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网红食品凭借“颜值营销”“社交裂变”在市场掀起流量狂欢,月盛斋酱牛肉单店日均百斤销量、大红门烤肠扎根千万家庭餐桌的背后,折射出中华老字号以“长期主义” 对抗“流量短利”的生存智慧。
(记者 陈思如)当网红食品凭借“颜值营销”“社交裂变”在市场掀起流量狂欢,月盛斋酱牛肉单店日均百斤销量、大红门烤肠扎根千万家庭餐桌的背后,折射出中华老字号以“长期主义” 对抗“流量短利”的生存智慧。
中华老字号品牌历经岁月沉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湛的传统技艺。北京二商肉食集团凭借旗下“大红门”“月盛斋”等中华老字号品牌,以品牌文化与产品创新为利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辟出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为中华老字号品牌与网红食品的竞争提供了借鉴经验。
聚焦产品创新,锚定健康便捷新赛道
与网红食品追求“尝鲜式消费”不同,二商肉食将创新锚定在“健康 + 便捷”的长期价值赛道。二商肉食集团党委委员、董事、总经理孙铁新直言:“网红产品靠噱头吸引眼球,老字号要用硬核品质留住消费者。”
在消费升级与健康意识觉醒的时代浪潮下,食品工业正经历深刻变革。网红食品往往以新奇的口味和独特的包装吸引消费者,但在产品品质和健康属性上却存在不足。二商肉食集团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将产品创新锚定在健康与便捷两大核心方向,通过加大研发投入、重构产品矩阵,持续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的饮食需求,在与网红食品的竞争中抢占市场先机。

随着人们对健康、便捷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二商肉食集团推出更多符合健康理念的新产品。在月盛斋的工厂旗舰店内,开盒即食的老北京风味羊蝎子、低脂高蛋白的即食牛肉、休闲零食手撕牛肉等产品,不仅保留了传统味道,还满足了年轻消费者对健康、便捷食品的需求,一经推出便受到热捧。
在养殖和产品端,二商肉食集团也进行全面布局和升级。孙铁新表示,集团将进一步提升产业链能力,完善从养殖源头到终端产品的全链条布局,对现有产业链条进行系统性调整优化。同时,着重推进从散装向品牌化包装的转型,加大小包装产品的开发力度,在产品精细化层面持续深耕。通过这些举措,集团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还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
此外,创新经营模式也是二商肉食集团的重要发展方向。以月盛斋正在推行的“前店后厂”模式为例,该模式通过在工厂完成产品前处理,门店进行最终加工,重现老字号传统场景,让消费者获得更强的体验感。这种经营模式不仅增加了消费者与品牌的互动,还提升了消费者的购买体验,为老字号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商肉食集团在产品创新上的实践,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便捷食品的需求,还重塑了肉制品行业的价值坐标。2024年,二商肉食集团实现逆势增长:餐饮端新增合作企业171家,较上一年增长42%;商超渠道销量占比从28%跃升至32%,其中与山姆合作的城市从2个扩展至5个,日均供应精加工产品超20吨,相当于满足约8万个家庭的肉制品需求。数据背后,是老字号对终端市场的精准卡位。

“大红门”和“月盛斋”作为二商肉食集团旗下的中华老字号,拥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口碑。为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集团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对品牌文化进行创新表达。以“大红门”为例,集团强调对食材品质的严格把控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卫生标准,将传统品牌的可靠形象与现代健康理念相结合,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还让“大红门”的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月盛斋”作为清真食品品牌,在文化传承上同样不遗余力。它不仅保留了传统的清真制作工艺,还积极与现代清真饮食文化的发展趋势相融合。在产品包装设计上,融入具有民族特色的元素,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让消费者更直观地感受品牌的文化内涵。通过这些举措,“月盛斋”成功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提升了品牌的吸引力。
二商肉食集团的突围之路,本质上是传统产业对“流量至上”商业逻辑的一次成功反拨。当网红食品在流量池中追逐“转瞬即逝的爆点”,老字号用“文化+创新”的组合拳证明:唯有坚守品质根基、拥抱时代需求,方能在浪潮退去后,依然屹立于市场潮头。这不仅是企业的生存之道,更为中国传统品牌的复兴提供了“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型样本。(责编 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