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画鼻烟壶,作为鼻烟壶品类中的一个特殊品种,俗称“内画壶”。其中,琉璃逐渐成为制作内画鼻烟壶的主要质料,并形成了四大流派,尤以北京和山东画派为主,即京派和鲁派。从某种意义上讲,鲁派内画鼻烟壶的形成与发展成为内画鼻烟壶艺术进行现代创作与探索的中坚力量。在保护、挖掘、发扬中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鲁派内画鼻烟壶从历史文化、民间工艺和地域风貌中汲取营养,在不断发展中融合创新。
内画鼻烟壶,作为鼻烟壶品类中的一个特殊品种,俗称“内画壶”。其中,琉璃逐渐成为制作内画鼻烟壶的主要质料,并形成了四大流派,尤以北京和山东画派为主,即京派和鲁派。从某种意义上讲,鲁派内画鼻烟壶的形成与发展成为内画鼻烟壶艺术进行现代创作与探索的中坚力量。在保护、挖掘、发扬中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鲁派内画鼻烟壶从历史文化、民间工艺和地域风貌中汲取营养,在不断发展中融合创新。
一、鲁派内画鼻烟壶的溯源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中,其实直至明末清初才有吸闻鼻烟的记载,而把鼻烟壶当作把玩享乐的物件更是有清一代才兴起的娱乐项目。清末赵之谦所著《勇庐闲诘》中记载:“自意大里亚通中国。中国始尚鼻烟。”①明末清初,随着鼻烟的传入流行,鼻烟壶应运而生。内画,则指的是在琉璃等透明材料制成的鼻烟壶内部进行创作的绘画艺术。
纵观中西文化的交流历史,最早记录内画鼻烟壶的年代是在19世纪约翰·弗朗西斯·戴维斯的《中国:帝国及其居民的概述》中:“中国人无人不佩戴鼻烟壶,鼻烟壶多为圆形,不足两英寸高,瓶盖与烟勺相连,烟勺类似于辛辣胡椒所用小勺……这些鼻烟壶或者瓷质的,或者是由于浮雕效果的各色玻璃制成的,或者是由于浮雕效果的各色玻璃制成的,或者是内侧写字和绘画,其方法不易瞽测。”②其中,“内侧写字和绘画”的鼻烟壶当是指内画鼻烟壶。
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只有北京和山东两个内画流派,即京派和鲁派。随后由于内画技艺的不断发展和传播,先后形成了冀派和粤派。至此,内画鼻烟壶形成了京、鲁、冀、粤为代表的四大流派,并以其独有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
鲁派内画鼻烟壶是在清光绪十六年(1890),山东博山商人王凤浩游历北京时,把内画技艺带回博山,毕荣九得知后从王凤浩那里习得此技艺,并钻研学习,最终形成能够利用釉彩,在鼻烟壶的内壁上进行作画,呈现出内画鼻烟壶的瓷釉画。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的《中国:亲身旅行的成果和以为根据的研究》也提到在山东见过内画鼻烟壶,这也为鲁派内画鼻烟壶之后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史料记载。
作为内画鼻烟壶四大派系中的主要派系之一,鲁派内画鼻烟壶以工艺精巧、造型别致、题材丰富,融合雕刻、绘画、书法于方寸之间,多年来被视为艺术珍品,亦称中华传统技艺之一绝。
二、鲁派内画鼻烟壶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艺术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持续调整,内画鼻烟壶作为一个新兴的收藏板块逐渐受到关注,而鲁派内画鼻烟壶又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艺术市场中获得了自己独特的地位。
1981年,鲁派内画鼻烟壶大师张广庆的作品《梁山聚义》在西德科隆博览会上以一万马克售出,率先打开了鲁派内画鼻烟壶的现代国际艺术市场。2009年,其另一件内画作品《古城会》在北京举行的艺术品春季拍卖会上以22万元成交。紧接着在2010年,其内画鼻烟壶作品《竹林七贤》在北京翰海秋季拍卖会上拍出了110万元的高价……由此不难看出,鲁派内画鼻烟壶的市场呈现出走好趋势。
但与此同时,由于从业人员的不断流失,让如今的鲁派内画鼻烟壶陷入了“冰火两重天”的尴尬处境。对此,高级工艺美术师李琰③的诸多观点进一步证实了问题存在的严重性。
鲁派内画鼻烟壶的现代发展相较冀派在师承体系上相对完整而言,是出现过断层阶段的。“冀派”内画鼻烟壶的创始者王习三是京派叶仲三之子叶晓峰、叶奉祺的第一位外姓子弟,王习三在其子的协助下创办了“王习三工艺美术中等专业学校”“中国内画艺术之乡展览馆”,这提升了冀派内画的艺术水准和影响力;培养王习三传人,如“80后”女孩、河北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张禾等,更推动了冀派内画鼻烟壶的现代发展。
