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肉学校”董事长实控企业26家,评论:食安问题别总等着家长发现!_北京时间

“臭肉学校”董事长实控企业26家,评论:食安问题别总等着家长发现!

昆明长丰学校“臭肉事件”持续发酵,据报道,在10月18日举行的家长见面会结束,昆明长丰学校董事长王杰未回应家长“最后问题”而离开,引发了家长不满。据企查查App数据显示,王杰实际控制企业有26家,注册资本超1.2亿元。

“臭肉学校”董事长实控企业26家,评论:食安问题别总等着家长发现!

昆明长丰学校“臭肉事件”持续发酵,据极目新闻报道,在10月18日举行的家长见面会结束,昆明长丰学校董事长王杰未回应家长“最后问题”而离开,引发了家长不满。据企查查App数据显示,王杰实际控制企业有26家,注册资本超1.2亿元。

王杰从见面会场离开。 视频截图

商业版图:发展20年实控企业26家

企查查App显示,涉事的昆明市官渡区云丰高级中学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注册资本210万元,法人代表赵光明,大股东和公司实际控制人是王杰。

股权穿透显示,昆明市官渡区云丰高级中学有限公司的母公司是云南金诺教育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王杰持90%股权,实际控制企业26家,其中集团内11家企业和集团外15家企业。注册资金合计超过1.2亿元。该集团旗下企业涉及教育项目投资、教育信息咨询等多个领域。昆明长丰学校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记者留意到,金诺幼儿园曾为金诺教育集团董事长王杰来幼儿园给教师们进行企业文化培训发了一篇宣传报道。文章称,金诺教育机构由王杰于2004年创办,旗下涵盖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多个教育项目。该机构以“人心齐,泰山移”的企业文化理念和“死磕到底,誓必达成”的金诺精神推动发展,使其从一家家教中介机构逐步转型为民办学校集团,并在云南省内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教育集团。

10月19日,上游新闻记者以家长身份联系金诺教育集团旗下的一名员工,该员工表示:“长丰学校是集团管理层面的事情,相信会得到妥善的处理。”

教育专家:民办学校需高度重视后勤管理

记者注意到,昆明长丰学校“臭肉事件”反映了当前民办学校在后勤管理方面面临的挑战。对于此事,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民办学校的管理不仅仅体现在教学质量上,后勤服务和食品安全同样是至关重要的部分。“食堂的管理和卫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和学校的声誉。如果学校在后勤服务,尤其是食品安全方面存在问题,那么会对民办学校的口碑造成严重打击,甚至可能影响到未来的招生。”

熊丙奇指出,民办学校依赖市场竞争来维持生存和发展,忽视食品安全问题是在自毁学校的信誉。“学生家长对孩子在校的餐饮安全是高度关注的,学校如果不能及时回应家长的关切,甚至漠视这些问题,最终将失去家长的信任。”

此外,熊丙奇强调了加强对民办学校规范管理的重要性。“监管部门应该严格检查民办学校的后勤服务,尤其是食堂的管理问题。发现有食品安全问题,必须追究相关责任。”

视频截图

食堂现“臭肉”,学校食品安全问题别总等着家长来发现

试想一下,如果不是有位家长“突然造访”学校食堂,发现了问题猪肉,那这些食材是不是已经成为了学生的盘中餐?更值得追问的是,食堂采用问题食材究竟只是偶发,仅此一次就被家长抓了个现形,还是长期以来一贯如此?如果是后者,那更让人后怕了,不禁让人为学生的身体健康担忧。

食品安全大于天,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又更是重中之重。尽管因为校园环境封闭的特殊性,造成了对学校食品安全监督的难度增加,可这显然不能构成学校、教育、食药监等职能部门不作为、慢作为或作为不力的借口。毕竟,不是每个食堂都时刻有学生家长监督,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也不能仅靠家长“突然造访”的抓包。

关于此次食堂出现“臭肉”事件,当地必须要严格调查:一是查清异味猪肉究竟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只是气味异常,还是已然变质;二是要查清食堂使用问题食材学校是否知情,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沆瀣一气,还只是监管不力让食堂蒙混过关了;三是查清采用问题食材是偶发行为,还是此前就一直存在;四是查清问题食材是否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只有查清这些问题,并依法依规予以严惩,才能平息家长的众怒和舆论的质疑。

在严格处理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个案的同时,还需从根本上改变校园食品安全“台账之上漂漂亮亮、家长一查破破烂烂”的顽瘴痼疾。一方面,教育、食药监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力度,如加强检查、抽查频率,运用视频监控、鼓励吹哨人举报等手段,形成对校园食品安全的监督合力;另一方面,要广泛推行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共同用餐的制度,将校方与学生“捆绑”在一起,食堂或许也就不敢轻易在食材上玩猫腻了。

虽说食品安全不能仅靠家长抓包,可作为学生家长,他们有关心校园食品安全的天然动力。学校、教育部门也不妨加以利用,选聘有意向的家长担任校园食品安全监督志愿者,引入第三方监督力量有助于改变校园食堂环境相对封闭的现状,能让校园食品安全在更加公开透明的环境下得到有效保障。

来源:上游新闻、齐鲁壹点

编辑:胥兵

责编:段忠俊

“臭肉学校”董事长实控企业26家,评论:食安问题别总等着家长发现!

