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拜深山黄龙祖庭,寻访古今禅宗文化_北京时间

礼拜深山黄龙祖庭,寻访古今禅宗文化

黄龙祖庭黄龙寺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幕阜山东麓,修水县西北区黄龙村境内宋代为江南佛教四大丛林之一,是中国佛教禅宗黄龙宗发源地古刹始建于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为超慧祖师所创冶平二年(1062)慧南禅师至黄龙山崇恩院,开衍出黄龙派...

礼拜深山黄龙祖庭,寻访古今禅宗文化

黄龙祖庭黄龙寺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幕阜山东麓,修水县西北区黄龙村境内。宋代为江南佛教四大丛林之一,是中国佛教禅宗黄龙宗发源地。古刹始建于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为超慧祖师所创。

冶平二年(1062)慧南禅师至黄龙山崇恩院,开衍出黄龙派,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宗七派之一,临济宗的一派。创“三关”(即人人皆有生缘,座上生缘何在,我手何似佛手,我脚何似驴脚)以弘法,开话禅之先河,从平常入手,步步为营,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启发学人,跳出窠臼,扫除执解,展示了慧南禅师所开创的险绝凌厉的禅风,赢得“三关陷虎,坐断十方”之美名,自成黄龙一宗,名扬天下。

黄龙寺现任住持心廉法师,十二岁于浙江省随上默下修大法师剃度出家1999年7月畅游佛海,深入经藏,参访各大丛林。2001年因缘和合,在中国样板丛林云居山真如禅寺一诚老和尚座下受三坛大戒,而时五祖禅寺见忍大和尚升座"悟祥方丈",法师遂回五祖禅寺任知客以报师恩。2004年惠州市佛教协会成立,应龙门万寿古寺仁弘法师邀请,参加会议,协助管理寺务。2005年7月任龙门万寿古寺首座兼监院后继任住持。数年来,心廉法师持戒精严,自奉俭约,慈悲喜拾而平易近人,广受僧众、居士尊崇。

2017年11月30日,恒梓法师专程来到修水县朝拜黄龙祖庭黄龙寺,心廉法师受邀为直播嘉宾,带领大家一同追寻历经千年沧桑,几经兴衰的黄龙寺。心廉法师边走边向恒梓法师介绍说:这座寺院初建时,规模非常宏大。有韦陀殿、天王殿、钟鼓楼、金刚殿、大雄宝殿等殿宇。曾被历代文人墨客所青睐,如宋代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清乾隆等,他们之中留有摩崖石刻,“灵源”、“黄龙山”、“法窟”、“三关”、“翠云洞”等字迹。在1100年里的风云变幻中,许多建筑古迹已经被不复存在,今天能遗留给大家的历史文物已实属不多,庆幸的是慧南祖师塔还依稀尚存。在直播的过程中,正值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冬雨。在冷风中,心廉法师半开玩笑的说:这雨下的很难得,因为龙离不开水,遇水会更精神,愿以此象征着黄龙祖庭会早日复兴。

(左为心廉法师 右为恒梓法师)

(图为 黄龙慧南祖师塔)

随后,恒梓法师与心廉法师就“当代佛法以及禅法的传承”等问题做了更进一步的探讨。心廉法师开示到:作为出家人应时刻以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在这个时代弘法,既要重传承也要重弘扬。传承就是把祖师创立的清规戒律继承下去,该守好什么,一定牢牢记住。弘扬就是要用一种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大家走进佛教,让佛法融入到大家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比如前些年成立了青年学佛会和老年学佛会。对老年人来说,专心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是比较适合的一种方式。而对青年人来说组织一些有趣的佛教活动,像素食烧烤啊等等,使年轻人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感受佛法,领悟佛法,最终修习佛法。当然在这条探索的路上必然会有所牺牲,希望大家报以宽容的心去看待,不要急于下定论。

在访谈即将结束时,心廉法师意味深长的说到“现在佛教一天天兴盛起来,是一件十分欣慰的事情。但是,仍然有很多偏僻的地方有待僧人们去驻守,去弘法。佛法的核心就是要普度众生,脱离苦海。这个时代仍有很多条件艰苦的地方,需要出家人的一份担当。不论何时何地都应不忘初心!

随着恒梓法师一路南下朝礼祖庭的脚步,我们有幸接触了很多位当代高僧大德。他们不分年纪大小,全部坚守在弘扬佛法,建设道场的第一线。为了能接引众生,教化世人,他们无私的奉献,默默地耕耘,使佛法在几千年的历史浮沉中得以传承。让我们感恩,随喜,赞叹这些法师们的辛勤付出!

