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百味烟火气最诱人
本期主荐
——烂肉卷饼——
家传味道功夫菜
囍卷·烂肉卷饼(广渠门店)
店铺地址:广渠门外大街41号
人均消费:27元/人
在北京广渠门有一家不太好找的小店,以烂肉卷饼著名。味道掌门叫苏晋言,是地道的北京人,今年44岁。北京人常见的卷饼卷的是酱肉,而苏晋言从小在姥姥家吃的,是烂肉卷饼。姥姥给姥爷做了几十年烂肉卷饼,这是留在苏晋言记忆里的美味,烙饼很香,卷肉更香。2015年,97岁的姥姥做不动了,就把这手艺教给了苏晋言。2017年,一百岁的姥姥去世了,他再想这口儿的时候,只能自己做。当苏晋言真正开始自己上手的时候,才意识到,这烂肉的做法,在北京的餐饮市场,还真不多见,开了店以后,吸引了很多忠实的食客。

苏晋言
苏晋言开始自己做烂肉之后,他更能体会老辈人做菜的讲究、严谨和精细。整个过程必须要静下心来,真的需要花费许多时间。苏家的烂肉是四种肉,牛腩、猪腱尖、鸡腿、鸭胸,每一样都要单独处理。牛肉、猪肉得先泡,泡的时间得足够长。鸡、鸭时间短点,2小时就差不多了。泡鸭肉还得加点56度白酒、姜,去腥气。

传统的老北京酱肉,都有老汤,有的还会再额外配些香料,苏晋言的烂肉做法,则需要炒料。虽然材料就是常见的小葱、姜、香菜、洋葱、花椒、大料,但是,有不少花了心思的小细节,比如香菜要用香菜根儿, 姜片、洋葱还得按一按,炒到焦香金黄,把香味完全炒出来。在炒制的过程中,这些香辛类蔬菜释放出更浓郁的香气,同时高温还会促使其中的一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香气物质,此外,炒制还有助于去除这些香辛类蔬菜中的杂质和异味,让香气更加纯净。

除了炒香的干料,还要用老冰糖单独炒一锅糖色。做家传烂肉,苏晋言选用的是老字号品牌王致和出品的精制料酒。选用多种优质原料,采用科学配方,现代工艺保证其天然品质,味美醇香,酒香浓郁,是烹饪增香的调味佳品。

炖肉,苏晋言用的是猪骨和牛骨熬制的高汤,四种肉类要分别下锅,保证每一种都能炖到最好的状态。一般炖好一锅需要三个小时,炖完还要让肉在汤里待4个小时,让每块肉充分吸收汤汁。

炖足火候的牛肋条、猪前尖、鸡腿、鸭肉,软烂到可以用手轻松抓烂,这也正是“烂肉”名字的由来。而且卷饼的时候,还就“必须”得用手把肉抓烂,这样可以彻底断掉肉中的纤维,调料不多,但味不寡淡,油脂不多,但肉质丰厚,加上配菜,用大饼一卷,营养丰富。

苏家姥姥的烂肉,一开始只是牛肉,随着姥爷的岁数越来越大,姥姥一步一步地往里加了元宝鸡蛋、薄脆、腐竹,苏晋言如今做的烂肉方子,是姥姥用了70年的时间,不断完善成熟的。

本期掌门
——苏晋言——
人间百味情最浓
苏晋言是学美术出身,开店之前做平面设计的相关工作。决定半路出家跨行开卷饼店的时候,他就下定决心,全身心投入。那会儿苏晋言每天想的全是卷饼,做梦都是卷饼。不论是街坊邻居老主顾,还是专门来打卡的新食客,苏晋言都对自己的出品有信心。他心里知道,以前,是姥姥做给姥爷吃,做给自己吃,现在是自己做给客人吃,这标准自己一点儿都没含糊。

苏晋言的这个小店开在广渠门的社区里,中午饭点来吃饭的都是周围的老街坊。开店4年,苏晋言没有停下研发的脚步,在烂肉卷饼的基础上,又推出了烂肉饭、烂肉面,软烂的口感,丰富的配菜,清淡而不薄的味道,再加上实惠的价格,吸引了不少回头客,其中多是老年人。

天气凉了,这两天,苏晋言新推出了一个肥牛小砂锅,想着来吃饭的很多是周边的大爷大妈,热热乎乎,有菜有肉,倍儿舒坦。小砂锅依旧保持了少油的特点,时令的蔬菜,开水焯熟,不过油,味不能重,还得顺口,所以这调味的料,苏晋言可是下足了功夫,是他花了2年时间,慢慢磨出来的。

从姥姥那儿苏晋言明白了一个道理,成功的人生没有秘方,就是得用心,不停地试,无数次排列组合之后,就有了自家特别的人生。苏晋言喜欢这种全身心投入的感觉,他平时骑摩托车的时候,也不看手机,全神贯注地听车的声音,享受这个专心的过程。学若入迷深造成,火候足时味自美,这就是苏晋言的美味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