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妮的周末时光——永不落幕的《茶馆》_北京时间

春妮的周末时光——永不落幕的《茶馆》

一部《茶馆》,半部中国话剧史。《茶馆》是人艺的巅峰之作,也是人艺的“传家宝”。2022年6月12日,为庆祝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70周年,《茶馆》云集了濮存昕、冯远征、杨立新、梁冠华、何冰、吴刚、龚丽君等第二代“最强阵容”,既是一次人艺“家人”的回归聚首,也是一次久违的舞台盛事。

春妮的周末时光——永不落幕的《茶馆》

一部《茶馆》,半部中国话剧史。

《茶馆》是人艺的巅峰之作,

也是人艺的“传家宝”。

2022年6月12日,

为庆祝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70周年,

《茶馆》云集了濮存昕、冯远征、

杨立新、梁冠华、何冰、

吴刚、龚丽君等第二代“最强阵容”,

既是一次人艺“家人”的回归聚首,

也是一次久违的舞台盛事。

本次演出还特别邀请了多位

退休多年的老前辈再度回归。

当晚,

《茶馆》以5000万的播放量刷新纪录,

成为话剧直播顶流。

话剧《茶馆》是如何诞生的?

经久不衰的《茶馆》为什么

每次上演都是一票难求?

在《茶馆》这部剧里,

如何理解人艺 “没有小角色,

只有小演员”的传统?

七十年来,每一代人艺的演员都

秉持着“戏比天大”的信念,

用生命在演戏,

每一个版本的《茶馆》,

幕后又凝聚着导演和主创们多少心血?

本期《春妮的周末时光》

春妮独家采访北京人艺

国家一级演员李光复、米铁增、李士龙

和资深舞台监督杨铁柱,

与您共同致敬经典,

分享《茶馆》幕后不为人知的辛酸苦辣。

《春妮的周末时光》

主持人春妮邀您共赏

1

“人艺的演员,应该是学者型的演员”

北京人艺首任院长曹禺明确提出

“人艺的演员,应该是学者型的演员”。

一个演员的修养至关重要,

一个优秀的演员要有深厚的生活基础、

深刻的内心体验、能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

要用生命体验创造角色。

右二:国家一级演员 李光复

右三:国家一级演员米铁增

左二:国家一级演员李士龙

左一:资深舞台监督 杨铁柱

在《茶馆》中,

一人饰演三个角色的李光复老师

如何把茶客的血气方刚、

警察的浑厚“包浆”、方六的坏劲头拿捏到位?

《茶馆》剧照李光复饰演警察

为什么米铁增老师

给饰演的马五爷设计的

盘腿动作更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

他反复斟酌马五爷的那句台词,

一个“好”字的用与不用

与剧情表现有着怎样的关系?

《茶馆》剧照米铁增饰演马五爷

《茶馆》里每个人的茶具,仔细看都有区别,

这与人物有什么关系?

李士龙老师饰演的李三词少、事多,

为什么还不好演?

王掌柜那一句“洋话(All right)”

又有着怎样的深刻内涵?

如何理解人艺教诲“真听、真看、真判断”?

《茶馆》剧照李士龙饰演李三

2

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对于一出戏来说,

每位演员都是一个菜帮,

只有将全部菜帮紧紧地聚拢在一起,

才能够组成一棵完美的白菜。

璀璨的舞台,精湛的演出,

离不开大小演员的助力,

幕后同样也离不开各部门的通力合作。

作为幕后大管家的舞台监督,

杨铁柱老师30年间见证着人艺新老角色

的更替和一代代人艺演员幕后的敬业精神。

于是之先生因为身体原因说错了台词,

还写过检讨?

濮存昕、宋丹丹也曾因误场写过检讨?

于是之老师1992年告别演出,

竟有他一生中最难过的事儿?

