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殷商”今日开展!电影神话故事从这里开始_北京时间

“看·见殷商”今日开展!电影神话故事从这里开始

当“哪吒”的票房一路高歌,当“封神1、2”乃至“封神3”牵挂着我们的心时,我们是否仔细想过,这些电影后面的历史背景。

“看·见殷商”今日开展!电影神话故事从这里开始

当“哪吒”的票房一路高歌,当“封神1、2”乃至“封神3”牵挂着我们的心时,我们是否仔细想过,这些电影后面的历史背景。

《诗经》中有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饺子导演的“哪吒”系列,以及乌尔善导演的“封神”系列,都受小说《封神演义》的影响,而小说故事的历史背景就是殷商。

殷商(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也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文字记载的王朝。殷商近600年的历史,对后世影响极大。期间,发生了多少故事,留下了多少传说。

这些故事,从《诗经》《封神演义》等作品中能发现,也藏之于那时候留下的文物,这些文物,能让我们看得见、触得着,能带我们重回3000多年前的殷商。

5月19日,也就是今天,“看·见殷商”展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正式拉开帷幕。展览汇集全国28家考古文博单位的珍贵文物338件(套),涵盖了河南安阳殷墟、山东青州苏埠屯、湖北黄陂盘龙城、江西新干大洋洲等遗址出土的商代代表性文物,分为“有册有典”“青铜高峰”“居中衍大”“式范后世”四部分,全面展示殷商文化的辉煌灿烂。展览展期自5月19日至10月12日。

展厅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重现商王朝——绵延500余年,以中原为中心,经略四方,跨越黄河流域,东临海岱、西抵晋陕、南至长江、北达燕山,揭开中华文明创新交融的演进序章。

展览中将有甲骨、青铜斝、提梁卣、铜方彛、陶水管、青铜手等重要文物登场。策展人、首博研究馆员高红清介绍,此次展出的338件(套)展品中,重点展品超50件,汇聚全国知名博物馆的明星文物。而一些文物不由让我们脑洞大开,想象出它们背后的故事,也有如电影中展现的充满爱恨情仇。

鸮尊、两钺兄弟

时隔几十年再见面

此次展览中的重磅看点之一就是两对“兄弟”文物的重逢,拟之于人,他们是诞生于殷商的兄弟,经历了3000多年的相守,在再次出世后却有了数十年的分离。这次难得的相聚,演绎出“一生兄弟情,一世手足谊”的佳话。

首先是一对妇好鸮尊的重逢。展厅中,两件妇好鸮尊相向而望,含情脉脉。这两件文物1972年出土于殷墟妇好墓,因内壁有铭文“妇好”二字得名。鸮尊的造型生动巧妙,器身饰有繁缛纹饰,整体以雷纹衬地,蝉纹、双头怪夔、饕餮纹、盘蛇纹等交互使用。两件鸮尊形制、纹饰、铭文基本一模一样,重量和高度略有不同。鸮尊以独特造型与多重象征,成为解读商代宗教、军事等的关键物证。 “鸮”是中国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在商代,它的形象被赋予了智慧、勇猛、威严的意义,被视为“战神”的象征。鸮尊的主人是中国第一位女军事家、商代王后妇好。目前两件鸮尊分别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

山东博物馆藏的亚丑钺、国博的兽面纹铜钺也在展览中“同框”。兄弟俩上一次“在一起”要追溯至1965年,同时出土于山东青州苏埠屯遗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当地曾多次发现青铜器。1936年1月,考古学家梁思永在请示傅斯年、李济之后,派祁延霈到益都县(今青州)调查苏埠屯出土青铜器的情况。祁延霈的调查工作持续了4天,对出土青铜器的情况作了著录。1965年秋,山东省博物馆(今山东博物馆)组织考古队开始对苏埠屯遗址进行科学发掘。苏埠屯遗址1号商墓,是迄今为止除安阳殷墟以外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商代墓葬,意义非凡,亚丑钺、兽面纹铜钺就出土于其中。

青铜亚丑钺,堪称文物界的“表情包扛把子”,这件青铜器器身透雕人面纹,圆瞪的大眼、上扬的嘴角,外加一排“城墙垛口式”的牙齿,看起来有些“不正经”——而3500多年前,它是一种礼器,商代人用这种夸张的人面纹震慑敌人,钺身上的铭文“亚丑”彰显贵族身份。

亚长牛尊只待7天

它的主人战死沙场

这次展览,部分重磅文物限时“出差”。而殷墟博物馆镇馆之宝——亚长牛尊,仅在京闪现7天。牛尊是商代将军亚长的随葬品,祭祀酒器。牛尊整体呈体态健壮的牛形。头前伸,嘴微张,面额下凹,目字形眼,眼球凸出,两耳外展,头上有扁三棱状、向后弯卷的双角。尊上所有的主纹均以细密的云雷纹衬地。尊盖上钮两侧各有一夔纹。盖钮顶部饰菱形纹,钮足两端饰兽面纹。在牛颈下部与器盖内壁有铭文“亚长”二字。

