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千年前就有春晚 古代腊祭这样办_北京时间

三四千年前就有春晚 古代腊祭这样办

卯兔追冬去,辰龙报春来。后天就是除夕了,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除了贴春联、吃团圆饭外,还有一项乐事就是和家人一起看春晚。春晚这个词很现代,但实际上,类似的传统风俗在中国历史上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从古时的“腊祭”到今天的“春晚”,不变的是华夏儿女欢聚一堂喜迎新春的美好心愿。

三四千年前就有春晚 古代腊祭这样办

卯兔追冬去,辰龙报春来。后天就是除夕了,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除了贴春联、吃团圆饭外,还有一项乐事就是和家人一起看春晚。春晚这个词很现代,但实际上,类似的传统风俗在中国历史上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从古时的“腊祭”到今天的“春晚”,不变的是华夏儿女欢聚一堂喜迎新春的美好心愿。

古代民众在过节时进行庆祝。

夏朝时“春晚”已有雏形

古画中的腊祭仪式。

  我国春节的历史由来已久。汉代的《尔雅·释天》中就有记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意思是春节在夏朝叫岁,在商朝叫祀,在周朝叫年,在唐尧和虞舜时代叫载。后来还有岁首、元旦、元日、元正、新正等叫法,1914年才改称为“春节”。

  有学者认为,我国春节的民俗来源于虞舜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腊祭”。古代先民以阴阳五行为图式来理解世界,一年四季都被编入阴阳二气的消长与五行的生克动态变化之中。岁末年初,不仅是阳气微弱、阴气高扬的时节,也是新旧交替、孕育新生的过渡阶段。由于先民们认为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可能延迟或阻滞时季变化,所以试图凭借脸涂朱砂、鸟翼着装、唱跳相伴的“腊祭”仪式安稳通过这一特殊时空“阈限”,重新回到正常的自然与社会秩序之中,迎来风调雨顺的新一年。这便是“春晚”的雏形。

  到了周朝,虽然各国的历法有别,但腊祭的习俗都得到了延续。腊祭主要是为了感谢百神上一年的赐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也为了祈求除疫祛灾。

  春秋战国时期的腊祭,人们除了用猎来的动物和种植的粮食祭奠诸神,还会有文艺表演,但形式比较单调,以吹吹打打为主,名曰“演春”。之后,“演春”一直在民间流传。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偷桃》中就曾写道:“童时赴郡试,值春节。旧例,先一日,各行商贾,彩楼鼓吹赴藩司,名曰‘演春’。”直到今天,立春前后,我国有些地方还有“演春”的民俗,只不过含义与形式已大不相同。

  腊祭在先秦时期的民众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西汉时期的《礼记·杂记下》中,有这样一段孔子和弟子子贡的对话:“子贡观于蜡(腊),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意思是子贡观看腊祭,孔子问他感受到大家的欢乐了吗?子贡回答:“整个国家的人都在狂欢,但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么高兴。”“一国之人皆若狂”的景象,体现了人们当时激动、欢欣的盛况,也显示了腊祭对于民众的重要。

  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秋冬纪》有云:“前岁一日,击鼓驱疫疠之鬼,谓之逐除,亦称傩。”意为先民们相信在一年的最后一日击鼓驱鬼逐邪,来年才可以祛病消灾,这个仪式就叫做“傩”。有学者因此认为,傩是腊祭的准备活动。

  汉代将“大傩”定为官方礼仪,时间在春节前一天,朝廷举行的傩仪规模浩大,选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的童子一百二十个,头裹红色头巾,手拿长柄摇鼓;负责驱鬼的方相氏戴着面具、执戈扬盾;还有十二个人身披毛皮,扮成头上有角的神兽,预备在宫廷之中,驱逐恶鬼。时辰一到,朝臣皆头裹红巾,在殿阶守卫。皇帝驾幸前殿,有人宣布开始后,童子高唱“十二神灵”之歌,请十二神驱除鬼魅、凶邪、恶兽、蛊毒,方相氏与十二神兽舞蹈、喧呼,在宫廷遍地搜寻三遍,持炬火,送疫出端门。然后,在门上设桃木偶等,以作避邪的门禁。这个“设桃木偶”的风俗就是宋代宰相王安石所作“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提到的“换桃符”,现在演变为贴春联。

