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市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调整思路、完善措施,引导和促进市民文明习惯不断养成,相信文明定会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为了美化楼院环境,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区域环境面貌,宛平城地区启动“杂物换鲜花”主题活动。楼长、院长成为活动召集人,通过微信告知、入户宣传等方式,提升居民的知晓度,号召居民广泛参与。活动现场,楼门长作为代表向楼院居民发出“美丽宛平 环境先行”倡议书,设立杂物回收处和鲜花认领处,只要把自家阳台、楼道杂物清理干净,送到回收处就可以凭兑换券认领鲜花。
阳台、楼道环境关乎每家每户,环境的整洁和美观,不仅影响着住户的生活质量,也直接影响楼院的环境质量。不知道大家是否留意过这样一种情况:越是老旧小区,越是老人多。越是老人,越舍不得扔东西,有时甚至还要从外面捡点回来,总是觉得这也有用,那也有用。总是习惯于在自家阳台的护栏里堆放东西,从里面看挡阳光,从外面看真是有些凌乱不堪。不仅如此,还有人还喜欢占点小便宜,在楼道里占地堆放东西,都是街坊邻居,大家也不好意思反对,不过大家看在眼里,心里却并不怎么爽快。有时因为东西碍事,也难免会引起邻里矛盾,闹得大家都不开心。这些看似都是些小事,却存在着安全隐患。同时,也说明了一些人的文明意识有待提高。
风尚需要引领,文明同样也需要引导。宛平城地区启动的“杂物换鲜花”活动,其意义就在于通过“柔性引导”的方式,提醒市民践行文明行为,唤醒并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文明因子。可以说,这样的“软引导”如春风化雨,更容易让人接受,同时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人们的文明意识,提升人们的文明素养。因此,我们应该为这样的活动点赞。
现实生活中,引导文明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从去年4月22日开始,北京市不少路口的斑马线边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着“柠檬黄”,手里握着“你礼让我点赞”的标语宣传牌,他们正是用耐心劝说的“柔性引导”方式,帮助人们树立礼让的观念。又如,清明节前夕,很多地方都开展了文明祭扫活动,大力宣传家庭追思会、网络祭扫、鲜花祭扫、踏青遥祭、集体共祭等文明低碳的现代祭扫方式,主动开展“鲜花换纸钱”、“鲜花换鞭炮”、增开公交班车等免费或便民措施,引导群众文明低碳祭扫。从实践来看,这些文明引导的措施,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在,有更多的人自觉排队等车,有更多的人懂得礼让斑马线,有更多的人选择了文明祭祀,有更多的人爱护环境,社会风气日新月异。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让文明相伴,这不是一道简单的题目。不过,只要围绕文明这个主题,多方构思、共同破题,并根据实际,选择市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调整思路、完善措施,引导和促进市民文明习惯不断养成,相信文明定会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文/辛雨
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