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英雄母亲重生记:从万念俱灰到漂亮妈妈,她用了5年_北京时间

乌鲁木齐英雄母亲重生记:从万念俱灰到漂亮妈妈,她用了5年

刘波被授予米东区第二届见义勇为模范,同年6月被授予乌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同年8月被授予第三届自治区见义勇为模范,2014年10月被授予自治区见义勇为英雄。

乌鲁木齐英雄母亲重生记:从万念俱灰到漂亮妈妈,她用了5年

新疆晨报讯 (文/图/视频 李萍)今天,2017年6月25日,是刘波牺牲五周年的日子。

5年前,在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刘波因救落水者而牺牲,时年24岁,大学还未毕业。

多年来,为了供儿子刘波读书,母亲陈学军在乌鲁木齐、库车、玛纳斯等建筑工地辛勤劳作,搬砖、挑混凝土、给工友做饭、开裂的双手甚至把面粉染成红色……中年丧子一度令她万念俱灰。

从2012年6月至今,新疆晨报记者多次拜访这位母亲,目睹了她从外形到心灵的蜕变。如同那句话所言,每个痛过的伤口,都会绽放出一朵花。

在儿子墓前,陈学军仍是难掩哀伤

那年暑假,他永远活在了24岁

今年52岁的陈学军最害怕停下来。

6月22日中午,乌市米东区皇渠路,烈日烘烤着这条柏油马路。陈学军正匆匆忙忙往联汇四巷的家赶,她要回家取货,为客户送订购的面膜套装。

与五年前的样子相比,眼前的陈学军已是判若两人。

五年前,她是建筑工地的小工,身形矮粗,像男人一样干着粗活累活,整日灰头土脸,皮肤黝黑,裂口丛生,模样甚至看不出性别。

此时,身形适中的她顶着一头栗色卷发,打着阳伞、戴着墨镜、妆容精致,穿着黄蓝图案的收腰雪纺衬衫,以及时下流行的甩裤,脚踏一双白色尖头高跟鞋,一身考究的打扮从平房院落的废品堆中穿过,显得很是出挑。

拿着儿子的荣誉证书,陈学军说,儿子永远是她的骄傲

推门进屋,屋里的摆设一如五年前,抬眼就是儿子刘波的房间。只是,门边的那幅遗像始终在提醒陈学军,儿子永远活在24岁。

“家里的东西,我们一样都没变,害怕波娃子(刘波的小名)不习惯。”陈学军说,这几年,最大变化就是她自己,她相信,这个样子也是儿子所希望的样子。

2012年6月25日,在重庆理工大学就读的大学生刘波回到新疆过暑假期间,在乌市米东区三道坝镇一处工地上打工,当天中午,刘波的一名工友刘欣在渠边休息时不慎掉入水渠,危急时刻,不会游泳的刘波迅速跳下水渠把人救起,自己却被水流冲走溺亡。

2013年5月,刘波被授予米东区第二届见义勇为模范,同年6月被授予乌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同年8月被授予第三届自治区见义勇为模范,2014年10月被授予自治区见义勇为英雄。

2015年10月,刘波的雕像被安放在米东区人民政府道德模范雕塑群中。

6月21日,陈学军来到米东区道德模范雕塑群中,儿子刘波救人的雕塑前。

米东区政府如此评价刘波:他纵身一跃,划出一道壮丽的生命线;他奋力一举,绽放出灼热的人性光辉。他是父母的骄傲,他是家乡的脊梁。

儿子的礼物托起母亲重生的希望

1993年,陈学军和爱人刘德应从四川遂宁老家来到新疆谋生。

为了养活一儿一女,他们在乌鲁木齐、库车、木垒、玛纳斯等建筑工地打小工,干的都是苦力活。最辛苦的就是陈学军,为了多挣些钱,男人女人的活,她都干。

为了供弟弟读书,刘波的姐姐刘敏初中辍学后就帮着妈妈在工地做饭,目睹了妈妈所有的辛苦:搬钢筋、搬砖头、挑水泥,经常爬高爬低,身上总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伤口,当男人们在休息的时候,妈妈还要为工人做饭,一天三顿。到了晚上,妈妈还要用满是血口的双手为工人洗衣服。

母子俩的合影

尽管含辛茹苦,陈学军却觉得很开心,因为刘波考上了大学。但命运却偏偏在那个暑假产生了巨变。

“如果我不在那个工地打工,波娃子就不会到那打零工,也就不会碰到那个水渠,不会走了……”陈学军至今都在自责,她觉得对不起儿子,也对不起辍学的女儿,她万念俱灰,不止一次想到死。

