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国保”方顺桥四周成了“垃圾场”_北京时间

满城“国保”方顺桥四周成了“垃圾场”

桥下垃圾堆积、臭水横流桥上随意刻画、石狮残缺、丢失

满城“国保”方顺桥四周成了“垃圾场”

为了提升保定文化名城的影响力,在中共保定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保定市委书记聂瑞平向大会做报告时指出: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启动保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立法。

桥下垃圾堆积、臭水横流,桥上斑驳脱落,随意刻画———眼前的这一切,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座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坐落于保定满城区城南偏西20公里处的方顺桥,历经1700多年的风霜依然不倒,但如今却被“垃圾围桥”。

燕赵都市报冀中版记者张卫军 见习记者白金娜 实习生王翠翠 /

“国保”方顺桥被垃圾包围

方顺桥位于保定市满城区方顺桥乡方顺村,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26日上午,燕赵都市报记者来到方顺桥,看到桥的北面立着一座写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方顺桥”的标识碑。

虽然桥两旁设立路障禁止机动车通行,但是桥下和周围垃圾粪便遍布、臭水横流、杂草丛生。

在桥的南面,文保单位标识牌部分被嵌入一家饭店的厨房里,“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的“河”字看不到。饭店厨房的北侧下面伸出一根管道,脏水顺着管道流到方顺桥下。在方顺桥南面桥头旁,有一个厕所,旁边延伸的管道下有很多污秽物。

赵女士称,她今年70多岁了,小的时候桥下一年四季水长流,十分清凉,水都能流到保定市去。而现在,到处都是垃圾,臭水。现在还好些,到了夏天,温度一高,气味很难闻。

桥上随意刻画、石狮残缺、丢失

桥两端应各有两个石狮,分踞左右,北面的两座石狮还在,南面的石狮只剩一座,另一座不知所踪。

另外,桥上西面的一座望柱和东面的两座望柱上的石狮也不知去向。

该村村民赵女士称,望柱上丢失的三座石狮中,有两座是早就丢了的,而东面的其中一座是近两年丢的,至今没有下落。

另外,部分石狮和桥栏板上面被随意刻画。

而桥的南侧则贴着“保护古桥是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的标语。

附近村民李先生称,每年都有不少来自各地的游客慕名来此参观,但看到方顺桥的现状后,无不摇头叹息。

部门:会对垃圾进行清理

327日,燕赵都市报记者联系了满城区文保所一工作人员称方顺桥的卫生问题归村里和乡里代管,文保所负责方顺桥的维修维护。

之后,燕赵都市报记者又联系了方顺桥乡政府,一工作人员称会对垃圾进行清理,已经汇报给领导。关于具体回复意见,要请示一下领导。

链接:方顺桥简介

方顺桥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满城西南50里处的方顺桥村,横跨于龙泉河上,因在方顺店附近而得名。东经115°1452″,北纬38°4645″,海拔高程33米。

古时候驿路从方顺桥上通过,是京师经保定府去南方诸省及山西的南北交通必由之路,历代的重要关卡。

据民国十八年(1929)《满城县志》载,方顺桥始建于西晋永嘉三年(公元309年),隋开皇、金明昌年间继修,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桥毁,僧德印募修。现存建筑为明重修。

方顺桥为三孔券石桥,中孔较大,两侧各一次孔较小,均由细石料砌成,石楦雕栏,坚致雄伟。根据实测,桥全长30.61米,宽8.07米,由基础上皮至望柱顶高8.765米,中孔净跨14.34米,净高6.15米,两侧小孔净跨3.43米,净高3.7米。

券条石均垂直于桥的走向,主券当中有戏水兽。桥上共有30根望柱,其中保留有22根形态各异的石狮望柱,石栏板28块,其中有24块带雕刻栏板,桥拱由长方形料石悬砌,桥面由长条石铺垫,桥两端各有两个巨狮,分踞左右。

​石桥造型流畅古朴,保持了早期拱桥的特点,另在该桥西侧300米处设计了两道护桥分水闸,用以分水泄洪,保证古桥安全。方顺桥历史悠久,古朴壮观,坚固耐用,规划设计科学合理,在道路交通史上曾起着重要作用,至今仍在使用。方顺桥在我国建桥史上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信息来源:保定市满城区政府网站)