  自汉武帝开始,为庆贺新年,宫廷还举办“联欢会”,节目形式当然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多彩,主要以杂耍或者杂技为主,包括走绳、藏人幻术等节目,堪称杂技版“春晚”。

  唐朝“春晚”舞马令人称奇

  隋唐时期,中国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对外国文化也是兼收并蓄,此时的春节也由原来的祭祀祈福为主,渐渐变成了娱乐的节日。新春守岁最早便始于隋唐皇宫,这从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句中可见一斑:“消息东郊木帝回,宫中行乐有新梅。沈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作寿杯。遥望露盘疑是月,远闻鼍(音tuó)鼓惊欲雷。”诗里描述的正是宫廷守岁的盛况:新年的消息传来,东郊的木梅花开放,宫中进行着新的娱乐活动。沉香在庭院里燃烧,琼浆玉液装满了寿杯。远远望去,露盘上的月亮仿佛存在,远处传来的鼓声,宛如惊雷。

  唐朝春节放假7天,宫廷除夕有大筵,通宵达旦,重臣、亲属均需陪伴皇帝“入阁守岁”。宴席共持续十多个小时,歌舞表演内容丰富:有优人表演的滑稽节目,还有以相扑、角抵为代表的竞技节目,此外更有吞火杂技、耍刀功夫以及驯兽、舞狮、口技等。最让人称奇的是“舞马”——高头大马会按着音乐的节奏起舞,口衔酒杯,半跪送至客人桌前,最多时百匹马同时表演,活蹦乱跳的马儿在宫廷里犹如乖乖听话的宠物。唐玄宗时,大年初一还会让走索艺人到宫外表演,引来百姓围观。

  不仅宫廷,民间各地的除夕夜也非常热闹,唐朝初期的张说写过一首《岳州守岁》:“除夜清樽满,寒庭燎火多。舞衣连臂拂,醉坐合声歌。”诗里描绘的就是他任岳州刺史时,当地人们春节守岁时醉舞酣歌、辞旧迎新的欢乐盛况。

  宋朝时,“春晚”进一步从宫廷贵族的娱乐,变成了老百姓一年一度的盛会。根据宋朝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的记载,“元正”也就是春节这天,皇帝除了接受万邦朝贺,到了晚上会在庆瑞殿办晚宴,放烟花、赏灯、看“联欢晚会”,联欢晚会的规格和正月十五那天一样。

  那正月十五的联欢晚会什么样?《武林旧事》在“元夕(正月十五)”中也有记载:正月十五晚九点左右,皇帝驾临宣德门,乘着小轿出来赏花灯,然后登上宣德门城楼,观赏联欢晚会。宣德门楼下早已搭好一个大露台,各类艺人在露台上表演文娱节目,百姓们都在露台下观看,皇帝在城楼上观看,同享晚会带来的欢乐。晚会的节目形式有“说唱艺术”唱赚、“脱口秀”说浑话、相扑竞技赛、光影表演弄影戏、舞蹈表演、傀儡戏、杂技、魔术、弄虫蚁等。弄虫蚁是宋代风行的一种训练虫蚁的技艺:艺人摆出一个水缸,以敲小铜锣为信号,“凡龟、鳖、鳅鱼皆以名呼之,即浮水面,戴戏具而舞,舞罢皆沉”,颇为神奇。可惜宋代之后此技就失传了。

  到了明朝,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除了看节目、放烟花,还出现了“看戏”。根据明朝李乐撰写的《见闻杂记》记载,每年春节前夕,戏班成了“香饽饽”,就连大户人家请戏班唱堂会都得提前两个月预订。

唐代的宫廷庆典表演节目“舞马”。

  清朝“春晚节目单”很丰富

  清朝时,宫廷“春晚”已颇具现代元素:歌舞、大合唱、表演唱、相声、硬气功表演、小品等,其间还穿插宣读海内外各界发来的贺电和现场“采访”。2019年故宫对养心殿进行修缮保护时,修复工匠在透风与柱根空隙间发现有细卷状纸张堆砌,取出后发现其质地绵软,颜色泛黄,字迹基本清晰。其联首处书:“乾隆二十四年十一月十九日造办处呈”“重华宫承应”字样,券内首行注明:“十二月三十日”及“升平除岁、福寿迎年、看状、下海”等19出曲目名单及演职人员名单,经考证,这是乾隆时期的“春节联欢会节目单”。