刘波牺牲后,陈学军决心离开工地,在工地帐篷收拾她和儿子的物品时,看到了一瓶品牌护肤霜,那是前不久儿子送给她的母亲节礼物,在此之前,陈学军不知道还有“母亲节”这样一个节日,她一直记得送礼物时的情形。

“我问他多少钱?他说50,我还埋怨他乱花钱,妈妈从来不用擦脸油,不也好好的嘛。他说,妈,你看你的脸和手,锉刀一样!”陈学军笑着接过礼物,没舍得用。

陈学军知道,这份礼物承载了儿子对她的希望,“他给我买护肤品,不就是希望我能漂亮一点吗?”陈学军说,之后,她拿着这瓶护肤霜走了好几家店打听后才知道,打完折都要卖150元,儿子当时肯定撒谎了。她当时给儿子的生活费是每月300元,这一定是省吃俭用省下来的。

这瓶护肤霜,像是点燃了陈学军重生的希望,是的,漂漂亮亮地活下去,替儿子走没有走完的路,替儿子看没有看过的风景。

陈学军会定期登录儿子的QQ空间

走进网络 替儿子怒放生命

“牵挂逝 悲伤至”,这是刘波生前的qq账号名。6月23日一早,陈学军向往常一样登录儿子的qq,账号和密码是她在儿子去世后的三个月,通过儿子的同学和朋友找到的。此前,她连电脑都没有接触过。

每次登录儿子的qq空间,陈学军都会紧张,双手颤抖,好像关于儿子的一扇门就要开启了。

陈学军每天都要看儿子的好友在网上的留言,尽管那些留言, 她已经看过无数遍。

最新日期的空间留言显示是在今年5月4日,来自刘波的好友高丹,他留言说“突然想起你了,那边的日子怎么样?你要好好的啊,要继续英雄般的保护你的家人,要继续爱他们,正如他们爱你一样……”

陈学军替儿子留言,谢谢小高,一直还记得我家刘波,万分感谢,万分感谢!”

好友“小z”留言,“原来生命这么脆弱,还记得你我画的那棵树,你说你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每个人都开心……”

有人也会给陈学军留言,“阿姨要照顾好自己”、“英雄母亲,你要挺住!”

每次翻看儿子的空间,陈学军都忍不住泪奔。

空间里,好友对刘波的留言大多停留在他去世后一两年。往后,留言越来越少,在今年留言的,屈指可数。

“也可以理解,最近几年,大家都在用微信,用qq的少了。再说,谁也没有义务要一直记得人家。”陈学军说。

为了这些,她曾努力学习,为了学会拼音打字,她向小学生学习拼音。通过收音机学习普通话的标准发音,她还向街坊邻居学习基本的电脑操作,向年轻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那些看似简短的回复,实际上,她摸索学习了很久。

“儿子是大学生,我连小学都没读完,但不我不能拖儿子的后腿,因为儿子是英雄。”陈学军说,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她感觉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向她展开了,想要漂亮的活着,必须由内而外地改变。

儿子收藏的歌曲《怒放的生命》,陈学军听了无数遍,在汪峰撕裂一般的歌声中,陈学军体会到儿子的心境,那就让妈妈替儿子继续怒放“生命”吧。

陈学军在收拾自己的美容店

变身漂亮妈妈 希望每个英雄都被纪念

2014年春,陈学军进入护肤品销售行业。

介绍她进入这个行业的魏超说,一开始,大家并不看好她,但她特别有韧劲,两年就做到了销售经理级别,去年她被奖励港澳游,今年她被奖励到美国旅游,每次,她都带着老伴一起去。

今年4月14日,美国夏威夷珍珠港福特岛旁,当陈学军和老伴登上二战期间的“密苏里”号战列舰时,陈学军一边拍视频一边对天堂里的儿子说,“波娃子,快来看,你没来过的地方,爸爸妈妈都替你来了。”

“她的变化,是脱胎换骨,原先我叫她‘嫂子’,现在叫她‘美女’,这五年,她瘦了30斤,整个人的状态也越来越阳光了。去趟美国,还给我买了件衣服,特舒服。” 冯玉琴是新疆残疾人朋友圈里的“知心大姐”,擅长开导人心。她说,5年前,一位朋友请她开导陈学军,因冯玉琴是肢体残疾人,出行不便,陈学军常常到冯玉琴家哭诉,时常流露出轻生的念想。每到这时,年长陈学军五六岁的冯玉琴就对她说,“你看你,腿脚都好着呢,为啥不好好活着,你要替你儿子好好活着。”

渐渐的,陈学军反倒过来宽慰像冯玉琴这样的残疾人,还时常接济一些困难残疾人。

五年来,陈学军始终有个心结,不知道被儿子救起的小伙子过得怎样?

