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有网友反映:四川成都市区一快递点揽收、寄递“宠物盲盒”,被装在笼子里的小猫小狗在路边奄奄一息,成都一些爱心人士随即组织了救助。
饮料盲盒火了!部分饮料是临期食品


以往的节目中,我们提到过玩具盲盒,同样款式的盒子里,装着不同样式的玩偶,带给买家未知的惊喜。近年来,这样的盲盒,受到不少年轻人的热烈追捧。最广为人知的盲盒品牌,泡泡玛特,就靠着盲盒成功上市,市值超千亿。其中一只金发噘嘴的小女孩Molly,仅2019年就卖出4.56亿元。
在网上一搜索盲盒,你会发现不仅销售者众多,而且销量颇高。某物流平台数据显示,今年“6·18”盲盒手办预售备货量同比暴增1000%,有报告显示,在“95后”最“烧钱”的爱好中,盲盒手办排名第一。

随着盲盒经济的火爆,盲盒范围不断扩大,从最早的玩具盲盒,到文具盲盒、生鲜盲盒,甚至还有书籍盲盒,看起来是万物皆可盲盒的节奏。这不,最近,在北京三里屯的街头又出现了饮料盲盒,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打卡。
很多人最好奇的是,饮料盲盒究竟是否物有所值?据北京日报报道,这种盲盒饮料自动售卖机,有3个不同的价位,分别是1.8元、5.8元和8.8元。购买之前,消费者对饮料的品牌、口味无法预知,只有扫码支付后才能揭晓答案。商家在店内的墙面贴着宣传语:“让你占便宜没够,吃亏不可能!”
到底能不能占着便宜?真的不会吃亏吗?记者购买了不同价格档位的12瓶饮料盲盒,结果有些耐人寻味。从品牌、口味来看,1.8元档位的盲盒,抽出的饮料多是一个品种,其余两个价格较高的档位,抽出的都是市场上不常见的进口苏打水、碳酸饮料和果味汽水。
而从保质期来看,其中有5瓶饮料为临期产品,距保质期仅剩1至2个月。从价格来看,有7瓶饮料的市场售价低于盲盒价格,仅有5瓶饮料的市场售价略高于盲盒价格。俗话说,买的没有卖的精。对于商家来说,用盲盒清了库存,又挣了钱,毫无疑问是双赢的局面。那么消费者对此怎么看呢?有人认为,就是图个新鲜体验一下,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也有人觉得,如果抽到临期商品或者不爱喝的饮料,不是很开心,但既然是抽盲盒,就愿赌服输。
98元的“机票盲盒”真的划算吗?

前段时间,盲盒这股风还刮到了旅游业。某旅游平台推出98元的“机票盲盒”,消费者花费不到一百元,就能开出一个指定出发地、随机目的地的国内单程机票。这个活动吸引了2000万人参与。随后不少平台也纷纷推出机票盲盒,有的平台还推出双人、升舱隐藏产品,甚至额外推出酒店盲盒等多项活动。这样的“机票盲盒”,会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划算吗?
记者查询发现,很多人抽中的机票,多是夜间航班,或是出发时间较早的特价机票,目的地也多是一些非热门旅行地。一名旅行平台工作人员透露,“机票盲盒”本质是一种营销手段,大部分机票其实是尾单机票。”说白了,这种机票本身价格就不贵,想要薅羊毛并不容易。

另外,不少消费者反映,自己购买的盲盒航班被取消后,平台不予退款。截至发稿前,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机票盲盒”的投诉将近300条,问题多集中在无法正常退款和无法正常兑换上。显然,出行难、无法兑换、退款麻烦等问题的曝光,说明机票盲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快递盲盒” 惊喜还是惊吓?
最近,在各电商平台、短视频平台上,还能刷到一种叫“快递盲盒”的东西。快递盲盒的出售方式主要分为“论斤卖”和“论个卖”两种,比如说10元一斤,或者28.5元40个。商家往往会宣传,“10块钱,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没准,还可能开到物超所值的高价商品,比如手机、平板。”

尤其是在主播间里,有的主播会摆放很多快递盲盒,现场挑拣几样给大家开盒,如果开出不太值钱的东西,就说可以拿去摆地摊,稳赚不亏,而开出电子产品,就会夸张地大喊:“值了!”一场直播看下来,动心的人就有不少。

在主播的口中,这些快递盲盒是无人认领、丢失赔付后的快递件,谁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而据北京日报报道,事实上,从事这种生意的商家曾爆料,快递盲盒没有多少是真快递,而是用不值钱的尾货包装成的“快递”,偶有几件真快递,也是连商家都懒得去要的“垃圾货”。你以为你买的会是惊喜,实际上买的是垃圾,交的是“智商税”。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无人认领的快递,国家也明令禁止转卖。这种所谓的快递盲盒,已然违法违规。
“宠物盲盒”又出现了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近年来,还有人居然用活体小动物来做盲盒。今年5月,有网友反映:四川成都市区一快递点揽收、寄递“宠物盲盒”,被装在笼子里的小猫小狗在路边奄奄一息,成都一些爱心人士随即组织了救助。一位参与现场救助的爱心人士表示,这些猫狗发货地是成都三联花鸟市场,商家以售卖“盲盒”的名义将活体宠物快递至买家。

记者到达成都市站西桥西街,现场充斥着小猫小狗的叫声,而这些叫声就来自于地上这一个一个的笼子里。

成都爱之家动物救助中心负责人 陈玉莲:这个车子拖了一车(猫狗)过来,总数是156只,然后我们就追随过来,然后他们就把车上的猫狗转上到这个车。大家看一下这个厢式货车,全封闭的,把两道后门一关,所有的猫狗肯定全部憋死在里面。

随后,这两辆货车被救助中心的志愿者拦下,并且报警。记者看到,在每个笼子的外面套了一个编织口袋,口袋上都贴有中通快递的快递单。拦下货车后,志愿者们将每个编织口袋都撕开了一块,以便给小猫小狗透气,并给他们喂水喝。随后,记者找到了快递站点的负责人了解情况。

四川成都某快递站点负责人:我靠这个为生,我是做这个生意,有人找我发货我就发。
事后,涉事的快递网点因为违规揽收进行整改。成都当地动检部门对所有猫狗依法暂扣,并将其临时安置、留检。其实,“宠物盲盒”并非新鲜事物。今年1月,就有网友爆料,有网购平台售卖活体宠物盲盒,售价从十几元到上千元不等,涉及猫、狗、仓鼠、乌龟等小动物。
有不少购买者吐槽,盲盒里的动物实际价值远低于盲盒价格,货不对板。而更多网友则表示,把动物关进盲盒,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在我看来,活体盲盒,一方面会给小动物带来伤害,另一方面由于小动物缺乏检疫,还存在卫生防疫的隐患。为了博人眼球推出的“宠物盲盒”,已经突破了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面对盲盒热 监管不可盲

随着盲盒经济越来越火,很多行业都想来分一杯羹,但是拿盲盒营销的同时,也催生一些乱象。盲盒火出圈了,但监管不能盲。监管部门应该进一步规范盲盒经营形式,商家也应该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不能剑走偏锋。当然,我们作为消费者也要提高警惕、理性消费,毕竟任何商家都不会做亏本买卖。
图片来源:北京日报、新京报、中国青年报、大众网·海报新闻、央视网、光明网、央广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