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的活泼少年小宇,患有两次开胸手术未能根治的先天心脏病,他正在生死悬崖徘徊。中国顶级小儿心脏外科专家李守军主任面临终极抉择:是放任少年在下一秒猝死,还是挑战全球首例自制自体肺动脉带瓣管道移植术?
明亮少年胸腔里的暗涌
在阜外医院小儿心外科病房里,14岁的廊坊少年小宇正躺在妈妈怀里撒娇,带着妈妈一起跳舞。这个嘴唇泛紫却笑容灿烂的男孩,体内藏着一颗随时可能停跳的心脏——严重的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伴随时可能破裂的50毫米主动脉瘤。过去十四年,两次开胸手术仅能勉强续命,而此刻,他脆弱的生命正进入最后倒计时。


“不做手术,猝死就在下一秒;做手术,可能下不了手术台。”面对这道无解的生命选择题,中国小儿心脏外科领军人李守军主任,决定挑战一台世界心外科史上从未有过的手术:将小宇病变的主动脉“变废为宝”,重塑为终身免换的肺动脉带瓣管道!

步步惊心的14小时生死接力——废弃血管的重生宣言
4月30日清晨7:30,第三次叩响“鬼门关”的小宇被进入手术室。三个顶尖团队开启生命接力的马拉松:在麻醉团队和体外循环团队的全程保驾护航下,结构中心吕建华医生率先封堵代偿侧支血管,防止术中大出血;血管外科孙晓刚团队精密切除主动脉瘤,重塑保留珍贵组织;李守军领衔小儿外科团队完成历史性创举——在4K镜头毫米级视野下,将废弃主动脉缝制成全球首根自体肺动脉带瓣管道!

“这就像把泡烂的书页重新装订成典籍。”参与手术的医生形容。当李守军将这条凝聚智慧的“生命航道”接入小宇右心时,所有医护屏住呼吸——此前全球患者需每5~10年开始更换人工管道,而小宇将成为首位“终身免修”的受益者!

黑暗中的孤勇者
手术台上,李守军的专注背后藏着深埋30年的心结。“母亲因心脏病离世的画面,让我立志攻克心外巅峰。”这位中国小儿心脏外科的顶级医生,带领着全世界手术量最多的先心病诊治中心。当术中超声显示新肺动脉强劲搏动时,他再一次实现了向心脏病治疗领域高峰攀登的诺言,也为另一个少年重写了命运。

十四年闭锁成烟云,新脉如虹贯长空
深夜10:00,历经345分钟心脏停跳、14小时鏖战的小宇自主心跳复苏,胸腔成功闭合!监护室外,紧攥双手14年的父母泪如雨下;所有守护在无影灯下的医护,都成为人类首例“自制自体肺动脉带瓣管道”移植术的历史见证者!
如今的小宇已变回“小话痨”,拉着妈妈喋喋不休。而他体内那条独一无二的血管,正如同中国医者用智慧与勇气刻写的生命密码:当医学的边界横亘眼前,总有人以仁心为刃,为绝境中的心劈开新航路!
