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加速“智造”引领,释放发展新动力!_北京时间

昌平加速“智造”引领,释放发展新动力!

昌平加速“智造”引领,释放发展新动力!

昌平加速“智造”引领,释放发展新动力!

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在昌平,制造业更是被放在了突出位置,从数字转型、培育头部、延链补链等方面,着力推动制造业实现动能转换,打造首都先进制造业高地,为加快“四区”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2023年,昌平区先进制造业产值达到1209.5亿元,同比增长3.3%,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8%以上,成功进入财政部和工信部开展的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名单。

今年,昌平区制定实施新型工业化行动计划,冲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机器人等高成长赛道,促进先进制造业能级跃升,力争先进制造业产值增速超过6%

数字转型 打造智能制造典范

“今年一季度,我们的生产和出口双双迎来持续增长,二季度工厂生产任务也非常饱和。”谈到今年一季度的公司业务情况,北京利德华福电气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德华福)总经理刘金兵说道。

坐落在阳坊工业南区的北京利德华福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是施耐德电气全球高压变频器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作为国内研发、生产和销售高压变频器的专业制造商,利德华福自1998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高压变频器的研发与生产,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并于2011年加入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的引领者施耐德电气集团,成为施耐德电气全资子公司。这一战略性的合作不仅为利德华福带来了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也为其在全球化和科技革命浪潮中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2017年起,利德华福工厂全面部署“智能制造”战略。“我们从客户订单接收、来料检验、生产制造、客户验收及产品运输等环节,打造了端到端的全供应链数字化运营系统。”利德华福工厂总监马钰锦表示,目前,利德华福的数字化生产系统整合开发了12个运营模块,通过链接所有工厂运营数据到统一平台,实现了可视化管理,简化操作流程的同时,客户交付体验得到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过去三年中,利德华福客户订单按时交付率超过99%。凭借卓越的数字化生产能力,2019年,利德华福被工信部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并在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22年度评审中荣获“数字车间”认证。在2023年世界级先进管理体系Gartner全球供应链评比中,施耐德电气排名跃居全球第一,其中利德华福工厂的供应链管理水平在施耐德电气内也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昌平区规模以上的工业中小企业有314家,专精特新企业达581家,国家“小巨人”企业60家。像利德华福这样顺利实现转型升级的传统制造企业,在昌平还有很多。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它们及时调整战略思路,重金改造生产车间,优化生产流程,持续探索适合自身成长的数字化转型道路,不断提高生产的“含智量”“含绿量”“含金量”。

“到2025年,总体预计改造中小企业550家以上,其中创新型(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达到112户,数字化车间及智能工厂数量预计达到20个。”区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培育头部 积极为行业赋能

象征着“清洁”的蓝色外壳,坚固有力的灰色轮毂……记者在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一重能)南口产业园智能工厂的生产车间看到,一台台风力发电机组有序排列。

风电产业在我国已有30余年的发展历史。三一重能自2008年进入风电装备制造领域以来,致力于成为全球清洁能源装备及服务的领航者。近年来,产品在国内外的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三一重能成为全球综合排名前十、中国前五的风电整机商,并成为“全球新能源500强企业”。2022年6月22日,三一重能在上交所科创板成功上市

风电产业十分依赖企业的生产制造能力,产业内的技术突破与生产模式创新一直是行业发展的源动力。三一重能深谙其中道理,一直将生产制造领域的技术提升与创新作为破局的关键点和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底气,在南口产业园升级改造国内首个风电5G全连接柔性智能制造工厂就是其中的有力举措。

工厂的最大亮点在于将传统的风电主机定点装配模式升级为高效的流水线作业。在过去,传统定点装配模式平均需要3.5到4小时下线1台风机,而智能制造工厂可以做到2小时下线1台风机,单班一天可以生产4台风机

同时,通过引入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设备和机器视觉技术,工厂实现了机舱和轮毂的自动装配、螺栓的自动拧紧和基于视觉的质量检测等,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制造质量。

记者现场看到,一个轮毂上密密麻麻分布着近400个螺栓。采用传统人工的方式,这需要2个人花上180分钟才能安装完。现在流水线采用无人化作业,只需要十几分钟即可完成。通过无人化作业,轮毂的安装时间大幅缩短,且每个螺栓的受力都能得到均匀保证,产品质量更加可靠。

此外,柔性流水线生产模式可以兼容多个规格的风电机组产品的柔性化生产,在订单的多型号混线生产过程中,柔性化生产可以实现用料精准控制、包装标准化,避免浪费。

依托技术的不断创新,三一重能南口智能工厂逐步形成了优质、高效、低耗、清洁、柔性的智能制造体系。产品不仅性能优越,而且更加智能化、绿色化,能够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2021年,三一重能被工信部认定为“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三一重能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引领行业发展,为风电产业赋能。”三一重能副总经理、首席数字官彭旭表示。

