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家教师”月薪两三万元?在家政平台找家教,既不靠谱也不合规!_北京时间

“住家教师”月薪两三万元?在家政平台找家教,既不靠谱也不合规!

最近,#住家教师月薪两三万元#的话题冲上了热搜榜的第一名。据新闻晨报等多家媒体报道,网上有不少家政公司都在大力推销所谓“高端家政”、“高级保姆”、“高级管家”等岗位。

“住家教师”月薪两三万元?在家政平台找家教,既不靠谱也不合规!

“双减”之下 学科类培训市场暗流涌动

自从今年暑假以来,有一个和教育有关的话题,就一直备受关注,那就是“双减”。今年7月24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正式发布,其中明确规定,在双休日、寒暑假或者国家法定节假日,不得开展学科类培训。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各地大力推进校外培训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众多学科类培训机构关停、转型。然而最近,上海广播电视台的记者调查发现,在上海,即便是在周末,学科类培训市场仍然是暗流涌动,一些培训从业人员以高端家政为名义,换了个“马甲”,从事起了上门家教服务。

“住家教师月薪两三万元”上热搜

就在前些天,#住家教师月薪两三万元#的话题冲上了热搜榜的第一名。据新闻晨报、新民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网上有不少家政公司都在大力推销所谓“高端家政”、“高级保姆”、“高级管家”等岗位。

仔细一看应聘人员介绍,往往有类似这样的身份标签,比如“985高校毕业”、“硕士”、“英语八级”、“海归”、“教师资格证”……一个个漂亮的标签都暗示着,这些工作根本就不是普通的家政服务,实质上就是家教,有的还是住家教师。

通过岗位介绍不难看出,雇主们往往需要这类保姆式的教师对孩子们进行学科辅导,制定学习计划,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具体职责包括早起叫醒、上下学接送、学科补习等,偶尔也需要充当雇主的司机和采购员,帮助打理家中的琐事。如果老师掌握运动技能或者懂乐器,则是加分项。据报道,在上海地区,一位有资历的住家教师,月薪可以开价3万元甚至更高,关键是还供不应求。

由于收益可观,住家教师成了继月嫂、育儿嫂之后的家政新宠。而家政公司之所以不遗余力地向客户大力推销住家教师,是因为其中的“油水”非常多:据了解,在不少家政公司,如果雇主成功聘请到家庭教师,雇主需要支付的中介费用是教师月工资的全额。

“住家教师”供不应求 家政公司套路满满

那么,只要愿意支付高额的费用,家长们就能在这些家政公司为孩子找到称心如意的家教吗?那可不一定!举个例子,前段时间,上海的李女士被广告所吸引,联系到了一家家政公司,这家公司的一则教师介绍帖让李女士心动了,上面写着:“女性,211硕士,英语专八,两年中英家庭教师”,李女士想聘请这位老师,但客服却回复她说,此人已被别的客户签掉了,可以再推荐别的家教候选人。

原本李女士请家教的预算是1.5万元,没想到,她筛选了十多个候选人之后,竟然都选不出一个口语过关的老师,有的发音不标准,有的连简单的英语语法都会弄错。后来,客服又向李女士推荐了一位开价3万元、有留学经历和家教经历的小林,李女士心想,贵点儿就贵点儿吧,只要水平高也可以考虑。

可小林来面试的那天,客服却告知李女士,已经有其他雇主看中了小林,面试完,必须马上确定是否录用。面试时,客服还带着合同一起跟来了。面试之后,李女士感觉小林的综合能力与她的预期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就表示再考虑一下。没想到,客服刚走就给她发来信息,说小林被一名外地的雇主加价聘请了,让李女士再重新选人。

李女士遇到的情况并非个例,有记者调查发现,家政公司在网上挂出的广告贴里的那些优秀老师基本都约不到,你要问客服,客服都会表示,“这位老师已经被签走,再给您推荐其他老师。”而此后客服推荐的老师,往往都是资历平平,要么才艺丰富,但没有教师资质;要么有留学经历,但口语并不地道;要么是曾在教培机构工作,看似有经验,但实际上只是销售人员。偶尔遇到一两个有教学经验、亲和力强、又多才多艺的,要价都非常高。

说到这儿,您看明白了吧,实际上,这些家政公司的优秀教师资源并不多,有一两个各方面素质都比较好的,就会一直挂在网上招揽生意,但你根本就约不到,给你推荐的大多都不靠谱。其实,出现这种情况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大伙儿想想,家政公司本来就不是做教育培训的,作为中介,他们无非就是想赚点快钱,也不会对教师的资质和水平进行严格审查,这帮人推荐的老师,能有谱才怪呢!

更何况,家政公司这么做,本身就是违规的。今年9月8号,教育部办公厅就曾发布《关于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的通知》,对“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7类隐形变异学科类校外培训形态表示“一经发现,坚决查处”。教育部的态度很明确,那些动歪脑筋的地下学科类培训,无论穿着什么“马甲”,都在坚决查处的范畴之内。

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任重而道远!

不过,有教育专家表示,由于家长请私教十分分散,家庭环境又十分私密,这无疑加大了监管的难度。因此,要从根本上治理私教问题,除了要加大监管的力度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如何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毕竟,有这么多家长愿意出高价聘请家教,还是因为这些家长的教育焦虑并没有消除,依旧紧抱着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在别的孩子后面。

对此,专家也说了,要疏导家长的焦虑和需求,一方面,必须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推进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学历的教育评价改革,在全社会形成新的教育观和成才观;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孩子的成长有合理的期待,为孩子规划适合的成才道路。相信,如果把这些都做好了,家政平台上的那些披着“马甲”的家教服务,自然也就没有市场了。

“住家教师”月薪两三万元?在家政平台找家教,既不靠谱也不合规!