而从毕荣九习得发展起来的鲁派内画鼻烟壶,更趋于民间艺术的表现,各种小作坊争相迸发趋于市场化,导致无法形成像冀派拥有明确师承关系的发展轨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鲁派内画鼻烟壶的发展。
但较为庆幸的是,鲁派内画鼻烟壶第三代传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广庆于1992年在山东淄博成立了我国第一所内画艺术研究院,使内画艺术走向教育与研究、技巧与理论相结合的新阶段。

内画鼻烟壶《竹林七贤图》毕荣九作
然而,张广庆内画艺术研究院属于自收自支的单位,并不对外招生学员;加之现在的年轻人对于鲁派内画鼻烟壶的认知不足,使得学员的招生乏人问津。根据《鲁派内画鼻烟壶发展现状与传承保护》调查数据显示,83.64%的人对鲁派内画鼻烟壶完全不了解,这是其现在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
再根据《鲁派内画鼻烟壶发展现状与传承保护》调查中关于品鉴、购买鲁派内画鼻烟壶的情况数据显示,67.27%人会更看重内画鼻烟壶的器型样式、内画图案,56.36%的人会看重内画鼻烟壶的坯料材质,仅有29.09%的人会看重名人效应。在艺术多元化格局下的今天,人们对于鲁派内画鼻烟壶的欣赏更趋向实用艺术的考量,而其表现出的形式陈旧单一、缺乏艺术创新性等问题,无疑成为鲁派内画鼻烟壶现在所面临的又一严峻形势。
三、鲁派内画鼻烟壶的传承与保护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相较过去在诸多方面已然发生了巨大改变。为此,鲁派内画鼻烟壶因不再被人们生活所必须、所认同,而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如何传承与保护鲁派内画鼻烟壶,成为青年一代的责任与使命。
为了更好地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务院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2008年6月7日,“内画(北京内画鼻烟壶)”经国务院批准,原文化部确定将其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13年,鲁派内画被山东省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4年11月,鲁派内画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与此同时,张广庆内画艺术研究院成为国家级非遗鲁派内画的保护单位。
对于鲁派内画鼻烟壶的传承与保护,不能仅通过国家的政策、相关非遗的认定以及对单位的保护来开展,而是要让鲁派内画鼻烟壶在今天拥有源源不断的艺术影响力。
2022年,第十四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暨首届“山东手造”精品展的举行,呈现出“山东手造”的璀璨工美、匠心品质。在展会现场举办的“多彩非遗·魅力传承”2022山东省工艺美术行业(琉璃技艺)技能大赛,向观众现场展示了“内画”这门传统且独特的技艺,其散发出迷人的活力吸引了诸多观众的驻足观看。现任张广庆内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张路华研发的“炫彩琉璃内画瓶”,集“鲁派内画”“琉璃烧制技艺”两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于一体,不但展现了琉璃的瑰丽多彩、自然写意,更展现出了内画的新奇构思、高雅格调、精湛技艺和无限创意,达到了载体与意境的完美结合。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否有利于推动鲁派内画鼻烟壶的传承与保护,虽然还需要时间的验证,但已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结 语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鲁派内画鼻烟壶的传承与保护,任重而道远。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了解鲁派内画鼻烟壶,培养当代年轻人对它的学习兴趣。其次,在内画艺术的表现上要与当代艺术相融合,创新艺术表现形式;结合新时代潮流,开发新的题材。再次,要联系当代生活,拓宽艺术市场,从而吸引更多新青年的目光,推动鲁派内画鼻烟壶以更强有力的生命力蓬勃地发展下去。
转自:艺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