  现存清朝史料中最早且最为完整的新春期间演戏安排记录,是道光年间的《恩赏日记档》。它详细记载了正月初一当天宫廷内的演戏安排,甚至细化至具体时刻。以乾隆时期的某年正月初一为例,早膳时分,承应的是《喜朝五位》《三元入觐》《扫花》;早膳过后,乾隆帝驾幸乾清宫受贺;八点一刻,驾还重华宫,接演《三醉》《敬德钓鱼》;八点四十五分,乾隆帝驾幸外庙拜佛;十点一刻,皇后等入重华宫后,戏台开始上演《钓鱼》;待驾还重华宫,接唱《十字坡》;午间时分,乾隆帝驾幸太和殿,承应的是《宫花报喜》《椒花献颂》;用膳过后,驾还重华宫,戏台接唱《瞎子逛灯》《岩谷新春》;直至下午两点半,戏台才方得歇息。管弦、戏腔、锣鼓声声,久久萦绕在宫廷之内,着实让乾隆帝过足了“戏瘾”。

  清末还产生了一种“应节戏”。所谓应节戏,就是在传统佳节期间,上演与之相关的神话传统剧目或吉祥剧目,应景又包含纳福呈祥、喜乐团圆之意。那时逢新春佳节,清代的宫廷就会诏民间戏班、内廷供奉和升平署,与慈禧太后的本宫戏班上演福、寿、富、禄大吉大利的应节戏。大年初一清晨,承应皇差的内廷供奉们身着便装,戴红缨帽,腰间带火印字的腰牌,从西苑门进入宁寿宫演出。据记载,宫廷春节的应节戏有两种,一种是宫廷秘本戏,如《喜朝五位》等;另一种是吉祥戏,如《安天会》《满床笏》《青石山》等。春节的赏赐比平日丰厚,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正月初一,四喜班在宫中演出了三出戏,共得赏银430两,其中身为内廷供奉的孙菊仙得赏银最多,为22两。直到现在,春节期间京剧的应节戏都非常兴盛。

  新中国的春晚飨宴

  新中国成立后,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新春晚会诞生了。除夕之夜,全国人民都可以享受到由数千年“文化基因”调配的视觉与文化飨宴——春晚。

  新中国最早的春晚,可追溯到1956年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纪录片《春节大联欢》,涵盖戏曲、相声、歌舞等多种节目,钱学森、老舍、梅兰芳等“大师云集”,晚会节目通过广播向全国播放。

  1958年,中国首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诞生,其后几年春节播出的《笑的晚会》深受欢迎。1979年的《迎新春文艺晚会》,开创性地将香槟、交谊舞、斗牛舞等多个“洋气”的创意融合在一起。

  1983年除夕夜,第一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正式拉开序幕,此后的春晚迎来了发展高潮。第一代小品王陈佩斯和朱时茂一碗接一碗吃面条的滑稽喜感,相声大师马季在舞台上四处吆喝“宇宙牌香烟”的讽刺幽默等经典,至今都是难以超越的巅峰。近年来,央视春晚上的《只此青绿》、北京卫视春晚上的《活过一百岁》、河南卫视春晚上的《唐宫夜宴》等节目纷纷“破圈”,不断带给人们新的惊喜。

  龙年春节将至,今年央视和各地电视台都将奉献给人们精心制作的春晚“年夜饭”。其中,作为首都重要的春节文化品牌,北京广播电视台春晚将以“我的春天,看我的”为主题,为观众创新举办一场春晚现场版的“新春大庙会”。不同形式的春晚,将让人们在“和与乐”的喜庆团圆中欢度新春佳节。

  走向世界

  绽放海外的“中华春节”

  新春团圆、喜迎庆贺,是每个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习惯与仪式,也是远离家乡的海外华人的精神支柱。如今,在一代代华人的实践与推动下,中华民族的春节习俗正以昂扬的姿态走向世界,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人们接受并积极参与其中,国外春节的年味儿也越来越足。

