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带领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专业实习部分校外实训基地: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卧龙区人民法院,新野县人民法院,卧龙区人民检察院,宛城区人民检察院,新野县人民检察院,南阳市法律援助中心,河南雷雨律师事务所,河南大统律师事务所---“...

南阳师范学院法学专业建设源于1996年,2004年单独建制的法学(系)院成立。十余年来,法学院一直坚持开放办学,注重于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尤其是近些年来,法学院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形势,积极推动转型升级发展,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式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逸夫教学楼——法学院外景
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有特色,多元培养为社会
法学 (河南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本科专业,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法学专业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国家相关政策,具有一定实际工作能力,能够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特别是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学、商法、知识产权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学、刑事诉讼法学(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国法制史、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学等。
师资队伍
师德师风齐建设,课内课外双丰收
师资队伍建设
法学院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2人;博士研究生4人,在读博士1人,青年教师已全部实现硕士化。

2 双师队伍建设
目前,法学院“双师”型教师(兼职律师)达到17人,占全部专任教师的60.71%。同时,还从司法实务部门聘请资深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共计23人担任兼职教授。卓越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使得学生既能掌握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能得到充分有效的法律实务训练,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教学奖励与荣誉
4
名师风采

张红薇,女,满族,河南省唐河县人,现任法学院院长、教授,兼职律师。先后荣获河南省“两课”优秀教师、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先进个人、南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南阳师范学院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张秀芹,女,汉族,河南新乡人,民盟盟员,现任法学院实训室主任,副教授,兼职律师、心理咨询师。先后荣获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河南省“五一巾帼标兵”、“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叶赟葆,男,汉族,河南南阳人,中共党员,法学博士。现任法学院讲师,兼职律师。参与国家社科基金2项,省部级重点项目1项,参编研究生教材1部,先后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篇。
教研平台
教学科研相结合,项目研究结硕果
法学实践
走向社会求实践,服务大众谋发展
法学院不仅在校内建立了速录实训室、法学综合模拟诉讼平台、模拟法庭、法律咨询中心和法律援助工作站等实训室,还在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等14个校外法律实务部门建立了实训基地,秉持“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理念,为学生的专业实习和业务成长提供广阔的平台。

---速录实训室和法学综合模拟诉讼平台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013年法学院建立了模拟诉讼实验室。模拟诉讼实验室主要承担法学专业教学实验、案例教学等任务,实现刑事、民事、行政三大类诉讼的程序演练。让学生能扮演多个角色,从庭前、庭中、庭后进行诉讼实践;掌握刑事、民事、行政三大类诉讼案例各个环节的先后秩序,熟悉诉讼过程中需要填报的各类诉讼文件以及如何填报。同时,学生能进行相关多媒体案例和法律法规的查看和调用。教师能查看学生诉讼演练过程并进行评分。截止目前,模拟诉讼实验室已经组织过120余次活动,直接受益学生近4000人次。

---老师带领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专业实习
部分校外实训基地: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卧龙区人民法院,新野县人民法院,卧龙区人民检察院,宛城区人民检察院,新野县人民检察院,南阳市法律援助中心,河南雷雨律师事务所,河南大统律师事务所

---“国家宪法日”法治宣传活动
“护航青春”检校共建工作室:针对当前高校中存在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日益严峻,法学院积极与检察机关建立在青少年刑事司法保护工作中的联系。2015年10月29日上午,我校与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检察院在科技大楼前举行“护航青春”检校共建工作室揭牌仪式。该工作室初步设立在图书馆903室,将主要依托法学院的资源,检校双方将以此为契机加强联系,积极探索加强大学生法制宣传教育新模式,将在校大学生的权益保护纳入工作范围,共同为广大学生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环境。

---学生参加模拟法庭活动
我校的模拟法庭活动开始于2004年,主要是通过模拟还原中国刑事、民事案件的法庭审理,验证学生相关理论学习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截止目前,已经组织过200余次活动,直接受益学生超过10000多人次。

———法学院师生进入社区宣传反家庭暴力
南阳市法律援助中心南阳师院法律援助工作站作为法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组成部分之一的法律援助工作站,其前身是成立于1996年的南阳师院法律援助中心。其属于以学生为主进行社会实践、贯彻“以我所学回报社会”宗旨、无偿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公益性组织。截止目前,已经组织过60余次法律援助活动,社会受益面广泛。
人才培养

法学界里竞风流,人才培养攀高峰
学院坚持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学生在多项省内重要比赛中多次获奖。学院成立了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组建教师团对学生的考研、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等进行分类指导。同时建立校友联盟,将其发展成为推动就业工作的新兴力量。近年来的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毕业生在司法考试、考研、律所、公务员等领域均有可喜成绩。
1
卓越杯法治辩论赛
2015年11月,在河南省第二届“卓越杯”大学生法治辩论赛中,我校法学院代表队荣获本届辩论赛季军,杨好静、乔培两位同学获得“优秀辩手奖”,张秀芹、曹延两位老师获得“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2考研情况
近年来,法学院毕业生中有120多人,被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重点大学和专业院校录取。

赵铮,法学专业2013级1班,2017年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刑法学硕士研究生。

崔慧慧,法学专业2013级1班,2017年考取厦门大学刑法学硕士研究生。
3
司法考试
近三年来,在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中,法学院共有78名学生通过司法考试,报考通过率高达30%,在全省高校中居于前列。其中多人成绩达400分以上。

■■■■■4学生获奖
杰出校友

母校以我为骄傲,我为母校而自豪

李方,男,汉族,1985年1月生,河南方城人,南阳师范学院法学院2007届毕业生,现任职于北京市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

张昌建,男,汉族,1982年10月生,河南兰考人,南阳师范学院法学院2008届毕业生,现就职于重庆市人民检察院,正科级干部、助理检察员、二级检察官。

李瑞,女,汉族,1985年生,河南西平人,中共党员。2008年毕业,同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就职于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土建处,从事法务工作。2012年就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硕士班,2014年就职国家司法部,主任科员。
2017年招生计划
2014~2017年在河南省招生录取最低分
本期策划:郑梦柯 李伟
本期排版:郑梦柯
本期编审: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