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的三位妈妈火了:教孩子有三层楼,你在哪一层?_北京时间

《小欢喜》的三位妈妈火了:教孩子有三层楼,你在哪一层?

最近,由黄磊、海清、小陶虹等老戏骨主演的电视剧《小欢喜》正在热播,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共鸣。2旱地拔葱一声吼吓得孩子抖三抖第二位妈妈,是海清饰演的恨铁不成钢的妈妈童文洁。

《小欢喜》的三位妈妈火了:教孩子有三层楼,你在哪一层?

最近,由黄磊、海清、小陶虹等老戏骨主演的电视剧《小欢喜》正在热播,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共鸣。

这部电视剧聚焦高考,讲述了面临升学压力,4个孩子3对父母之间发生的故事。剧中真实的剧情和细节,让许多观众看完直呼:“真实又接地气,这就是自己当年的高中生活!”

而剧情里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小欢喜》里三位不那么欢喜的妈妈,尽管她们竭尽全力想当一个“好妈妈”,但结果却是事与愿违,孩子或叛逆,或反抗。

三个家庭的家长里短鸡飞狗跳,说透了为人父母的心酸惆怅。

网友感叹剧情真实细腻、高度还原之余,纷纷表示“是我妈,没错了!”

剧中三位妈妈的人设也被顶上了热搜。

都说教育孩子像爬楼,每个拐角,每层阶梯,都得脚踏实地。爬的时候气喘吁吁,爬到最高出才能看到最漂亮的风景。

剧中三位妈妈呈现出来的三种格局,恰好是时下家庭亲子关系的缩影。

这三层楼,你爬到了第几层?

1

无界限+控制欲

是最绝望的绑架

陶虹饰演的妈妈宋倩,是个单亲妈妈,女儿乔英子就是她的全部。她“爱”女儿,爱到了让人窒息的程度。

她不惜辞去重点高中金牌物理老师的职位,只为了360°全方位盯着女儿;

她特意重新装修房子,把英子卧室连着客厅的墙壁打通,换成隔音玻璃,无论从家里什么角度都能看到屋内的动态;

玻璃的百叶窗帘还装在外面,方便她随时开关;

没收女儿的乐高,禁止女儿进入天文馆,每天都逼她喝“提神醒脑”的中药汤;

甚至于只要英子有些反抗,就祭出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大招,鼻涕眼泪一起流,开始亲情绑架:“英子,你可是妈的一切啊!”

这样的全包围式关切,让英子有心事却不敢言,她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不能有自己的情绪,活得像个提线木偶。

宋倩是一类典型的控制型家长,错把爱当成了控制孩子的理由。

还记得王猛吗?那个“北大留美学生写万字长文数落父母过度关爱,12年春节不归”里的主角,他的母亲和宋倩如出一辙:

从小就把王猛关在家里,理由是怕他学坏;

王猛没有选择自己衣服的权利,从小到大的衣服都是按照妈妈的审美来的;

无论走到哪里,父母都会找个老朋友来关照,所有社会圈子都是父母事先调查、了解过的。

王猛最后也帮母亲圆梦了,考上了北大,可是却患上了应激性创伤障碍,与父母断绝关系,终身靠学习心理学来疗愈自己。

看看王猛,像不像一个放大版的英子?

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说:“越控制,越失序。”

这样的孩子,很难与父母建立亲近感,即使幼小的他们无力反抗,长大后也一定会与父母的意愿背道而驰。

真正的爱,是要逐渐从子女的生命里抽离。父母是弓,儿女是箭,弓用尽力气将箭射得又快又远,箭快乐地穿梭在未来之路上。

2

旱地拔葱一声吼

吓得孩子抖三抖

第二位妈妈,是海清饰演的恨铁不成钢的妈妈童文洁。

她出场就是一声吼,吓得儿子抖三抖。

这些张口就来的训斥,让每个当过孩子的人都心肝直颤。

来品一品这让人魂飞魄散的台词:

他不是我儿子,他是我祖宗!

明天起我就烧柱香给他,以后每天烧柱香给他!

人家二十分钟做了一套卷子,他二十分钟给自己做了个美甲!

学习学习不行,打架打架门清!

你不要叫我妈!我不是你妈!