未来,三一重能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引进和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同时,公司还将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强链补链 出海即“蓝海”

“以往,救援费用很难界定和准确计算。因为车辆故障的发生地,什么环境下出的故障,救援车辆行驶轨迹是否准确等等这些只能通过用户简单陈述,才能初步了解到。”

福田汽车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田汽车)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时,福田智科车联网就能发挥大作用,即用户通过车联网报修车辆时,后台利用大数据和定位服务可以掌握到车辆的行驶路线,调看行驶轨迹,且通过故障报警系统了解车辆故障,定位救援车辆行驶轨迹,整个救援过程一目了然。

自2012年8月开始,福田汽车便开始进行商用车车联网产品的开发及业务实施,依托北斗卫星导航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建立了全国最大的商用车车联网平台。目前,平台每日实时运行数据超过80亿条,运营总里程超过2900亿公里。平台能够采集运行数据、工况数据、事件数据等超过2000种信息,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通过这些数据,福田汽车成功推出了国内商用车行业首个物流景气指数——“福田指数”

福田指数不仅涵盖了干线物流与城配物流场景,还覆盖了冷链、绿通、快递、砂石料、渣土等20多个细分行业,全面覆盖全国各省市物流数据。商用车作为生产工具,其运行数据能够很好地反映经济状态和发展走势。福田指数的推出,不仅为企业的市场分析提供了有力工具,也为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在推动整个行业实现强链延链的同时,根据国际制造业新一轮发展趋势,结合自我发展实践,福田汽车确立了工业4.0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福田汽车的国际化进程,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逐步实现了“硬件”对接。

近日,福田汽车与东南亚物流巨头J&T Express越南公司110台物流用车交付仪式在越南顺利举行。去年底,福田汽车还与非洲行业客户举行了300台皮卡交车仪式。“近年来,福田汽车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产品及服务已经覆盖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超80万辆。”福田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国际合作模式深化,福田汽车通过属地合资合作的方式,现已与诸多合作伙伴构建起属地产业生态。

利德华福、三一重能南口产业园智能工厂、福田汽车这三家企业转型升级案例,不仅是我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见证,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风向标。

在智能制造、车联网等领域,将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我区将通过搭建平台、引进人才、优化服务等措施,帮助企业应对挑战、抓住机遇,不断做优做强,走出昌平、走向全国、奔赴全世界。”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北京昌平

记者丨许健;责任编辑丨天一;值班主编丨慧蘭

昌平加速“智造”引领,释放发展新动力!

昌平加速“智造”引领,释放发展新动力!

昌平加速“智造”引领,释放发展新动力!

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在昌平,制造业更是被放在了突出位置,从数字转型、培育头部、延链补链等方面,着力推动制造业实现动能转换,打造首都先进制造业高地,为加快“四区”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2023年,昌平区先进制造业产值达到1209.5亿元,同比增长3.3%,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8%以上,成功进入财政部和工信部开展的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名单。

今年,昌平区制定实施新型工业化行动计划,冲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机器人等高成长赛道,促进先进制造业能级跃升,力争先进制造业产值增速超过6%

数字转型 打造智能制造典范

“今年一季度,我们的生产和出口双双迎来持续增长,二季度工厂生产任务也非常饱和。”谈到今年一季度的公司业务情况,北京利德华福电气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德华福)总经理刘金兵说道。

坐落在阳坊工业南区的北京利德华福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是施耐德电气全球高压变频器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作为国内研发、生产和销售高压变频器的专业制造商,利德华福自1998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高压变频器的研发与生产,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并于2011年加入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的引领者施耐德电气集团,成为施耐德电气全资子公司。这一战略性的合作不仅为利德华福带来了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也为其在全球化和科技革命浪潮中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2017年起,利德华福工厂全面部署“智能制造”战略。“我们从客户订单接收、来料检验、生产制造、客户验收及产品运输等环节,打造了端到端的全供应链数字化运营系统。”利德华福工厂总监马钰锦表示,目前,利德华福的数字化生产系统整合开发了12个运营模块,通过链接所有工厂运营数据到统一平台,实现了可视化管理,简化操作流程的同时,客户交付体验得到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过去三年中,利德华福客户订单按时交付率超过99%。凭借卓越的数字化生产能力,2019年,利德华福被工信部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并在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22年度评审中荣获“数字车间”认证。在2023年世界级先进管理体系Gartner全球供应链评比中,施耐德电气排名跃居全球第一,其中利德华福工厂的供应链管理水平在施耐德电气内也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昌平区规模以上的工业中小企业有314家,专精特新企业达581家,国家“小巨人”企业60家。像利德华福这样顺利实现转型升级的传统制造企业,在昌平还有很多。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它们及时调整战略思路,重金改造生产车间,优化生产流程,持续探索适合自身成长的数字化转型道路,不断提高生产的“含智量”“含绿量”“含金量”。