站在被救者刘欣当年送来的锦旗前,陈学军感慨万千,她希望这些话,刘欣能听到,“你不要有心里负担,我找你只想知道你过得好不好,我不是要问你要钱,我家刘波是自愿救你的,我相信刘波也希望你过得好。”

刘欣比刘波小一岁,刘波去世三天后,刘欣和父母曾经到陈学军家登门跪谢。之后,两家就断了联系。

英雄的家人也被人们惦记着。

社会爱心人士吐尔逊江·吐尔和提常来看望陈学军

去年年底,社会爱心人士吐尔逊江·吐尔和提通过社区找到陈学军,经常过来慰问她,每次,他还带些礼物,如冰糖、靠枕、丝巾。他称陈学军“姐姐”,他说,“我们就是一家人”,6月21日这天,他送给陈学军了一只粉色毛绒玩具兔,他说,姐姐越来越可爱,以资鼓励。

第三届乌市“道德模范”、乌鲁木齐职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教师周亚曾帮助陈学军打官司要工钱,工钱要回来之后,陈学军要表示感谢,被他婉拒。周亚说,如果英雄母亲没有人帮,这个社会就太冷了。

“为见义勇为家庭分忧解难是全社会的责任。”多次帮助陈学军一家的米东区东路街道振兴社区书记高宁说。

米东区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熊辉刚说,刘波见义勇为的事迹在社会上影响很大,刘波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奋不顾身抢救遇险群众的精神,为全社会树立了学习榜样。

生前的刘波笑得灿烂

6月21日,记者陪陈学军先后来到刘波的雕像和墓地,在墓地,看到碑前新添的花束和贡品,陈学军忍不住落泪,“不知道是谁送的?谢谢你!谢谢你还记得英雄。”

重生后的陈学军笑容越来越多

“不光是我的儿子,我希望每个英雄都能被尊重,被纪念,不要因为时间久了,就把他们忘掉。”陈学军说。

【晨报爆料热线:0991-8801111】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乌鲁木齐英雄母亲重生记:从万念俱灰到漂亮妈妈,她用了5年

刘波被授予米东区第二届见义勇为模范,同年6月被授予乌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同年8月被授予第三届自治区见义勇为模范,2014年10月被授予自治区见义勇为英雄。

乌鲁木齐英雄母亲重生记:从万念俱灰到漂亮妈妈,她用了5年

新疆晨报讯 (文/图/视频 李萍)今天,2017年6月25日,是刘波牺牲五周年的日子。

5年前,在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刘波因救落水者而牺牲,时年24岁,大学还未毕业。

多年来,为了供儿子刘波读书,母亲陈学军在乌鲁木齐、库车、玛纳斯等建筑工地辛勤劳作,搬砖、挑混凝土、给工友做饭、开裂的双手甚至把面粉染成红色……中年丧子一度令她万念俱灰。

从2012年6月至今,新疆晨报记者多次拜访这位母亲,目睹了她从外形到心灵的蜕变。如同那句话所言,每个痛过的伤口,都会绽放出一朵花。

在儿子墓前,陈学军仍是难掩哀伤

那年暑假,他永远活在了24岁

今年52岁的陈学军最害怕停下来。

6月22日中午,乌市米东区皇渠路,烈日烘烤着这条柏油马路。陈学军正匆匆忙忙往联汇四巷的家赶,她要回家取货,为客户送订购的面膜套装。

与五年前的样子相比,眼前的陈学军已是判若两人。

五年前,她是建筑工地的小工,身形矮粗,像男人一样干着粗活累活,整日灰头土脸,皮肤黝黑,裂口丛生,模样甚至看不出性别。

此时,身形适中的她顶着一头栗色卷发,打着阳伞、戴着墨镜、妆容精致,穿着黄蓝图案的收腰雪纺衬衫,以及时下流行的甩裤,脚踏一双白色尖头高跟鞋,一身考究的打扮从平房院落的废品堆中穿过,显得很是出挑。

