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好风景~顺义区奋力打造幸福河湖
顺义区以河长制为总抓手,强化河道管护,加大水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奋力打造幸福河湖,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好风景。
美丽河道串联起美丽乡村
初冬时节,漫步在箭杆河后鲁各庄段,记者看到这里水质清澈、两岸树木挺拔、步道干净整洁,放眼望去使人心旷神怡。虽已入冬,河边依然有不少村民在此散步。

箭杆河后鲁各庄段温婉静美。
箭杆河北小营段全长7.7千米,流经东府、西府、仇家店、后鲁各庄、北小营、前鲁各庄6个村后南下。北小营镇河长制办公室负责人高春英介绍,北小营镇沿河岸铺设一条长5千米的步道,步道两侧进行了绿化和景观提升,方便村民沿河赏景。每天安排工作人员开展河道保洁,维护环境整洁。北小营镇还对河道沿线“散乱污”进行了整治,腾退出的地块用于平原造林、留白增绿,以美丽的河道生态空间串联起美丽的乡村和田园、绿地,在保护水系的同时,也提升了周边环境。

北小营镇河道保洁员清扫岸边步道。
记者注意到,河道边坡一处排水口,一股清澈的水流沿水簸箕缓缓流入河道内,这是北小营镇再生水厂的出水口。目前,北小营镇各村都已完成农村治污工程,除部分村使用村级污水处理站,其余村庄污水管线均接入镇再生水厂。经过处理后的再生水,源源不断流入河道。
“以前这条河道边上比较杂乱,路也没有这么平整,现在旁边还建起了公园,在河边遛遛、公园转转,多惬意啊!”村民单女士表示。
全民共同管水护水
为了河道保持长久的美观和整洁,顺义区在落实河长制的同时,加强水环境保护宣传,形成全民共同管水护水的良好氛围。

七分干渠(旺泉段)景色别有一番韵味。
七分干渠从旺泉街道澜西园三区前缓缓流过,沿着步道,踏上观景平台,初冬时节的景色别有一番韵味。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河水显得愈发清澈,两岸的树木倒映在河面上,宁静之美扑面而来。

梅香社区志愿者清理河湖垃圾。
“七分干渠(旺泉段)全长1.2千米,虽然不长,但沿线有5个社区,所以水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尤为重要。”旺泉街道河长制办公室负责人李伟向记者介绍,每年这几个社区都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居民开展河道垃圾清理、节水护水等活动,号召居民共同保护水环境。
澜西园三区居民张桐是七分干渠(旺泉段)的一名河道巡管员,他每天守护着家门口的这条河。“每天我都会在河道两侧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解决。看到清澈的河水、干净的两岸,我心里很高兴。”张桐表示。
整治成果带来获得感

马辛庄村南荷花池。
记者在马辛庄村南看到一处小微水体被改造提升为了荷花池,荷花池水面如镜,中央建起了一座景观小岛。初冬暖阳下,村民李女士正沿着荷花池外围步道遛弯儿。“这里之前是一个土坑,用来集雨的,卫生环境不太好。经过治理,现在水挺清亮的,天儿好的时候,我就来这儿走两圈,锻炼锻炼身体。”李女士说。

区水务局工作人员检查河湖水环境管护情况。
良好的河湖生态环境除了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日常管护也十分重要。近年来,区水务局加强监督检查、强化帮扶指导、督促整改落实,持续巩固河渠道、小微水体整治成果,增强群众获得感。
区水务局每月对全区54条河渠道和555处小微水体管护情况进行2轮次抽查、检查,依托“顺义区河(湖)长制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问题分办和跟踪、核查。今年1至10月,共解决河渠道、小微水体环境问题716处,结合河道断面水质改善、小微水体环境提升等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指导48次,累计协助属地解决问题25处,河湖环境问题同比减少近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