  “春节”在海外扎根

  1895年8月,我国第一批移民抵达加拿大。1896年2月14日,纽芬兰地方媒体《每日新闻》报道了华人到来后的第一个春节。其中写道:“高华新街的天朝人在本周三举行了一次特别的庆祝活动。他们采用的庆祝方式与我们不同,十分喧闹,吸引了很多人在他们的店铺周围观望。洗衣店内灯火通明,还燃放了烟火。”“中华春节”的到来,着实激起了当地人的好奇之心。春节习俗也随之扎下了根。

  随着海外华人社会地位的提升,“中华春节”也日渐被世界人民接纳,甚至成为了联合国假日以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官方节日。至此,“春节”的根系已十分粗壮。

春节临近,旧金山唐人街上挂满红色的中国灯笼。

  海外春节倍儿有“仪式感”

  每逢新春,世界各地的春节仪式便相继拉开帷幕。

  纽约帝国大厦已经连续23年点亮“中国红”:1327只彩灯一改往日红、白、蓝三色,亮起了华裔所喜爱的红、金二色,以庆贺中国的农历新年。纽约曼哈顿唐人街的“新年花车游行”也很令人期待,去年的农历新年,花车游行吸引了约十万民众夹道观赏。而今年1月28日,在柏林及勃兰登堡地区,近千名中国留德学生学者欢聚一堂,提前庆贺甲辰龙年的到来。晚会现场民乐、脱口秀等各类节目精彩纷呈,海外游子也有了独属于他们的异乡“春晚”。

  中华文化的贺岁“特产”

  风靡海外的舞龙舞狮、灯笼、剪纸、中国结等,是春节时华人捎去的“中国特产”。特别的拜年仪式,也是海外华人过春节的重要一环。新加坡的华人在走亲访友拜年时,都会带着一个装有两个芦柑的精致纸袋作贺年礼,象征“大吉大利”“好事成双”。在马来西亚,高高悬挂的“Gong Xi Fa Cai”(恭喜发财)布满街道,张灯结彩的庙会、灯会接连不断。

  春节期间,加拿大的唐人街人头攒动,中式餐厅鳞次栉比,正宗味道的中华美食在此集中供应。而在泰国,中国红随处可见:红对联、红灯笼、中国结……春节,已经成为普天同庆的欢乐佳节。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唐樱侨

三四千年前就有春晚 古代腊祭这样办

卯兔追冬去,辰龙报春来。后天就是除夕了,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除了贴春联、吃团圆饭外,还有一项乐事就是和家人一起看春晚。春晚这个词很现代,但实际上,类似的传统风俗在中国历史上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从古时的“腊祭”到今天的“春晚”,不变的是华夏儿女欢聚一堂喜迎新春的美好心愿。

三四千年前就有春晚 古代腊祭这样办

卯兔追冬去,辰龙报春来。后天就是除夕了,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除了贴春联、吃团圆饭外,还有一项乐事就是和家人一起看春晚。春晚这个词很现代,但实际上,类似的传统风俗在中国历史上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从古时的“腊祭”到今天的“春晚”,不变的是华夏儿女欢聚一堂喜迎新春的美好心愿。

古代民众在过节时进行庆祝。

夏朝时“春晚”已有雏形

古画中的腊祭仪式。

  我国春节的历史由来已久。汉代的《尔雅·释天》中就有记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意思是春节在夏朝叫岁,在商朝叫祀,在周朝叫年,在唐尧和虞舜时代叫载。后来还有岁首、元旦、元日、元正、新正等叫法,1914年才改称为“春节”。

  有学者认为,我国春节的民俗来源于虞舜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腊祭”。古代先民以阴阳五行为图式来理解世界,一年四季都被编入阴阳二气的消长与五行的生克动态变化之中。岁末年初,不仅是阳气微弱、阴气高扬的时节,也是新旧交替、孕育新生的过渡阶段。由于先民们认为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可能延迟或阻滞时季变化,所以试图凭借脸涂朱砂、鸟翼着装、唱跳相伴的“腊祭”仪式安稳通过这一特殊时空“阈限”,重新回到正常的自然与社会秩序之中,迎来风调雨顺的新一年。这便是“春晚”的雏形。

  到了周朝,虽然各国的历法有别,但腊祭的习俗都得到了延续。腊祭主要是为了感谢百神上一年的赐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也为了祈求除疫祛灾。

