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综述:从“争夺”到“吸引” 扬州厚植创新沃土引来人才“活水”_北京时间

新闻综述:从“争夺”到“吸引” 扬州厚植创新沃土引来人才“活水”

“飞鲨”是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研制的第一代舰载战斗机的代号,是中航工业引以为傲的品牌和象征,以“飞鲨”命名奖助学金,也是鼓励更多扬州学子怀揣“飞鲨梦想”立志报国,为扬州科创名城建设厚植人才沃土。

新闻综述:从“争夺”到“吸引” 扬州厚植创新沃土引来人才“活水”

今天(8月31日),由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设立的第二届“飞鲨”奖助学金正式发放,扬州83名考入知名航空院校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获得奖助。近年来,随着沈飞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在扬州落户,扬州航空产业发展势头越发强劲,人才集聚效应越发明显,以往的被动“争夺”人才也逐渐变为现在的主动“吸引”人才。

今天,第二届“飞鲨”奖助学金发放仪式在邗江中学举行,扬州9所高中共计83名学生成为奖助学金获得者。相比去年,今年扬州获奖助人数稳中有升。不少学生表示,奖助学金设立以来,大家对航空航天相关专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飞鲨”奖助学金获得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生赵骏逸介绍,大家对航空航天的讨论热度在不断上升,也更加乐于报考航空航天类的专业。

“飞鲨”奖助学金获得者、浙江大学新生于悦介绍,这体现了对学生的一种期盼,希望学生们能够志存高远,为家乡、为国家的航空航天事业做一份贡献。

据了解,“飞鲨”是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研制的第一代舰载战斗机的代号,是中航工业引以为傲的品牌和象征,以“飞鲨”命名奖助学金,也是鼓励更多扬州学子怀揣“飞鲨梦想”立志报国,为扬州科创名城建设厚植人才沃土。

扬州市委党校科研处副处长周娟介绍,奖助学金的设立,激发了学生心目中的创新种子,把个人的创新理想和祖国的伟大复兴结合起来。

兴城先兴人,航空产业链条长、人才带动效应强,是各地竞相争取和发展的产业。近年来,扬州市委、市政府精准布局,将航空产业作为培育“323+1”产业集群、打造新兴科创名城的重要抓手,成功引进沈飞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机载共性技术工程中心等项目。这些大院大所犹如一块块“人才磁铁”,不断发挥着集聚效应。前不久,沈飞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对外发布招聘信息后,短短一周就收到超过1000份简历,硕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占比达80%,清华、北大等C9联盟高校学生报名人数达100多人,占总人数的16%。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董事长林鹏介绍,年轻人的知识结构比较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型的技术学科是掌握在他们手中的。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是一个非常好的全新创新联合体,很多有能力有意愿在航空平台上工作的人可以在这里大展拳脚。

周娟表示,在政策、资金、生态环境等各种政、产、学、研、金这样一些要素资源上,扬州具有优势。

随着科创氛围越发浓厚,扬州独特的“城市气质”成为吸引人才的重要砝码,在有效改变过去被动争夺人才局面的同时,也为城市发展注入持续不断的新动能。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陶晓洋表示,一定要发挥自身优势,带动企业和相关科技进步,包括重点实验室建设,以此来实现扬州科创名城建设的伟大梦想。

来源|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

编辑|肖溢微

新闻综述:从“争夺”到“吸引” 扬州厚植创新沃土引来人才“活水”

“飞鲨”是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研制的第一代舰载战斗机的代号,是中航工业引以为傲的品牌和象征,以“飞鲨”命名奖助学金,也是鼓励更多扬州学子怀揣“飞鲨梦想”立志报国,为扬州科创名城建设厚植人才沃土。

新闻综述:从“争夺”到“吸引” 扬州厚植创新沃土引来人才“活水”

今天(8月31日),由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设立的第二届“飞鲨”奖助学金正式发放,扬州83名考入知名航空院校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获得奖助。近年来,随着沈飞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在扬州落户,扬州航空产业发展势头越发强劲,人才集聚效应越发明显,以往的被动“争夺”人才也逐渐变为现在的主动“吸引”人才。

今天,第二届“飞鲨”奖助学金发放仪式在邗江中学举行,扬州9所高中共计83名学生成为奖助学金获得者。相比去年,今年扬州获奖助人数稳中有升。不少学生表示,奖助学金设立以来,大家对航空航天相关专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飞鲨”奖助学金获得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生赵骏逸介绍,大家对航空航天的讨论热度在不断上升,也更加乐于报考航空航天类的专业。

“飞鲨”奖助学金获得者、浙江大学新生于悦介绍,这体现了对学生的一种期盼,希望学生们能够志存高远,为家乡、为国家的航空航天事业做一份贡献。

据了解,“飞鲨”是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研制的第一代舰载战斗机的代号,是中航工业引以为傲的品牌和象征,以“飞鲨”命名奖助学金,也是鼓励更多扬州学子怀揣“飞鲨梦想”立志报国,为扬州科创名城建设厚植人才沃土。

扬州市委党校科研处副处长周娟介绍,奖助学金的设立,激发了学生心目中的创新种子,把个人的创新理想和祖国的伟大复兴结合起来。

兴城先兴人,航空产业链条长、人才带动效应强,是各地竞相争取和发展的产业。近年来,扬州市委、市政府精准布局,将航空产业作为培育“323+1”产业集群、打造新兴科创名城的重要抓手,成功引进沈飞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机载共性技术工程中心等项目。这些大院大所犹如一块块“人才磁铁”,不断发挥着集聚效应。前不久,沈飞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对外发布招聘信息后,短短一周就收到超过1000份简历,硕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占比达80%,清华、北大等C9联盟高校学生报名人数达100多人,占总人数的16%。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董事长林鹏介绍,年轻人的知识结构比较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型的技术学科是掌握在他们手中的。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是一个非常好的全新创新联合体,很多有能力有意愿在航空平台上工作的人可以在这里大展拳脚。

周娟表示,在政策、资金、生态环境等各种政、产、学、研、金这样一些要素资源上,扬州具有优势。

随着科创氛围越发浓厚,扬州独特的“城市气质”成为吸引人才的重要砝码,在有效改变过去被动争夺人才局面的同时,也为城市发展注入持续不断的新动能。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陶晓洋表示,一定要发挥自身优势,带动企业和相关科技进步,包括重点实验室建设,以此来实现扬州科创名城建设的伟大梦想。

来源|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

编辑|肖溢微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