亚长是商王朝南部“长”姓家族首领。专家通过对亚长遗骨的进行研究推测,亚长忠勇善战,曾多次驰骋疆场,最后战死沙场。这件亚长牛尊是迄今为止殷墟发现的唯一一件牛形青铜器,原型是商代的野生水牛——圣水牛。甲骨卜辞中记载:“甲午,王往逐兕(sì)”,商王外出狩猎,追逐一种叫“兕”的动物。“兕”便是野生水牛——圣水牛。在殷商人的观念中,未被驯化的圣水牛,凶猛,野性十足,充满神秘让人产生敬畏之心。

电影《哪吒》文物原型集合

神话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展览中还有一些“彩蛋”静待观众解锁。比如展览结尾特别设置了《哪吒2》专题,以电影中所涉及的道具为线索,展出商周时期的文物原型,以启发观众如何创造性地古为今用。也为观众脑洞大开提供了一种思路。

比如一件殷墟博物馆的商代玉刀,是电影《哪吒2》中东海龙王敖光使用的武器“龙牙刀”的原型来源之一。其刀身温润如玉,纹饰古朴神秘。3500多年前,它或许是商代贵族手中的礼器,也可能是象征权力的神兵。

而来自于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的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和青铜鹰形铃是《哪吒2》中呆萌的结界兽的设计灵感原型。

结界兽手中拿的弯钩形武器原型则是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虎纹钺。而首博拿出了馆藏文物变形虺纹铜敦,玉虚宫天元鼎浑圆的造型就来自于这件战国铜敦。

可以说,“哪吒”系列、“封神”系列中很多道具都能在这次展览中找到原型。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12日。期间,殷墟博物馆的铜质手型器、湖南省博物馆的象尊、湖北省博物馆的崇阳铜鼓、江西省博物馆的双面神人青铜头像等明星文物也将限时段轮番登场。

据悉,此次展览为收费展览。展览票价为80元,开展前购票有相应优惠,观众可以通过首都博物馆和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获取详细信息。购票实行实名制,每张身份证每日限购1张,每笔订单最多购买5张。

大家也可以【上猫眼、美团、大众点评、携程,搜索“殷商”,一键购票《看·见殷商》特展,咨询电话96168。团体票还有折扣优惠,拨打电话15010035810了解团购详情!】

(作者:平沙)

监制:孙成刚 张彪 翟涛

编辑:刘颖 毕明 刘彦

“看·见殷商”今日开展!电影神话故事从这里开始

当“哪吒”的票房一路高歌,当“封神1、2”乃至“封神3”牵挂着我们的心时,我们是否仔细想过,这些电影后面的历史背景。

“看·见殷商”今日开展!电影神话故事从这里开始

当“哪吒”的票房一路高歌,当“封神1、2”乃至“封神3”牵挂着我们的心时,我们是否仔细想过,这些电影后面的历史背景。

《诗经》中有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饺子导演的“哪吒”系列,以及乌尔善导演的“封神”系列,都受小说《封神演义》的影响,而小说故事的历史背景就是殷商。

殷商(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也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文字记载的王朝。殷商近600年的历史,对后世影响极大。期间,发生了多少故事,留下了多少传说。

这些故事,从《诗经》《封神演义》等作品中能发现,也藏之于那时候留下的文物,这些文物,能让我们看得见、触得着,能带我们重回3000多年前的殷商。

5月19日,也就是今天,“看·见殷商”展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正式拉开帷幕。展览汇集全国28家考古文博单位的珍贵文物338件(套),涵盖了河南安阳殷墟、山东青州苏埠屯、湖北黄陂盘龙城、江西新干大洋洲等遗址出土的商代代表性文物,分为“有册有典”“青铜高峰”“居中衍大”“式范后世”四部分,全面展示殷商文化的辉煌灿烂。展览展期自5月19日至10月12日。

展厅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重现商王朝——绵延500余年,以中原为中心,经略四方,跨越黄河流域,东临海岱、西抵晋陕、南至长江、北达燕山,揭开中华文明创新交融的演进序章。

展览中将有甲骨、青铜斝、提梁卣、铜方彛、陶水管、青铜手等重要文物登场。策展人、首博研究馆员高红清介绍,此次展出的338件(套)展品中,重点展品超50件,汇聚全国知名博物馆的明星文物。而一些文物不由让我们脑洞大开,想象出它们背后的故事,也有如电影中展现的充满爱恨情仇。

鸮尊、两钺兄弟

时隔几十年再见面

此次展览中的重磅看点之一就是两对“兄弟”文物的重逢,拟之于人,他们是诞生于殷商的兄弟,经历了3000多年的相守,在再次出世后却有了数十年的分离。这次难得的相聚,演绎出“一生兄弟情,一世手足谊”的佳话。

