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姐托孤信曝光,受尽非人酷刑后用竹签蘸棉花灰水落笔_北京时间

江姐托孤信曝光,受尽非人酷刑后用竹签蘸棉花灰水落笔

2江姐的一生:遗孤信背后的故事江竹筠,1920年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1939年入党后从事地下秘密工作,1948年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市歌乐山的渣滓洞集中营,她受尽了各种酷刑,如老虎凳、吊索,甚至竹签钉进了她...

江姐托孤信曝光,受尽非人酷刑后用竹签蘸棉花灰水落笔

【编辑/柴田田 统筹/王梅梅】近日,重庆市三峡博物馆首度展出一封尘封多年的江姐托孤遗书,并揭开了遗书背后所隐藏的故事。

大白新闻由此了解到,1948年,江姐被捕,关押在集中营。其间,她受尽了各种酷刑,如老虎凳、吊索,甚至竹签钉进了她的十指。1949年江姐被秘密枪杀,并用盐酸毁尸灭迹,年仅29岁。临刑之前江姐用竹签蘸着棉花灰兑水调成的“墨汁”给哥哥江竹安写下了一封“红色遗书”,把自己的儿子彭云托付给他。

江姐遗孤信(图片来源于中华网)

1

此封含泪遗书成绝笔

近日,重庆市三峡博物馆首度展出一封尘封多年的江姐托孤遗书,并揭开了遗书背后所隐藏的故事。

据三峡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1948年6月,江姐被捕入狱,江姐等人把渣滓洞少尉看守黄茂才发展为地下联络员,负责狱内外书信传递。1949年10月,江姐请他带着已于8月26日写好的书信,秘密送到重庆市中山公园里的育才小学,交给表弟谭竹安。没想到,这封信竟成了江姐的绝笔信。

1962年,三峡博物馆的前身——重庆市博物馆举办烈属座谈会。会上提出有关搜集整理烈士遗物的意见,这时,江姐的表弟谭竹安说,他手上就有一封江竹筠牺牲前给他写的亲笔信。会后,谭竹安将江姐这封托孤遗书,捐赠给了重庆市博物馆。据悉,这封江姐遗书将作为三峡博物馆今年11月的特展展品,对外展出到12月14日。

2

江姐的一生:遗孤信背后的故事

江竹筠,1920年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1939年入党后从事地下秘密工作,1948年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市歌乐山的渣滓洞集中营,她受尽了各种酷刑,如老虎凳、吊索,甚至竹签钉进了她的十指。面对严刑拷打,江姐始终不肯屈服,她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1949年10月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日子,当时经过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等,气急败坏的蒋家王朝在重庆展开了疯狂屠杀,江竹筠被秘密枪杀,并用盐酸毁尸灭迹,年仅29岁。临刑之前江姐还用竹签蘸着棉花灰兑水调成的“墨汁”给哥哥江竹安写下了一封“红色遗书”。“假如不幸的话,云儿就送给你了,盼望他踏着父母的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信中满载着江姐作为一名母亲对儿子彭云的深深牵挂,让人泪目!

当解放军冲进渣滓洞和白公馆看到一片惨况后,流血不流泪的战士们也失声痛哭:“我们来晚了!”整个渣滓洞中有200多名难友,能辨认的只有19人,其余人都被大火烧成灰烬,现场惨不忍睹,根据头发,辨认出了宁死不屈的江姐江竹筠。

江姐遗孤信原文内容(图片来源于中华网)

3

江姐后代的现状:养育之恩当涌泉相报

据了解,江姐和彭咏梧唯一的儿子彭云,在谭正伦精心照料下,多次躲过国民党的追捕,最后长大成人。1965年,彭云以优异成绩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后来定居美国,现为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分校计算机系的终身教授。

“我和谭妈妈的感情与亲生的母子没有任何区别,我一直就叫她妈妈。”彭云说,谭妈妈对他和哥哥彭炳忠各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从小学到中学都是住校,政府有些补贴,但是很微薄,谭妈妈在很艰苦的条件下把我们都抚养成人。”

江姐的孙子、彭云之子彭壮壮早年在北京完成大部分中小学学习,高二时随父母移居美国,曾在全美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进入前十名,中学毕业后考入哈佛大学数学系读完本科和研究生,后又入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现为麦肯锡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资料来源:中华网、中国小康网、海峡网等】

江姐托孤信曝光,受尽非人酷刑后用竹签蘸棉花灰水落笔

2江姐的一生:遗孤信背后的故事江竹筠,1920年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1939年入党后从事地下秘密工作,1948年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市歌乐山的渣滓洞集中营,她受尽了各种酷刑,如老虎凳、吊索,甚至竹签钉进了她...

