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到颐和园水运航线今起开航!坐游船体验大运河皇家文化之旅_北京时间

动物园到颐和园水运航线今起开航!坐游船体验大运河皇家文化之旅

今天(4月1日)起,2022年度动物园到颐和园的水运航线将开航,游客们可乘坐游船体验大运河皇家文化之旅,欣赏京城水系美景,体会“天坛看松,长河观柳”的惬意。

动物园到颐和园水运航线今起开航!坐游船体验大运河皇家文化之旅

今天(4月1日)起,2022年度动物园到颐和园的水运航线将开航,游客们可乘坐游船体验大运河皇家文化之旅,欣赏京城水系美景,体会“天坛看松,长河观柳”的惬意。

动物园到颐和园的这条长河航线,起点为动物园,终点为颐和园南如意码头,途经紫竹院、万寿寺、大运河源头麦钟桥等长河美景,全程共计9km,游程约为60分钟。

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去颐和园还有这样的游览方式,小编先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条长河的历史↓↓↓

据记载慈禧太后到颐和园避暑,出西直门,在高粱桥外的倚虹堂码头上船,经紫竹院、万寿寺、麦钟桥到颐和园走的便是这条水道,因此,南长河又被称为“慈禧水道”。

长河是一条集历史文化、人文景观、自然风貌于一体的古老河道。起源自西山山麓,通过昆明湖至海淀麦庄桥,折向东南,至西直门高粱闸并自此汇入德胜门水关,进入积水潭,全长30余里。

这条河从乾隆年间被改为皇家专用河道,被称为“御河”。乘船可感受七百年的历史古韵,体验当年慈禧太后去往颐和园避暑的水路,“长河观柳”更是京城一大景观,在北京坐船到另一处名胜是很难得的体验。

接下来快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这条航线沿途的美景吧!↓↓↓

坐船抵达颐和园,感受皇家游览的雅致。

一路上既可欣赏气势恢弘的古建筑,又可以观赏杨柳依依、花影婆娑、景水相映成趣的自然景观。

感受春风吹拂过脸颊,没准还能与小鹅小鸭来个偶遇。

为了保证顺利开航,海淀区城市管理委(交通委)开展了联合拉练检查。

今天开航后,海淀运输管理分局和六支队将对游船进行不定期检查,确保市民有良好的乘船安全秩序。

“每天上午10点半到下午3点半,游客可以从动物园或紫竹院这两个码头乘船前往颐和园,”南长河水系经营负责人赵强介绍道,“目前‘长河观柳’逐渐进入佳期,为了确保游客安全舒心乘船,我们对游船基础设施进行了维护维修,增加等候座位、增设饮用水区,在防疫方面也增加了人手,加大消杀频次。另外,当天风力大于4级时,码头将停止出船,乘船前请游客朋友们提前关注气象信息”。

景观提升再现长河盛景

3月下旬的北京,草长莺飞,鸟语花香,柳树渐渐萌芽,仿佛笼上一层轻薄的“绿纱”。漫步在南长河滨水步道,感受运河文化与冬奥元素交融。

记者来到紧邻两座冬奥场馆、京城水系游船的必经之路的五塔寺路。如今这条870余米的小巷因改造后显现出“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备受市民青睐。据介绍,五塔寺路一直有着“临水”而不“亲水”的遗憾,以冬奥会为契机,改造后南长河上建造三座小桥,两岸修建10个景观码头,其中4处码头探出河岸,形成河上观景平台。值得一提的是,河岸两侧还可以展现“龙吐水”景观。排水口被特别设计成龙头的样子,雨量大时,过滤净化后的雨水就会通过龙头涌出。此外,精细化整治提升处处显出细节,桃柳相应的景观植被、“冰床”造型的座椅等延续长河观柳景观风貌,还原大运河文化带历史风貌。

游船线路

线路1:皇家御河文化游紫御湾码头颐和园南如意门;

运营时间:每天10:00至16:00;每小时一班船。

线路2:运河生态文化游动物园码头紫御湾码头;

运营时间:每天10:30至15:30;每小时一班船。

线路3:运河古都文化游动物园码头紫御湾码头颐和园南如意门;

运营时间:每天10:30至15:30;每小时一班船。

备注:每日具体运营时间以现场公示为准。

通过坐船的方式到达颐和园是不是很有趣?只用吹着自然风、轻抚长河水、舒缓心情、入眼尽是绿色,古建筑就在我们眼前,还不来体验一下不一样的旅程?

