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 “北京塞纳河” 的亮马河,今夏又成市民玩水热地。燕莎桥至三里桥段 500 米河道挤着上百人,游泳、划桨板、跳水嬉闹,像 “下饺子” 般热闹。
今年夏天,被网友称为“北京塞纳河”的亮马河又一次成为了市民的“亲水胜地”。
近日,记者在亮马河燕莎桥至三里桥河段看到,市民在河里游泳、玩桨板、划皮划艇……
路过的市民告诉记者:“最近都是这样,就跟‘下饺子’一样。”
但记者发现,亮马河燕莎桥至三里桥段河岸上矗立着“水深危险,请勿下水游玩”的警示牌。
记者实地走访调查发现,亮马河亲水市民安全状况堪忧。
“河道保安”:根本拦不住
7月10日下午4点左右,记者从亮马河燕莎桥出发,沿着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绿道,一路步行到三里桥。记者粗略估计这段约500米的河道中至少有100人正在“亲水”。
市民光着膀子、穿着泳裤,在水中游好几个来回;有玩桨板的,或站着划桨、或坐着聊天、或趴着划水;也有带着宠物一起坐充气艇的;甚至有人直接“原地跳水”,从桨板上跳入河中……
记者注意到,在这段河道中玩桨板和皮划艇的人一半以上没穿救生衣,而游泳的人几乎没有采取安全措施。

记者注意到,这段河道河北岸每300米左右就有“水深危险 注意安全”的警示牌;在南岸,每隔100米左右就有“请勿游泳”的提示牌,每300米设置了“水深危险 请勿下水游玩”的警示牌。
记者还发现,当天500米左右的河道只有2位“河道保安”。
“天热,人多,根本拦不住,有些人非要下水,没办法,只能劝说。”一位身着“河道保安”字样衣服、别着“河道巡查”袖章的大哥坐在河边,一边扇扇子、一边和记者说。
据媒体公开报道,去年6月26日北京一男子在亮马河游泳时溺水,再之前亮马河也发生过多次溺水事件。
下水,被商家“鼓励”
记者调查发现,市民下水也被河岸边的皮划艇和桨板租赁商家“鼓励”。
在燕莎桥附近,记者看到一处租赁皮划艇和桨板的“营地”。“营地”明码标价,设备租赁最低价格为159元/小时。“我们是这边唯一正规的,正规指的就是我们得到政府、或是管理部门的认可。”“营地”工作人员表示。

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如果要租赁桨板或皮划艇,游客必须签署“注意事项”的文件。“我简单和您说吧,就是得看好手机等贵重物品,不能在桨板上站立、不能蹲着、不能脱掉救生衣。”工作人员说。

在记者明确表示“不会游泳,怕水”后,工作人员称:“不会水也可以,我们有救生衣,也有安全员。”
记者在之后的走访过程中,全程未发现有明显标识的皮划艇和桨板租赁商家的救生员。
除“唯一正规的”皮划艇和桨板租赁商家,记者还遇到了2位私人皮划艇和桨板租赁者。一位从汽车后备箱搬出数10只未充气的皮划艇,一旁放着一摞救生衣;另一位未明确表示是否提供救生衣,只和记者介绍自己的收费标准是桨板100元/小时。

“有些人‘勾引’人来划小船儿,从中谋取点利益,其实这个河很危险,水不干净,水里可能还有烂玻璃,中间3米多深,周末人更多,危险系数更大了。”“河道保安”说。
不能用“风险”换“狂欢”
记者查询发现,2022年北京市水务局工作人员曾检查亮马河燕莎桥段防溺水专项行动工作落实情况,朝阳区水务局也曾就此进行情况汇报。近3年过去了,为何状况依然如此?
记者在北京市水务局官网留言咨询。工作人员文字回复称:“北京市水务局、环境保护局划定的禁止游泳、滑冰等水上活动水域为饮用水源地水域,不包括亮马河水域,在该水域游泳、滑冰等水上活动不违规、不违法。

即使不违规、不违法,那市民安全又该由谁来保障呢?记者尝试联系亮马河燕莎桥至三里桥段相关管理部门。
记者注意到亮马河燕莎桥至三里桥设置的的安全警示牌显示,其中一个落款为“新源里派出所”,另一个落款为“三里屯街道办事处”。


记者拨打了以上两方的电话。新源里派出所回复表示:“我们没有接到说哪儿能游哪儿不能游,这个应该属于河道(管),我们公安机关只能劝,没有直接管辖权、没有权利阻止,他非要游,我们也没办法。”
而三里屯街道办事处明确表示该河段不能游泳,“不能游,真的不能游,那儿没有专业的管理,很危险,强烈不建议大家游泳,但大家还是存在侥幸(心理),都不听,往年也出过事儿。那儿有河道巡查员、还有派出所的人去劝阻,但没有处罚,不像法律有条文,这顶多算不文明行为。”
针对河边“鼓励”市民亲水的皮划艇和桨板租赁商家,三里屯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表示,“这些都属于私人的,执法的也都去过好几次了,我们三里屯这段儿管到三环,这块儿没有任何的正规的商业化的经营行为。”记者走访的燕莎桥至三里河段,处于三环内。

在三里桥下,记者还发现了该河段的河长信息公示牌。记者至少5次拨打了社区级流域河长的电话,截至发稿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记者致电北京市水务局,工作人员表示,北京市除I类水水域不能从事游泳等活动外,其他流域“法无禁止皆可为”。而水质未达到III类标准的水域,不建议游泳。记者在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官网查询显示,2025年5月亮马河水质为III类。
记者就“亲水人的安全问题”致电朝阳区水务局,工作人员回复称:“应该是咱们个人要负责,我们在两岸边立了警示牌,也有水深提醒和救生圈,成年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承担一定的责任的,如果你去游泳馆发生了事故,人家肯定是要赔偿的,这块儿应该也没有具体的执法方,我们水务局也没有权限。”
2022年8月5日,北京市水务局发布《北京市水务局关于规范市管河道、水库游泳、滑冰、桨板、皮划艇等水上活动征求意见的公告》,公告显示“在五环之内和城市副中心区域开通游船的相关河道,拟禁止开展桨板、皮划艇、橡皮艇、摩托艇、电动船等水上活动。”(此前报道:以下河段拟禁止游泳、滑冰、桨板等水上活动,现征求意见!)记者走访的河段区域未开通游船。

2024年,有市民询问该征求意见的落地情况,北京市水务局回复“我局未印发此类文件”。

“北京人有自己的‘塞纳河畔’”“宠物友好、活人感十足,周末就去亮马河!”“亮马河皮划艇,掌管北京夏日松弛感的‘神’”……越来越多的北京市民来到亮马河玩水。夏日的清凉与亲水的欢愉,本是都市生活中难得的惬意。但当亮马河的水波里,交织着市民下水的隐患,这份 “热闹” 便始终笼罩着一层阴影。

如何保障亲水市民的安全,这是有关部门必须直面的课题。
而比“追责”更迫切的,或许是城市对市民亲水需求的回应 —— 当天然河道难以承载无序的热情,是否能有更多、更规范、更安全的公共水域空间,“安放”市民的亲水热情?
毕竟,当亮马河的涟漪再次泛起,我们期待的,从来都不是一场用“风险”换来的“狂欢”。
北京新闻广播记者:蔡雪琴 孙笑一(实习)
责编:姚柏言、郭峥
监制:刘萤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