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仍在生长,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闭幕_北京时间

记忆仍在生长,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闭幕

根据2020年党中央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活动安排,“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在军博举办,这是首次按党、国家和军队最高规格,全面展示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运动的重大主题展览,也是军博改革重塑后承办的第一个国家级主题展览。

记忆仍在生长,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闭幕

(记者 颜葵)根据2020年党中央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活动安排,“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在军博举办,这是首次按党、国家和军队最高规格,全面展示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运动的重大主题展览,也是军博改革重塑后承办的第一个国家级主题展览。自2020年10月19日开幕,至2022年2月16日,展览几经延期圆满落下帷幕,在419个开放日里, 240万观众在这里驻足参展。闭展当日,和着深情的歌声,伴着大屏闪过的展览画面,志愿军老兵与后代、捐赠人代表,展览制作团队,军博领导和工作人员及现场观众,在展厅共同见证了这一难忘时刻。

军博地处首都北京,建馆之初便开放抗美援朝馆,作为军史战史展陈的重点之一,文物数量充足,地缘优势明显,对抗美援朝历史的研究阐释及文物征集一直在延续推进。新时代新军博呈现的抗美援朝展,展出照片529张、艺术品12件、图表制字83幅、视频12个,展品19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近百件,首次对外展出文物800余件。

展览突出营造以文物为主体的沉浸体验,充分展示重大决策过程、重大历史事件、重要战役战斗、重要历史人物,兼顾展示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斗争,全面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抗美援朝战争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生动反映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重点展示志愿军将士的英雄气概和不畏强敌、制胜强敌的精神优势,展现全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万众一心的爱国情怀,彰显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

《志愿军战歌》的珍贵手稿、重现激战松骨峰场景的油画、反映血战上甘岭等战役的景观、特级英雄黄继光牺牲处挖掘出来的爆破筒残体、缴获的武器装备、展现国内掀起参军参战支前热潮的历史照片、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仪式现场使用的文具、朝鲜人民欢送志愿军赠送的礼品、镌刻着抗美援朝英烈模范姓名的玻璃幕墙……很多观众都是举家来参观、多次来参观,达到了让文物成为证物、让历史告诉未来,铭记伟大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振奋民族精神的办展初心。

军博承办展览,自带国防教育效应,易引发关于军事话题的社会性思考。恰逢其时精准提供教育服务,有助于唤起家国记忆,形成群体共情,厚植爱国情怀。当年战争动员之广泛,当下纪念活动之隆重,使得抗美援朝历史教育具有厚实的社会基础。为了汲取历史经验,获得现实和长远的教益,展览抓住内容策划、形式设计、文物布展、宣传教育等各环节,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传播矩阵。

以展厅为实景课堂,把英雄后代、专家学者、文物捐赠人请到前台,讲述感人故事、揭秘文物背后、阐释精神内涵。从全军选派人员与军博讲解员组成展览讲解队,公益讲解5305批,最多的一天讲解99批。他们不止忙碌在展厅,还深入部队巡展授课,连线英雄部队共话军史。

联动国内媒体,接待60多家媒体来馆采访报道。防疫常态化的背景下,借助新媒体直播、短视频推广。网上展厅和导览程序上线强军网、互联网和学习强国平台,实现线上实景参观、真人讲解,浏览量达2500万,近30万网友点赞、13万参与留言,专门设置的“给英雄献花 向英模致敬” 线上互动,近590万网友参与。

推动跨界联手,联合《长津湖》《狙击手》《跨过鸭绿江》等影视剧组,开机仪式、试映会、座谈会、联合直播等落地军博。艺术再现的伟大源自真实的历史、平凡的英雄,当演职人员在展厅亲睹饰演原型的历史印迹,穿越时空般的相遇令他们震撼不已。很多观众看了这些热门剧集后,也专程来到军博看展览,寻找战争真实物证,瞻仰英雄人物遗存。

半个多世纪前的战争只是停止了炮火,硝烟却从未在民族的记忆中消散,每逢重要节点,总会在人们心中发出辽阔的回响。

志愿军老兵来了,他们视参观为庄严的仪式。当身着旧军装,胸前佩戴勋章奖章,踏入展厅那一刻,思绪已拉回到当年的战火硝烟,怀念老部队老战友,感动于祖国和人民的铭记,他们希望亲历战争的经历能够教育影响后来人。一名未留姓名的老兵写下:“我想告诉曾经的战友:你们没有白牺牲,如今国家昌盛、人民幸福,这是我们当初的誓言!”1953年入朝的老战士陈良珠留言,“永远铭记捍卫和平正义战争中的最可爱的人——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博举办的此次展览对全中国人民、对全世界都有教育意义,希望永久展示,谢谢!”