  春秋战国时期的腊祭,人们除了用猎来的动物和种植的粮食祭奠诸神,还会有文艺表演,但形式比较单调,以吹吹打打为主,名曰“演春”。之后,“演春”一直在民间流传。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偷桃》中就曾写道:“童时赴郡试,值春节。旧例,先一日,各行商贾,彩楼鼓吹赴藩司,名曰‘演春’。”直到今天,立春前后,我国有些地方还有“演春”的民俗,只不过含义与形式已大不相同。

  腊祭在先秦时期的民众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西汉时期的《礼记·杂记下》中,有这样一段孔子和弟子子贡的对话:“子贡观于蜡(腊),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意思是子贡观看腊祭,孔子问他感受到大家的欢乐了吗?子贡回答:“整个国家的人都在狂欢,但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么高兴。”“一国之人皆若狂”的景象,体现了人们当时激动、欢欣的盛况,也显示了腊祭对于民众的重要。

  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秋冬纪》有云:“前岁一日,击鼓驱疫疠之鬼,谓之逐除,亦称傩。”意为先民们相信在一年的最后一日击鼓驱鬼逐邪,来年才可以祛病消灾,这个仪式就叫做“傩”。有学者因此认为,傩是腊祭的准备活动。

  汉代将“大傩”定为官方礼仪,时间在春节前一天,朝廷举行的傩仪规模浩大,选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的童子一百二十个,头裹红色头巾,手拿长柄摇鼓;负责驱鬼的方相氏戴着面具、执戈扬盾;还有十二个人身披毛皮,扮成头上有角的神兽,预备在宫廷之中,驱逐恶鬼。时辰一到,朝臣皆头裹红巾,在殿阶守卫。皇帝驾幸前殿,有人宣布开始后,童子高唱“十二神灵”之歌,请十二神驱除鬼魅、凶邪、恶兽、蛊毒,方相氏与十二神兽舞蹈、喧呼,在宫廷遍地搜寻三遍,持炬火,送疫出端门。然后,在门上设桃木偶等,以作避邪的门禁。这个“设桃木偶”的风俗就是宋代宰相王安石所作“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提到的“换桃符”,现在演变为贴春联。

  自汉武帝开始,为庆贺新年,宫廷还举办“联欢会”,节目形式当然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多彩,主要以杂耍或者杂技为主,包括走绳、藏人幻术等节目,堪称杂技版“春晚”。

  唐朝“春晚”舞马令人称奇

  隋唐时期,中国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对外国文化也是兼收并蓄,此时的春节也由原来的祭祀祈福为主,渐渐变成了娱乐的节日。新春守岁最早便始于隋唐皇宫,这从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句中可见一斑:“消息东郊木帝回,宫中行乐有新梅。沈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作寿杯。遥望露盘疑是月,远闻鼍(音tuó)鼓惊欲雷。”诗里描述的正是宫廷守岁的盛况:新年的消息传来,东郊的木梅花开放,宫中进行着新的娱乐活动。沉香在庭院里燃烧,琼浆玉液装满了寿杯。远远望去,露盘上的月亮仿佛存在,远处传来的鼓声,宛如惊雷。

  唐朝春节放假7天,宫廷除夕有大筵,通宵达旦,重臣、亲属均需陪伴皇帝“入阁守岁”。宴席共持续十多个小时,歌舞表演内容丰富:有优人表演的滑稽节目,还有以相扑、角抵为代表的竞技节目,此外更有吞火杂技、耍刀功夫以及驯兽、舞狮、口技等。最让人称奇的是“舞马”——高头大马会按着音乐的节奏起舞,口衔酒杯,半跪送至客人桌前,最多时百匹马同时表演,活蹦乱跳的马儿在宫廷里犹如乖乖听话的宠物。唐玄宗时,大年初一还会让走索艺人到宫外表演,引来百姓围观。

  不仅宫廷,民间各地的除夕夜也非常热闹,唐朝初期的张说写过一首《岳州守岁》:“除夜清樽满,寒庭燎火多。舞衣连臂拂,醉坐合声歌。”诗里描绘的就是他任岳州刺史时,当地人们春节守岁时醉舞酣歌、辞旧迎新的欢乐盛况。

