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缘|在“无法救命”的科室里,做一场与至亲至爱的告别
“你知道安宁病房吗?”
“我不太清楚,我第一次接触这些……”
这些对话,经常发生在北京市海淀医院安宁疗护门诊。
很多生命处在终末期的患者家属,不忍看着至亲至爱之人深受晚期疾病的折磨,却又不舍得放手,他们带着五味杂陈的悲伤,试探性地来到秦苑主任的安宁疗护门诊求助。在这个让很多人感到陌生的科室里,医生们“无法救命”,却可以帮助疾病终末期的患者及家属减轻痛苦、改善生活品质,“摆渡”每个家庭度过最困难的告别时光。
01
胃癌肝转移母亲全身剧烈疼痛
儿子“走投无路”向安宁病房寻帮助
2024年3月15日清晨,北京市海淀医院安宁疗护科秦苑主任收到急诊科的会诊通知,向她发出求助信息的,是一位“走投无路”的患者家属小浩,他的母亲因胃癌晚期导致剧烈的癌痛,已经疼到意识有些模糊。

去年十月,小浩眼中每天能走两三万步、身体强健的母亲,因为一次腹痛检查突然被确诊为胃癌。更让小浩无法接受的是,妈妈确诊的一刻就被宣判了已经出现肝转移。从确诊胃癌肝转移到如今的四个月时间里,高阿姨在尝试了五次化疗后,被现代医学残酷的告知,它已无计可施。

从确诊胃癌肝转移后,各种疼痛一直伴随着高阿姨的治疗过程。最初是肝疼,后来是化疗药物带来的胃疼,再到如今几乎是遍布全身的末梢神经疼。半小时的会诊里,秦苑主任初步判断,这位被癌痛折磨到连碰都不能碰的母亲,已经走到了生命尽头。面对生存期以天来倒数的高阿姨,安宁团队要做的,一是尽快为高阿姨控制疼痛,二是陪伴高阿姨的儿子度过即将到来的告别时光。
02
“找个暖洋洋的日子回家和孩子们吃顿饭”
是乳腺癌晚期妈妈最大的心愿
与高阿姨相隔十米距离的病房里,有一位50岁的乳腺癌患者,和高阿姨一样,她也是一位晚期患者,但不一样的是,她的生命还能以周为单位倒数,住在安宁病房的这段时间,她曾多次提出想回家的心愿。

在住进安宁病房以前,阿寻已经和乳腺癌抗争了将近八年时间,她像个经验丰富的战士,一次次向进击的肿瘤宣战。但在2023年的最后一天,一次突然的肝昏迷,冲破了医学为她搭建的生命围栏。尽管身体指标已经处在极度危险的边缘,但阿寻一直在积极配合治疗,因为她心中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家中年仅8岁的小儿子。她能否完成回家团聚吃饭的心愿?又如何向8岁的小儿子开口,宣布妈妈即将离世的坏消息?这些都是安宁团队亟待解决的难题。

如何陪伴患者用有限的精力,做最重要的事,是秦苑所带领的安宁团队常遇到的挑战。她们如同一个满足心愿的使者团,帮助患者办婚礼、迁坟、开小酒馆 ……一次次在生命末期“摆渡”那些放不下的人生。
03
亲人离世是一生的潮湿
心怀不舍的女儿如何学会放手
在摆渡生命的过程中,安宁团队常常要在即将离世的患者和充满不舍的家属之间,“拉扯”出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

小昭奶奶今年89岁,因为控制不住的肚子疼,她来到了安宁病房,但她的疾病一直没有明确的诊断。她不想“折腾做检查”,更不希望做任何治疗,只想顺应生命自然的规律。

在“放手”这张考卷上,小昭奶奶填写了“减少痛苦、平静离开”的答案,在是否使用营养液的问题上,她坚定选择了拒绝;但陪在身旁的女儿,却在挣扎中迟迟没能“交卷”,她一直想让奶奶再试试营养液。面对坚定的奶奶和不舍的女儿,医生会如何抉择?
04
高考第五志愿进入华西医科大学
命运“驱赶”下成为全国第一批安宁医生
18岁的秦苑站在高考的命运关口,喜欢科幻小说的她一心想考工学院,但她的妈妈常常在耳边念叨,希望从小身体不好的她能学医,为了“应付”妈妈,秦苑把高考第五志愿填成了医学。

阴差阳错踏上救死扶伤的道路,抱着“生命不息、抢救不止”的信念,秦苑陪伴各种复杂的血液肿瘤病患者,战斗了三十多年。但医学的有限,让她常常在绝症面前“败下阵来”。

在知天命的年纪,几乎抑郁的秦苑偶然接触了安宁理念,命运的齿轮带她走进了少有人关注的安宁世界。在深度走进患者人生的过程中,秦苑把自己从医的重点调整为“实现善终”。
05
「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
而是走出了时间」
离别的列车,终有到站的时候。这一刻,小浩在心里预演过很多次。在陪伴妈妈的最后一夜,内心曾被恐惧填满的儿子,慢慢抚摸着妈妈的手,一如长大过程中,妈妈曾无数次拉住年幼的自己一样。他靠在妈妈的床边,轻声细语地,和妈妈回忆着过往。

拍摄逐渐进入尾声,我们陪伴着小浩走过最难的告别时光;见证着秦苑主任一步步引导着阿寻的小儿子,如何“认识死亡”;也在一个普通的春日清晨,得知小昭奶奶永远住进了女儿的回忆里。

秦苑今年已经61岁了,去年8月,她已经拿到了退休证,但她依旧在安宁疗护的世界里坚守。拍摄的结尾,秦苑笑着和我们分享说:“我想,我会一直做到自己接受安宁为止。”
《生命缘》小科普:
安宁疗护是当以治愈为目的的医疗措施已无法控制病情的恶化时,由医生、护士、心理师、社工师、志愿者等组成的跨学科团队支持患者及家属减轻痛苦、改善生活品质的医疗照护模式。
安宁疗护反对安乐死,主张既不加速、也不推迟死亡,将死亡看做一个自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