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抛开物质利益不计个人得失的行为,早已超出了世俗物质的范畴,展现的是普通人重守承诺的炙热情怀这种不单纯追求经济回报的高尚行为,已将十年一诺变成了融于血脉的一份责任拥有如此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人,把承诺看得比天高,把信用看得比地厚无论社会...
楚人有谚:“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源于季布一生言而有信,只要是答应别人的事情他就一定竭尽全力去做,从没有失信于人。在北京,也有这样一位的哥“季布”,每逢周一、周三、周五和周六,他都会按时守候在一个小区门口,送一位要去十余公里外的民航总医院做透析的病人。只因一次承诺,他一做就是十年。十年来每周四次按时接送这位病人已成为他的责任,善行重信也成为他的生活信条。他的名字叫李立君,北京北汽出租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名普通的哥。
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调研时指出,中华文化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等等,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十年如一日接送病人的李立君,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言必信,行必果”的人生准则。十年间,老人的住址从东四搬到左家庄,但是李立君履行的承诺没变;面对换车不方便的那一个月,李立君或叫同事帮忙或自己叫车也一定不能耽搁老人看病。他说“既然最初答应了人家,这事儿就算定了,要是中途反悔,也是给大妈找麻烦”。简短质朴的话语,透露着这位北方汉子一诺千金的秉性和魅力。
李立君开出租车已有25个年头,接送老人的10年占据了其职业生涯的五分之二时间。有人可能会说,现在是拜金主义盛行的社会,时间、效率、财富才是人生应该追逐的目标。每周四次接送病人既耗时又费力,关键是等待透析的4个小时里,李立君只接短途活儿或者在医院门外苦等,这样做值得吗?这种抛开物质利益不计个人得失的行为,早已超出了世俗物质的范畴,展现的是普通人重守承诺的炙热情怀。这种不单纯追求经济回报的高尚行为,已将十年一诺变成了融于血脉的一份责任。
拥有如此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人,把承诺看得比天高,把信用看得比地厚。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变化,信守承诺是他们不变的人生信条。春秋后期吴国“季札挂剑”不违背内心的承诺,韩信被封大将军后用千金报一瓢之饭恩,商鞅立木为信通过变法让秦国强大,这些从古流传至今的故事,都说明了诚信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性。今天,我们身边也有一些信守诺言值得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黄大发忠实践行“修渠、致富”的誓言,带领群众历时36年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生命天渠。1964年,24岁的魏德友当兵来到祖国边疆为国戍边已50多年,书写了“西陲戍边半世纪,我伴寂寞守繁华”的非凡篇章。还有30多年如一日,与偷伐偷猎者斗智斗勇义务护林的刘真茂;信守祖辈祖训 “准确公道、分毫不差”、不赚昧心钱、诚信做秤的江氏姐弟……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管什么职业,不论本事大小,无论贫穷富裕,他们心中都装着矢志不渝的美好信念,能够坚守信诺一做到底。
泱泱华夏,以诚为美;炎黄子孙,以信为金。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固然应该叫好,但重德重信、恪守承诺同样值得敬佩。像李立君、黄大发、魏德友、刘真茂等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持,更值得我们予以最大的敬意。他们在诚信的心坎上履行约定,用凡人善举、桩桩“小事”冲尽了社会的浮华与躁动,用单一墨韵绘就了精彩的人生底色。
文/温加彬
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