来源:北京海淀

编辑:邢远

责编:段忠俊

动物园到颐和园水运航线今起开航!坐游船体验大运河皇家文化之旅

今天(4月1日)起,2022年度动物园到颐和园的水运航线将开航,游客们可乘坐游船体验大运河皇家文化之旅,欣赏京城水系美景,体会“天坛看松,长河观柳”的惬意。

动物园到颐和园水运航线今起开航!坐游船体验大运河皇家文化之旅

今天(4月1日)起,2022年度动物园到颐和园的水运航线将开航,游客们可乘坐游船体验大运河皇家文化之旅,欣赏京城水系美景,体会“天坛看松,长河观柳”的惬意。

动物园到颐和园的这条长河航线,起点为动物园,终点为颐和园南如意码头,途经紫竹院、万寿寺、大运河源头麦钟桥等长河美景,全程共计9km,游程约为60分钟。

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去颐和园还有这样的游览方式,小编先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条长河的历史↓↓↓

据记载慈禧太后到颐和园避暑,出西直门,在高粱桥外的倚虹堂码头上船,经紫竹院、万寿寺、麦钟桥到颐和园走的便是这条水道,因此,南长河又被称为“慈禧水道”。

长河是一条集历史文化、人文景观、自然风貌于一体的古老河道。起源自西山山麓,通过昆明湖至海淀麦庄桥,折向东南,至西直门高粱闸并自此汇入德胜门水关,进入积水潭,全长30余里。

这条河从乾隆年间被改为皇家专用河道,被称为“御河”。乘船可感受七百年的历史古韵,体验当年慈禧太后去往颐和园避暑的水路,“长河观柳”更是京城一大景观,在北京坐船到另一处名胜是很难得的体验。

接下来快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这条航线沿途的美景吧!↓↓↓

坐船抵达颐和园,感受皇家游览的雅致。

一路上既可欣赏气势恢弘的古建筑,又可以观赏杨柳依依、花影婆娑、景水相映成趣的自然景观。

感受春风吹拂过脸颊,没准还能与小鹅小鸭来个偶遇。

为了保证顺利开航,海淀区城市管理委(交通委)开展了联合拉练检查。

今天开航后,海淀运输管理分局和六支队将对游船进行不定期检查,确保市民有良好的乘船安全秩序。

“每天上午10点半到下午3点半,游客可以从动物园或紫竹院这两个码头乘船前往颐和园,”南长河水系经营负责人赵强介绍道,“目前‘长河观柳’逐渐进入佳期,为了确保游客安全舒心乘船,我们对游船基础设施进行了维护维修,增加等候座位、增设饮用水区,在防疫方面也增加了人手,加大消杀频次。另外,当天风力大于4级时,码头将停止出船,乘船前请游客朋友们提前关注气象信息”。

景观提升再现长河盛景

3月下旬的北京,草长莺飞,鸟语花香,柳树渐渐萌芽,仿佛笼上一层轻薄的“绿纱”。漫步在南长河滨水步道,感受运河文化与冬奥元素交融。

记者来到紧邻两座冬奥场馆、京城水系游船的必经之路的五塔寺路。如今这条870余米的小巷因改造后显现出“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备受市民青睐。据介绍,五塔寺路一直有着“临水”而不“亲水”的遗憾,以冬奥会为契机,改造后南长河上建造三座小桥,两岸修建10个景观码头,其中4处码头探出河岸,形成河上观景平台。值得一提的是,河岸两侧还可以展现“龙吐水”景观。排水口被特别设计成龙头的样子,雨量大时,过滤净化后的雨水就会通过龙头涌出。此外,精细化整治提升处处显出细节,桃柳相应的景观植被、“冰床”造型的座椅等延续长河观柳景观风貌,还原大运河文化带历史风貌。

游船线路

线路1:皇家御河文化游紫御湾码头颐和园南如意门;

运营时间:每天10:00至16:00;每小时一班船。

线路2:运河生态文化游动物园码头紫御湾码头;

运营时间:每天10:30至15:30;每小时一班船。

线路3:运河古都文化游动物园码头紫御湾码头颐和园南如意门;

运营时间:每天10:30至15:30;每小时一班船。

备注:每日具体运营时间以现场公示为准。

通过坐船的方式到达颐和园是不是很有趣?只用吹着自然风、轻抚长河水、舒缓心情、入眼尽是绿色,古建筑就在我们眼前,还不来体验一下不一样的旅程?

来源:北京海淀

编辑:邢远

责编:段忠俊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