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老北京夫妻的经营学问
如今,您想在北京吃上一家私房菜,那选择多了去了。私房菜一般都不是大菜,都是在私密的自家厨房里烹制出来,无宗无派,大家挤在主人家里,吃主人或者是家厨的拿手菜。席间或者吃完了,主人会出来应酬片刻,几次交道打下来,食客跟主人就结成了朋友。说起私房菜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末光绪年间,声名显赫的谭家菜便是其中的代表。
今天《味道掌门》为您推荐的,是北京美术馆东街蒋家大院胡同里的一家私家菜馆。在这里不仅能品尝到独家的风味,还有地道的北京老板和您唠唠老北京的故事。
本期主荐
——刘宅食府——
宝藏四合院餐厅,独创京味儿私房菜!
刘宅食府(美术馆店)
店铺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东街蒋家大院胡同8号
人均消费:120元/人
刘宅食府,名字虽然叫府,但面积却并不太大,是老板用自己住家改建而成的餐馆。这里本身是个四合院,据说还是清末一个盐商的宅邸,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传承,环境和氛围绝对的老北京!经营的也都是具有北京特色的私房菜,大部分还都是餐厅的老板两口子自创的。

刘宅牛肉茄子卷就是一道刘宅食府独家的私房菜,灵感来源于老北京的炸茄盒。为了保留炸茄盒的酥香脆,老板特地改良了茄子的切法,把厚切片改成了2毫米的薄片,以卷进更多的牛肉馅,满足爱吃肉人的胃口。

这道菜的独创之处在于用到了小平铛。先把洋葱丝铺满铛底,再将炸好的茄子卷码放其上,浇上刘宅食府秘制的料汁,直接上火烧热,洋葱刚一断生,就得麻溜儿出锅端到客人面前,客人也要在三分钟内吃完这道菜,否则酥脆度会大打折扣。

经营刘宅食府的刘家能开餐馆也是有渊源的。早在清末民初的时候,刘家祖爷爷就在北京东便门一带专门饲养北京填鸭,当年北京城里的老饕们都知道“鸭子刘”这个名号。当然,等到现如今的味道掌门刘江云准备开饭馆的时候,家里边早已不干这行了。刘江云和妻子重操祖上旧业,起家是从面馆干起的,所以这里的面,自然是不一般。最招牌的是一道砂锅酸菜羊肉面。

砂锅酸菜羊肉面改良自北京传统的羊肉汆面,精选的是羊后腿肉,顶丝切薄片,用大料、姜片、葱花爆香,翻炒到刚变色的时候,就得立刻倒入酱油,这样才能做出口感鲜嫩的羊肉汆来。

比起普通的羊肉汆做法,老板娘会在起锅之前,再加入少量粉丝,吸走羊肉多余的油脂,一解决了烫的问题,二解决了腻的问题。在刘宅食府,这碗砂锅酸菜羊肉面一般都是最后才给客人上,因为这面有“一口封喉”的特点,一入嘴就能被它霸占味蕾,不想吃任何其它的东西,生怕破坏了口中的美味。

本期掌门
——刘江云&杨玉萍——
一对老北京夫妻的经营学问
刘宅食府的味道掌门是一对老北京,丈夫刘江云和妻子杨玉萍。两口子能干上餐饮这行是迫不得已。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刘江云和妻子分别从厂里下岗,为谋生计,开了一家面馆。后来孩子长大了,俩人觉得应该多陪陪孩子,便把家里的房子收拾出来,用来开餐馆。

刘江云&杨玉萍
从面馆起家,到家常菜,再到私房菜。在不断变化的需求当中,刘江云和杨玉萍也在不断调整自家餐厅的定位。夫妻二人里,杨玉萍总是提出想法的那个,丈夫刘江云负责落实。最近杨玉萍又有了新想法,她看准了餐厅所在的位置,周边博物馆、美术馆众多,那就干脆开设一个下午茶,让文艺青年们能在四合院里落落脚。

杨玉萍
妻子杨玉萍曾经说,他们两口子刚开店的时候,因为位置在一个胡同里,不沿街,所以没少为这发愁。而如今,这个位置反倒拥有了私房菜所需要的隐秘和清幽。所以如何在不断变化的时代当中,把握住自己的优势,小餐馆中也蕴藏着大学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