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举办“七彩文明 一‘潞’繁花”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日活动_北京时间

通州区举办“七彩文明 一‘潞’繁花”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日活动

活动以“七彩文明”为精神坐标,通过诗韵传情、榜样引领、全民参与的多元形式,推动培育“副中心有我”社会文明风尚,为城市副中心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通州区举办“七彩文明 一‘潞’繁花”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日活动

“七彩文明,是七重坚守的火焰,从楼道到街巷,从斑马线到家园,每一份行动,点燃文明光源……”6月25日,一首原创诗歌《七彩辉映文明路・万家共绘同心“源”》回响在通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日活动的现场,引起了在场市民的强烈共鸣。

这首诗歌由潞源街道文明实践志愿者曹宇峰以自己参与“七彩文明 万家同行”文明实践活动的亲身体会为创作蓝本,以“七彩文明”实践体系为脉络,将垃圾分类、邻里守望、文明交通等真实场景转化为诗行,让“文明种子在万家生根”的意象通过韵律流淌。

曹宇峰表示“诗歌这种形式不仅能让文明从抽象概念变为可触摸的生活图景,而且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我希望以自己擅长的方式传播文明知识。”

本次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日活动主题为“七彩文明 一‘潞’繁花”,由通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潞源街道承办,路县故城遗址公园协办。活动以“七彩文明”为精神坐标,通过诗韵传情、榜样引领、全民参与的多元形式,推动培育“副中心有我”社会文明风尚,为城市副中心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千年文脉交融时代新风 主题活动彰显文明力量

含英园东社区文艺志愿者带来的舞蹈《舞韵邻里·文明生花》拉开了活动的帷幕,翩跹舞姿既展现出“远亲不如近邻”的淳朴守望,更喻示着潞源儿女耕织文明的坚定信念。

在“文明心意传递”环节,承载着温情的“感恩盲盒”成为全场活动焦点。盲盒内有居民用画笔描绘文明实践志愿者指导垃圾分类的场景,有老人以毛笔字写下“牵绳遛犬显文明”的点赞,更有孩童用稚嫩笔迹写下的纯真谢意……每一张卡片都对应着一段市民参与文明实践的温暖记忆——当志愿者代表闫红抽取盲盒并朗读卡片时,现场暖意涌动。“感谢你们默默付出,让社区变成充满爱的大家庭,这份心意我们珍藏于心!”群众温暖的话语也勾起了志愿者的回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从不是单向付出,而是邻里间心照不宣的温暖接力。”

活动现场,三位“通州榜样・副中心好市民”候选人代表向大家分享了他们的故事,市级机关干部金巍27年无偿献血56次达16900毫升,用相当于自身3倍的血量为生命续航;环保践行者孙淑红带领亲子家庭捡拾1540公斤不可降解垃圾,让环保理念在孩童心中萌芽;14岁少年甘牧白以1200余小时志愿服务诠释“少年文明担当”,其母亲代为分享的成长故事令现场观众动容。

《“七彩文明 万家同行”行动倡议书》的宣读将活动推向高潮。当大家齐声说出“副中心有我,让文明永续”时,现场掌声如潮,文明的火种正从一个个好市民手中传向副中心的大街小巷。在全场瞩目下,参加活动嘉宾与各界代表共同拼接象征文明的“七色花”,在副中心的沃土里,种下了文明的种子。

多元体验激活文明实践 七彩版块共绘治理新篇

主会场活动结束后,分会场的沉浸式文明体验更是吸引了大家的参与。七大文明实践区化作流动的“文明调色盘”:“文明绿——垃圾分类区”传来孩童欢呼,手中印有“废电池”图样的沙包精准投入对应颜色的垃圾桶;在“文明橙——小广告清除区”,居民将小广告剪裁拼贴成“文明潞源”拼图,彩纸翻飞间笑声不断;“文明紫——养宠乐园区”的牵引绳兑换摊位前,主人笑言“回去就给我家狗狗带上,以后也做个‘文明汪’!”“七彩”分会场通过“一色一主题”的场景化设计,让文明实践从口号变为生活日常,居民们用指尖的温度、足下的步履谱写出副中心的文明新章。

田志刚大爷表示:“我刚刚参加趣味挑战兑换了垃圾袋和手套,明天开始我就带着家里人一边遛弯一边捡垃圾,既能强身健体还能保护环境,一举两得。副中心是我们共同的家,每个人都从点滴文明做起,这座城市一定会越来越好。”

当千年故城的文脉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同频共振,副中心的文明图景必将在全民参与中绽放出更璀璨的光芒。下一步,通州区将着力打造更多特色文明实践活动品牌,让“副中心有我”的宣言,化作市民的行动自觉,在运河之滨绽放永不凋零的文明繁花。