江姐托孤信曝光,受尽非人酷刑后用竹签蘸棉花灰水落笔

【编辑/柴田田 统筹/王梅梅】近日,重庆市三峡博物馆首度展出一封尘封多年的江姐托孤遗书,并揭开了遗书背后所隐藏的故事。

大白新闻由此了解到,1948年,江姐被捕,关押在集中营。其间,她受尽了各种酷刑,如老虎凳、吊索,甚至竹签钉进了她的十指。1949年江姐被秘密枪杀,并用盐酸毁尸灭迹,年仅29岁。临刑之前江姐用竹签蘸着棉花灰兑水调成的“墨汁”给哥哥江竹安写下了一封“红色遗书”,把自己的儿子彭云托付给他。

江姐遗孤信(图片来源于中华网)

1

此封含泪遗书成绝笔

近日,重庆市三峡博物馆首度展出一封尘封多年的江姐托孤遗书,并揭开了遗书背后所隐藏的故事。

据三峡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1948年6月,江姐被捕入狱,江姐等人把渣滓洞少尉看守黄茂才发展为地下联络员,负责狱内外书信传递。1949年10月,江姐请他带着已于8月26日写好的书信,秘密送到重庆市中山公园里的育才小学,交给表弟谭竹安。没想到,这封信竟成了江姐的绝笔信。

1962年,三峡博物馆的前身——重庆市博物馆举办烈属座谈会。会上提出有关搜集整理烈士遗物的意见,这时,江姐的表弟谭竹安说,他手上就有一封江竹筠牺牲前给他写的亲笔信。会后,谭竹安将江姐这封托孤遗书,捐赠给了重庆市博物馆。据悉,这封江姐遗书将作为三峡博物馆今年11月的特展展品,对外展出到12月14日。

2

江姐的一生:遗孤信背后的故事

江竹筠,1920年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1939年入党后从事地下秘密工作,1948年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市歌乐山的渣滓洞集中营,她受尽了各种酷刑,如老虎凳、吊索,甚至竹签钉进了她的十指。面对严刑拷打,江姐始终不肯屈服,她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1949年10月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日子,当时经过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等,气急败坏的蒋家王朝在重庆展开了疯狂屠杀,江竹筠被秘密枪杀,并用盐酸毁尸灭迹,年仅29岁。临刑之前江姐还用竹签蘸着棉花灰兑水调成的“墨汁”给哥哥江竹安写下了一封“红色遗书”。“假如不幸的话,云儿就送给你了,盼望他踏着父母的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信中满载着江姐作为一名母亲对儿子彭云的深深牵挂,让人泪目!

当解放军冲进渣滓洞和白公馆看到一片惨况后,流血不流泪的战士们也失声痛哭:“我们来晚了!”整个渣滓洞中有200多名难友,能辨认的只有19人,其余人都被大火烧成灰烬,现场惨不忍睹,根据头发,辨认出了宁死不屈的江姐江竹筠。

江姐遗孤信原文内容(图片来源于中华网)

3

江姐后代的现状:养育之恩当涌泉相报

据了解,江姐和彭咏梧唯一的儿子彭云,在谭正伦精心照料下,多次躲过国民党的追捕,最后长大成人。1965年,彭云以优异成绩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后来定居美国,现为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分校计算机系的终身教授。

“我和谭妈妈的感情与亲生的母子没有任何区别,我一直就叫她妈妈。”彭云说,谭妈妈对他和哥哥彭炳忠各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从小学到中学都是住校,政府有些补贴,但是很微薄,谭妈妈在很艰苦的条件下把我们都抚养成人。”

江姐的孙子、彭云之子彭壮壮早年在北京完成大部分中小学学习,高二时随父母移居美国,曾在全美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进入前十名,中学毕业后考入哈佛大学数学系读完本科和研究生,后又入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现为麦肯锡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资料来源:中华网、中国小康网、海峡网等】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