拿着儿子的荣誉证书,陈学军说,儿子永远是她的骄傲

推门进屋,屋里的摆设一如五年前,抬眼就是儿子刘波的房间。只是,门边的那幅遗像始终在提醒陈学军,儿子永远活在24岁。

“家里的东西,我们一样都没变,害怕波娃子(刘波的小名)不习惯。”陈学军说,这几年,最大变化就是她自己,她相信,这个样子也是儿子所希望的样子。

2012年6月25日,在重庆理工大学就读的大学生刘波回到新疆过暑假期间,在乌市米东区三道坝镇一处工地上打工,当天中午,刘波的一名工友刘欣在渠边休息时不慎掉入水渠,危急时刻,不会游泳的刘波迅速跳下水渠把人救起,自己却被水流冲走溺亡。

2013年5月,刘波被授予米东区第二届见义勇为模范,同年6月被授予乌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同年8月被授予第三届自治区见义勇为模范,2014年10月被授予自治区见义勇为英雄。

2015年10月,刘波的雕像被安放在米东区人民政府道德模范雕塑群中。

6月21日,陈学军来到米东区道德模范雕塑群中,儿子刘波救人的雕塑前。

米东区政府如此评价刘波:他纵身一跃,划出一道壮丽的生命线;他奋力一举,绽放出灼热的人性光辉。他是父母的骄傲,他是家乡的脊梁。

儿子的礼物托起母亲重生的希望

1993年,陈学军和爱人刘德应从四川遂宁老家来到新疆谋生。

为了养活一儿一女,他们在乌鲁木齐、库车、木垒、玛纳斯等建筑工地打小工,干的都是苦力活。最辛苦的就是陈学军,为了多挣些钱,男人女人的活,她都干。

为了供弟弟读书,刘波的姐姐刘敏初中辍学后就帮着妈妈在工地做饭,目睹了妈妈所有的辛苦:搬钢筋、搬砖头、挑水泥,经常爬高爬低,身上总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伤口,当男人们在休息的时候,妈妈还要为工人做饭,一天三顿。到了晚上,妈妈还要用满是血口的双手为工人洗衣服。

母子俩的合影

尽管含辛茹苦,陈学军却觉得很开心,因为刘波考上了大学。但命运却偏偏在那个暑假产生了巨变。

“如果我不在那个工地打工,波娃子就不会到那打零工,也就不会碰到那个水渠,不会走了……”陈学军至今都在自责,她觉得对不起儿子,也对不起辍学的女儿,她万念俱灰,不止一次想到死。

刘波牺牲后,陈学军决心离开工地,在工地帐篷收拾她和儿子的物品时,看到了一瓶品牌护肤霜,那是前不久儿子送给她的母亲节礼物,在此之前,陈学军不知道还有“母亲节”这样一个节日,她一直记得送礼物时的情形。

“我问他多少钱?他说50,我还埋怨他乱花钱,妈妈从来不用擦脸油,不也好好的嘛。他说,妈,你看你的脸和手,锉刀一样!”陈学军笑着接过礼物,没舍得用。

陈学军知道,这份礼物承载了儿子对她的希望,“他给我买护肤品,不就是希望我能漂亮一点吗?”陈学军说,之后,她拿着这瓶护肤霜走了好几家店打听后才知道,打完折都要卖150元,儿子当时肯定撒谎了。她当时给儿子的生活费是每月300元,这一定是省吃俭用省下来的。

这瓶护肤霜,像是点燃了陈学军重生的希望,是的,漂漂亮亮地活下去,替儿子走没有走完的路,替儿子看没有看过的风景。

陈学军会定期登录儿子的QQ空间

走进网络 替儿子怒放生命

“牵挂逝 悲伤至”,这是刘波生前的qq账号名。6月23日一早,陈学军向往常一样登录儿子的qq,账号和密码是她在儿子去世后的三个月,通过儿子的同学和朋友找到的。此前,她连电脑都没有接触过。

每次登录儿子的qq空间,陈学军都会紧张,双手颤抖,好像关于儿子的一扇门就要开启了。

陈学军每天都要看儿子的好友在网上的留言,尽管那些留言, 她已经看过无数遍。

最新日期的空间留言显示是在今年5月4日,来自刘波的好友高丹,他留言说“突然想起你了,那边的日子怎么样?你要好好的啊,要继续英雄般的保护你的家人,要继续爱他们,正如他们爱你一样……”

陈学军替儿子留言,谢谢小高,一直还记得我家刘波,万分感谢,万分感谢!”

好友“小z”留言,“原来生命这么脆弱,还记得你我画的那棵树,你说你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每个人都开心……”

有人也会给陈学军留言,“阿姨要照顾好自己”、“英雄母亲,你要挺住!”