通州区举办“七彩文明 一‘潞’繁花”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日活动

活动以“七彩文明”为精神坐标,通过诗韵传情、榜样引领、全民参与的多元形式,推动培育“副中心有我”社会文明风尚,为城市副中心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通州区举办“七彩文明 一‘潞’繁花”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日活动

“七彩文明,是七重坚守的火焰,从楼道到街巷,从斑马线到家园,每一份行动,点燃文明光源……”6月25日,一首原创诗歌《七彩辉映文明路・万家共绘同心“源”》回响在通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日活动的现场,引起了在场市民的强烈共鸣。

这首诗歌由潞源街道文明实践志愿者曹宇峰以自己参与“七彩文明 万家同行”文明实践活动的亲身体会为创作蓝本,以“七彩文明”实践体系为脉络,将垃圾分类、邻里守望、文明交通等真实场景转化为诗行,让“文明种子在万家生根”的意象通过韵律流淌。

曹宇峰表示“诗歌这种形式不仅能让文明从抽象概念变为可触摸的生活图景,而且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我希望以自己擅长的方式传播文明知识。”

本次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日活动主题为“七彩文明 一‘潞’繁花”,由通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潞源街道承办,路县故城遗址公园协办。活动以“七彩文明”为精神坐标,通过诗韵传情、榜样引领、全民参与的多元形式,推动培育“副中心有我”社会文明风尚,为城市副中心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千年文脉交融时代新风 主题活动彰显文明力量

含英园东社区文艺志愿者带来的舞蹈《舞韵邻里·文明生花》拉开了活动的帷幕,翩跹舞姿既展现出“远亲不如近邻”的淳朴守望,更喻示着潞源儿女耕织文明的坚定信念。

在“文明心意传递”环节,承载着温情的“感恩盲盒”成为全场活动焦点。盲盒内有居民用画笔描绘文明实践志愿者指导垃圾分类的场景,有老人以毛笔字写下“牵绳遛犬显文明”的点赞,更有孩童用稚嫩笔迹写下的纯真谢意……每一张卡片都对应着一段市民参与文明实践的温暖记忆——当志愿者代表闫红抽取盲盒并朗读卡片时,现场暖意涌动。“感谢你们默默付出,让社区变成充满爱的大家庭,这份心意我们珍藏于心!”群众温暖的话语也勾起了志愿者的回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从不是单向付出,而是邻里间心照不宣的温暖接力。”

活动现场,三位“通州榜样・副中心好市民”候选人代表向大家分享了他们的故事,市级机关干部金巍27年无偿献血56次达16900毫升,用相当于自身3倍的血量为生命续航;环保践行者孙淑红带领亲子家庭捡拾1540公斤不可降解垃圾,让环保理念在孩童心中萌芽;14岁少年甘牧白以1200余小时志愿服务诠释“少年文明担当”,其母亲代为分享的成长故事令现场观众动容。

《“七彩文明 万家同行”行动倡议书》的宣读将活动推向高潮。当大家齐声说出“副中心有我,让文明永续”时,现场掌声如潮,文明的火种正从一个个好市民手中传向副中心的大街小巷。在全场瞩目下,参加活动嘉宾与各界代表共同拼接象征文明的“七色花”,在副中心的沃土里,种下了文明的种子。

多元体验激活文明实践 七彩版块共绘治理新篇

主会场活动结束后,分会场的沉浸式文明体验更是吸引了大家的参与。七大文明实践区化作流动的“文明调色盘”:“文明绿——垃圾分类区”传来孩童欢呼,手中印有“废电池”图样的沙包精准投入对应颜色的垃圾桶;在“文明橙——小广告清除区”,居民将小广告剪裁拼贴成“文明潞源”拼图,彩纸翻飞间笑声不断;“文明紫——养宠乐园区”的牵引绳兑换摊位前,主人笑言“回去就给我家狗狗带上,以后也做个‘文明汪’!”“七彩”分会场通过“一色一主题”的场景化设计,让文明实践从口号变为生活日常,居民们用指尖的温度、足下的步履谱写出副中心的文明新章。

田志刚大爷表示:“我刚刚参加趣味挑战兑换了垃圾袋和手套,明天开始我就带着家里人一边遛弯一边捡垃圾,既能强身健体还能保护环境,一举两得。副中心是我们共同的家,每个人都从点滴文明做起,这座城市一定会越来越好。”

当千年故城的文脉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同频共振,副中心的文明图景必将在全民参与中绽放出更璀璨的光芒。下一步,通州区将着力打造更多特色文明实践活动品牌,让“副中心有我”的宣言,化作市民的行动自觉,在运河之滨绽放永不凋零的文明繁花。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