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发布实施了修订后的《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第7号——转板》(下称《指引》)。
10月8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发布实施了修订后的《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第7号——转板》(下称《指引》)。

本次修订《转板指引》高度重视投资者权益保护,着力于形成有序化、规范化、常态化转板安排,主要修订内容包括:
一是引导上市公司稳妥启动。有转板意愿的上市公司,应当从实现长远健康发展、切实回报投资者出发,审慎评估自身是否符合转板条件,并选聘具有良好执业质量的保荐机构,稳妥启动、推进转板工作。
二是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职责。要求保荐机构勤勉尽责,充分了解公司情况,在此基础上与公司签订保荐协议后及时报备,帮助企业扎实做好转板各项准备工作,实现转板稳启动、稳推进。
三是进一步理顺转板程序安排。保荐机构提交报备文件后,北交所将依规进行完备性核对,开展股票交易核查,并与沪深交易所就涉及的重要监管事项进行沟通协调。相关工作完成后,公司可以召开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转板事宜。这一程序安排夯实了启动转板程序前的准备基础,有利于保障公司更加顺畅高效推进转板工作。
四是强化“关键少数”监管。要求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承诺公司推进转板期间“不减持”,防范相关主体利用“忽悠式”转板牟利、损害投资者权益。同时,加强异常交易监管,从严打击利用转板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
此外,北交所会同沪深交易所完善了转板监管协作机制,及时妥善解决转板过程中市场各方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相关协作安排聚焦市场需求,将进一步顺畅转板机制,实现服务前移,推动提升转板工作质量。
本次优化转板机制,不仅有利于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更为北交所上市公司发展壮大提供了多元路径。《转板指引》发布后,有转板意愿的上市公司可依规开展选聘保荐机构等转板相关工作。下一步,北交所将继续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强化投资者权益保护,切实维护市场平稳运行,促进发挥转板机制长效积极作用,进一步凝聚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科技创新合力。
《转板指引》发布后,对于北交所上市企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经济发展工作委员会专家余伟认为,北交所《转板指引》发布后,北交所上市公司多了一个选择,既可以在规模偏小时借助北交所市场发展,也可以在规模做大后转板到创业板或科创板进一步发展。
中长期来看,随着北交所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北交所未来也许能够支撑大中型公司的发展,到那时北交所上市公司是否还需要转板想必公司也会有准确的判断。
那么对于投资人而言,《转板指引》会给其投资带来怎样的机会和挑战?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经济发展工作委员会专家余伟认为,投资者要明确认识到北交所公司转板上市的条件是公司要符合创业板或科创板的上市条件,并且在北交所上市至少满一年,再考虑到三创四新,剔除掉创业板负面清单的行业和不欢迎的行业。
余伟认为在股市当前的环境下,投资者布局转板潜力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具体策略上,不用刻意追求精准押中第一家发转板公告的公司,因为太难押中了。投资者能覆盖到几家符合转板条件的低估优质公司就可以了。至于谁涨得多,谁涨得少,不是当下能预测的。“最后提醒一句,谨慎追高。”余伟表示。
(来源:北交所官网、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