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瓣同心|北京设计+河北制造!河北京车跑出协同发展新速度_北京时间

瓣瓣同心|北京设计+河北制造!河北京车跑出协同发展新速度

记者带您走进河北京车,实地探访“北京设计+保定制造”的新型产业模式,看河北京车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装备名片”!

瓣瓣同心|北京设计+河北制造!河北京车跑出协同发展新速度

(北京时间记者王晓聪、邵帅)京冀产业协同发展又现新模式,记者走进河北京车轨道交通车辆装备有限公司(简称“河北京车”),实地探访“北京设计+保定制造”的新型产业模式,看河北京车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装备名片”。

打造京冀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

在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京投公司”)一层展厅里,摆放着多款轨道交通列车模型。这里的车型部分已奔跑在北京地铁11号线(冬奥支线),有的将服务于北京地铁12号线,还有一些已经走向全国。这些列车模型大多是在河北京车智能制造基地由图纸变成一列列崭新的列车并下线使用的。

“北京地铁11号线西段是“北京研发 河北转化”的重要成果。”河北京车轨道交通车辆整车制造基地党委副书记钱兆勇指着北京地铁11号线车辆(冬奥直线)介绍它的成功下线及正式运营,不仅体现了京投公司对首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能的疏解成果,还彰显了“北京研发、河北转化”的技术创新优势、产业协同优势。

河北京车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钱兆勇介绍,“基地2020年投用以来,已经下线16种车型,近700辆车。这些均是在北京研发、河北制造。”这种“北京设计+保定制造”的轨道交通高端装备产业发展新格局是京投公司及所属北京轨道交通技术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京投装备”)打造京冀产业协同发展模式的一种新尝试。

建立沟通机制确保高效协作

“北京设计+保定制造”的核心是将列车的设计与制造分开,分别在北京、河北两地开展。在北京设立技术研究院,着力打造轨道交通高端装备研发平台。截至目前,技术研究院紧跟轻量化、智能化、环保化、便捷化趋势,已经打造出囊括主流车型及差异化特色车型在内的多个轨道车辆产品,形成了以市域车、A/B型地铁车、铰接轻轨车、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等产品为重点,门类齐全且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谱系。

说起河北京车的成立,钱兆勇说,项目在规划之初需要占地1500亩,还需要建设试车线路,这样一个大体量项目显然在北京难以安身,拥有广阔发展空间的保定显示出了优势。

河北京车是怎样加强与京、津等地的科技创新合作的?钱兆勇介绍,主要通过三种沟通机制。第一是信息化协同。双方搭建了产品协同研发平台和工艺制造一体化平台,打通了研发基地与河北京车制造基地的数据传输。北京的设计可以直接传到河北京车,河北京车的问题能直接在平台上反馈,减少了大量的人员流动。第二是人才培养协同。技术研究院与河北京车制造基地形成了人才双向流通机制,研究院派驻厂挂职锻炼人员了解生产制造,也会借调河北京车的工艺人员来京提前介入设计,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了很多复合型人才。第三是生产配合协同。北京河北两方经常做支部共建,就具体生产问题调研,提高技术生产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助力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

河北京车建成投用后,不仅拉动了保定地区的就业和经济,也对培育首都轨道交通及其关键零部件等上下游产业,提升河北高端装备制造水平,改善保定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城市品位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钱兆勇表示:“这几年有16种车型在保定下线,都是在北京设计,这样其实是把北京的创新资源输入到保定,本身就是给保定当地产业的一个支持,也真正实现了协同。我们落地保定之后,当地产生了很多配套企业,对当地制造业的品牌升级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未来,京投装备将立足京冀所需,优化布局造车、修车、研发和全生命周期维修服务四大业务板块,持续深化京津冀合作,积极落实京投公司“投资+创新”发展模式,打造轨道交通行业“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典范工厂,进而带动轨道交通配套产业和服务行业发展,为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提供硬核装备。

瓣瓣同心|北京设计+河北制造!河北京车跑出协同发展新速度

记者带您走进河北京车,实地探访“北京设计+保定制造”的新型产业模式,看河北京车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装备名片”!

瓣瓣同心|北京设计+河北制造!河北京车跑出协同发展新速度

(北京时间记者王晓聪、邵帅)京冀产业协同发展又现新模式,记者走进河北京车轨道交通车辆装备有限公司(简称“河北京车”),实地探访“北京设计+保定制造”的新型产业模式,看河北京车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装备名片”。

打造京冀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

在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京投公司”)一层展厅里,摆放着多款轨道交通列车模型。这里的车型部分已奔跑在北京地铁11号线(冬奥支线),有的将服务于北京地铁12号线,还有一些已经走向全国。这些列车模型大多是在河北京车智能制造基地由图纸变成一列列崭新的列车并下线使用的。

“北京地铁11号线西段是“北京研发 河北转化”的重要成果。”河北京车轨道交通车辆整车制造基地党委副书记钱兆勇指着北京地铁11号线车辆(冬奥直线)介绍它的成功下线及正式运营,不仅体现了京投公司对首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能的疏解成果,还彰显了“北京研发、河北转化”的技术创新优势、产业协同优势。

河北京车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钱兆勇介绍,“基地2020年投用以来,已经下线16种车型,近700辆车。这些均是在北京研发、河北制造。”这种“北京设计+保定制造”的轨道交通高端装备产业发展新格局是京投公司及所属北京轨道交通技术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京投装备”)打造京冀产业协同发展模式的一种新尝试。

建立沟通机制确保高效协作

“北京设计+保定制造”的核心是将列车的设计与制造分开,分别在北京、河北两地开展。在北京设立技术研究院,着力打造轨道交通高端装备研发平台。截至目前,技术研究院紧跟轻量化、智能化、环保化、便捷化趋势,已经打造出囊括主流车型及差异化特色车型在内的多个轨道车辆产品,形成了以市域车、A/B型地铁车、铰接轻轨车、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等产品为重点,门类齐全且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谱系。

说起河北京车的成立,钱兆勇说,项目在规划之初需要占地1500亩,还需要建设试车线路,这样一个大体量项目显然在北京难以安身,拥有广阔发展空间的保定显示出了优势。

河北京车是怎样加强与京、津等地的科技创新合作的?钱兆勇介绍,主要通过三种沟通机制。第一是信息化协同。双方搭建了产品协同研发平台和工艺制造一体化平台,打通了研发基地与河北京车制造基地的数据传输。北京的设计可以直接传到河北京车,河北京车的问题能直接在平台上反馈,减少了大量的人员流动。第二是人才培养协同。技术研究院与河北京车制造基地形成了人才双向流通机制,研究院派驻厂挂职锻炼人员了解生产制造,也会借调河北京车的工艺人员来京提前介入设计,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了很多复合型人才。第三是生产配合协同。北京河北两方经常做支部共建,就具体生产问题调研,提高技术生产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助力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

河北京车建成投用后,不仅拉动了保定地区的就业和经济,也对培育首都轨道交通及其关键零部件等上下游产业,提升河北高端装备制造水平,改善保定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城市品位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钱兆勇表示:“这几年有16种车型在保定下线,都是在北京设计,这样其实是把北京的创新资源输入到保定,本身就是给保定当地产业的一个支持,也真正实现了协同。我们落地保定之后,当地产生了很多配套企业,对当地制造业的品牌升级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未来,京投装备将立足京冀所需,优化布局造车、修车、研发和全生命周期维修服务四大业务板块,持续深化京津冀合作,积极落实京投公司“投资+创新”发展模式,打造轨道交通行业“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典范工厂,进而带动轨道交通配套产业和服务行业发展,为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提供硬核装备。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