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课堂】风阻系数比跑车还低!五个大众T1不为人知的小细节_北京时间

【科普课堂】风阻系数比跑车还低!五个大众T1不为人知的小细节

荷兰商人本·旁(Ben Pon)来到沃尔夫斯堡,希望能够将甲壳虫出口到荷兰售卖,他的这次访问不仅促成了大众工厂的第一笔出口订单,更促成了一款经典车型。

【科普课堂】风阻系数比跑车还低!五个大众T1不为人知的小细节

作为厢式车的传奇车型,大众T1从1949年开始生产后,销量一路攀升,在同级别有着很大的竞争力,甚至不少品牌都因为T1的畅销,纷纷设计了厢式车希望分得一杯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五个大众T1不为人知的小细节。

商人的随手一笔,竟创造一段传奇

大众公司第一款车型是甲壳虫,设计师是费迪南德·波尔舍,第二款车是大众T系列,设计师竟然是位商人?其实故事是这样的。

二战后,大众工厂复产,甲壳虫的成功不仅吸引了德国境内的消费者,也吸引了世界上不少人。1947年,荷兰商人本·旁(Ben Pon)来到沃尔夫斯堡,希望能够将甲壳虫出口到荷兰售卖,他的这次访问不仅促成了大众工厂的第一笔出口订单,更促成了一款经典车型。

本·旁(Ben Pon)

当他在大众工厂参观时,无意间看到了一款很有意思的机器。原来为了方便厂内运输零件,工程师将甲壳虫的车身拆除,放置平板以运输货物,这款平板推车(plattewagen)吸引了本·旁的目光,他在想如果使用甲壳虫的底盘,安放一个更大的车身,驾驶员坐在前轮上方,这样拥有极大车内空间的车型,一定非常受欢迎。

平板推车(plattewagen)

本·旁的草图

于是他在笔记本上画了一个草图,交给工作人员希望大众上层可以看到他的想法,起初工作人员并没有在意这件事,但是还是将草图交了上去,让本·旁没想到的是,一段时间后他收到了大众的回复,原来他的想法被付出实践,1949年以本·庞为灵感的大众T1正式开始生产。

风阻系数堪比跑车

当T1的原型车被设计出来后,工程师们发现这台车的风阻系数好像不低,经过测算风阻系数高达0.75,而计划使用的甲壳虫引擎只有25匹马力,减低风阻提高车速势在必行。

T1原型车

后来大众的工程师来到了布伦瑞克工业大学的风洞,为大众T1雕刻更流畅的外形。对!没错,这台大“面包”在设计的时候进了风洞。

风洞实验时使用的比例模型

经过试验,工程师修改了一些细节,成功地将T1的风阻系数从0.75降到了0.42。光说数字可能大家没概念,举个例子。那款被恩佐法拉利称为当时最美设计的捷豹E-type风阻系数为0.44,和E-type流畅的外观相比,T1的风阻系数确实低的有点不像话。

捷豹E-type

空调设计很奇特

其实,T1并没有装备空调系统,不过针对冬季夏季,T1分别有不同的装置来应对。

在冬季时,我们会使用暖风来加热车内温度,而暖风的热量来自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而大众T1使用了风冷发动机,没有水箱更不要提冷却液了。为了应对寒冷的冬季,大众工程师设计了一套系统。

暖风系统结构

外界空气,通过车尾的风扇被吹至排气歧管表面,空气通过滚烫的排气管被加热,加热后的空气被送入车内,这样车内就有了暖风。

而夏天呢,不用想就可以知道像这样的工具车,在40年代肯定不会安装空调的,除了多扇可以打开的窗户以外,大众贴心的在车顶安装了一个“空气循环装置”,那什么是空气循环装置呢?

其实就是车顶安装了一个换气风扇,将外界空气送至车内,促进空气循环,这样在炎热的夏天,乘客也不会太过不适。

竟然装了门式车桥

奔驰G63 6X6

乌尼莫克U1300

门式车桥结构

通常我们所见的门式车桥,车桥中心线高于车轮中心线,这提升了车辆的通过性,在少数硬派越野车上可以见到。

大众减速齿轮箱结构

那么T1装门式车桥的原因其实和这个关系不太大,大众为T1安装这个装置主要是因为动力,T1初期使用大众甲壳虫的1.1升引擎只有25匹马力和68N.m的输出,想达到搭载750公斤货物的设计目标显然是不可能的。而门式车桥除了能够提升车辆通过性能以外,通过合理的齿轮搭配,还可以提升扭矩的输出,这便是T1安装的原因。从1949年至1967年间生产的T1都安装了大众公司称为“减速齿轮箱”(reduction gear box)的装置。

0-100加速时间超乎想象

媒体Road&Track曾经测试过一台1957年的大众T1,在0-60英里加速这个项目上,成绩确实让人吓了一跳,然而不是快的吓人,而是慢的有点离谱。

大众T1足足花了75秒才完成了0-60英里的加速。1957款T1使用1.2升发动机,有29马力和81牛米的输出,再搭配增加扭矩的减速齿轮箱,有这个成绩倒是并不奇怪。

纵观T1车型历史,为什么它会成功?我们在T1的身上看不到太多的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但是当时的大众看到了厢式车市场的空白,支持了了本·旁的想法,T1用无数的版本和车型满足了全世界的消费者。也用了不少巧妙地思维和创新的设计来突破甲壳虫平台的局限,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它会成功和受欢迎的原因。