后代家属来了,他们从四面八方赶到军博,看到了父辈的名字、影像和用过的物件,想及小时候听到的故事、学唱的歌曲,满怀荣耀与感动,读懂了祖辈父辈的非凡人生和不朽精神。

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来了,看着战场上那些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那些高尚的灵魂与伟大的事迹可触可感,激情热血被唤醒点燃。这些新时代的接班人留下了滚烫的心声,“传承先辈之精神,告诉全世界,中国人民80后、90后、00后的后辈也能打仗,也能打胜仗!”

谁言展厅就不是战场呢?透过4万多份纸质留言和上万条视频留言,我们感受到了新时代国人对时局的关注,对党的感恩,对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心。“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和平是打出来的,骨气是打出来的,幸福是打出来的”,“后辈须自强,只要祖国需要,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参观高峰期间,每周7天无休,在人来人往的展厅,重温的是集体记忆,释放的是个体情感,交织的是心声共鸣。党政机关和部队官兵,广大青少年和普通观众,由衷表达对抗美援朝伟大历史的铭记之心,对老一辈领袖将帅和志愿军将士的热爱之情,对接续奋斗捍卫和平正义的坚定之志。“我将紧握前辈英雄的接力棒,誓死保卫祖国和人民”。“沿着前辈走过的路,续写革命的诗篇,我愿为祖国付出青春和生命”,这些留在展厅的心声呐喊,既是红色记忆生生不息的注解,也是红色基因血脉代代相传的明证……

记忆仍在生长,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闭幕

根据2020年党中央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活动安排,“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在军博举办,这是首次按党、国家和军队最高规格,全面展示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运动的重大主题展览,也是军博改革重塑后承办的第一个国家级主题展览。

记忆仍在生长,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闭幕

(记者 颜葵)根据2020年党中央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活动安排,“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在军博举办,这是首次按党、国家和军队最高规格,全面展示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运动的重大主题展览,也是军博改革重塑后承办的第一个国家级主题展览。自2020年10月19日开幕,至2022年2月16日,展览几经延期圆满落下帷幕,在419个开放日里, 240万观众在这里驻足参展。闭展当日,和着深情的歌声,伴着大屏闪过的展览画面,志愿军老兵与后代、捐赠人代表,展览制作团队,军博领导和工作人员及现场观众,在展厅共同见证了这一难忘时刻。

军博地处首都北京,建馆之初便开放抗美援朝馆,作为军史战史展陈的重点之一,文物数量充足,地缘优势明显,对抗美援朝历史的研究阐释及文物征集一直在延续推进。新时代新军博呈现的抗美援朝展,展出照片529张、艺术品12件、图表制字83幅、视频12个,展品19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近百件,首次对外展出文物800余件。

展览突出营造以文物为主体的沉浸体验,充分展示重大决策过程、重大历史事件、重要战役战斗、重要历史人物,兼顾展示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斗争,全面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抗美援朝战争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生动反映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重点展示志愿军将士的英雄气概和不畏强敌、制胜强敌的精神优势,展现全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万众一心的爱国情怀,彰显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

《志愿军战歌》的珍贵手稿、重现激战松骨峰场景的油画、反映血战上甘岭等战役的景观、特级英雄黄继光牺牲处挖掘出来的爆破筒残体、缴获的武器装备、展现国内掀起参军参战支前热潮的历史照片、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仪式现场使用的文具、朝鲜人民欢送志愿军赠送的礼品、镌刻着抗美援朝英烈模范姓名的玻璃幕墙……很多观众都是举家来参观、多次来参观,达到了让文物成为证物、让历史告诉未来,铭记伟大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振奋民族精神的办展初心。

