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兴区的美丽林场:让“绿色接力棒”代代传递_北京时间

走进大兴区的美丽林场:让“绿色接力棒”代代传递

让“绿色接力棒”代代传递,大兴区六合庄林场向绿而行不停歇。

走进大兴区的美丽林场:让“绿色接力棒”代代传递

(记者 李莲 )在大兴区,有两座在当地很有名气的国有林场。一座是大兴区林场,另一座叫六合庄林场。

大兴区林场建于1962年,至今已有六十年建场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为加快培育森林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陆续建立起来的一批国有生态公益型林场之一。其位于北京市西南部的永定河畔左堤路两侧,是永定河生态带的核心地带,地理位置重要,生态地位较高,在治理风沙危害、防止水土流失和涵养水源、提高生态、社会效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这里是“万里蓝天白云游,绿野滔滔无尽头”的壮阔林海。然而在发展之初,林场的各项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薄弱,极大地影响了林场的发展。

一草一木,染绿的不仅是脚下的这片土地,更凝聚了一种精神。林场人艰苦奋斗的干劲,造就了如今随风起伏的林海。为了让荒滩披新绿,一代又一代林场人把植树造林作为己任,完成了一场持续60年的“绿色坚守”。

绿色空间得到拓展的同时,生态承载力也得到提升,大兴区林场通过努力加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以现有林地为依托,依据生态原理,模拟自然群落的优势树种、伴生树种、林下植被配置树种,构建乔灌草、乔灌、灌草的群落结构,以人工促进近自然植物群落形成,进行近自然化设计;以增加绿地生物多样性和保持绿地系统稳定性为目标,进行具有自然植被特征生境的重建,为野生动物提供了一个优美的栖息环境,提高了地区生物多样性,生态效益逐渐发挥。显现出了国有林场生态公益性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现在林场森林质量显著提高、基础设施保障完备,完整的生态系统也逐步建立起来,生态实现了单一性到多样性的发展。”

(以上为大兴区林场)

【六合庄林场】

时下,走进六合庄林场,远观树影婆娑,近看林木茂密,穿梭林间,虫鸟齐鸣,枝叶沙沙作响,透出丝丝凉意。六合庄林场内丰富的植物层次及鲜明的季相变化,使得“春赏百花,夏沐浓荫,秋观红叶,冬披绿甲”的四季美景成为了六合庄林场的真实写照。

北京市六合庄林场位于大兴区北臧村镇,永定河与南六环交叉处左侧河堤内,东至永定河大堤坝下30米,现有林地面积约293公顷,森林覆盖率80.16%,森林蓄积量约1.8618万立方米,是首都南部平原地区最大的国有林场。

很难想象,半个多世纪前,这里还是茫茫沙地荒滩。六十余载春秋,六合庄林场建设者们“一代接着一代干”,用青春和汗水,让荒原变成了绿洲。由昔日荒滩变身茵茵绿洲,六合庄林场的“美丽嬗变”来之不易。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在大兴区境内全长54公里,历史上经常发生洪灾,曾造成大兴区60%的土地面积沙化,因持续干旱造成沙道生态退化,扬沙严重,在没有植树造林生态恢复前,永定河区域是北京五大风沙危害区之一,童谣里“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的美景已然不见。“黄沙堆成墙,抬脚能上房”则成为了当时周边村民的记忆。

1954年,北京市根据城市发展需要,恢复永定河的生态系统,并与津冀晋携手建设绿色生态河流廊道。1959年秋,六合庄林场建立,开始在六合庄永定河段进行造林绿化加固沙堤,营造生态保护林。然而,当时的永定河上游沙滩黄沙弥漫,狂风肆虐,砂质土壤蓄水能力极差,“一担水浇下去,不多时就没了影。”甚至还有寸草不生的“死沙地”。在这样的情况下,种树绝非易事。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为了绿化这片沙荒地,一代代林场干部职工艰苦创业,付出了辛勤汗水。铺地膜,引入“小美旱”杨树,打井、架线、敷设管道、引水浇灌幼苗,多种措施齐下,保证了树苗的成活。一代代林场建设者绿了荒滩白了头,接力“绿色梦想”,誓要实现“绿海锁黄沙”。