人家教育孩子靠说,她教育孩子纯吼,经常还得动手。

可你越是吼,孩子越是不听话。

儿子方一凡在班主任过生日的时候送乌龟,成绩断崖式下滑,从中等滑到了倒数第一,还放狠话说要放弃学习,参加艺考。

心理学上讲过一个“超限效应”,指的是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父母冲着孩子大吼大叫,不仅不会带来好的转变,反而会产生类似于体罚的效果:孩子焦虑、抑郁、各种行为问题都会随之增加。

电影《怪物电力公司》里,怪兽们一开始是用“吼叫”来惊吓人类小孩儿,提取孩子的恐惧和尖叫声获得能量,供应怪兽城的电力。

一次意外让毛怪和大眼仔发现,笑声比尖叫的怒吼能够创造更大的能量。

心理学家David R.Hawkins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他把人类的情绪能量等级分级,从最负面到最有能量,数值跨度为0-1000。

恐惧是100,愤怒是150。

爱是500,平和是600,开悟是700到1000。

你愤怒的吼叫,对孩子的影响远不及给他们足够的爱、平和的沟通和充分的自我反省。

吼叫是放肆,教育需要克制,不吼不叫,是父母一生的修行。

如果你再留心一点,不难发现,在很多中国家庭中,脾气差的往往都是妈妈。为什么妈妈更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呢?

原因有二:

一是爸爸的分担不足。

有观点认为,是因为家中其他成员未能在生活中给妈妈更多的帮助,导致妈妈压力过大。

看看童文洁的丈夫方圆,就是一个佛系爸爸:

事业上没有太大的进取心,沉迷于花花草草,多次被批不务正业;

对待儿子的要求也是过得去就行,甚至连那只犯了众怒的乌龟也是在他的怂恿下送的。

另一个是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分工,子女教育被看做是妈妈不容有失的职责。

比如你会发现,在各种家长群里,汇报孩子作业,追着老师问东问西的都是妈妈。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承担了赚钱养家的外部职责,但思维却没有迭代,仍把内部职责牢牢扛在自己肩上,原本健康的心态,日趋糟糕。此时,发脾气便变成了最好的发泄方式。

要解决这个问题,爸爸应该多参与家庭事务的担当,但更多的还是靠妈妈自己的修炼。

这话说起来容易,实践起来却并不简单,先接着往下看,也许下一个妈妈能给你带来些许启示。

3

教育是四量拨千斤

爱是春风拂面

有“别人家的孩子”,自然就会有“别人家的妈妈”。

中国内地第一位获得柏林影后的女演员咏梅,饰演神仙妈妈刘静,刚一出场就给人温婉居家,岁月静好的感觉。

心理学博士张亦弛曾经提出“容器妈妈”的概念:

容器妈妈

“温柔平和的妈妈就像容器一样,带给孩子的是包容,她是向孩子传递,妈妈在这里,你的‘坏情绪’是可以在我这里安放的。这样孩子会觉得非常踏实心安。

久而久之,妈妈对自己的包容会内化为自己对自己的接纳,整个人也会变得柔软温和。”

第三位妈妈刘静就是典型的“容器妈妈”。你几乎看不到她发脾气的样子,她自带和煦气场,永远不急不躁,与童文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为工作的关系,刘静夫妇和儿子常年分离。父母突然归来,让一家三口都无所适从。

儿子叛逆,老爸古板,全靠这个宝藏妈妈从中调解。

为了弥补儿子季杨杨缺席高考誓师大会、没有放飞气球的遗憾,刘静自行买来气球,却骗儿子是爸爸嘱咐的,用高情商融化父子间的寒冰。

一家三口第一次站在一起,手牵着手许愿。却又因为爸爸季胜利一句“放气球上天违规”,让儿子瞬间失落。

刘静假意安抚老公,说要把气球帮在栏杆上,然后悄悄放手,回头向儿子眨的那下眼睛,调皮又暖心。

为了解开孩子的心结,刘静还带着老公去赛车场,主动了解儿子的兴趣,感受儿子的内心世界。

从学业到爱好,她一直尊重孩子的选择,充当着亦师亦友的角色。

这也让整个家庭里疏离的感情逐渐升温,变得更加的亲密无间。

一句话总结刘静的教育方式,就是温柔而坚定,细腻又包容,知足且上进。

儿子季杨杨在她的教养下,也从冷漠不知规矩,逐渐变得乖巧体恤,主动改掉坏毛病。

其实,养孩子就是一个在对错中不断翻译我爱你的过程。

教育的真相,不是加大你的给予,而是提升教育的层次。

爬楼梯虽累,但每一次抬脚,都会有焕然一新的惊喜。

这三层楼,

你爬到了第几层?