  宋朝时,“春晚”进一步从宫廷贵族的娱乐,变成了老百姓一年一度的盛会。根据宋朝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的记载,“元正”也就是春节这天,皇帝除了接受万邦朝贺,到了晚上会在庆瑞殿办晚宴,放烟花、赏灯、看“联欢晚会”,联欢晚会的规格和正月十五那天一样。

  那正月十五的联欢晚会什么样?《武林旧事》在“元夕(正月十五)”中也有记载:正月十五晚九点左右,皇帝驾临宣德门,乘着小轿出来赏花灯,然后登上宣德门城楼,观赏联欢晚会。宣德门楼下早已搭好一个大露台,各类艺人在露台上表演文娱节目,百姓们都在露台下观看,皇帝在城楼上观看,同享晚会带来的欢乐。晚会的节目形式有“说唱艺术”唱赚、“脱口秀”说浑话、相扑竞技赛、光影表演弄影戏、舞蹈表演、傀儡戏、杂技、魔术、弄虫蚁等。弄虫蚁是宋代风行的一种训练虫蚁的技艺:艺人摆出一个水缸,以敲小铜锣为信号,“凡龟、鳖、鳅鱼皆以名呼之,即浮水面,戴戏具而舞,舞罢皆沉”,颇为神奇。可惜宋代之后此技就失传了。

  到了明朝,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除了看节目、放烟花,还出现了“看戏”。根据明朝李乐撰写的《见闻杂记》记载,每年春节前夕,戏班成了“香饽饽”,就连大户人家请戏班唱堂会都得提前两个月预订。

唐代的宫廷庆典表演节目“舞马”。

  清朝“春晚节目单”很丰富

  清朝时,宫廷“春晚”已颇具现代元素:歌舞、大合唱、表演唱、相声、硬气功表演、小品等,其间还穿插宣读海内外各界发来的贺电和现场“采访”。2019年故宫对养心殿进行修缮保护时,修复工匠在透风与柱根空隙间发现有细卷状纸张堆砌,取出后发现其质地绵软,颜色泛黄,字迹基本清晰。其联首处书:“乾隆二十四年十一月十九日造办处呈”“重华宫承应”字样,券内首行注明:“十二月三十日”及“升平除岁、福寿迎年、看状、下海”等19出曲目名单及演职人员名单,经考证,这是乾隆时期的“春节联欢会节目单”。

  现存清朝史料中最早且最为完整的新春期间演戏安排记录,是道光年间的《恩赏日记档》。它详细记载了正月初一当天宫廷内的演戏安排,甚至细化至具体时刻。以乾隆时期的某年正月初一为例,早膳时分,承应的是《喜朝五位》《三元入觐》《扫花》;早膳过后,乾隆帝驾幸乾清宫受贺;八点一刻,驾还重华宫,接演《三醉》《敬德钓鱼》;八点四十五分,乾隆帝驾幸外庙拜佛;十点一刻,皇后等入重华宫后,戏台开始上演《钓鱼》;待驾还重华宫,接唱《十字坡》;午间时分,乾隆帝驾幸太和殿,承应的是《宫花报喜》《椒花献颂》;用膳过后,驾还重华宫,戏台接唱《瞎子逛灯》《岩谷新春》;直至下午两点半,戏台才方得歇息。管弦、戏腔、锣鼓声声,久久萦绕在宫廷之内,着实让乾隆帝过足了“戏瘾”。

  清末还产生了一种“应节戏”。所谓应节戏,就是在传统佳节期间,上演与之相关的神话传统剧目或吉祥剧目,应景又包含纳福呈祥、喜乐团圆之意。那时逢新春佳节,清代的宫廷就会诏民间戏班、内廷供奉和升平署,与慈禧太后的本宫戏班上演福、寿、富、禄大吉大利的应节戏。大年初一清晨,承应皇差的内廷供奉们身着便装,戴红缨帽,腰间带火印字的腰牌,从西苑门进入宁寿宫演出。据记载,宫廷春节的应节戏有两种,一种是宫廷秘本戏,如《喜朝五位》等;另一种是吉祥戏,如《安天会》《满床笏》《青石山》等。春节的赏赐比平日丰厚,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正月初一,四喜班在宫中演出了三出戏,共得赏银430两,其中身为内廷供奉的孙菊仙得赏银最多,为22两。直到现在,春节期间京剧的应节戏都非常兴盛。

