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深入打造非遗美食
本期主荐
——黄泥烧鸽子——
非遗技艺有讲究
鸽子张·家宴(大兴店)
店铺地址:清源西路65号
人均消费:150元/人
俗话说“一鸽胜九鸡”,鸽子作为食材,算是小众范围,不过它的美味一直在美食江湖里有一号。一个叫张可的小伙子,一门深入研究鸽子的烹饪方法, 19年过去了,他不仅自己研发出了8种鸽子的做法,开了4家门店,还获得了北京市房山区级鸽子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的称号,人称“鸽子张”。

张可
黄泥烧鸽子,是鸽子张的招牌,也是张可自己钻研的第一种鸽子做法。黄泥烧鸽子的起源具体时间已无从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八成和老百姓就地取材有关。传统做法是将腌制过的鸽子用荷叶包裹起来,然后把黄泥加上水,和成泥团,均匀涂抹在荷叶包裹的鸽子上,进行炭火烤制。张可琢磨的黄泥烧鸽子可以不用黄泥,也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在张可看来,烹饪技法千变万化,但基础是要有新鲜的食材,而且制作过程要干净卫生,这个不能糊弄。八两的鸽子用简单的调料揉搓,腌两个小时,然后用锡纸裹上。锡纸导热性好,还比传统的黄泥卫生,再用现代温度更稳定的烤箱,让鸽子在20分钟里快速成熟。鸽子在高温作用下,会快速释放出水分,而这些水分又被锡纸紧紧地包裹住,相当于鸽子是用自身散发的水分在锡纸内被蒸熟,这样半蒸半烤出来的鸽肉,肉质更加紧实,水分也更充盈。在多年的实践中,张可还研发了一种专门烤鸽子的炉子,可以高效高质的制作出外焦里嫩的烤鸽子。

张可还为黄泥烧鸽子研发了一种料汁,烤好的鸽子,外皮呈枣红色,油润明亮,鲜嫩又不失嚼劲,汁水丰盈,肉香、焦香、酱香完美融合,吃起来十分过瘾。张可用现代设备,还原了传统黄泥烤法的特点,这项技艺,在2023年被评为房山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年,张可已经研发出了八种鸽子的吃法,老味熏鸽、盐焗乳鸽等等,如今,他依旧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最新的做法是用老北京酱肉酱肘子的老汤炖鸽子,这就是酱香乳鸽。这几年,山东炒鸡的吃法在北京很流行,张可多次往返山东枣庄,把正宗的辣椒炒鸡的吃法带回了店里。山东枣庄的薄壳辣椒,枣庄当地专门用菜籽油熬制的炒鸡的油,直接生煸的技法,张可在北京完全复刻了地道的山东枣庄炒鸡。做好山东炒鸡,少不了酱油调味。张可选用的是老字号品牌六必居出品的利康酱油,采用优质脱脂大豆和小麦为原料,低盐固态发酵工艺并经过精心处理,是色香味体俱佳的纯酿造酱油产品。

本期掌门
——张可——
一门深入打造非遗美食
张可,是鸽子张家宴的味道掌门人,1984年出生在安徽阜阳,16岁时和哥哥来到北京打拼,在一家粤菜餐厅做学厨。当时,张可跟着一位老师傅学做粤菜名菜“脆皮乳鸽”。因为出身农村,年轻的张可希望能尽早在北京扎下根,他很勤奋,也很努力,每天除了睡觉,全部时间都在后厨,他用极短的时间,了解了鸽子的特点,熟悉了脆皮乳鸽的制作技法。2006年,张可自己在房山开了一个农家院,鸽子就是店里的主打菜,很快就创出了名堂,他在北京算有了自己的字号。

当时,张可就认准了一个理儿,自己这么多年,都在努力了解鸽子,研究鸽子,只要坚持住,好好做,即便小众,也一定能留住喜欢这口的食客。如今,张可当年那个想在北京扎根儿的目标早已实现,如今他又有了新的奋斗方向,他很庆幸当年自己对做鸽子这件事的坚持,他希望能把这个小众食材,做出更多新的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