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创作过程中,表演是将角色具象化的关键环节,是让人物从剧本走向银幕、从构想变成现实的核心力量。在演员的一颦一笑、一字一句中,角色的情感得以传达,人物的形象被细腻的言行勾勒,故事的张力也逐渐浮现。
为深入探讨表演在电影创作生态中的实践方法,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推出电影表演公开课活动,邀请著名演员陈数担任主讲嘉宾,由电影频道主持人郭玮担任主持,以“入戏之道:表演艺术的多元创作空间”为主题,分享她在话剧与影视作品中的跨界表演经历,带领观众深入理解角色的建构过程,以及在不同艺术形式之间塑造人物的经验与思考。

在没有剧场、没有镜头的时代,表演便已存在,成为人类与世界沟通的一种方式。而在所有表演形式中,舞蹈或许是最早、也最直接的一种。早在文字出现之前,原始人类便已通过舞蹈进行情感表达。陈数的艺术旅程,也正是从舞蹈开始的。她最初是东方歌舞团的舞蹈演员,十二年的舞蹈表演经验使她对身体语言的传递有着极其敏锐的感知,也为她后来其他形式的表演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陈数舞蹈练功图
但从舞蹈演员转型为戏剧与影视演员,远不止表演方法与思维方式的转变,而是一次全方位的跨越。这不仅意味着肢体表达向语言表达的重心转移,也意味着从以形体为主导的舞蹈表演转向更强调人物关系、情节发展与场面调度的综合表达方式。电影这门艺术最早进入中国时被称为“影戏”,其表演语言深受戏剧传统的滋养。这在陈数的表演探索路径中也有所体现。对陈数而言,尽管她最初是在荧屏上崭露头角,话剧舞台却成为她不断打磨技艺、锤炼人物的重要空间。在经典话剧作品《日出》中,陈数以扎实的台词功底与准确的肢体表达自如地切换于两个角色之间——现实的陈白露和她死后的灵魂,将人物的悲剧命运和矛盾性格层层剥开,呈现出极强的舞台表现力。

《日出》剧照
舞台之外,面对镜头,陈数的角色塑造同样多元且细腻。2005年,她在《暗算》中饰演天才数学家黄依依。陈数为这个人物设计了前后动作的变化来展示人物的心路历程:在没有来701之前,黄依依是不经世事的、刚刚回国的小女孩,脸上洋溢着一股傲气,于是针对早期的黄依依,陈数呈现出如芭蕾舞演员一般活跃的身体运动;但到故事结尾时,历经世事之后,她的小动作消失,变得沉稳淡然。这样的表演处理方法同样体现在陈数出演《倾城之恋》白流苏时,她借传统服饰与手部动作设计,同时结合特写镜头来呈现人物内心的纠结;在《不完美受害人》中,她以极其微小的情绪波动、凝练克制的台词与含而不露的眼神表达,诠释出人物的层次感与复杂性。还有《铁梨花》《和平饭店》《江河之上》,陈数的精湛表演让她所饰演的角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一部部脍炙人口的作品为她赢得了包括白玉兰奖、金鹰奖、华鼎奖等在内的诸多奖项。

《不完美受害人》剧照
尽管陈数在影视剧中塑造了许多经典形象,但她并未局限于此。《峰爆》和《长安道》中两个迥然不同的银幕形象,展现出了她作为实力派演员的可塑性。在灾难动作片《峰爆》中,陈数饰演的工程部总经理丁雅珺面对炸隧道的抉择时,第一反应是震惊与抗拒,接着屏蔽了外界声音进行内心的挣扎,最终横下心做出决定。这场戏的戏眼,都在陈数慢慢变红的眼眶里动人地浮现。而在犯罪片《长安道》中,陈数则完全颠覆形象,成功塑造了林白玉这样复杂多面的“非常规的非正面人物”。陈数通过人物小传去捋清这个人物的心路历程,理解并成为人物,使得林白玉成为不落入俗套的反派角色。

《长安道》剧照
陈数是一个不容易被定义的演员。她可以是风情万种的旗袍美人,也可以是雷厉风行的职场精英;既能演绎沉着冷静、坚韧朴素的平凡英雄,也能化身心思缜密、游走灰色地带的反派人物。她的表演无需声嘶力竭,却总能深入人心。
正是这份跨越舞蹈、话剧与影视的表演积淀,使她在面对多种媒介与多变角色时游刃有余。在这场电影表演公开课中,陈数将以一位创作者的真诚,分享她对角色与表演的理解和表演背后的设计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