满城“国保”方顺桥四周成了“垃圾场”

桥下垃圾堆积、臭水横流桥上随意刻画、石狮残缺、丢失

满城“国保”方顺桥四周成了“垃圾场”

为了提升保定文化名城的影响力,在中共保定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保定市委书记聂瑞平向大会做报告时指出: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启动保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立法。

桥下垃圾堆积、臭水横流,桥上斑驳脱落,随意刻画———眼前的这一切,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座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坐落于保定满城区城南偏西20公里处的方顺桥,历经1700多年的风霜依然不倒,但如今却被“垃圾围桥”。

燕赵都市报冀中版记者张卫军 见习记者白金娜 实习生王翠翠 /

“国保”方顺桥被垃圾包围

方顺桥位于保定市满城区方顺桥乡方顺村,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26日上午,燕赵都市报记者来到方顺桥,看到桥的北面立着一座写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方顺桥”的标识碑。

虽然桥两旁设立路障禁止机动车通行,但是桥下和周围垃圾粪便遍布、臭水横流、杂草丛生。

在桥的南面,文保单位标识牌部分被嵌入一家饭店的厨房里,“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的“河”字看不到。饭店厨房的北侧下面伸出一根管道,脏水顺着管道流到方顺桥下。在方顺桥南面桥头旁,有一个厕所,旁边延伸的管道下有很多污秽物。

赵女士称,她今年70多岁了,小的时候桥下一年四季水长流,十分清凉,水都能流到保定市去。而现在,到处都是垃圾,臭水。现在还好些,到了夏天,温度一高,气味很难闻。

桥上随意刻画、石狮残缺、丢失

桥两端应各有两个石狮,分踞左右,北面的两座石狮还在,南面的石狮只剩一座,另一座不知所踪。

另外,桥上西面的一座望柱和东面的两座望柱上的石狮也不知去向。

该村村民赵女士称,望柱上丢失的三座石狮中,有两座是早就丢了的,而东面的其中一座是近两年丢的,至今没有下落。

另外,部分石狮和桥栏板上面被随意刻画。

而桥的南侧则贴着“保护古桥是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的标语。

附近村民李先生称,每年都有不少来自各地的游客慕名来此参观,但看到方顺桥的现状后,无不摇头叹息。

部门:会对垃圾进行清理

327日,燕赵都市报记者联系了满城区文保所一工作人员称方顺桥的卫生问题归村里和乡里代管,文保所负责方顺桥的维修维护。

之后,燕赵都市报记者又联系了方顺桥乡政府,一工作人员称会对垃圾进行清理,已经汇报给领导。关于具体回复意见,要请示一下领导。

链接:方顺桥简介

方顺桥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满城西南50里处的方顺桥村,横跨于龙泉河上,因在方顺店附近而得名。东经115°1452″,北纬38°4645″,海拔高程33米。

古时候驿路从方顺桥上通过,是京师经保定府去南方诸省及山西的南北交通必由之路,历代的重要关卡。

据民国十八年(1929)《满城县志》载,方顺桥始建于西晋永嘉三年(公元309年),隋开皇、金明昌年间继修,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桥毁,僧德印募修。现存建筑为明重修。

方顺桥为三孔券石桥,中孔较大,两侧各一次孔较小,均由细石料砌成,石楦雕栏,坚致雄伟。根据实测,桥全长30.61米,宽8.07米,由基础上皮至望柱顶高8.765米,中孔净跨14.34米,净高6.15米,两侧小孔净跨3.43米,净高3.7米。

券条石均垂直于桥的走向,主券当中有戏水兽。桥上共有30根望柱,其中保留有22根形态各异的石狮望柱,石栏板28块,其中有24块带雕刻栏板,桥拱由长方形料石悬砌,桥面由长条石铺垫,桥两端各有两个巨狮,分踞左右。

​石桥造型流畅古朴,保持了早期拱桥的特点,另在该桥西侧300米处设计了两道护桥分水闸,用以分水泄洪,保证古桥安全。方顺桥历史悠久,古朴壮观,坚固耐用,规划设计科学合理,在道路交通史上曾起着重要作用,至今仍在使用。方顺桥在我国建桥史上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信息来源:保定市满城区政府网站)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