坚持将绿色传递,责任的力量穿透岁月。几十个春秋走过,经过几代林场人的勤劳耕耘、更新改造,昔日的荒沙滩披上了“绿装”,筑起了南北近4公里、4000多亩生态林,止住了昔日咆哮的狂沙,改变了周边生态环境质量,恢复了永定河畔森林生态系统,形成良好的动物栖息地,成为首都北京南部的一道绿色屏障。

如今,林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林区内部乔、灌、草品种约100余种,野生草本植物多达15个科属22种,形成了阔叶树为主,常绿乔木点缀,植物相互混交的复层群落结构,多样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物种,林场内发现鸟类十余种,一些野生动物也在林场频频“亮相”“安家”,奏响一曲万物和合共生的和谐欢歌。

作为首都南部平原地区最大的国有林场,六合庄林场的发展与全民义务植树运动蓬勃开展密不可分,这里的每一抹绿色都记录着广大干部群众挥锹扬锄,造林绿化的浪潮。在六合庄林场,广大干部群众接过“绿色接力棒”,让植树造林的行动代代传承。

六合庄林场每年接待国家部委、市区各级部门和社会群众6000余人次到此感受缤纷生态文化,参与各类义务植树尽责活动。每年春季来临前至5月植树季结束,六合庄林场用一场场精彩的尽责活动展示绿色魅力,践行生态文明建设。近两年,林场积极拓展互联网平台作用,开展“云浇水”“云植树”等线上活动,累计达到8.6万点击量。

从黄沙漫天到绿波荡漾,从地瘠土贫到层峦叠翠,大兴区的国有林场从沙荒地中崛起的绿色屏障正在无尽绿意中蓬勃生长……新的生命在绿海中不断孕育,新的力量在林场里生机勃发。接过“绿色接力棒”,林场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协奏曲”,让绿色不断延展,为首都园林绿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增光添彩。

走进大兴区的美丽林场:让“绿色接力棒”代代传递

让“绿色接力棒”代代传递,大兴区六合庄林场向绿而行不停歇。

走进大兴区的美丽林场:让“绿色接力棒”代代传递

(记者 李莲 )在大兴区,有两座在当地很有名气的国有林场。一座是大兴区林场,另一座叫六合庄林场。

大兴区林场建于1962年,至今已有六十年建场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为加快培育森林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陆续建立起来的一批国有生态公益型林场之一。其位于北京市西南部的永定河畔左堤路两侧,是永定河生态带的核心地带,地理位置重要,生态地位较高,在治理风沙危害、防止水土流失和涵养水源、提高生态、社会效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这里是“万里蓝天白云游,绿野滔滔无尽头”的壮阔林海。然而在发展之初,林场的各项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薄弱,极大地影响了林场的发展。

一草一木,染绿的不仅是脚下的这片土地,更凝聚了一种精神。林场人艰苦奋斗的干劲,造就了如今随风起伏的林海。为了让荒滩披新绿,一代又一代林场人把植树造林作为己任,完成了一场持续60年的“绿色坚守”。

绿色空间得到拓展的同时,生态承载力也得到提升,大兴区林场通过努力加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以现有林地为依托,依据生态原理,模拟自然群落的优势树种、伴生树种、林下植被配置树种,构建乔灌草、乔灌、灌草的群落结构,以人工促进近自然植物群落形成,进行近自然化设计;以增加绿地生物多样性和保持绿地系统稳定性为目标,进行具有自然植被特征生境的重建,为野生动物提供了一个优美的栖息环境,提高了地区生物多样性,生态效益逐渐发挥。显现出了国有林场生态公益性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现在林场森林质量显著提高、基础设施保障完备,完整的生态系统也逐步建立起来,生态实现了单一性到多样性的发展。”

(以上为大兴区林场)