1992告别演出《茶馆》签名T恤

3

用生命在演戏 把经典留给观众

北京人艺秉承着“戏比天大”的宗旨,

从《龙须沟》、《雷雨》

到《茶馆》、《蔡文姬》,

再到《哗变》、《天下第一楼》,

70年来,北京人艺用300多部作品,

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艺术家。

而那些最低调的老艺术家们,

与舞台下几代观众共同见证时代变迁。

时光流转,这座以人民命名的剧院,

于舞台方寸间耕耘,于岁月沉淀中收获。

幕起幕落,经典相伴70年。

春妮的周末时光——永不落幕的《茶馆》

一部《茶馆》,半部中国话剧史。《茶馆》是人艺的巅峰之作,也是人艺的“传家宝”。2022年6月12日,为庆祝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70周年,《茶馆》云集了濮存昕、冯远征、杨立新、梁冠华、何冰、吴刚、龚丽君等第二代“最强阵容”,既是一次人艺“家人”的回归聚首,也是一次久违的舞台盛事。

春妮的周末时光——永不落幕的《茶馆》

一部《茶馆》,半部中国话剧史。

《茶馆》是人艺的巅峰之作,

也是人艺的“传家宝”。

2022年6月12日,

为庆祝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70周年,

《茶馆》云集了濮存昕、冯远征、

杨立新、梁冠华、何冰、

吴刚、龚丽君等第二代“最强阵容”,

既是一次人艺“家人”的回归聚首,

也是一次久违的舞台盛事。

本次演出还特别邀请了多位

退休多年的老前辈再度回归。

当晚,

《茶馆》以5000万的播放量刷新纪录,

成为话剧直播顶流。

话剧《茶馆》是如何诞生的?

经久不衰的《茶馆》为什么

每次上演都是一票难求?

在《茶馆》这部剧里,

如何理解人艺 “没有小角色,

只有小演员”的传统?

七十年来,每一代人艺的演员都

秉持着“戏比天大”的信念,

用生命在演戏,

每一个版本的《茶馆》,

幕后又凝聚着导演和主创们多少心血?

本期《春妮的周末时光》

春妮独家采访北京人艺

国家一级演员李光复、米铁增、李士龙

和资深舞台监督杨铁柱,

与您共同致敬经典,

分享《茶馆》幕后不为人知的辛酸苦辣。

《春妮的周末时光》

主持人春妮邀您共赏

1

“人艺的演员,应该是学者型的演员”

北京人艺首任院长曹禺明确提出

“人艺的演员,应该是学者型的演员”。

一个演员的修养至关重要,

一个优秀的演员要有深厚的生活基础、

深刻的内心体验、能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

要用生命体验创造角色。

右二:国家一级演员 李光复

右三:国家一级演员米铁增

左二:国家一级演员李士龙

左一:资深舞台监督 杨铁柱

在《茶馆》中,

一人饰演三个角色的李光复老师

如何把茶客的血气方刚、

警察的浑厚“包浆”、方六的坏劲头拿捏到位?

《茶馆》剧照李光复饰演警察

为什么米铁增老师

给饰演的马五爷设计的

盘腿动作更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

他反复斟酌马五爷的那句台词,

一个“好”字的用与不用

与剧情表现有着怎样的关系?

《茶馆》剧照米铁增饰演马五爷

《茶馆》里每个人的茶具,仔细看都有区别,

这与人物有什么关系?

李士龙老师饰演的李三词少、事多,

为什么还不好演?

王掌柜那一句“洋话(All right)”

又有着怎样的深刻内涵?

如何理解人艺教诲“真听、真看、真判断”?

《茶馆》剧照李士龙饰演李三

2

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对于一出戏来说,

每位演员都是一个菜帮,

只有将全部菜帮紧紧地聚拢在一起,

才能够组成一棵完美的白菜。

璀璨的舞台,精湛的演出,

离不开大小演员的助力,

幕后同样也离不开各部门的通力合作。

作为幕后大管家的舞台监督,

杨铁柱老师30年间见证着人艺新老角色

的更替和一代代人艺演员幕后的敬业精神。

于是之先生因为身体原因说错了台词,

还写过检讨?

濮存昕、宋丹丹也曾因误场写过检讨?

于是之老师1992年告别演出,

竟有他一生中最难过的事儿?

1992告别演出《茶馆》签名T恤

3

用生命在演戏 把经典留给观众

北京人艺秉承着“戏比天大”的宗旨,

从《龙须沟》、《雷雨》

到《茶馆》、《蔡文姬》,

再到《哗变》、《天下第一楼》,

70年来,北京人艺用300多部作品,

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艺术家。

而那些最低调的老艺术家们,

与舞台下几代观众共同见证时代变迁。

时光流转,这座以人民命名的剧院,

于舞台方寸间耕耘,于岁月沉淀中收获。

幕起幕落,经典相伴70年。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