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两会精神,昌平区人民政府搭建看新房服务平台_北京时间

3月22日,“2025年昌平区好项目、好房子宜居盛典看新房活动”即将举行

3月22日,超极合生汇等您来选房
日前,全国“好房子”设计大赛首个落地示范项目亮相昌平区。该项目将首层架空层设计为公共共享空间,室内建设开敞式阳台,楼宇间设置风雨连廊,打造新户型、新场景、新风貌。
3月22日,由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昌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承办,将在超极合生汇举办首场“2025年昌平区好项目好房子宜居盛典看新房”活动,后续将在八达岭奥特莱斯、龙德广场等地分4期陆续举办看新房活动。活动期间,将聚集区域内20余个新建商品房项目1.3万余套房屋,让购房者一站式品鉴多样房源,深度了解政策红利、区位优势、区域发展机遇等。
活动现场,还为到场的居民们准备了精美的纪念品抽奖环节。主办方负责人介绍说,旨在通过本次活动整合区域资源,搭建供需平台,全方位展示昌平项目的特色与优势,帮助购房者精准了解项目价值,促进新房销售,推动昌平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昌平区是科教引领、宜业宜居的国际一流现代化新城
昌平区是首都北拓的战略支点,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创新引擎,更是北京未来十年城市升级的黄金坐标。近年来,昌平区紧紧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和生态优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未来科学城“两谷一园”、中关村昌平园、清华南口国重基地等多组团支撑、多板块并进的创新格局。202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6%,均排名全市第一,区级收入、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实现快速增长。2025年,昌平区以“产城融合、站城一体、活力宜居”为核心理念,依托“七快五普”轨道线网,构建人、产、城和谐共生的新格局,打造一座科教引领、宜业宜居的国际一流现代化新城。
第一个片区是回天地区,这里是城市活力新枢纽。从二环出发,有5条轨道线直抵回天地区,25分钟高效通勤圈覆盖全城,是首都当之无愧的“流量枢纽”,常住人口约85万人,其中70%以上是青壮年,60%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是人才和劳动力的蓄水池,区域创新创造活力旺盛。
小米智慧产业园等千亿级产业集群扎根于此,清华附小、人大附中、回龙观体育公园、天通苑文化中心、清华长庚医院等优质配套环伺,首开LONG街、万科龙域等商圈更添繁华底色。随着“回天行动计划”纵深推进,区域价值持续攀升。在此区域,昌平重点推出东小口、歇甲组团等7处优质空间,总规模达195万㎡,涵盖42万㎡居住空间和50万㎡成熟产业载体,为创新企业与人才提供全维度的成长沃土。
第二个片区是未来科学城,这里是全球创新策源地。沿京藏、京承高速向北,就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之一的未来科学城,面积约170.6平方公里,汇聚了881家领军企业,数量占昌平区规上企业总量的三分之一,正加速建设世界一流的“科学+城”。
东区能源谷将打造能源产业战略支撑点,“三桶油”“两张网”“五大发电集团”纷纷落子,40余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在此崛起,氢能、核能等创新联盟引领能源革命浪潮。西区生命科学园将打造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核爆点”,已成为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脑科学等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高地,300余位国际顶尖科学家及高层次创新人才构筑起"诺奖级"科研智库,600余家医药健康领军企业构建起从靶点发现到商业化的全产业链闭环。这里成功举办了世界能源转型大会等国际顶级峰会,更打造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命科学论坛品牌。
区域内,山姆会员店、温榆河公园、超级合生会、沙河大学城、北大国际医院等配套完善,朱辛庄商圈已形成,全国第一例“好房子”龙湖·观萃项目就在此,宜居宜业环境已然成型。在此区域,昌平区重点推出史各庄北四村B地块与沙河创新基地南区地块,总建面40.32万㎡,诚邀大家共筑科学未来。
第三个片区是昌平新城,这里是产城融合的理想城。沿着全国最佳百公里骑行绿道往北,就到达昌平新城,这里布局了清华南口国重基地、北大马池口产教研中心“两口”创新产业园,泰康、三一、乐普、诺华等龙头企业在此聚集,5公里半径内汇聚万达广场、八达岭奥莱、北医三院、清华附中等优质配套;5000亩白浮泉遗址公园与莽山公园环抱,是“推窗见绿、500米入园”的花园街区。新城规划16处居住与产业空间,总规模520万㎡,马池口片区、新城东区两组团可提供167万㎡高品质居住空间,227万㎡产业载体蓄势待发,为“硬科技”与人文生态的融合提供无限可能。
供稿 | 北京市昌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3月22日,“2025年昌平区好项目、好房子宜居盛典看新房活动”即将举行