礼拜深山黄龙祖庭,寻访古今禅宗文化

黄龙祖庭黄龙寺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幕阜山东麓,修水县西北区黄龙村境内宋代为江南佛教四大丛林之一,是中国佛教禅宗黄龙宗发源地古刹始建于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为超慧祖师所创冶平二年(1062)慧南禅师至黄龙山崇恩院,开衍出黄龙派...

礼拜深山黄龙祖庭,寻访古今禅宗文化

黄龙祖庭黄龙寺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幕阜山东麓,修水县西北区黄龙村境内。宋代为江南佛教四大丛林之一,是中国佛教禅宗黄龙宗发源地。古刹始建于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为超慧祖师所创。

冶平二年(1062)慧南禅师至黄龙山崇恩院,开衍出黄龙派,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宗七派之一,临济宗的一派。创“三关”(即人人皆有生缘,座上生缘何在,我手何似佛手,我脚何似驴脚)以弘法,开话禅之先河,从平常入手,步步为营,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启发学人,跳出窠臼,扫除执解,展示了慧南禅师所开创的险绝凌厉的禅风,赢得“三关陷虎,坐断十方”之美名,自成黄龙一宗,名扬天下。

黄龙寺现任住持心廉法师,十二岁于浙江省随上默下修大法师剃度出家1999年7月畅游佛海,深入经藏,参访各大丛林。2001年因缘和合,在中国样板丛林云居山真如禅寺一诚老和尚座下受三坛大戒,而时五祖禅寺见忍大和尚升座"悟祥方丈",法师遂回五祖禅寺任知客以报师恩。2004年惠州市佛教协会成立,应龙门万寿古寺仁弘法师邀请,参加会议,协助管理寺务。2005年7月任龙门万寿古寺首座兼监院后继任住持。数年来,心廉法师持戒精严,自奉俭约,慈悲喜拾而平易近人,广受僧众、居士尊崇。

2017年11月30日,恒梓法师专程来到修水县朝拜黄龙祖庭黄龙寺,心廉法师受邀为直播嘉宾,带领大家一同追寻历经千年沧桑,几经兴衰的黄龙寺。心廉法师边走边向恒梓法师介绍说:这座寺院初建时,规模非常宏大。有韦陀殿、天王殿、钟鼓楼、金刚殿、大雄宝殿等殿宇。曾被历代文人墨客所青睐,如宋代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清乾隆等,他们之中留有摩崖石刻,“灵源”、“黄龙山”、“法窟”、“三关”、“翠云洞”等字迹。在1100年里的风云变幻中,许多建筑古迹已经被不复存在,今天能遗留给大家的历史文物已实属不多,庆幸的是慧南祖师塔还依稀尚存。在直播的过程中,正值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冬雨。在冷风中,心廉法师半开玩笑的说:这雨下的很难得,因为龙离不开水,遇水会更精神,愿以此象征着黄龙祖庭会早日复兴。

(左为心廉法师 右为恒梓法师)

(图为 黄龙慧南祖师塔)

随后,恒梓法师与心廉法师就“当代佛法以及禅法的传承”等问题做了更进一步的探讨。心廉法师开示到:作为出家人应时刻以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在这个时代弘法,既要重传承也要重弘扬。传承就是把祖师创立的清规戒律继承下去,该守好什么,一定牢牢记住。弘扬就是要用一种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大家走进佛教,让佛法融入到大家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比如前些年成立了青年学佛会和老年学佛会。对老年人来说,专心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是比较适合的一种方式。而对青年人来说组织一些有趣的佛教活动,像素食烧烤啊等等,使年轻人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感受佛法,领悟佛法,最终修习佛法。当然在这条探索的路上必然会有所牺牲,希望大家报以宽容的心去看待,不要急于下定论。

在访谈即将结束时,心廉法师意味深长的说到“现在佛教一天天兴盛起来,是一件十分欣慰的事情。但是,仍然有很多偏僻的地方有待僧人们去驻守,去弘法。佛法的核心就是要普度众生,脱离苦海。这个时代仍有很多条件艰苦的地方,需要出家人的一份担当。不论何时何地都应不忘初心!

随着恒梓法师一路南下朝礼祖庭的脚步,我们有幸接触了很多位当代高僧大德。他们不分年纪大小,全部坚守在弘扬佛法,建设道场的第一线。为了能接引众生,教化世人,他们无私的奉献,默默地耕耘,使佛法在几千年的历史浮沉中得以传承。让我们感恩,随喜,赞叹这些法师们的辛勤付出!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