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丹丹和大家一起领略了复制洞窟的震撼(点击文字查看往期链接),今天丹丹继续带大家走进展厅,走入壁画长廊,“跨越千年辉煌”。

千年一瞬,大梦敦煌,“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以“复制洞窟+文物+壁画彩塑+文化体验”为架构,全景展现敦煌艺术的千年积淀与丝路文明的开放包容。展览除震撼呈现九座复制洞窟之外,还汇集了近300幅/件临摹壁画、雕塑及文物真迹。上一期丹丹和大家一起领略了复制洞窟的震撼(点击文字查看往期链接),今天丹丹继续带大家走进展厅,走入壁画长廊,“跨越千年辉煌”。




展览中的珍贵文物,如唐代《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第一》、《四分律比丘戒本》、西夏文活字版残《诸密咒要语》、唐代古藏文《大乘无量寿宗要经》等,见证了敦煌作为丝绸之路文化枢纽的辉煌历史。这些文物不仅记录了佛教经典在不同文化间的传播与演变,也展现了敦煌作为东西方文明交汇之地的独特地位,为展览增添了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厚度。

文活字版残《诸密咒要语》
西夏(1206-1368年)
莫高窟北区第121窟出土
敦煌研究院藏
在壁画作品方面,最具震撼力的莫过于《五台山图》。这幅出自莫高窟第61窟的巨幅壁画,面积达45.9平方米,是同类题材中规模最大的一件。其精湛的技艺与恢弘的布局生动再现了五台山佛教圣地的庄严氛围。此次展览完整呈现这一杰作,为观众提供一个近距离欣赏和感受其艺术魅力的机会,领略敦煌壁画的艺术巅峰。

《五台山图》
莫高宛第61窟
五代(907-960年)
展览特别打造了一条300米长的沉浸式“壁画长廊”,带领观众进入敦煌艺术的深邃世界。长廊内汇集了数百件壁画艺术精品,如《鹿王本生图》《降魔成道》《萨埵本生故事》等经典壁画。这些作品以生动的画面、精湛的技法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传递着佛教的哲理与艺术的创新。每一幅壁画不仅是艺术珍品,更成为一座跨越时空的文化桥梁,带领观众感受敦煌艺术的智慧与信仰。

《降魔成道》
莫高窟第254窟
北魏(386-534年)

《萨埵本生故事》
莫高窟第254窟
北魏(386-534年)
除了壁画与文献,展览还特别呈现了敦煌建筑装饰艺术的瑰宝,如花砖、藻井纹样等精美的装饰元素。观众不仅可以在展览中欣赏到古代匠人的卓越技艺,还能领略敦煌艺术在建筑、雕塑和壁画领域的独特美学体系。这些装饰艺术的展示,不仅突显了敦煌文化的深远价值,也进一步丰富了展览的文化内涵,让观众感受到中华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

《三兔飞天藻井》 复制
莫高窟第407窟
隋(581-618年)
郭世清临摹

《九色鹿》复制
莫高窟第257窟
北魏(386-534年)
展览现场






观众有话说
展厅现场,热情的观众邵女士动情地分享道:“能在北京展览馆近距离欣赏莫高窟的稀世珍宝和精美壁画,实在是一次难得的艺术体验。站在这些珍贵的文物与壁画前,我感受到了来自灵魂的震撼。它们不仅仅是艺术的结晶,更记录了历史的变迁,见证了文化的传承。这场展览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古代匠人的卓越智慧。”

文字来源:京华丹心编辑探馆、北京展览馆
图片来源:京华丹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