《小欢喜》的三位妈妈火了:教孩子有三层楼,你在哪一层?

最近,由黄磊、海清、小陶虹等老戏骨主演的电视剧《小欢喜》正在热播,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共鸣。2旱地拔葱一声吼吓得孩子抖三抖第二位妈妈,是海清饰演的恨铁不成钢的妈妈童文洁。

《小欢喜》的三位妈妈火了:教孩子有三层楼,你在哪一层?

最近,由黄磊、海清、小陶虹等老戏骨主演的电视剧《小欢喜》正在热播,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共鸣。

这部电视剧聚焦高考,讲述了面临升学压力,4个孩子3对父母之间发生的故事。剧中真实的剧情和细节,让许多观众看完直呼:“真实又接地气,这就是自己当年的高中生活!”

而剧情里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小欢喜》里三位不那么欢喜的妈妈,尽管她们竭尽全力想当一个“好妈妈”,但结果却是事与愿违,孩子或叛逆,或反抗。

三个家庭的家长里短鸡飞狗跳,说透了为人父母的心酸惆怅。

网友感叹剧情真实细腻、高度还原之余,纷纷表示“是我妈,没错了!”

剧中三位妈妈的人设也被顶上了热搜。

都说教育孩子像爬楼,每个拐角,每层阶梯,都得脚踏实地。爬的时候气喘吁吁,爬到最高出才能看到最漂亮的风景。

剧中三位妈妈呈现出来的三种格局,恰好是时下家庭亲子关系的缩影。

这三层楼,你爬到了第几层?

1

无界限+控制欲

是最绝望的绑架

陶虹饰演的妈妈宋倩,是个单亲妈妈,女儿乔英子就是她的全部。她“爱”女儿,爱到了让人窒息的程度。

她不惜辞去重点高中金牌物理老师的职位,只为了360°全方位盯着女儿;

她特意重新装修房子,把英子卧室连着客厅的墙壁打通,换成隔音玻璃,无论从家里什么角度都能看到屋内的动态;

玻璃的百叶窗帘还装在外面,方便她随时开关;

没收女儿的乐高,禁止女儿进入天文馆,每天都逼她喝“提神醒脑”的中药汤;

甚至于只要英子有些反抗,就祭出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大招,鼻涕眼泪一起流,开始亲情绑架:“英子,你可是妈的一切啊!”

这样的全包围式关切,让英子有心事却不敢言,她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不能有自己的情绪,活得像个提线木偶。

宋倩是一类典型的控制型家长,错把爱当成了控制孩子的理由。

还记得王猛吗?那个“北大留美学生写万字长文数落父母过度关爱,12年春节不归”里的主角,他的母亲和宋倩如出一辙:

从小就把王猛关在家里,理由是怕他学坏;

王猛没有选择自己衣服的权利,从小到大的衣服都是按照妈妈的审美来的;

无论走到哪里,父母都会找个老朋友来关照,所有社会圈子都是父母事先调查、了解过的。

王猛最后也帮母亲圆梦了,考上了北大,可是却患上了应激性创伤障碍,与父母断绝关系,终身靠学习心理学来疗愈自己。

看看王猛,像不像一个放大版的英子?

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说:“越控制,越失序。”

这样的孩子,很难与父母建立亲近感,即使幼小的他们无力反抗,长大后也一定会与父母的意愿背道而驰。

真正的爱,是要逐渐从子女的生命里抽离。父母是弓,儿女是箭,弓用尽力气将箭射得又快又远,箭快乐地穿梭在未来之路上。

2

旱地拔葱一声吼

吓得孩子抖三抖

第二位妈妈,是海清饰演的恨铁不成钢的妈妈童文洁。

她出场就是一声吼,吓得儿子抖三抖。

这些张口就来的训斥,让每个当过孩子的人都心肝直颤。

来品一品这让人魂飞魄散的台词:

他不是我儿子,他是我祖宗!

明天起我就烧柱香给他,以后每天烧柱香给他!

人家二十分钟做了一套卷子,他二十分钟给自己做了个美甲!

学习学习不行,打架打架门清!

你不要叫我妈!我不是你妈!