首先是一对妇好鸮尊的重逢。展厅中,两件妇好鸮尊相向而望,含情脉脉。这两件文物1972年出土于殷墟妇好墓,因内壁有铭文“妇好”二字得名。鸮尊的造型生动巧妙,器身饰有繁缛纹饰,整体以雷纹衬地,蝉纹、双头怪夔、饕餮纹、盘蛇纹等交互使用。两件鸮尊形制、纹饰、铭文基本一模一样,重量和高度略有不同。鸮尊以独特造型与多重象征,成为解读商代宗教、军事等的关键物证。 “鸮”是中国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在商代,它的形象被赋予了智慧、勇猛、威严的意义,被视为“战神”的象征。鸮尊的主人是中国第一位女军事家、商代王后妇好。目前两件鸮尊分别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

山东博物馆藏的亚丑钺、国博的兽面纹铜钺也在展览中“同框”。兄弟俩上一次“在一起”要追溯至1965年,同时出土于山东青州苏埠屯遗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当地曾多次发现青铜器。1936年1月,考古学家梁思永在请示傅斯年、李济之后,派祁延霈到益都县(今青州)调查苏埠屯出土青铜器的情况。祁延霈的调查工作持续了4天,对出土青铜器的情况作了著录。1965年秋,山东省博物馆(今山东博物馆)组织考古队开始对苏埠屯遗址进行科学发掘。苏埠屯遗址1号商墓,是迄今为止除安阳殷墟以外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商代墓葬,意义非凡,亚丑钺、兽面纹铜钺就出土于其中。

青铜亚丑钺,堪称文物界的“表情包扛把子”,这件青铜器器身透雕人面纹,圆瞪的大眼、上扬的嘴角,外加一排“城墙垛口式”的牙齿,看起来有些“不正经”——而3500多年前,它是一种礼器,商代人用这种夸张的人面纹震慑敌人,钺身上的铭文“亚丑”彰显贵族身份。

亚长牛尊只待7天

它的主人战死沙场

这次展览,部分重磅文物限时“出差”。而殷墟博物馆镇馆之宝——亚长牛尊,仅在京闪现7天。牛尊是商代将军亚长的随葬品,祭祀酒器。牛尊整体呈体态健壮的牛形。头前伸,嘴微张,面额下凹,目字形眼,眼球凸出,两耳外展,头上有扁三棱状、向后弯卷的双角。尊上所有的主纹均以细密的云雷纹衬地。尊盖上钮两侧各有一夔纹。盖钮顶部饰菱形纹,钮足两端饰兽面纹。在牛颈下部与器盖内壁有铭文“亚长”二字。

亚长是商王朝南部“长”姓家族首领。专家通过对亚长遗骨的进行研究推测,亚长忠勇善战,曾多次驰骋疆场,最后战死沙场。这件亚长牛尊是迄今为止殷墟发现的唯一一件牛形青铜器,原型是商代的野生水牛——圣水牛。甲骨卜辞中记载:“甲午,王往逐兕(sì)”,商王外出狩猎,追逐一种叫“兕”的动物。“兕”便是野生水牛——圣水牛。在殷商人的观念中,未被驯化的圣水牛,凶猛,野性十足,充满神秘让人产生敬畏之心。

电影《哪吒》文物原型集合

神话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展览中还有一些“彩蛋”静待观众解锁。比如展览结尾特别设置了《哪吒2》专题,以电影中所涉及的道具为线索,展出商周时期的文物原型,以启发观众如何创造性地古为今用。也为观众脑洞大开提供了一种思路。

比如一件殷墟博物馆的商代玉刀,是电影《哪吒2》中东海龙王敖光使用的武器“龙牙刀”的原型来源之一。其刀身温润如玉,纹饰古朴神秘。3500多年前,它或许是商代贵族手中的礼器,也可能是象征权力的神兵。

而来自于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的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和青铜鹰形铃是《哪吒2》中呆萌的结界兽的设计灵感原型。

结界兽手中拿的弯钩形武器原型则是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虎纹钺。而首博拿出了馆藏文物变形虺纹铜敦,玉虚宫天元鼎浑圆的造型就来自于这件战国铜敦。

可以说,“哪吒”系列、“封神”系列中很多道具都能在这次展览中找到原型。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12日。期间,殷墟博物馆的铜质手型器、湖南省博物馆的象尊、湖北省博物馆的崇阳铜鼓、江西省博物馆的双面神人青铜头像等明星文物也将限时段轮番登场。

据悉,此次展览为收费展览。展览票价为80元,开展前购票有相应优惠,观众可以通过首都博物馆和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获取详细信息。购票实行实名制,每张身份证每日限购1张,每笔订单最多购买5张。

大家也可以【上猫眼、美团、大众点评、携程,搜索“殷商”,一键购票《看·见殷商》特展,咨询电话96168。团体票还有折扣优惠,拨打电话15010035810了解团购详情!】

(作者:平沙)

监制:孙成刚 张彪 翟涛

编辑:刘颖 毕明 刘彦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