最近,#住家教师月薪两三万元#的话题冲上了热搜榜的第一名。据新闻晨报等多家媒体报道,网上有不少家政公司都在大力推销所谓“高端家政”、“高级保姆”、“高级管家”等岗位。

“住家教师”月薪两三万元?在家政平台找家教,既不靠谱也不合规!

“双减”之下 学科类培训市场暗流涌动

自从今年暑假以来,有一个和教育有关的话题,就一直备受关注,那就是“双减”。今年7月24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正式发布,其中明确规定,在双休日、寒暑假或者国家法定节假日,不得开展学科类培训。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各地大力推进校外培训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众多学科类培训机构关停、转型。然而最近,上海广播电视台的记者调查发现,在上海,即便是在周末,学科类培训市场仍然是暗流涌动,一些培训从业人员以高端家政为名义,换了个“马甲”,从事起了上门家教服务。

“住家教师月薪两三万元”上热搜

就在前些天,#住家教师月薪两三万元#的话题冲上了热搜榜的第一名。据新闻晨报、新民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网上有不少家政公司都在大力推销所谓“高端家政”、“高级保姆”、“高级管家”等岗位。

仔细一看应聘人员介绍,往往有类似这样的身份标签,比如“985高校毕业”、“硕士”、“英语八级”、“海归”、“教师资格证”……一个个漂亮的标签都暗示着,这些工作根本就不是普通的家政服务,实质上就是家教,有的还是住家教师。

通过岗位介绍不难看出,雇主们往往需要这类保姆式的教师对孩子们进行学科辅导,制定学习计划,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具体职责包括早起叫醒、上下学接送、学科补习等,偶尔也需要充当雇主的司机和采购员,帮助打理家中的琐事。如果老师掌握运动技能或者懂乐器,则是加分项。据报道,在上海地区,一位有资历的住家教师,月薪可以开价3万元甚至更高,关键是还供不应求。

由于收益可观,住家教师成了继月嫂、育儿嫂之后的家政新宠。而家政公司之所以不遗余力地向客户大力推销住家教师,是因为其中的“油水”非常多:据了解,在不少家政公司,如果雇主成功聘请到家庭教师,雇主需要支付的中介费用是教师月工资的全额。

“住家教师”供不应求 家政公司套路满满

那么,只要愿意支付高额的费用,家长们就能在这些家政公司为孩子找到称心如意的家教吗?那可不一定!举个例子,前段时间,上海的李女士被广告所吸引,联系到了一家家政公司,这家公司的一则教师介绍帖让李女士心动了,上面写着:“女性,211硕士,英语专八,两年中英家庭教师”,李女士想聘请这位老师,但客服却回复她说,此人已被别的客户签掉了,可以再推荐别的家教候选人。

原本李女士请家教的预算是1.5万元,没想到,她筛选了十多个候选人之后,竟然都选不出一个口语过关的老师,有的发音不标准,有的连简单的英语语法都会弄错。后来,客服又向李女士推荐了一位开价3万元、有留学经历和家教经历的小林,李女士心想,贵点儿就贵点儿吧,只要水平高也可以考虑。

可小林来面试的那天,客服却告知李女士,已经有其他雇主看中了小林,面试完,必须马上确定是否录用。面试时,客服还带着合同一起跟来了。面试之后,李女士感觉小林的综合能力与她的预期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就表示再考虑一下。没想到,客服刚走就给她发来信息,说小林被一名外地的雇主加价聘请了,让李女士再重新选人。

李女士遇到的情况并非个例,有记者调查发现,家政公司在网上挂出的广告贴里的那些优秀老师基本都约不到,你要问客服,客服都会表示,“这位老师已经被签走,再给您推荐其他老师。”而此后客服推荐的老师,往往都是资历平平,要么才艺丰富,但没有教师资质;要么有留学经历,但口语并不地道;要么是曾在教培机构工作,看似有经验,但实际上只是销售人员。偶尔遇到一两个有教学经验、亲和力强、又多才多艺的,要价都非常高。

说到这儿,您看明白了吧,实际上,这些家政公司的优秀教师资源并不多,有一两个各方面素质都比较好的,就会一直挂在网上招揽生意,但你根本就约不到,给你推荐的大多都不靠谱。其实,出现这种情况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大伙儿想想,家政公司本来就不是做教育培训的,作为中介,他们无非就是想赚点快钱,也不会对教师的资质和水平进行严格审查,这帮人推荐的老师,能有谱才怪呢!

更何况,家政公司这么做,本身就是违规的。今年9月8号,教育部办公厅就曾发布《关于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的通知》,对“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7类隐形变异学科类校外培训形态表示“一经发现,坚决查处”。教育部的态度很明确,那些动歪脑筋的地下学科类培训,无论穿着什么“马甲”,都在坚决查处的范畴之内。

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任重而道远!

不过,有教育专家表示,由于家长请私教十分分散,家庭环境又十分私密,这无疑加大了监管的难度。因此,要从根本上治理私教问题,除了要加大监管的力度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如何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毕竟,有这么多家长愿意出高价聘请家教,还是因为这些家长的教育焦虑并没有消除,依旧紧抱着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在别的孩子后面。

对此,专家也说了,要疏导家长的焦虑和需求,一方面,必须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推进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学历的教育评价改革,在全社会形成新的教育观和成才观;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孩子的成长有合理的期待,为孩子规划适合的成才道路。相信,如果把这些都做好了,家政平台上的那些披着“马甲”的家教服务,自然也就没有市场了。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