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版本的“莽撞人”,本身有着一些不合情理的小BUG,这些,不知您注意了没有?
广大的相声爱好者们对于《八扇屏》这个作品绝不陌生,尤其是其中的“莽撞人”这一节,可以说是耳熟能详,朗朗上口。但是传统版本的“莽撞人”,本身有着一些不合情理的小BUG,这些,不知您注意了没有?

首先,有的版本念错字啦!在“莽撞人”的开篇处,说赵云闯入曹营后“砍倒大纛两杆,夺槊三条”。这里的“纛”指的是古时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很多版本往往将其读为[dū]。其实这个字过去有两个读音,一个念[dú],一个念[dào],但现在的普通话去除了[dú]的读音,只保留了[dào]的读音。因此在小编看来现在“莽撞人”中的“纛”,按照目前习惯,应将其念作[dào]。
其次,说徐庶入得曹营之后“一语未发”,这个说法也并不合理,应该是“一计未献”。徐庶作为刘备的军师,因老母被骗入曹营,在徐母自缢之后,悔恨万分,下定决心不为曹操进献一谋,因此“一计未献”更能显示其“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决心。如果说“一语未发”,则是说徐庶进曹营以后就干脆一句话不说了,显然是不通情理的。

(影视剧剧照)
再次,张飞镔铁盔上的八宝应该是“轮螺伞盖花罐鱼长”,指的是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罐)、金鱼(双鱼)、盘长(吉祥结)等八种吉祥之物,因此有的版本中“云罗伞盖”的说法也是不准确的。

还有就是张飞遇到曹军后的动作,“咬牙切齿”可以理解,“捶胸愤恨”就多少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了。要知道此时张飞是在向曹军叫阵,剑指怒目可以理解,横矛跃马也可以理解,但是捶胸是为了什么?是学市井妇人撒泼骂街吗?恐怕不太符合张飞的人物形象。所以这句小编觉得也不是特别合理,毕竟这是张飞,不是原始森林的大猩猩。

最后,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张飞“穿不穿裤子”的问题了。关于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没穿裤子”版的解释是由于张飞坐在马上,皂罗袍的征裙遮挡住了膝盖,因此在介绍张飞打扮的时候,省略掉了“裤子”的问题。当然,没说并不等于没穿。“穿裤子”版的解释则为既然是介绍人物形象则务求完整,故此应该在“开脸”中将张飞的“裤子”加上。当然这两种说法都各有道理,属于细枝末节,无伤大雅。
我们都知道相声这种艺术形式,多为师父或者先生口传心授,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难免会出现有误的地方。作为传统相声《八扇屏》也有很多个版本。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由王平、郑健合说的一版《八扇屏》,希望您能喜欢!每日18:00北京广播电视台文艺频道笑动剧场栏目我们不见不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