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8项!顺义又有新动作——
4月17日,顺义(空港)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举办首批共性技术平台发布会,发布了8项对外开放的共性技术平台,将破解高精尖产业发展中的共性技术瓶颈,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在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集聚成链,对顺义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形成较强支撑和带动作用。区政协副主席、科委主任杨凤辉参加。

发布会现场。
此次发布的8项共性技术平台涵盖AI药物发现、靶点验证、精密加工、能量控制、生物替抗、高端医疗器械持证及可用性评价、AI辅助诊疗、纳米递送等领域,全面覆盖创新类药械研发环节的重要节点。

参会企业了解共性技术平台相关技术。
共性技术平台是面向产业技术需求,提供共性技术研发及应用服务的功能型载体,是重要的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平台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动力,依托专业化的软硬件设施、设备和高水平人才团队,组织实施共性技术研发攻关,开展产业链供应链技术创新,以及为创新产品提供研发、设计、加工、生产、商业验证等一种或多种技术服务,以加强产业共性技术源头供给,打通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中试放大、工业化生产的链条,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共性技术平台的牵头单位均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在相关行业或学科领域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产学研用等各方面创新资源联系较为紧密,能够为平台建设提供资金、人才、设备、场景等支持。
“现在一些中小型企业因自身实力不足,会存在建不起产线、产品无法验证等问题,通过相应的共性技术平台,集合上下游企业,可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从而解决跨行业、跨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还可以加速高端人才、技术、资本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生态。”AI药物发现共性技术平台牵头企业北京赛特明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克修介绍。

顺义(空港)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研发楼外景。
北京空港经济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园区运营方,还将陆续发布更多共性技术平台,持续打造生物医药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北京空港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副经理赵思克表示:“平台的发布将助力产业园内企业提升研发创新效率。为保障运营,我们将致力于构建多方参与的开放创新生态系统,采取设立专项基金、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举办行业交流活动等举措,加强企业间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目前,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已聚集罕萌诊所、北大口腔天竺门诊部等多所知名医疗机构,上药、国药、默克雪兰诺、强生等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30余家,吸引了拜耳、默沙东、辉瑞、诺华等多家国际企业开展医药分拨。2024年,园区全年进出口总值达1234.9亿元,其中,医药产业进出口货值达1069.34亿元,同比增长6.39%,持续领跑临空经济,医药产业发展成果丰硕。“未来,我们将持续不断创新举措,打造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营商环境,为园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