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来贩卖衣帽、小商品的民族大世界,到如今焕然新生的红色革命场馆,我现在每个月都会来这里看看上新的文化体验项目,感受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家住小石虎胡同附近的高先生在欣赏吉林体验区文艺展演时与蒙藏学校旧址工作人员感慨说道。

“从原来贩卖衣帽、小商品的民族大世界,到如今焕然新生的红色革命场馆,我现在每个月都会来这里看看上新的文化体验项目,感受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家住小石虎胡同附近的高先生在欣赏吉林体验区文艺展演时与蒙藏学校旧址工作人员感慨说道。

蒙藏学校旧址400年树龄的大枣树生机盎然
2023年3月28日,在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关心支持下,在北京市和国家民委共同推动下,位于西单小石虎胡同的蒙藏学校旧址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有六百年历史的古建筑焕发新的光彩,成为新时代文物活化利用的典范。百余年前,李大钊、邓中夏等人在此向各族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1925年,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党员组成的党支部在这里成立。如今作为全国首家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这里已成为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工作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窗口。两年来,超过100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以及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友人来此参观。

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代表正在入场参观蒙藏学校旧址。

云南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观看“蒙藏学校旧址专题展”。

马尔代夫驻华大使和湄公河国家等15个国家24名驻华使节观看“中华一脉 同心筑梦——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主题展”。
“参观+体验”展示受好评,非遗体验项目精彩纷呈
蒙藏学校旧址分为东、西两个展区,西院设有“中华一脉 同心筑梦——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主题展”和“蒙藏学校旧址专题展”;东院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区,以季度为单位,相继邀请天津、内蒙古、陕西等20余个省市轮流展示本省民族文化体验项目。观众走进蒙藏学校旧址不仅能够了解党的百年民族工作,还可以参与体验各地文化展示。



三大民族英雄史诗《玛纳斯》《格萨尔》《江格尔》的非遗传承人先后来馆,通过传统说唱、歌舞等表现形式,与观众讲述民族团结历史故事;中央民族歌舞团、内蒙古乌兰牧骑、河南嵩山少林寺武僧团等来馆驻场演出,与观众一起载歌载舞;延安剪纸、川剧变脸、越剧、木版年画、江永女书等技艺传承人手把手指导观众感受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







两年来,500余项体验活动在蒙藏学校旧址精彩呈现。湖南、内蒙古等地展示交流后,将经验做法带回去,优化提升当地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共同讲好党的民族工作故事。
科学优化开放措施,夜间延时开放反响热烈
结合西单商圈业态特点,充分考虑观众实际需求,蒙藏学校旧址成为全国首家常态化延时开放的革命类纪念场馆。在做好文物本体保护工作前提下,不断优化开放时间安排,冬春季延时开放至20:30,夏秋季延时开放至21:30,并增加定时讲解场次,延时开放时段接待观众超25万人次,占接待总量的四分之一。




同时,纪念馆积极探索文旅协同发展,适度引入文创店、咖啡店、书店等多种业态,联合西城区、内蒙古喀喇沁旗,共同举办什刹海文旅市集、赤峰市喀喇沁旗文旅市集等活动,为市民群众提供多元文化消费选择,打造首都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交相辉映的新地标。




用好红色资源,推动学术成果转化与红色文化传播
结合我市“‘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纪念馆与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持续开展课题研究,整理蒙藏学校史料,编辑《蒙藏学校旧址及其历史研究》等系列成果;参与北大红楼与伟大建党精神学术研讨活动,举办“中华一脉 同心筑梦”学术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围绕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伟大成就交流研讨。

中央民族大学师生参与纪念馆“觉醒年代”研学行活动。

“中华一脉 同心筑梦”学术座谈会在蒙藏学校旧址举办。
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讲堂,已邀请10余位权威专家与观众面对面交流分享,讲述党的民族工作伟大成就。丰富新媒体传播内容,拓宽传播渠道,策划推出“打卡蒙藏 畅游中华”“5·18国际博物馆日直播”等系列视频直播活动,承办原创舞台剧《蒙藏学校》媒体见面会,联动各类媒体平台线上线下齐发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大枣树下话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成果凸显
邀请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台湾地区少数民族同胞、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首都师范大学子期实验中学师生、20余国家驻华使节等来此参观交流,对外讲好中华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观众纷纷表示:“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更不能忘记来路的艰辛,各民族人民应该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伟大旗帜,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新的业绩。”外国友人也感慨: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特别是在脱贫攻坚和现代化建设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下一步,纪念馆将进一步发挥蒙藏学校旧址的红色文化和民族文化独特资源优势,全方位多角度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光辉历程与伟大成就,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来源:“北大红楼”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