3月22日,超极合生汇等您来选房
日前,全国“好房子”设计大赛首个落地示范项目亮相昌平区。该项目将首层架空层设计为公共共享空间,室内建设开敞式阳台,楼宇间设置风雨连廊,打造新户型、新场景、新风貌。
3月22日,由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昌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承办,将在超极合生汇举办首场“2025年昌平区好项目好房子宜居盛典看新房”活动,后续将在八达岭奥特莱斯、龙德广场等地分4期陆续举办看新房活动。活动期间,将聚集区域内20余个新建商品房项目1.3万余套房屋,让购房者一站式品鉴多样房源,深度了解政策红利、区位优势、区域发展机遇等。
活动现场,还为到场的居民们准备了精美的纪念品抽奖环节。主办方负责人介绍说,旨在通过本次活动整合区域资源,搭建供需平台,全方位展示昌平项目的特色与优势,帮助购房者精准了解项目价值,促进新房销售,推动昌平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昌平区是科教引领、宜业宜居的国际一流现代化新城
昌平区是首都北拓的战略支点,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创新引擎,更是北京未来十年城市升级的黄金坐标。近年来,昌平区紧紧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和生态优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未来科学城“两谷一园”、中关村昌平园、清华南口国重基地等多组团支撑、多板块并进的创新格局。202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6%,均排名全市第一,区级收入、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实现快速增长。2025年,昌平区以“产城融合、站城一体、活力宜居”为核心理念,依托“七快五普”轨道线网,构建人、产、城和谐共生的新格局,打造一座科教引领、宜业宜居的国际一流现代化新城。
第一个片区是回天地区,这里是城市活力新枢纽。从二环出发,有5条轨道线直抵回天地区,25分钟高效通勤圈覆盖全城,是首都当之无愧的“流量枢纽”,常住人口约85万人,其中70%以上是青壮年,60%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是人才和劳动力的蓄水池,区域创新创造活力旺盛。
小米智慧产业园等千亿级产业集群扎根于此,清华附小、人大附中、回龙观体育公园、天通苑文化中心、清华长庚医院等优质配套环伺,首开LONG街、万科龙域等商圈更添繁华底色。随着“回天行动计划”纵深推进,区域价值持续攀升。在此区域,昌平重点推出东小口、歇甲组团等7处优质空间,总规模达195万㎡,涵盖42万㎡居住空间和50万㎡成熟产业载体,为创新企业与人才提供全维度的成长沃土。
第二个片区是未来科学城,这里是全球创新策源地。沿京藏、京承高速向北,就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之一的未来科学城,面积约170.6平方公里,汇聚了881家领军企业,数量占昌平区规上企业总量的三分之一,正加速建设世界一流的“科学+城”。
东区能源谷将打造能源产业战略支撑点,“三桶油”“两张网”“五大发电集团”纷纷落子,40余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在此崛起,氢能、核能等创新联盟引领能源革命浪潮。西区生命科学园将打造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核爆点”,已成为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脑科学等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高地,300余位国际顶尖科学家及高层次创新人才构筑起"诺奖级"科研智库,600余家医药健康领军企业构建起从靶点发现到商业化的全产业链闭环。这里成功举办了世界能源转型大会等国际顶级峰会,更打造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命科学论坛品牌。
区域内,山姆会员店、温榆河公园、超级合生会、沙河大学城、北大国际医院等配套完善,朱辛庄商圈已形成,全国第一例“好房子”龙湖·观萃项目就在此,宜居宜业环境已然成型。在此区域,昌平区重点推出史各庄北四村B地块与沙河创新基地南区地块,总建面40.32万㎡,诚邀大家共筑科学未来。
第三个片区是昌平新城,这里是产城融合的理想城。沿着全国最佳百公里骑行绿道往北,就到达昌平新城,这里布局了清华南口国重基地、北大马池口产教研中心“两口”创新产业园,泰康、三一、乐普、诺华等龙头企业在此聚集,5公里半径内汇聚万达广场、八达岭奥莱、北医三院、清华附中等优质配套;5000亩白浮泉遗址公园与莽山公园环抱,是“推窗见绿、500米入园”的花园街区。新城规划16处居住与产业空间,总规模520万㎡,马池口片区、新城东区两组团可提供167万㎡高品质居住空间,227万㎡产业载体蓄势待发,为“硬科技”与人文生态的融合提供无限可能。
供稿 | 北京市昌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