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联合大学姚登峰:一名党员一面旗帜
(记者:白雪微)姚登峰,1979年出生,听力残疾人,清华大学博士毕业。中共党员,22年党龄。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软件工程学科无障碍软件服务工程方向带头人,也是残疾人界的一位传奇人物。
他扎根首都高等特殊教育一线16年,爱岗敬业、坚韧不拔、甘于奉献,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成绩卓著,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作为教师,他是学生公认的“特级”老师;作为班主任,他指导的两届本科班集体均获评北京市“我的班级我的家”十佳班集体;作为社团指导教师,其社团媒体获得了2022年联大首届海棠奖;作为竞赛教练,他指导学生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竞赛一等奖;作为研究人员,他在残疾人接收信息无障碍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作为一名党员,他自觉党性修养,起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本人获评2021年度北京榜样、北京市自强模范、北京联合大学记功奖励、就业先进个人、师德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三尺讲台,展示风采
他年年超额完成学院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注重让科技之花绽放在三尺讲台。除了注重用汗水和智慧呵护那些曾经受伤的心灵,帮助他们克服因身体残障所带来的困难,他坚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将语音识别技术引入聋生课堂,将屏幕阅读技术引入盲生课堂,努力减少听障生的学习障碍。
为解决听障生编程难的问题,他将仿真技术引入计算机编程语言的教学。其仿真技术的应用成果,曾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还在美国罗彻斯特理工大学召开的聋人教育论坛上得到宣传推广。他的听障学生中,有40多人获得IBM课程结业证书,这一成果在全国也是先例。其中一名学生的科研成果入选为莫斯科全球聋人大学生科技项目,当选为微软全球校园大使。
作为联大软件工程学科、电子信息学科等学术委员会委员,他积极参与教学、科研指导工作,培养优秀青年教师,帮助他们迅速成长为骨干。
二、立德树人,满腔情怀
他通过各种形式,特别是灵活运用新媒体平台,潜移默化向学生传递着“聋人除了听,什么都可以做到”的强大信念,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修身立德、坚定信仰、收获成长。他指导学生社团——龙门社团围绕课程思政创作、推出一系列趣味盎然的精彩手语视频,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至今共制作了60件视频作品,总播放量突破30万,单条视频播放量最高破5.8万人次。
他以其人格魅力感染着学生,成为学生成长和求知路上可信赖的良师益友。带过的两届本科班班风优良,先后获评“北京市十佳班集体”,学生先后荣获奖励300余项,有4人考上了研究生。
三、做春风剪,培育英才
他深知听障生一直不敢涉足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等领域,更是俯身愿做春风剪,亲自带领学生挑战竞赛的空白领域。为挤出时间给学生辅导,他多年来牺牲了无数课余、周末和寒暑假休息时间。为解决教材问题,他驾车去清华大学购买、拖回;没有创业场地,他多次往返学校本部申请协调。备赛中,时时面临艰辛、困难和挫折。他处处率先垂范,并以当年自己遇到困难如何克服的现身说法来鼓舞学生。不少学生说:“我的理想就是做第二个姚登峰!”他带领的残健融合本科生团队,获得了2021年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2020年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一等奖,创造了听障大学生创业、学科竞赛的最好成绩。
四、披荆斩棘,跋涉无碍
他的理想就是实现残障人接收信息无障碍。这个领域研究鲜有人涉足,但他不怕,先后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北京自科基金等手语课题,填补了信息无障碍和手语领域的部分空白。
经过近7年探索实践,其成果《无障碍理念下残障学生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于2012年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同时在国际重要会议和期刊上发表了来自中国大陆的第一篇信息无障碍论文。在全国率先将信息无障碍整合进入计算机课程,建成了教育部-IBM精品课程。配套教材《基于RUP的软件测试实践》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先后有北京大学等23所院校、新东方等上百家社会培训机构使用此教材。
五、坚定信仰,传递大爱
他18岁通过了全国统一高考,在重点大学录取中遭遇挫折。从那时起,便立志为聋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入党宣誓时更是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从北大毕业后,他毅然放弃高薪诱惑,来到北京联大做特教老师。他说:“是人世间的爱改变了我的命运!感恩——报效祖国和社会,成为我生命中不断进取的力量泉源!”
北京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向社区党组织报到,积极投身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与社区工作者齐心协力共筑联防联控“防控网”,体现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风貌与担当。
他利用自己所长,以志愿者身份帮助W3C组织、中国残联等单位制定了信息无障碍标准,被评为W3C杰出贡献者、中国信息无障碍联盟杰出贡献者。
因为爱,他的生命得到重塑;因为感恩,他的思想得到升华。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他坚守初心、牢记使命,紧跟时代步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