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要当医生》节目,我们讲的是高血压,观众反响很热烈。这一次,我们要谈的是心血管内科另一种很多见的疾病——冠心病。我们最近经常看到心梗猝死发生,很多人还是非常年轻的朋友,作为常见的猝死原因,冠心病为什么能够遍地开花的威胁到我们的生命?我们应该如何规避冠心病的几个危险地区?
上一期《我要当医生》节目,我们讲的是高血压,观众反响很热烈。这一次,我们要谈的是心血管内科另一种很多见的疾病——冠心病。我们最近经常看到心梗猝死发生,很多人还是非常年轻的朋友,作为常见的猝死原因,冠心病为什么能够遍地开花的威胁到我们的生命?我们应该如何规避冠心病的几个危险地区?本期节目我们再次请来两位心内科专家继续做客演播室,他们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 李建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莫敏。
▲《我要当医生》本期话题精彩抢先看
心绞痛是哪种“痛”?

图片来源:网络
心绞痛是冠心病中常见的类型。看到“绞痛”,我们往往会联想到内脏痉挛,仿佛有东西在“拧”一样的疼痛。但其实心绞痛的疼痛,并不是“拧”着疼,而是闷痛,有闷塞的感觉。
心绞痛常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感,憋闷感,窒息感疼痛,但也可能表现为后背紧缩感,或有向左肩甚至下颌放射的疼痛,因此有一部分患者可能会因为腹痛、牙痛等症状首先找消化科或口腔科就诊。
所以心绞痛出现的时候,可能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绞痛”。当胸部出现压榨性疼痛、憋闷感,或上腹部、肩背不适感、与龋坏程度不相符的牙痛时,我们要警惕,这可能是心绞痛。
引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图片来源:网络
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很多,除了年龄、遗传因素等不可控因素外,还有一些因素,只要我们积极防控,是可以有效帮助防治冠心病的。
1.高血压:高血压对血管壁的破坏可导致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冠心病患者要争取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2.糖尿病:可以引起血管损害,导致动脉硬化,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发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
3.血脂异常:高血脂往往是血管内斑块形成的基础。
4.肥胖: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时,心脏发病的危险性会增加1倍。
5.吸烟:会引起血管痉挛、血液粘滞,冠心病患者要下决心戒烟。
6.缺乏运动: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有氧运动有益于降低发生冠心病的风险。
冠心病会在脸上“挂相”?

图片来源:网络
1973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首次报道了“耳褶心征”,作者Frank观察到有耳垂皱褶的受试者20人中,19人存在一个或多个心血管危险因素,耳垂褶皱和冠心病之间可能有一定联系,因此耳褶心征也称为Frank征。但是迄今为止,并没有权威的临床实验能够给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耳垂褶皱和冠心病之间的强相关性。
黄色瘤是发生在皮肤或肌腱部位的黄色或橙黄色斑丘疹或结节。它是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诊断条件之一,而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有研究显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20倍。
这些出现在面部的特征很容易观察到,但仅凭这些体征来判断冠心病,灵敏度和特异度较低,容易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不过当身体出现这类表现的时候,应该引起重视,及时排查,尽早发现和治疗。
冠心病患者家中应该常备哪些药?
出现心脏问题的时候该怎么办?
如何才能预防冠心病?
敬请关注1月9早8:00
北京卫视《我要当医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 李建平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莫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