【六合庄林场】

时下,走进六合庄林场,远观树影婆娑,近看林木茂密,穿梭林间,虫鸟齐鸣,枝叶沙沙作响,透出丝丝凉意。六合庄林场内丰富的植物层次及鲜明的季相变化,使得“春赏百花,夏沐浓荫,秋观红叶,冬披绿甲”的四季美景成为了六合庄林场的真实写照。

北京市六合庄林场位于大兴区北臧村镇,永定河与南六环交叉处左侧河堤内,东至永定河大堤坝下30米,现有林地面积约293公顷,森林覆盖率80.16%,森林蓄积量约1.8618万立方米,是首都南部平原地区最大的国有林场。

很难想象,半个多世纪前,这里还是茫茫沙地荒滩。六十余载春秋,六合庄林场建设者们“一代接着一代干”,用青春和汗水,让荒原变成了绿洲。由昔日荒滩变身茵茵绿洲,六合庄林场的“美丽嬗变”来之不易。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在大兴区境内全长54公里,历史上经常发生洪灾,曾造成大兴区60%的土地面积沙化,因持续干旱造成沙道生态退化,扬沙严重,在没有植树造林生态恢复前,永定河区域是北京五大风沙危害区之一,童谣里“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的美景已然不见。“黄沙堆成墙,抬脚能上房”则成为了当时周边村民的记忆。

1954年,北京市根据城市发展需要,恢复永定河的生态系统,并与津冀晋携手建设绿色生态河流廊道。1959年秋,六合庄林场建立,开始在六合庄永定河段进行造林绿化加固沙堤,营造生态保护林。然而,当时的永定河上游沙滩黄沙弥漫,狂风肆虐,砂质土壤蓄水能力极差,“一担水浇下去,不多时就没了影。”甚至还有寸草不生的“死沙地”。在这样的情况下,种树绝非易事。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为了绿化这片沙荒地,一代代林场干部职工艰苦创业,付出了辛勤汗水。铺地膜,引入“小美旱”杨树,打井、架线、敷设管道、引水浇灌幼苗,多种措施齐下,保证了树苗的成活。一代代林场建设者绿了荒滩白了头,接力“绿色梦想”,誓要实现“绿海锁黄沙”。

坚持将绿色传递,责任的力量穿透岁月。几十个春秋走过,经过几代林场人的勤劳耕耘、更新改造,昔日的荒沙滩披上了“绿装”,筑起了南北近4公里、4000多亩生态林,止住了昔日咆哮的狂沙,改变了周边生态环境质量,恢复了永定河畔森林生态系统,形成良好的动物栖息地,成为首都北京南部的一道绿色屏障。

如今,林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林区内部乔、灌、草品种约100余种,野生草本植物多达15个科属22种,形成了阔叶树为主,常绿乔木点缀,植物相互混交的复层群落结构,多样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物种,林场内发现鸟类十余种,一些野生动物也在林场频频“亮相”“安家”,奏响一曲万物和合共生的和谐欢歌。

作为首都南部平原地区最大的国有林场,六合庄林场的发展与全民义务植树运动蓬勃开展密不可分,这里的每一抹绿色都记录着广大干部群众挥锹扬锄,造林绿化的浪潮。在六合庄林场,广大干部群众接过“绿色接力棒”,让植树造林的行动代代传承。

六合庄林场每年接待国家部委、市区各级部门和社会群众6000余人次到此感受缤纷生态文化,参与各类义务植树尽责活动。每年春季来临前至5月植树季结束,六合庄林场用一场场精彩的尽责活动展示绿色魅力,践行生态文明建设。近两年,林场积极拓展互联网平台作用,开展“云浇水”“云植树”等线上活动,累计达到8.6万点击量。

从黄沙漫天到绿波荡漾,从地瘠土贫到层峦叠翠,大兴区的国有林场从沙荒地中崛起的绿色屏障正在无尽绿意中蓬勃生长……新的生命在绿海中不断孕育,新的力量在林场里生机勃发。接过“绿色接力棒”,林场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协奏曲”,让绿色不断延展,为首都园林绿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增光添彩。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