军博承办展览,自带国防教育效应,易引发关于军事话题的社会性思考。恰逢其时精准提供教育服务,有助于唤起家国记忆,形成群体共情,厚植爱国情怀。当年战争动员之广泛,当下纪念活动之隆重,使得抗美援朝历史教育具有厚实的社会基础。为了汲取历史经验,获得现实和长远的教益,展览抓住内容策划、形式设计、文物布展、宣传教育等各环节,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传播矩阵。

以展厅为实景课堂,把英雄后代、专家学者、文物捐赠人请到前台,讲述感人故事、揭秘文物背后、阐释精神内涵。从全军选派人员与军博讲解员组成展览讲解队,公益讲解5305批,最多的一天讲解99批。他们不止忙碌在展厅,还深入部队巡展授课,连线英雄部队共话军史。

联动国内媒体,接待60多家媒体来馆采访报道。防疫常态化的背景下,借助新媒体直播、短视频推广。网上展厅和导览程序上线强军网、互联网和学习强国平台,实现线上实景参观、真人讲解,浏览量达2500万,近30万网友点赞、13万参与留言,专门设置的“给英雄献花 向英模致敬” 线上互动,近590万网友参与。

推动跨界联手,联合《长津湖》《狙击手》《跨过鸭绿江》等影视剧组,开机仪式、试映会、座谈会、联合直播等落地军博。艺术再现的伟大源自真实的历史、平凡的英雄,当演职人员在展厅亲睹饰演原型的历史印迹,穿越时空般的相遇令他们震撼不已。很多观众看了这些热门剧集后,也专程来到军博看展览,寻找战争真实物证,瞻仰英雄人物遗存。

半个多世纪前的战争只是停止了炮火,硝烟却从未在民族的记忆中消散,每逢重要节点,总会在人们心中发出辽阔的回响。

志愿军老兵来了,他们视参观为庄严的仪式。当身着旧军装,胸前佩戴勋章奖章,踏入展厅那一刻,思绪已拉回到当年的战火硝烟,怀念老部队老战友,感动于祖国和人民的铭记,他们希望亲历战争的经历能够教育影响后来人。一名未留姓名的老兵写下:“我想告诉曾经的战友:你们没有白牺牲,如今国家昌盛、人民幸福,这是我们当初的誓言!”1953年入朝的老战士陈良珠留言,“永远铭记捍卫和平正义战争中的最可爱的人——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博举办的此次展览对全中国人民、对全世界都有教育意义,希望永久展示,谢谢!”

后代家属来了,他们从四面八方赶到军博,看到了父辈的名字、影像和用过的物件,想及小时候听到的故事、学唱的歌曲,满怀荣耀与感动,读懂了祖辈父辈的非凡人生和不朽精神。

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来了,看着战场上那些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那些高尚的灵魂与伟大的事迹可触可感,激情热血被唤醒点燃。这些新时代的接班人留下了滚烫的心声,“传承先辈之精神,告诉全世界,中国人民80后、90后、00后的后辈也能打仗,也能打胜仗!”

谁言展厅就不是战场呢?透过4万多份纸质留言和上万条视频留言,我们感受到了新时代国人对时局的关注,对党的感恩,对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心。“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和平是打出来的,骨气是打出来的,幸福是打出来的”,“后辈须自强,只要祖国需要,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参观高峰期间,每周7天无休,在人来人往的展厅,重温的是集体记忆,释放的是个体情感,交织的是心声共鸣。党政机关和部队官兵,广大青少年和普通观众,由衷表达对抗美援朝伟大历史的铭记之心,对老一辈领袖将帅和志愿军将士的热爱之情,对接续奋斗捍卫和平正义的坚定之志。“我将紧握前辈英雄的接力棒,誓死保卫祖国和人民”。“沿着前辈走过的路,续写革命的诗篇,我愿为祖国付出青春和生命”,这些留在展厅的心声呐喊,既是红色记忆生生不息的注解,也是红色基因血脉代代相传的明证……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