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多年来,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以党员为骨干力量,在水稻种质资源挖掘和新品种培育中不断攻坚克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打造“中国饭碗”的坚实底座。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多年来,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以党员为骨干力量,在水稻种质资源挖掘和新品种培育中不断攻坚克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打造“中国饭碗”的坚实底座。
在离南昌250公里外的湘东区这片稻田里,“新野优6号”水稻正在进行首次种植。农时不等人,江西省超级稻中心的党员突击队和老乡们一起冒雨插秧。
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党总支书记 研究员 刘秀梅:从播种、移栽,到生长期的观测、最后的收获,整个生长周期我们都要密切跟踪。
这些科研人员都是硕士或博士,却常年和泥土打交道,田野早已成为他们最大的实验室。
记者:你脸上是汗还是雨呢?
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助理研究员 唐秀英:汗和雨都有,特别累,插秧。蹲着,然后还要在这个泥泞的田里面走。这个泥巴里有时候有石头,还有这个可能是油菜梗吧,有时一不小心就会把手给戳破皮。
一段时期以来,我国水稻品种同质化严重,水稻育种的原始创新能力不足,适应市场新需求的优质品种急缺。为此,2012年,已从事50多年稻种研究的老党员颜龙安院士领衔成立了江西省超级稻中心。十多年间,他带领年轻的科研团队成员,瞄准科学育种的前沿方向,不断推出创新成果。如今,已是86岁高龄的他仍然一直关注和参与研制,在重大课题中成为大伙心中的“定盘星”。
中国工程院院士 颜龙安:现在他们也能挑大梁了,很欣慰。把人民装在脑子里面,再苦再累也要搞到底、搞到成功。
种子选育是一个枯燥而充满艰辛的漫长过程,超级稻中心通过支部建设发挥堡垒作用,在攻坚克难中,不断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创新力。
江西地形复杂,70%以上的缺水田块都无法种植水稻。超级稻中心党支部专门立项进行攻关。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来,项目带头人聂元元常年奔波在实验室和田野之间,用7年时间培育出了优质节水抗旱稻种。
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副研究员 聂元元:你可能会碰到很多很多的困难,如果我们绕道走的话,你可能最终什么也得不到。尤其是作为一名党员科研工作者,我们更需要去克服困难,把我们的科研成果用在大地上面,帮助老百姓增产增收。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前进村种粮大户 晏国安:这块地以前是荒地,只能种一点红薯。我听说有旱稻,我就把这个土流转过来100多亩,全部种上旱稻。看起来长得不错,收成肯定错不了。
耐高温品种的培育一直是科研的难点。去年,当地遇到了50年一遇的高温天气,为了取得克隆水稻耐热功能基因的最新数据,科研人员连续数天在近40℃的气温下观测、采集数据,最高温时,科研团队中有两名成员中暑晕倒在地头。
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副研究员 曹志斌:获取有效的水稻耐高温数据,就必须在一天温度最高的时候调查水稻扬花情况。我们苦是吃了,但是我们耐高温的水稻品种也选育出来了,今年已经推广了100万亩。
由于杂交水稻只有细胞质来源单一的两种类型,一旦基因被病虫害识别攻破,就会造成大面积减产。几年来,科研人员从上千种野生稻中克隆基因,一次次实验,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这种新型三系杂交水稻试种成功后就会全面推广。
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 谢红卫:这两种杂交水稻一旦被病虫害攻破的话,我们还有这一种杂交水稻可以顶上去,为我们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加上一个安全阀。
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党总支书记 研究员 刘秀梅:总书记多次强调,“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这对我们育种工作者来说,是一种嘱托也是一种激励。我们要扛起这份责任,不仅让老百姓的碗里装满粮,而且装的都是好粮。
做有用的基因,搞落地的科研。近5年来,江西省超级稻中心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多达40多个,推广面积覆盖长江中下游水稻种植区的10.3%。其中,“野香优航1573”等系列在国内推广面积达4500多万亩,平均每亩增产20公斤,为我国水稻种业振兴和粮食安全保障做出了重要贡献。
不断推动中国农业“芯片”升级迭代
在海南三亚举行的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传来最新消息称,通过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启动种业创新攻关,遴选构建国家种业企业阵型,健全国家级良种繁育体系,实施市场净化专项行动,种业振兴行动取得一系列新突破。
好种出好苗。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端稳中国饭碗,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种子是根本。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万亿斤粮食归根到底是科技人员和农民掌心的一粒粒种子。目前,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海洋渔业资源库建成运行,畜禽种质资源库开工建设,发展从作物到畜禽、从植物到动物的种子科技,任重道远,前途无量。
要立足大食物观看种子,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要面向生物多样性这一最大的“种子库”,保护人类农业的基础,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在气候变化压力下,要盯紧种业科技前沿,开发能够应对高温、干旱和洪水及病虫害的作物品种。在把粮食育种摆在首位的同时,从牛羊肉到奶业渔业,从海洋到微生物,都要加强“芯片”攻关,不断攀登种子科技高峰。
一粒种子,既记录着古老农耕文明的农学智慧,也蕴含着未来科学技术的新突破。当前,全球种业正迎来以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发展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我们要以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为引擎,借力数字技术驱动,不断为中国农业“芯片”升级迭代,稳定产能、提高单产、优化结构,确保“中国碗”装满“中国粮”。
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
编辑:刘紫昀
责编: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