  新中国的春晚飨宴

  新中国成立后,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新春晚会诞生了。除夕之夜,全国人民都可以享受到由数千年“文化基因”调配的视觉与文化飨宴——春晚。

  新中国最早的春晚,可追溯到1956年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纪录片《春节大联欢》,涵盖戏曲、相声、歌舞等多种节目,钱学森、老舍、梅兰芳等“大师云集”,晚会节目通过广播向全国播放。

  1958年,中国首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诞生,其后几年春节播出的《笑的晚会》深受欢迎。1979年的《迎新春文艺晚会》,开创性地将香槟、交谊舞、斗牛舞等多个“洋气”的创意融合在一起。

  1983年除夕夜,第一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正式拉开序幕,此后的春晚迎来了发展高潮。第一代小品王陈佩斯和朱时茂一碗接一碗吃面条的滑稽喜感,相声大师马季在舞台上四处吆喝“宇宙牌香烟”的讽刺幽默等经典,至今都是难以超越的巅峰。近年来,央视春晚上的《只此青绿》、北京卫视春晚上的《活过一百岁》、河南卫视春晚上的《唐宫夜宴》等节目纷纷“破圈”,不断带给人们新的惊喜。

  龙年春节将至,今年央视和各地电视台都将奉献给人们精心制作的春晚“年夜饭”。其中,作为首都重要的春节文化品牌,北京广播电视台春晚将以“我的春天,看我的”为主题,为观众创新举办一场春晚现场版的“新春大庙会”。不同形式的春晚,将让人们在“和与乐”的喜庆团圆中欢度新春佳节。

  走向世界

  绽放海外的“中华春节”

  新春团圆、喜迎庆贺,是每个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习惯与仪式,也是远离家乡的海外华人的精神支柱。如今,在一代代华人的实践与推动下,中华民族的春节习俗正以昂扬的姿态走向世界,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人们接受并积极参与其中,国外春节的年味儿也越来越足。

  “春节”在海外扎根

  1895年8月,我国第一批移民抵达加拿大。1896年2月14日,纽芬兰地方媒体《每日新闻》报道了华人到来后的第一个春节。其中写道:“高华新街的天朝人在本周三举行了一次特别的庆祝活动。他们采用的庆祝方式与我们不同,十分喧闹,吸引了很多人在他们的店铺周围观望。洗衣店内灯火通明,还燃放了烟火。”“中华春节”的到来,着实激起了当地人的好奇之心。春节习俗也随之扎下了根。

  随着海外华人社会地位的提升,“中华春节”也日渐被世界人民接纳,甚至成为了联合国假日以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官方节日。至此,“春节”的根系已十分粗壮。

春节临近,旧金山唐人街上挂满红色的中国灯笼。

  海外春节倍儿有“仪式感”

  每逢新春,世界各地的春节仪式便相继拉开帷幕。

  纽约帝国大厦已经连续23年点亮“中国红”:1327只彩灯一改往日红、白、蓝三色,亮起了华裔所喜爱的红、金二色,以庆贺中国的农历新年。纽约曼哈顿唐人街的“新年花车游行”也很令人期待,去年的农历新年,花车游行吸引了约十万民众夹道观赏。而今年1月28日,在柏林及勃兰登堡地区,近千名中国留德学生学者欢聚一堂,提前庆贺甲辰龙年的到来。晚会现场民乐、脱口秀等各类节目精彩纷呈,海外游子也有了独属于他们的异乡“春晚”。

  中华文化的贺岁“特产”

  风靡海外的舞龙舞狮、灯笼、剪纸、中国结等,是春节时华人捎去的“中国特产”。特别的拜年仪式,也是海外华人过春节的重要一环。新加坡的华人在走亲访友拜年时,都会带着一个装有两个芦柑的精致纸袋作贺年礼,象征“大吉大利”“好事成双”。在马来西亚,高高悬挂的“Gong Xi Fa Cai”(恭喜发财)布满街道,张灯结彩的庙会、灯会接连不断。

  春节期间,加拿大的唐人街人头攒动,中式餐厅鳞次栉比,正宗味道的中华美食在此集中供应。而在泰国,中国红随处可见:红对联、红灯笼、中国结……春节,已经成为普天同庆的欢乐佳节。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唐樱侨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