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一见钟情”沃尔沃,地下车库验车我人傻了!_北京时间

直播间“一见钟情”沃尔沃,地下车库验车我人傻了!

在电商直播席卷消费领域的今天,“屏购”已从日常用品延伸至房产、汽车等大宗交易。消费者张先生(化名)正是这股浪潮中的一员。随着家庭出行需求的增长,他计划为家里添置第二辆车,目标明确:一辆品质可靠、性价比高的二手车。像许多精打细算的消费者一样,他习惯性地将目光投向了火热的二手车直播间——那里汇聚了海量车源,主播们充满感染力的讲解和镜头下高清呈现的车辆细节,成为他搜寻心仪座驾的新窗口。

直播间“一见钟情”沃尔沃,地下车库验车我人傻了!

带着为家庭升级出行装备的期待,张先生频繁刷看直播间,搜寻着心仪的座驾。6月22日的午后,当一款沃尔沃XC60出现在屏幕上时,主播那充满热情的声音正描绘着它的“全车原版”、“内饰零磨损”、“纯进口”等特质。这些描述精准地击中了张先生的需求点,让他对这款车瞬间“一见钟情”。几乎没有犹豫,他当即通过微信转账支付了3000元定金,完成了对这辆沃尔沃XC60的“锁车”操作。在张先生当时的理解中,这笔钱的作用清晰而简单:“我先锁定这个车,你先不卖给其他人,我先去看,如果没问题,再签协议付尾款。”

然而,当晚在丰台区一处昏暗的地下车库,张先生心中的“完美座驾”现了真容。一道10多厘米长的划痕赫然在目,更关键的是,车辆铭牌清晰地标明着这是国四排放标准,而非他心心念念、并且认为理所当然的国五标准。“但当时他直播间介绍的时候根本没提到排放标准这回事”,张先生事后回忆道。这与直播间营造的“无瑕”印象相去甚远。“他就直播间一直强调是原版,我以为是原漆,原漆就是这个车没有任何磕碰什么的。我看那个左后轮那块也有一些划痕。他就一直跟说没有问题。”张先生的心凉了半截。

翻看当时的直播录屏,主播的热情仿佛能溢出屏幕:“沃尔沃的XC60,3.0T,四驱的全车原版内饰零磨损,这车是一手车,他一直配的有司机,无钥匙启动四门;电动尾门、全景天窗、实表14万公里,全车原版一个螺丝没动过,支持三方检测!”当“问北京”记者以买家身份进入直播间询问车辆是否存在划痕时,主播才补充道:“有一处划痕,20公分长,别的没有。因为它都有划痕险,门子什么都喷过漆,但是没有任何的换件,是4S店的保险记录查的。”

正是这种“重点渲染优点、关键瑕疵轻描淡写或遗漏”的信息差,彻底动摇了张先生的购买信心。在经历了线下验车的巨大落差后,他于次日(6月23日)果断通过微信向卖家表明了放弃购买的意愿,“我那个时候就已经没有信心,我就决定了,我就不买了。我说如果不要的话,定金的钱是怎么处理?他说肯定是不退,要么你就是在我们家你再挑一辆”。

另外,张先生提出,他在6月22日傍晚支付定金并验车之后,卖家在6月23日当天,仍然在朋友圈发布了这辆沃尔沃XC60在内的售车信息。他认为,这一行为与“支付定金即锁定车辆、暂停销售”的常理相悖。基于此,加上双方自始至终并未签订任何书面合同,张先生认为,在彼此均未造成实际损失的情况下,卖家理应将自己支付的3000元定金无损退还。

然而,商家态度也对这一诉求强硬回复:“肯定是不退,要么你就是在我们家你再挑一辆。”在随后的微信语音争执中,卖家反问:“你交定金的意义是啥?”并强调:“我保证我的车无事故,无火烧无水泡无切割,你是为什么不买我的车?”