每次翻看儿子的空间,陈学军都忍不住泪奔。

空间里,好友对刘波的留言大多停留在他去世后一两年。往后,留言越来越少,在今年留言的,屈指可数。

“也可以理解,最近几年,大家都在用微信,用qq的少了。再说,谁也没有义务要一直记得人家。”陈学军说。

为了这些,她曾努力学习,为了学会拼音打字,她向小学生学习拼音。通过收音机学习普通话的标准发音,她还向街坊邻居学习基本的电脑操作,向年轻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那些看似简短的回复,实际上,她摸索学习了很久。

“儿子是大学生,我连小学都没读完,但不我不能拖儿子的后腿,因为儿子是英雄。”陈学军说,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她感觉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向她展开了,想要漂亮的活着,必须由内而外地改变。

儿子收藏的歌曲《怒放的生命》,陈学军听了无数遍,在汪峰撕裂一般的歌声中,陈学军体会到儿子的心境,那就让妈妈替儿子继续怒放“生命”吧。

陈学军在收拾自己的美容店

变身漂亮妈妈 希望每个英雄都被纪念

2014年春,陈学军进入护肤品销售行业。

介绍她进入这个行业的魏超说,一开始,大家并不看好她,但她特别有韧劲,两年就做到了销售经理级别,去年她被奖励港澳游,今年她被奖励到美国旅游,每次,她都带着老伴一起去。

今年4月14日,美国夏威夷珍珠港福特岛旁,当陈学军和老伴登上二战期间的“密苏里”号战列舰时,陈学军一边拍视频一边对天堂里的儿子说,“波娃子,快来看,你没来过的地方,爸爸妈妈都替你来了。”

“她的变化,是脱胎换骨,原先我叫她‘嫂子’,现在叫她‘美女’,这五年,她瘦了30斤,整个人的状态也越来越阳光了。去趟美国,还给我买了件衣服,特舒服。” 冯玉琴是新疆残疾人朋友圈里的“知心大姐”,擅长开导人心。她说,5年前,一位朋友请她开导陈学军,因冯玉琴是肢体残疾人,出行不便,陈学军常常到冯玉琴家哭诉,时常流露出轻生的念想。每到这时,年长陈学军五六岁的冯玉琴就对她说,“你看你,腿脚都好着呢,为啥不好好活着,你要替你儿子好好活着。”

渐渐的,陈学军反倒过来宽慰像冯玉琴这样的残疾人,还时常接济一些困难残疾人。

五年来,陈学军始终有个心结,不知道被儿子救起的小伙子过得怎样?

站在被救者刘欣当年送来的锦旗前,陈学军感慨万千,她希望这些话,刘欣能听到,“你不要有心里负担,我找你只想知道你过得好不好,我不是要问你要钱,我家刘波是自愿救你的,我相信刘波也希望你过得好。”

刘欣比刘波小一岁,刘波去世三天后,刘欣和父母曾经到陈学军家登门跪谢。之后,两家就断了联系。

英雄的家人也被人们惦记着。

社会爱心人士吐尔逊江·吐尔和提常来看望陈学军

去年年底,社会爱心人士吐尔逊江·吐尔和提通过社区找到陈学军,经常过来慰问她,每次,他还带些礼物,如冰糖、靠枕、丝巾。他称陈学军“姐姐”,他说,“我们就是一家人”,6月21日这天,他送给陈学军了一只粉色毛绒玩具兔,他说,姐姐越来越可爱,以资鼓励。

第三届乌市“道德模范”、乌鲁木齐职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教师周亚曾帮助陈学军打官司要工钱,工钱要回来之后,陈学军要表示感谢,被他婉拒。周亚说,如果英雄母亲没有人帮,这个社会就太冷了。

“为见义勇为家庭分忧解难是全社会的责任。”多次帮助陈学军一家的米东区东路街道振兴社区书记高宁说。

米东区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熊辉刚说,刘波见义勇为的事迹在社会上影响很大,刘波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奋不顾身抢救遇险群众的精神,为全社会树立了学习榜样。

生前的刘波笑得灿烂

6月21日,记者陪陈学军先后来到刘波的雕像和墓地,在墓地,看到碑前新添的花束和贡品,陈学军忍不住落泪,“不知道是谁送的?谢谢你!谢谢你还记得英雄。”

重生后的陈学军笑容越来越多

“不光是我的儿子,我希望每个英雄都能被尊重,被纪念,不要因为时间久了,就把他们忘掉。”陈学军说。

【晨报爆料热线:0991-8801111】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