“到2025年,总体预计改造中小企业550家以上,其中创新型(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达到112户,数字化车间及智能工厂数量预计达到20个。”区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培育头部 积极为行业赋能

象征着“清洁”的蓝色外壳,坚固有力的灰色轮毂……记者在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一重能)南口产业园智能工厂的生产车间看到,一台台风力发电机组有序排列。

风电产业在我国已有30余年的发展历史。三一重能自2008年进入风电装备制造领域以来,致力于成为全球清洁能源装备及服务的领航者。近年来,产品在国内外的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三一重能成为全球综合排名前十、中国前五的风电整机商,并成为“全球新能源500强企业”。2022年6月22日,三一重能在上交所科创板成功上市

风电产业十分依赖企业的生产制造能力,产业内的技术突破与生产模式创新一直是行业发展的源动力。三一重能深谙其中道理,一直将生产制造领域的技术提升与创新作为破局的关键点和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底气,在南口产业园升级改造国内首个风电5G全连接柔性智能制造工厂就是其中的有力举措。

工厂的最大亮点在于将传统的风电主机定点装配模式升级为高效的流水线作业。在过去,传统定点装配模式平均需要3.5到4小时下线1台风机,而智能制造工厂可以做到2小时下线1台风机,单班一天可以生产4台风机

同时,通过引入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设备和机器视觉技术,工厂实现了机舱和轮毂的自动装配、螺栓的自动拧紧和基于视觉的质量检测等,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制造质量。

记者现场看到,一个轮毂上密密麻麻分布着近400个螺栓。采用传统人工的方式,这需要2个人花上180分钟才能安装完。现在流水线采用无人化作业,只需要十几分钟即可完成。通过无人化作业,轮毂的安装时间大幅缩短,且每个螺栓的受力都能得到均匀保证,产品质量更加可靠。

此外,柔性流水线生产模式可以兼容多个规格的风电机组产品的柔性化生产,在订单的多型号混线生产过程中,柔性化生产可以实现用料精准控制、包装标准化,避免浪费。

依托技术的不断创新,三一重能南口智能工厂逐步形成了优质、高效、低耗、清洁、柔性的智能制造体系。产品不仅性能优越,而且更加智能化、绿色化,能够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2021年,三一重能被工信部认定为“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三一重能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引领行业发展,为风电产业赋能。”三一重能副总经理、首席数字官彭旭表示。

未来,三一重能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引进和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同时,公司还将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强链补链 出海即“蓝海”

“以往,救援费用很难界定和准确计算。因为车辆故障的发生地,什么环境下出的故障,救援车辆行驶轨迹是否准确等等这些只能通过用户简单陈述,才能初步了解到。”

福田汽车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田汽车)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时,福田智科车联网就能发挥大作用,即用户通过车联网报修车辆时,后台利用大数据和定位服务可以掌握到车辆的行驶路线,调看行驶轨迹,且通过故障报警系统了解车辆故障,定位救援车辆行驶轨迹,整个救援过程一目了然。

自2012年8月开始,福田汽车便开始进行商用车车联网产品的开发及业务实施,依托北斗卫星导航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建立了全国最大的商用车车联网平台。目前,平台每日实时运行数据超过80亿条,运营总里程超过2900亿公里。平台能够采集运行数据、工况数据、事件数据等超过2000种信息,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通过这些数据,福田汽车成功推出了国内商用车行业首个物流景气指数——“福田指数”

福田指数不仅涵盖了干线物流与城配物流场景,还覆盖了冷链、绿通、快递、砂石料、渣土等20多个细分行业,全面覆盖全国各省市物流数据。商用车作为生产工具,其运行数据能够很好地反映经济状态和发展走势。福田指数的推出,不仅为企业的市场分析提供了有力工具,也为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在推动整个行业实现强链延链的同时,根据国际制造业新一轮发展趋势,结合自我发展实践,福田汽车确立了工业4.0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福田汽车的国际化进程,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逐步实现了“硬件”对接。

近日,福田汽车与东南亚物流巨头J&T Express越南公司110台物流用车交付仪式在越南顺利举行。去年底,福田汽车还与非洲行业客户举行了300台皮卡交车仪式。“近年来,福田汽车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产品及服务已经覆盖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超80万辆。”福田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国际合作模式深化,福田汽车通过属地合资合作的方式,现已与诸多合作伙伴构建起属地产业生态。

利德华福、三一重能南口产业园智能工厂、福田汽车这三家企业转型升级案例,不仅是我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见证,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风向标。

在智能制造、车联网等领域,将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我区将通过搭建平台、引进人才、优化服务等措施,帮助企业应对挑战、抓住机遇,不断做优做强,走出昌平、走向全国、奔赴全世界。”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北京昌平

记者丨许健;责任编辑丨天一;值班主编丨慧蘭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