昆明长丰学校“臭肉事件”持续发酵,据报道,在10月18日举行的家长见面会结束,昆明长丰学校董事长王杰未回应家长“最后问题”而离开,引发了家长不满。据企查查App数据显示,王杰实际控制企业有26家,注册资本超1.2亿元。

“臭肉学校”董事长实控企业26家,评论:食安问题别总等着家长发现!

昆明长丰学校“臭肉事件”持续发酵,据极目新闻报道,在10月18日举行的家长见面会结束,昆明长丰学校董事长王杰未回应家长“最后问题”而离开,引发了家长不满。据企查查App数据显示,王杰实际控制企业有26家,注册资本超1.2亿元。

王杰从见面会场离开。 视频截图

商业版图:发展20年实控企业26家

企查查App显示,涉事的昆明市官渡区云丰高级中学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注册资本210万元,法人代表赵光明,大股东和公司实际控制人是王杰。

股权穿透显示,昆明市官渡区云丰高级中学有限公司的母公司是云南金诺教育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王杰持90%股权,实际控制企业26家,其中集团内11家企业和集团外15家企业。注册资金合计超过1.2亿元。该集团旗下企业涉及教育项目投资、教育信息咨询等多个领域。昆明长丰学校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记者留意到,金诺幼儿园曾为金诺教育集团董事长王杰来幼儿园给教师们进行企业文化培训发了一篇宣传报道。文章称,金诺教育机构由王杰于2004年创办,旗下涵盖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多个教育项目。该机构以“人心齐,泰山移”的企业文化理念和“死磕到底,誓必达成”的金诺精神推动发展,使其从一家家教中介机构逐步转型为民办学校集团,并在云南省内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教育集团。

10月19日,上游新闻记者以家长身份联系金诺教育集团旗下的一名员工,该员工表示:“长丰学校是集团管理层面的事情,相信会得到妥善的处理。”

教育专家:民办学校需高度重视后勤管理

记者注意到,昆明长丰学校“臭肉事件”反映了当前民办学校在后勤管理方面面临的挑战。对于此事,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民办学校的管理不仅仅体现在教学质量上,后勤服务和食品安全同样是至关重要的部分。“食堂的管理和卫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和学校的声誉。如果学校在后勤服务,尤其是食品安全方面存在问题,那么会对民办学校的口碑造成严重打击,甚至可能影响到未来的招生。”

熊丙奇指出,民办学校依赖市场竞争来维持生存和发展,忽视食品安全问题是在自毁学校的信誉。“学生家长对孩子在校的餐饮安全是高度关注的,学校如果不能及时回应家长的关切,甚至漠视这些问题,最终将失去家长的信任。”

此外,熊丙奇强调了加强对民办学校规范管理的重要性。“监管部门应该严格检查民办学校的后勤服务,尤其是食堂的管理问题。发现有食品安全问题,必须追究相关责任。”

视频截图

食堂现“臭肉”,学校食品安全问题别总等着家长来发现

试想一下,如果不是有位家长“突然造访”学校食堂,发现了问题猪肉,那这些食材是不是已经成为了学生的盘中餐?更值得追问的是,食堂采用问题食材究竟只是偶发,仅此一次就被家长抓了个现形,还是长期以来一贯如此?如果是后者,那更让人后怕了,不禁让人为学生的身体健康担忧。

食品安全大于天,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又更是重中之重。尽管因为校园环境封闭的特殊性,造成了对学校食品安全监督的难度增加,可这显然不能构成学校、教育、食药监等职能部门不作为、慢作为或作为不力的借口。毕竟,不是每个食堂都时刻有学生家长监督,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也不能仅靠家长“突然造访”的抓包。

关于此次食堂出现“臭肉”事件,当地必须要严格调查:一是查清异味猪肉究竟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只是气味异常,还是已然变质;二是要查清食堂使用问题食材学校是否知情,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沆瀣一气,还只是监管不力让食堂蒙混过关了;三是查清采用问题食材是偶发行为,还是此前就一直存在;四是查清问题食材是否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只有查清这些问题,并依法依规予以严惩,才能平息家长的众怒和舆论的质疑。

在严格处理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个案的同时,还需从根本上改变校园食品安全“台账之上漂漂亮亮、家长一查破破烂烂”的顽瘴痼疾。一方面,教育、食药监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力度,如加强检查、抽查频率,运用视频监控、鼓励吹哨人举报等手段,形成对校园食品安全的监督合力;另一方面,要广泛推行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共同用餐的制度,将校方与学生“捆绑”在一起,食堂或许也就不敢轻易在食材上玩猫腻了。

虽说食品安全不能仅靠家长抓包,可作为学生家长,他们有关心校园食品安全的天然动力。学校、教育部门也不妨加以利用,选聘有意向的家长担任校园食品安全监督志愿者,引入第三方监督力量有助于改变校园食堂环境相对封闭的现状,能让校园食品安全在更加公开透明的环境下得到有效保障。

来源:上游新闻、齐鲁壹点

编辑:胥兵

责编:段忠俊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