鹏笑着说。
他说:“环境影响也很重要。你看商广伟小时候,家边上就是机场,他从小天天看着飞机起落,自然就想着什么时候我也要自己飞。你看外国人天天跟飞机打交道,能不会飞吗?,这也是一种环境影响。通常,咱们中国人就感觉飞机离自己很遥远,自己先跟飞机,跟飞机文化之间树立起了一堵墙,所以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可能多的创造飞行体验机会和营造具有飞行文化的环境,让大家都去试一试,都参与进来。”
如今的杜鹏,已经有着超过18年的无动力飞行经验,是国际航空运动联合会滑翔机金质奖章及钻石越野飞行距离获得者,拥有中国滑翔锦标赛冠军,中国滑翔机越野飞行记录保持者,“翱翔中国项目”发起人,北京九天之翼国际飞行俱乐部创始人等十多项头衔。而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十多年来的坚持不懈,是汗水和泪水灌溉出的收获。
为了飞行,他没有了北京好几套房子,甚至有一次险些失去生命,受伤住院三个月,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削减他对飞行的热爱,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在滑翔机事业上一直走下去的信念。中国队时隔30年再次重返世界滑翔锦标赛,他作为首席飞行员代表中国出征,肩负着光荣和使命。
祝福你!中国队长——杜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