【科普课堂】风阻系数比跑车还低!五个大众T1不为人知的小细节

荷兰商人本·旁(Ben Pon)来到沃尔夫斯堡,希望能够将甲壳虫出口到荷兰售卖,他的这次访问不仅促成了大众工厂的第一笔出口订单,更促成了一款经典车型。

【科普课堂】风阻系数比跑车还低!五个大众T1不为人知的小细节

作为厢式车的传奇车型,大众T1从1949年开始生产后,销量一路攀升,在同级别有着很大的竞争力,甚至不少品牌都因为T1的畅销,纷纷设计了厢式车希望分得一杯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五个大众T1不为人知的小细节。

商人的随手一笔,竟创造一段传奇

大众公司第一款车型是甲壳虫,设计师是费迪南德·波尔舍,第二款车是大众T系列,设计师竟然是位商人?其实故事是这样的。

二战后,大众工厂复产,甲壳虫的成功不仅吸引了德国境内的消费者,也吸引了世界上不少人。1947年,荷兰商人本·旁(Ben Pon)来到沃尔夫斯堡,希望能够将甲壳虫出口到荷兰售卖,他的这次访问不仅促成了大众工厂的第一笔出口订单,更促成了一款经典车型。

本·旁(Ben Pon)

当他在大众工厂参观时,无意间看到了一款很有意思的机器。原来为了方便厂内运输零件,工程师将甲壳虫的车身拆除,放置平板以运输货物,这款平板推车(plattewagen)吸引了本·旁的目光,他在想如果使用甲壳虫的底盘,安放一个更大的车身,驾驶员坐在前轮上方,这样拥有极大车内空间的车型,一定非常受欢迎。

平板推车(plattewagen)

本·旁的草图

于是他在笔记本上画了一个草图,交给工作人员希望大众上层可以看到他的想法,起初工作人员并没有在意这件事,但是还是将草图交了上去,让本·旁没想到的是,一段时间后他收到了大众的回复,原来他的想法被付出实践,1949年以本·庞为灵感的大众T1正式开始生产。

风阻系数堪比跑车

当T1的原型车被设计出来后,工程师们发现这台车的风阻系数好像不低,经过测算风阻系数高达0.75,而计划使用的甲壳虫引擎只有25匹马力,减低风阻提高车速势在必行。

T1原型车

后来大众的工程师来到了布伦瑞克工业大学的风洞,为大众T1雕刻更流畅的外形。对!没错,这台大“面包”在设计的时候进了风洞。

风洞实验时使用的比例模型

经过试验,工程师修改了一些细节,成功地将T1的风阻系数从0.75降到了0.42。光说数字可能大家没概念,举个例子。那款被恩佐法拉利称为当时最美设计的捷豹E-type风阻系数为0.44,和E-type流畅的外观相比,T1的风阻系数确实低的有点不像话。

捷豹E-type

空调设计很奇特

其实,T1并没有装备空调系统,不过针对冬季夏季,T1分别有不同的装置来应对。

在冬季时,我们会使用暖风来加热车内温度,而暖风的热量来自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而大众T1使用了风冷发动机,没有水箱更不要提冷却液了。为了应对寒冷的冬季,大众工程师设计了一套系统。

暖风系统结构

外界空气,通过车尾的风扇被吹至排气歧管表面,空气通过滚烫的排气管被加热,加热后的空气被送入车内,这样车内就有了暖风。

而夏天呢,不用想就可以知道像这样的工具车,在40年代肯定不会安装空调的,除了多扇可以打开的窗户以外,大众贴心的在车顶安装了一个“空气循环装置”,那什么是空气循环装置呢?

其实就是车顶安装了一个换气风扇,将外界空气送至车内,促进空气循环,这样在炎热的夏天,乘客也不会太过不适。

竟然装了门式车桥

奔驰G63 6X6

乌尼莫克U1300

门式车桥结构

通常我们所见的门式车桥,车桥中心线高于车轮中心线,这提升了车辆的通过性,在少数硬派越野车上可以见到。

大众减速齿轮箱结构

那么T1装门式车桥的原因其实和这个关系不太大,大众为T1安装这个装置主要是因为动力,T1初期使用大众甲壳虫的1.1升引擎只有25匹马力和68N.m的输出,想达到搭载750公斤货物的设计目标显然是不可能的。而门式车桥除了能够提升车辆通过性能以外,通过合理的齿轮搭配,还可以提升扭矩的输出,这便是T1安装的原因。从1949年至1967年间生产的T1都安装了大众公司称为“减速齿轮箱”(reduction gear box)的装置。

0-100加速时间超乎想象

媒体Road&Track曾经测试过一台1957年的大众T1,在0-60英里加速这个项目上,成绩确实让人吓了一跳,然而不是快的吓人,而是慢的有点离谱。

大众T1足足花了75秒才完成了0-60英里的加速。1957款T1使用1.2升发动机,有29马力和81牛米的输出,再搭配增加扭矩的减速齿轮箱,有这个成绩倒是并不奇怪。

纵观T1车型历史,为什么它会成功?我们在T1的身上看不到太多的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但是当时的大众看到了厢式车市场的空白,支持了了本·旁的想法,T1用无数的版本和车型满足了全世界的消费者。也用了不少巧妙地思维和创新的设计来突破甲壳虫平台的局限,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它会成功和受欢迎的原因。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