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卫华和李基之子李湘沅延安精神研究会秘书长苏希胜将军原总参工程兵部直属政治处干事李立新(左三)原总后营房部部长张金昌将军长征女红军康克清和朱德外孙刘武长征女红军潘家珍和刘子云之子刘松新喻楚杰之子喻烽星座谈会结束后,所有嘉宾合影留念...
【撰文/王梅梅 统筹/刘姝蓉】大年初四(8日),“纪念长征女红军权卫华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近百位开国元勋后人莅临现场,怀念他们心中的长征“妈妈”。大白新闻了解到,权卫华是开国少将李基的夫人,1961年,其被晋升为上校。2002年,权卫华因病在北京逝世。

纪念长征女红军权卫华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纪念长征女红军权卫华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今天(2月8日)是大年初四,在人们走街串巷登门拜年的时候,近百位开国元勋后人齐聚北京,参加了“纪念长征女红军权卫华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座谈会现场图
大白新闻了解到,参加活动的人有:长征女红军康克清和朱德外孙刘武、孙媳徐克敏;长征女红军邓颖超和周恩来侄子周秉和、侄媳董荃;长征女红军刘群先、秦邦宪家族的儿媳妇郭少妹、外孙刘必光;长征女红军周东屏和徐海东之女徐文慧;长征女红军尹清平和何长工之子何光晔;长征女红军张文和洪学智之子、原吉林省省长洪虎;长征女红军王新兰和肖华之女肖霜;长征女红军李开芬和朱良才之子朱新春;长征女红军伍兰英和刘忠之女刘倩、女婿罗青长之子罗振;长征女红军孙克和肖池之子肖援朝;长征女红军李玉兰和张令彬之子张小飞;长征女红军何曼秋和张汝光之子张冀、儿媳(王恩茂之女)王北难;长征女红军秦仪华和孙仪之之女秦柳莎;长征女红军潘家珍和刘子云之子刘松新、儿媳张晓晋;长征女红军孟瑜和龙飞虎之女龙铮;长征女红军侯正芳和毛普安之女毛丽华;长征女红军黄琳和任荣之女任曼莉。此外,长征女红军林月琴和罗荣桓之女罗北捷发来信息表示祝贺。
其他开国元勋后代也参加了此次座谈会。如贺炳炎之女贺北生、女婿谢长平;傳秋涛之女傅媛、女婿陈焜玉;李聚奎之女李卫雨;杨至成之子杨珠江;吴溉之之女吴云云;曾传六之女曾艳丽、女婿陈廷荪;刘型之女刘松柏、女婿梁汉平;江渭清之子江旅安、儿媳丁丹妮;杨奇清之子杨波、儿媳武曙光;曹英之子曹延安;吴信泉之子吴皖湘、儿媳付培生;方强之子方勤学;李耀之子李小平;钟伟之子钟戈辉、儿媳(钟赤兵之女)钟安平;王赤军之子王平娃、儿媳(袁子钦之女)袁晓潮;丁盛之子丁克林;胥光义之子胥中春;叶楚屏之子叶枫、之女叶小兰;方国南之女方晋、女婿刘功宜;喻曼云之女喻翌;喻楚杰之子喻烽星、之女喻明;裴周玉之子裴静京;黎原之女黎鲜岩、女婿(李元明之子)李锦中;张松平之子张二林;吴杰之子吴小明、儿媳葛宁;肖良清之女肖小明;邱维高之子邱曲延;彭传清之女彭延萍等人。
本次座谈会特邀嘉宾有延安精神研究会秘书长苏希胜将军;原总后营房部部长张金昌将军;原总参工程兵部直属政治处干事李立新;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办公室主任孙静以及中红网记者赵朋洋。
其中几位嘉宾因事缺席,大部分受邀嘉宾均出席了会议。座谈会上,包括权卫华和李基之子李湘沅;长征女红军康克清和朱德外孙刘武;延安精神研究会秘书长苏希胜将军;原总后营房部部长张金昌将军;原总参工程兵部直属政治处干事李立新;长征女红军后人代表刘松新、喻烽星、毛丽华、龙铮在内的多人进行了发言,深切缅怀权卫华同志。

权卫华和李基之子李湘沅

延安精神研究会秘书长苏希胜将军

原总参工程兵部直属政治处干事李立新(左三)

原总后营房部部长张金昌将军

长征女红军康克清和朱德外孙刘武

长征女红军潘家珍和刘子云之子刘松新

喻楚杰之子喻烽星
座谈会结束后,所有嘉宾合影留念,纪念长征女红军权卫华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圆满结束。
权卫华是开国少将李基的夫人,也是开国女军官
权卫华(1919—2002),原名权克英,四川阆中人,开国少将李基的夫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宣传队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春参加长征,193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到1946年,先后在延安鲁迅师范学校、抗日军政大学女生队、中国女子大学及中央党校学习。1948年赴东北,任十纵队四十七军留守处家属学校政治教导员。1949年任中南军区四野后勤部文工团政治教导员。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湖南军区后勤部干部科副科长、北京农业大学人事室主任、人民大会堂管理处副处长、军委工程兵司令部直属政治处副主任、总参工程兵部政治部政策研究室所研究员等职。1961年晋升为上校。1983年离休。1988年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奖章。著有革命回忆录《征程漫忆》。2002年1月9日在北京逝世。
大白新闻发现,大部分女红军后人也是开国元勋后人。对此,龙飞虎之女龙铮表示,在长征的铁流中,有20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女红军,与男红军共同浴血奋战,血洒疆场;有的两翻雪山,三过草地,不顾个人安危,抢救伤员。最终在陕北生活的长征女红军只有300多人,活下来的人多数嫁给了红一方面军的“父亲”们,所以很多开国元勋后人们的母亲亦在当年谱写了壮美的革命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