人家教育孩子靠说,她教育孩子纯吼,经常还得动手。

可你越是吼,孩子越是不听话。

儿子方一凡在班主任过生日的时候送乌龟,成绩断崖式下滑,从中等滑到了倒数第一,还放狠话说要放弃学习,参加艺考。

心理学上讲过一个“超限效应”,指的是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父母冲着孩子大吼大叫,不仅不会带来好的转变,反而会产生类似于体罚的效果:孩子焦虑、抑郁、各种行为问题都会随之增加。

电影《怪物电力公司》里,怪兽们一开始是用“吼叫”来惊吓人类小孩儿,提取孩子的恐惧和尖叫声获得能量,供应怪兽城的电力。

一次意外让毛怪和大眼仔发现,笑声比尖叫的怒吼能够创造更大的能量。

心理学家David R.Hawkins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他把人类的情绪能量等级分级,从最负面到最有能量,数值跨度为0-1000。

恐惧是100,愤怒是150。

爱是500,平和是600,开悟是700到1000。

你愤怒的吼叫,对孩子的影响远不及给他们足够的爱、平和的沟通和充分的自我反省。

吼叫是放肆,教育需要克制,不吼不叫,是父母一生的修行。

如果你再留心一点,不难发现,在很多中国家庭中,脾气差的往往都是妈妈。为什么妈妈更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呢?

原因有二:

一是爸爸的分担不足。

有观点认为,是因为家中其他成员未能在生活中给妈妈更多的帮助,导致妈妈压力过大。

看看童文洁的丈夫方圆,就是一个佛系爸爸:

事业上没有太大的进取心,沉迷于花花草草,多次被批不务正业;

对待儿子的要求也是过得去就行,甚至连那只犯了众怒的乌龟也是在他的怂恿下送的。

另一个是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分工,子女教育被看做是妈妈不容有失的职责。

比如你会发现,在各种家长群里,汇报孩子作业,追着老师问东问西的都是妈妈。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承担了赚钱养家的外部职责,但思维却没有迭代,仍把内部职责牢牢扛在自己肩上,原本健康的心态,日趋糟糕。此时,发脾气便变成了最好的发泄方式。

要解决这个问题,爸爸应该多参与家庭事务的担当,但更多的还是靠妈妈自己的修炼。

这话说起来容易,实践起来却并不简单,先接着往下看,也许下一个妈妈能给你带来些许启示。

3

教育是四量拨千斤

爱是春风拂面

有“别人家的孩子”,自然就会有“别人家的妈妈”。

中国内地第一位获得柏林影后的女演员咏梅,饰演神仙妈妈刘静,刚一出场就给人温婉居家,岁月静好的感觉。

心理学博士张亦弛曾经提出“容器妈妈”的概念:

容器妈妈

“温柔平和的妈妈就像容器一样,带给孩子的是包容,她是向孩子传递,妈妈在这里,你的‘坏情绪’是可以在我这里安放的。这样孩子会觉得非常踏实心安。

久而久之,妈妈对自己的包容会内化为自己对自己的接纳,整个人也会变得柔软温和。”

第三位妈妈刘静就是典型的“容器妈妈”。你几乎看不到她发脾气的样子,她自带和煦气场,永远不急不躁,与童文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为工作的关系,刘静夫妇和儿子常年分离。父母突然归来,让一家三口都无所适从。

儿子叛逆,老爸古板,全靠这个宝藏妈妈从中调解。

为了弥补儿子季杨杨缺席高考誓师大会、没有放飞气球的遗憾,刘静自行买来气球,却骗儿子是爸爸嘱咐的,用高情商融化父子间的寒冰。

一家三口第一次站在一起,手牵着手许愿。却又因为爸爸季胜利一句“放气球上天违规”,让儿子瞬间失落。

刘静假意安抚老公,说要把气球帮在栏杆上,然后悄悄放手,回头向儿子眨的那下眼睛,调皮又暖心。

为了解开孩子的心结,刘静还带着老公去赛车场,主动了解儿子的兴趣,感受儿子的内心世界。

从学业到爱好,她一直尊重孩子的选择,充当着亦师亦友的角色。

这也让整个家庭里疏离的感情逐渐升温,变得更加的亲密无间。

一句话总结刘静的教育方式,就是温柔而坚定,细腻又包容,知足且上进。

儿子季杨杨在她的教养下,也从冷漠不知规矩,逐渐变得乖巧体恤,主动改掉坏毛病。

其实,养孩子就是一个在对错中不断翻译我爱你的过程。

教育的真相,不是加大你的给予,而是提升教育的层次。

爬楼梯虽累,但每一次抬脚,都会有焕然一新的惊喜。

这三层楼,

你爬到了第几层?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