“问北京”记者以购车者身份向该卖家求证“定金规则”。卖家解释定金意义在于,打个比方说你现在就已经看好这个车了,你要是想留下的情况下,让我不要我们不卖了,说这车你肯定要了,就得给我交个定金呢”。当被明确问及“不满意能否退”,卖家划定了有限制的退款条件:“只要是车况报的没有问题,那就退不了,车况有问题,就能给退。 我们二手车就是几个大问题,无事故、无火烧、无水泡、无切割”这意味着,划痕、排放不符等影响购买决策的重要信息,只要不涉及“四大问题”,在商家逻辑里皆不退定金。

张先生向涉事企业所在地丰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得到的反馈凸显了调解的无力。卖家仅提供两种方案供张先生选择:退1000元,或两个月在这一商家内换购其他车。“二手车确实我们这边只有协调权,没有强制权。”工作人员坦言。面对僵局,张先生认为,双方没有造成任何损失,也没有耽误卖家卖车,坚持索要3000元定金全款。

核心分歧在于这3000元是“购车定金”还是“意向金”?北京中卫律师事务所龙圣强律师指出,定金合同以交付成立,性质认定是本案关键。“微信文字写得很清楚,是‘购车定金’(卖家说法),买家可能认为是‘意向金’,法院需根据双方举证和交易实践认定。”

张先生的经历撕开了电商直播带货,尤其是二手车等大宗商品交易的风险面纱。龙律师提醒消费者 “线上看直播了解信息可行,但真到交钱,务必线下实地勘察,建立书面合同锁定车况细节与定金退还条款”,另外,龙律师补充介绍说“定金是一个实践合同,一旦消费者交付定金,这一定金合同就成立,和是否签订书面没有直接关系”。他指出,张先生“东西还没看着,就把购车定金交了”的做法,一旦遇纠纷,“很难举证,维权困难”。

当直播间营造的“心动”遭遇线下冰冷的“现实落差”,消费者的定金是否注定“打水漂”?享受“屏购”便捷的同时,消费者更需擦亮双眼。平台与监管部门亟需“破局”,强制商家清晰披露“可退”条件,杜绝模糊不清的“定金陷阱”,莫让“指尖轻点”的消费热情,最终沦为“吞噬”消费者权益的无底黑洞。毕竟,公平透明的交易,才是直播电商健康发展的基石。

直播间“一见钟情”沃尔沃,地下车库验车我人傻了!

在电商直播席卷消费领域的今天,“屏购”已从日常用品延伸至房产、汽车等大宗交易。消费者张先生(化名)正是这股浪潮中的一员。随着家庭出行需求的增长,他计划为家里添置第二辆车,目标明确:一辆品质可靠、性价比高的二手车。像许多精打细算的消费者一样,他习惯性地将目光投向了火热的二手车直播间——那里汇聚了海量车源,主播们充满感染力的讲解和镜头下高清呈现的车辆细节,成为他搜寻心仪座驾的新窗口。

直播间“一见钟情”沃尔沃,地下车库验车我人傻了!

带着为家庭升级出行装备的期待,张先生频繁刷看直播间,搜寻着心仪的座驾。6月22日的午后,当一款沃尔沃XC60出现在屏幕上时,主播那充满热情的声音正描绘着它的“全车原版”、“内饰零磨损”、“纯进口”等特质。这些描述精准地击中了张先生的需求点,让他对这款车瞬间“一见钟情”。几乎没有犹豫,他当即通过微信转账支付了3000元定金,完成了对这辆沃尔沃XC60的“锁车”操作。在张先生当时的理解中,这笔钱的作用清晰而简单:“我先锁定这个车,你先不卖给其他人,我先去看,如果没问题,再签协议付尾款。”

然而,当晚在丰台区一处昏暗的地下车库,张先生心中的“完美座驾”现了真容。一道10多厘米长的划痕赫然在目,更关键的是,车辆铭牌清晰地标明着这是国四排放标准,而非他心心念念、并且认为理所当然的国五标准。“但当时他直播间介绍的时候根本没提到排放标准这回事”,张先生事后回忆道。这与直播间营造的“无瑕”印象相去甚远。“他就直播间一直强调是原版,我以为是原漆,原漆就是这个车没有任何磕碰什么的。我看那个左后轮那块也有一些划痕。他就一直跟说没有问题。”张先生的心凉了半截。

翻看当时的直播录屏,主播的热情仿佛能溢出屏幕:“沃尔沃的XC60,3.0T,四驱的全车原版内饰零磨损,这车是一手车,他一直配的有司机,无钥匙启动四门;电动尾门、全景天窗、实表14万公里,全车原版一个螺丝没动过,支持三方检测!”当“问北京”记者以买家身份进入直播间询问车辆是否存在划痕时,主播才补充道:“有一处划痕,20公分长,别的没有。因为它都有划痕险,门子什么都喷过漆,但是没有任何的换件,是4S店的保险记录查的。”

正是这种“重点渲染优点、关键瑕疵轻描淡写或遗漏”的信息差,彻底动摇了张先生的购买信心。在经历了线下验车的巨大落差后,他于次日(6月23日)果断通过微信向卖家表明了放弃购买的意愿,“我那个时候就已经没有信心,我就决定了,我就不买了。我说如果不要的话,定金的钱是怎么处理?他说肯定是不退,要么你就是在我们家你再挑一辆”。

另外,张先生提出,他在6月22日傍晚支付定金并验车之后,卖家在6月23日当天,仍然在朋友圈发布了这辆沃尔沃XC60在内的售车信息。他认为,这一行为与“支付定金即锁定车辆、暂停销售”的常理相悖。基于此,加上双方自始至终并未签订任何书面合同,张先生认为,在彼此均未造成实际损失的情况下,卖家理应将自己支付的3000元定金无损退还。

然而,商家态度也对这一诉求强硬回复:“肯定是不退,要么你就是在我们家你再挑一辆。”在随后的微信语音争执中,卖家反问:“你交定金的意义是啥?”并强调:“我保证我的车无事故,无火烧无水泡无切割,你是为什么不买我的车?”

“问北京”记者以购车者身份向该卖家求证“定金规则”。卖家解释定金意义在于,打个比方说你现在就已经看好这个车了,你要是想留下的情况下,让我不要我们不卖了,说这车你肯定要了,就得给我交个定金呢”。当被明确问及“不满意能否退”,卖家划定了有限制的退款条件:“只要是车况报的没有问题,那就退不了,车况有问题,就能给退。 我们二手车就是几个大问题,无事故、无火烧、无水泡、无切割”这意味着,划痕、排放不符等影响购买决策的重要信息,只要不涉及“四大问题”,在商家逻辑里皆不退定金。

张先生向涉事企业所在地丰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得到的反馈凸显了调解的无力。卖家仅提供两种方案供张先生选择:退1000元,或两个月在这一商家内换购其他车。“二手车确实我们这边只有协调权,没有强制权。”工作人员坦言。面对僵局,张先生认为,双方没有造成任何损失,也没有耽误卖家卖车,坚持索要3000元定金全款。

核心分歧在于这3000元是“购车定金”还是“意向金”?北京中卫律师事务所龙圣强律师指出,定金合同以交付成立,性质认定是本案关键。“微信文字写得很清楚,是‘购车定金’(卖家说法),买家可能认为是‘意向金’,法院需根据双方举证和交易实践认定。”

张先生的经历撕开了电商直播带货,尤其是二手车等大宗商品交易的风险面纱。龙律师提醒消费者 “线上看直播了解信息可行,但真到交钱,务必线下实地勘察,建立书面合同锁定车况细节与定金退还条款”,另外,龙律师补充介绍说“定金是一个实践合同,一旦消费者交付定金,这一定金合同就成立,和是否签订书面没有直接关系”。他指出,张先生“东西还没看着,就把购车定金交了”的做法,一旦遇纠纷,“很难举证,维权困难”。

当直播间营造的“心动”遭遇线下冰冷的“现实落差”,消费者的定金是否注定“打水漂”?享受“屏购”便捷的同时,消费者更需擦亮双眼。平台与监管部门亟需“破局”,强制商家清晰披露“可退”条件,杜绝模糊不清的“定金陷阱”,莫让“指尖轻点”的消费热情,最终沦为“吞噬”消费者权益的无底黑洞。毕竟,公平透明的交易,才是直播电商健康发展的基石。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